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与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广泛涉及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等领域。

本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了高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建设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200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未来数年内,中国的B2B市场将呈现超过100%的高速增长,65%中小企业急需电子商务人才,供需之间出现惊人缺口。

据专家预计,每年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求达20万左右。

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使得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自2001年6月教育部首次批准西安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设立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以来,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到2006年全国共有1 300多所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有本科、高职高专、自考等不同层次。

电子商务是一个复合型的新兴专业,涉及信息技术、经济、市场营销、管理等众多学科,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是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1 电子商务人才的类型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情况,可以把电子商务人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技术应用型
技术应用型人才突出电子商务的实际运用,符合中小企业“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才需求特点。

这要求他们了解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趋势,精通电子商务技术,同时具备一定的现代商务知识。

这类人才要善于理解商务需求,知道“如何做”电子商务。

如进入企业后能根据企业需求,利用自身技术搭建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等工作;能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和推广企业产品和服务,进行网络营销;能使用EDI系统,进行无纸化贸易等。

(2)复合商务型
这是目前高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主体,其特点是熟悉现代商务活动,充分了解商务需求和掌握商务活动的业务流程,同时具备足够的电子商务技术知识。

这类人才要懂得电子商务“能做什么”,需要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实现、网络营销、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与能力,具有为组织设计并运用完整的电子
商务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长,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从事电子商务系统规划、建设、管理和应用工作的高级应用创新型人才。

(3)战略管理型
这是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其特点是通晓电子商务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能够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懂得“为什么要做”电子商务,能为企业设计电子商务的战略构想和总体规划。

3类电子商务人才的层次关系如图1所示。

虽然国内各高校每年都有一批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但是企业“招人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双重矛盾依然突出。

一方面是因为人才总量不足,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

另一方面是人才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片面强调技术人才培养,而忽视了对于技术、管理、金融、法律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实用的需求。

对于高校来说,根据电子商务学科发展的特点,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建设就十分必要。

2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
大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而展开的,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体系及一系列教学环节是组成教学计划的主体。

课程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

因此,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
教学工作中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基本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从设立到现在时间较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专业体系还处于不断发展过程当中,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内容陈旧
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专业,对于本科院校,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能将技术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去。

对于课程内容应该要反映出电子商务发展的最新动向、技术的变革及发展趋势。

但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是课程内容陈旧,与现实脱节。

如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这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电子商务的专业核心课程。

但国内的教材原来大部分是翻译国外的理论,没有经过消化吸收就直接照搬,难免水土不服。

如部分教材谈到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比较时,认为时装的购销不适合电子商务流程,只适合传统商务,但事实是2007年C2C平台上交易量最大的正是服装鞋帽类产品。

经过数年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普及,随着网民网络消费习惯的逐步形成及环境的不断改善,电子商务的模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目前WEB2.0开展得如火如荼,博客营销、社区营销等手段不断被应用与实施,但网络营销的课程中却很难看到这些内容。

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是“新”,知识更新的速度快,教学中的课程内容必须要把这种变化体现出来。

(2)课程安排不合理
通过收集其他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计划和对我校所进行的调研,发现部分课程的安排不符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如大部分高校在大一、大二设置的是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及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专业基础课,很少涉及电子商务的专业主干课。

以至于经过三四个学期,大多数学生还不知道电子商务专业要上什么专业课程,课程内容是什么,更别提在课余时间去关注电子商务的问题了。

大一、大二是大学生进校后逐步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良好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课程安排一般不多,课余时间充足,他们的求知欲旺盛,在这个“黄金时间”安排电子商务的专业课程能为后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间的关系混乱,相互割裂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系统设置应该围绕某条主线来进行,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相关资源合理地安排课程。

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两部分:一是商务课程;二是技术类课程。

但两类课程基本脱节,都是孤立地按照某一门课程的大纲在进行讲授,忽视了两类课程的相互关系。

如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会介绍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网络、IP 地址、域名等,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平台的实现。

可部分高校的教学计划中在前期并没有计算机网络的课程,而在专业课中花大量的时间讲授学生本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是不现实的,最后导致教学内容一笔带过,达不到教学目的。

另外有些课
程的设置先后关系颠倒,如网络营销课程安排在市场营销学的前面,电子商务技术与实务在网页设计与网站管理之前开设等。

电子商务课程系统中的商务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的地位同等重要,但目前因为师资等原因往往导致两者脱节,学生学习后只能解决某一类问题,缺乏用所学的“技术”来解决“商务”问题的思想。

(4)课程体系设置无特点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除了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外,一般都由电子商务概论、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网页设计、Java程序设计、物流管理、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安全等课程组成。

