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一、选择题
1.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
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
C.汉黄芩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2.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
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D.二氧化氮
3.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Cl2B.H2C.NH3D.HCl
4.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相等,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
A.14:11 B.11:14 C.11:7 D.7:11
5.已知:Ca(HCO3)2Δ
CaCO3+CO2↑+H2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 Ca(HCO3)2受热
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的 CaCO3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A.B.
C.D.
6.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70%B.50%C.30%D.10%
7.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化醇(C2H5SH)。
乙硫化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2C2H5SH+9O24CO2 +2X+6H2O,则X 的化学式为 ( )
A.CO2B.SO3C.H2SO4D.SO2
8.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
A.B.
C.
D.
9.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2SO2+O2=2CaSO4+2CO2。
则X的化学式是
A.CaO B.CaCO3C.Ca(OH)2D.Na2CO3
10.“天宫一号”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A.CO B.N2C.O2D.H2
11.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b时间表示反应已完全)()
A.B.
C.
D.
1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
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
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3.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3:1
14.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 H2O=X+HClO。
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ClH C.HCl D.ClO2
15.下图为甲烷与水反应得到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四种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
16.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17.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已知某配方火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
3C K2S+N2↑+3X↑,则X的化学式为()
A.CO B.NO C.CO2 D.SO2
18.现有一样品,经分析含氢氧化钾、碳酸钾和水三种物质。
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质量为
()
A.74.5g B.14.9g C.10g D.7.45g
19.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20.如图表示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质量的变化,其反应类型属于
()
A.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21.Sb2O5 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 2X═Sb2O5+
2H2O。
则 X 的化学式为()
A.H2B.O2C.H2O2D.H3SbO4
22.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
C .甲和丙均为有机物
D .甲的化学式为C 2H 2
23.把一定质量的a ,b ,c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
6.4
3.2
4.0
2.8
反应后质量(g )
5.2
X
7.2
2.8
A .a 和c 是反应物
B .d 一定是催化剂
C .X=2.0g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24.FeS 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SO 2,其化学方程式为
4FeS 2+11O 22X+8SO 2,则X 的化学式为
A .FeO
B .Fe 3O 4
C .Fe 2O 3
D .FeSO 4
25.已知NaHCO 3受热分解生成Na 2CO 3,3
23222NaHCO Na CO +CO +H O Δ。
把12克
NaHCO3和Na 2CO 3的混合物样品加热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9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生成的CO 2质量为4.4克
B .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30%
C .样品中NaHCO 3的质量为8.6克
D .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3%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A 、汉黄芩素的化学式为C 16H 12O 5,由化学式可知,汉黄芩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
B 、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6
5)=12:5,故正确;
C 、汉黄芩素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
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D 、汉黄芩素是由分子构成,应该说1个汉黄芩素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故错误。
故选D 。
2.D 【解析】 【详解】
浓硝酸中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铜中含有铜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二氧化碳、氢气无味,故选:D 。
3.A 【解析】 【详解】
浓盐酸跟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可能是氯气,氢气为无色的无毒气体;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可能生成氨气;氯化氢气体无色,不可能是氯化氢。
故选A 。
4.A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方程式:Ca (OH )2+CO 2═CaCO 3↓+H 2O ,分别设出CO 和CO 2的质量,利用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列出等式,进行解答。
【详解】
解:设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为x ,CO 2的质量为y ,
100=44
y x y x :y=14:11。
故选A 。
5.C 【解析】 【分析】
A 、C 、D 选项根据碳酸氢该受热分解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固体质量减少分析;
B 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详解】
A、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固体质量减少,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故A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
C、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增大,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质量分数不在变化,故C错误;
D、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不再生成,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掌握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是正确解决本题的关键。
6.C
【解析】
【详解】
假设碳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则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4,混合气体中碳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
3
×24%=32%,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
24%-32%=44%;
假设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混合气
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
3
×24%=64%,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1-24%-64%=12%;
题目中燃烧后生成的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所以氮气的质量分数应该介于12%~44%之间,故选C。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2C2H5SH + 9O24CO2 + 2X + 6H2O可知,反应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2、1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则X是二氧化硫,化学式是SO2。
故选D。
8.D
【解析】
试题分析:A、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装置也不是密闭容器,不能验证;B、两种物质不反应,不能验证;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质量会明显增大,因为有氧气参加,另外该装置也不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验证;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生成物中也没有气体生成,装置可不密闭,可以验证。