以至于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千篇一律,毫无自身特点。

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的综合性与交叉性,高校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也具有“大而全”的特点。

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什么都学一点,但什么也没有学精。

毕业生就业好像万金油,什么专业都可以靠,但论技术没有计算机专业的扎实,论专业没有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的专业性强,最后所从事的工作往往与专业不对口。

3 优化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议
(1)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根据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合理安排,在专业方向定位上,首先应明确“商务是目标和方向、电子是工具和手段”的原则,强调信息技术与商务的结合,强调两者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商务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商务服务的工具与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商务,培养既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又有技术水平,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要能体现电子商务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变化,符合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

将内容重复、交叉的课程去掉或者合并,理清课程之间的先后行关系,让部分专业主干课提前,使课程的安排有一个清晰的主线。

(2)课程安排特色鲜明
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同样,对于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也要具备独特的知识和技能,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特色鲜明的课程安排。

现代人才必须既“博”又“精”,但在本科4年教育中,必须首先突出“精”,深入钻研一个方向,在“精”的基础上“博”。

否则,毕业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时
间有限,难以深入钻研,后劲不足,在学术和工作中都不容易达到一定的高度。

另外课程设置也应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新技术、新领域的出现也使课程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学科的发展。

基于此,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如下:
经济学(宏微观)、管理学、运筹学、市场营销、会计学原理、统计学、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与运作管理、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网页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开发、Java程序设计、.net程序设计、物流管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

具体安排如图2所示。

在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要系统地讲述电子商务及其相关技术、管理、建设方面的内容,还要增加了大量的新知识和专门技术,如:EDI报文标准、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电子商务推荐系统以及相关知识的及时补充等。

还可结合高校综合资源、教师的研究方向来突出课程特色。

如我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技术类课程设置了两条主线,一条以JA V A为主,一条以.NET为主,既发挥了教师的特长又与技术的热点与发展相吻合。

(3)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大多数学校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开设主要采用理论学习为主导,案例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而在实际的运用中存在理论与现实实际脱节的问题。

虽然有课堂教学与模拟实验环节的指导,但电子商务作为新课程与新专业,商务技术与实际应用变化更新快,理论内容与电子商务实际发展状况总体存在不协调的问题。

因此在课程内容安排及教学中要模拟企业真实环境,案例的编写也不能仅仅是常见的国内外大型电子商务公司,而是要有针对性。

国内大量的中小企业需要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而另一方面又找不到符合企业应用需要的毕业生。

加强与企业合作,使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实际运用接轨无疑是个“双赢”的选择。

目前阿里巴巴集团正联合全国的高等院校共同发起大型电子商务教育发展计划——“明日网商孵化计划”,培养兼具“商务”和“技术”两方面才能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合作模式包括与学校组建虚拟公司,成为学生实习或创业的基地;阿里巴巴集团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学生的标准,并为学生提供到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所有子公司及2 000多万家会员企业的实习机会;与学校共同进行师资培养合作,共建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课程;提供实战机会,激发当代大学生学习、实践、就业、创业潜力;提供高校教师教学实战平台。

与企业进行纵深化的合作,充分利用校企的资源将对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4)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为了实现培养实用型复合人才的目标,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需要安排大量的上机学时和实践环节。

以我校经管学院为例,在课堂教学中,电子商务专业
安排330个上机学时,占总学时数(2 516学时)的13.1%,上机学时率列经管院所有专业第一;在实践环节,安排有计算机网络方案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设计4门实践性课程和业务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等实践性环节,合计为30个学分,占总学分数(177学分)的22.6%,其中上机160机时。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是落实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

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技能训练、分阶段实习和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形式来完成,通过课程体系中系统的实践技能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知识传授的引导者,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也需要教师来进行实施。

由于客观原因,目前电子商务的师资都比较匮乏,既有扎实的管理及商务理论又具有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很少。

电子商务专业设立的时间不长,部分教师都是由原管理类课程或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师转入,知识结构尚待完善,青年教师比重较大。

因此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必须充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跟踪学科发展前沿,鼓励教师积极探讨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取“派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培训师资。

“派出去”就是由学校选派爱岗敬业、年轻有为、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攻读高层次学位;进入企业学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师资培训班。

“请进来”就是由学院根据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最新发展形势,结合目前的师资队伍现状,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从而切实提高本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交叉型的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快,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高。

高校需要充分考虑电子商务人才的定位,设计出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技术过硬、适应能力强、能快速切入企业电子商务类岗位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玉春.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高等农业教育,2006(6):48-50.
[2] 蔡体健,丁振凡.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问题刍议[J]. 商场现代化,2006(2):14.
[3]周荣虎.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07(7):182-1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