故选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9.B
【分析】
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得物质的化学式.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a,2;S,2;C,2;O,12;已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2;O,6;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a,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1和3,故X 的化学式为CaCO3,故选B。
10.B
【解析】
【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详解】
在化学反应前后除X外,其他各原子相差的个数分别是:
:,:,:,:,所以3个X分子中共含C2-2=0H8-42=0N2+22-0=6O24-22-41=0
⨯⨯⨯⨯⨯
有6个N原子,每个X分子中含有2个N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N2,故选B。
11.B
【解析】
【详解】
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用作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在化学反应中,氯酸钾的质量在不断的减少(由于氯酸钾在加热时不断产生氧气),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a%)在不断增加,反应结束后就不变了,在没有反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能是零。
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
故选B。
12.C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
+ 3 2
【详解】
A、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共有甲、乙、丙3种分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所以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和乙的总质量等于生成丙的总质量,结合分子个数关系可知,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生成物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D
【分析】
【详解】
A、通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看出,反应物中有一个分子过量,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正确;
B、该反应只有1种生成物,故B不正确;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看出,每个生成物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C不正确;
D、由于反应物中有一个分子过量,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3︰1,故D 正确。
故选D。
14.C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Cl、H、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1,1、1、1。
反应前后氯原子和氢原子各相差1个,故1个X分子中含有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化学式书写的时候正价的写在前面,负价的写在后,故X的化学式为HCl。
故选C。
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是解题关键。
15.D
【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A.反应前在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反应后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四种物质中有CO、H2O两种氧化物,故D不正确;故选D。
16.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是CO2和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O+2NO=N2+2CO2。
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
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CO2和N2,正确;
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
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D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
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17.C
【解析】
【详解】
反应物中硫、钾、氮、氧、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1,4,2,6,3,生成物中硫、钾、氮、氧、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1,2,2,0,0,故3X中含有6个氧原子,3个碳原子,故X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C。
18.B
【解析】
【详解】
氢氧化钾、碳酸钾均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根据氯元素守恒可知,最后得到的固体KCl
的质量为:100g×7.3%×=14.9g。
故选B。
19.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发生改变,选项A错误;
B、图中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选项B错误;
C、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C正确;
D、图中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D错误。
故选C。
20.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a、b反应后减少,为反应物,c反应后增加,故为生成物,d反应前后不变故可能为催化剂,反应是a和b生成c,反应符合多变一,为化合反应,故选C。
21.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参加反应的各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可以确定X 的化学式为H2O2。
故选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2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反应中生成物为两种,而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选项说法错误;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总和=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总和,选项说法错误;
C、丙为二氧化碳,具有无机物的性质,属于无机物,选项说法错误;
D、因为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也没有增减,反应后碳氢氧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2和10,已知反应前有10个氧原子,故2甲中一共有4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
故甲的化学式为C2H2,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2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a 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 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
此项不正确。
B 、d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与该反应。
此项不正确。
C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列式为:6.4g+3.2g+4.0g+2.8g=5.2g+X+7.2g+2.8g ,可解得X=1.2g 。
此项不正确。
D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 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 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
所以反应为化合反应。
此项正确。
故选D 项。
24.C
【解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 2+11O 22X+8SO 2,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8、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 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 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Fe 2O 3。
故选C 。
25.B
【解析】
【分析】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设碳酸氢钠质量为x 、反应生成的碳酸钠y 、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
3
23222NaHCO Na CO +CO +H O 168
1064462x y 2.2g 3.1g
↑∆固体质量差 1681064462===x y z 3.1g
x=8.4g y=5.3g z=2.2g
【详解】
A 、反应生成的CO 2质量为2.2克,故A 不正确;
B 、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12g-8.4g 100%=30%12g
⨯,故B 正确; C 、样品中NaHCO 3的质量为8.4克,故C 不正确;
D 、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为23468.4g 100%+(12g 8.4g)100% 3.9g 84106
⨯⨯-⨯⨯=,样品中
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9g 100%=32.2%12g
⨯,故D 不正确。
故选B 。
【点睛】 =100%⨯碳酸钠的质量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样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