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分析

合集下载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按:为节省版面原试题提供的给出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元素周期表和对评分的某些说明被删节.1. 1999年是人造元素丰收年,一年间得到第114、116和118号三个新元素。

按已知的原子结构规律,118号元素应是第__周期第__族元素,它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最可能呈现的状态是__(气、液、固选一填入)态。

近日传闻俄国合成了第166号元素,若已知原子结构规律不变,该元素应是第__周期第____族元素。

(5分)答案: 七; 零; 气; 八; VIA2.今年是勒沙特列(Le Chatelier1850-1936)诞生150周年。

请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如下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打开冰镇啤酒瓶把啤酒倒入玻璃杯,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6分) 答案要点: 溶解平衡 CO 2(气) = CO 2(溶液)受CO 2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影响, 平衡按勒沙特列原理移动. 压力和温度各3分. 不与勒沙特列原理挂钩不给分.3.1999年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本题用X 为代号。

用现代物理方法测得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X 含碳93.8%,含氢6.2%;X 分子中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和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碳原子;X 分子中同时存在C —C 、C=C 和C ≡C 三种键,并发现其C=C 键比寻常的C=C 短。

3-1.X 的分子式是____(2分)3-2.请将X 的可能结构式画在下面的方框内。

(4分) 答案1, C 5H 4 2.如附图3a(只有一种可能结构; 重键位置必须正确, 而键角和立体结构则不要求).4.理想的宏观单一晶体呈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多面体的面叫晶面。

今有一枚MgO 单晶如附图1所示。

它有6个八角形晶面和8个正三角形晶面。

宏观晶体的晶面是与微观晶胞中一定取向的截面对应的。

已知MgO 的晶体结构属NaCl 型。

它的单晶的八角形面对应于它的晶胞的面。

请指出排列在正三角形晶面上的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至少画出6个原子,并用直线把这些原子连起,以显示它们的几何关系)。

1999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1999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199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1999年1月29日厦门注意:∙竞赛时间:4小时∙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的指定地方,否则无效。

∙所有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圆珠笔或黑墨水钢笔书写,否则无效。

第一题:纳米粒子是指粒径为1~100nm的超细微粒,由于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纳米粒子常有奇特的光、电、磁、热性质,可开发为新型功能材料。

人工制造纳米材料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中国古代铜镜表面的防锈层,经实验证实为氧化锡纳米粒子构成的薄膜。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胶体化学法是制备纳米粒子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关键是―促进成核、控制生长‖。

用该法制备纳米Cr2O3的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 加稀盐酸起什么作用?盐酸加多了或加少了将会怎样影响Cr2O3的产率?2. 为什么形成Cr2O3水溶胶可以阻止粒子长大?3. 用示意图描绘Cr2O3胶粒加DBS所得产物的结构特征。

4. 为什么有机溶剂可以把―氧化铬‖萃取出来?萃取的目的是什么?5. DBS直接排入水体会给环境造成何种影响(举1—2点)?已知DBS能够进行生物降解,其降解的最终产物是什么?第二题: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中记载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曾青‖即硫酸铜。

这是人类有关金属置换反应的最早的明确记载。

铁置换铜的反应节能、无污染,但因所得的镀层疏松、不坚固,通常只用于铜的回收,不用作铁器镀铜。

能否把铁置换铜的反应开发成镀铜工艺呢?从化学手册上查到如下数据: 电极电势: Fe 2++2e == Fe φ == – 0.440V ;Fe 3++e == Fe 2+ φ== – 0.771V ; Cu 2++2e == Cu φ == 0.342V ; Cu 2++e == Cu + φ == 0.160V 平衡常数: K w = 1.0⨯10-14; K sp(CuOH)=1.0⨯10-14;K sp [Cu(OH)2]=2.6⨯10-19; K sp[Fe(OH)2]=8.0⨯10-16;K sp[Fe(OH)3]=4.0⨯10-38;回答如下问题:1. 造成镀层疏松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夹杂固体杂质。

最近十年全国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的分析及给我们的启示

最近十年全国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的分析及给我们的启示

最近十年全国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的分析及给我们的启示1 问题的提出自1984年中国化学会组织全国化学竞赛至今,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

回顾这些年的历程可知:全国化学竞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且第三个阶段是从1995年肇始,延续至今。

第三阶段的具体举措是:在中国化学会的指导下,把从全国化学竞赛(冬令营)到组织参加国际化学奥赛(简称:IChO,下同!)等全部工作,由承办的省、市、自治区化学会具体组织实施。

因此,分析和研究这一时期在这一级别的赛题,无论是对了解各地竞赛水平和风格,还是总结和归纳近年这一级别竞赛试题考查的特点和热点,以及对竞赛培训方略和竞赛发展方向的导向作用等都有重要义。

本文,笔者正是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虽难免会挂一漏万,但旨在抛砖引玉,供大家研究,讨论。

2 近十年决赛理论试题的简析2.1 近十年决赛所在地的回顾要分析试题,首先对命题者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因为不同的省市有着各自的特色,竞赛水平也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命制的试题在内容、形式、风格、试题质量等方面也是各不相同。

表1 十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决赛所在地一览表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举办地黑龙江大庆市甘肃兰州市河南郑州市福建厦门市浙江杭州市湖南长沙市2002 2003 2004 2005 2006山东济南市湖北武汉市广东广州市上海市上海市[注:感谢《化学之约》站长李德文(化学竞赛高级教练员)老师提供以上信息]2.2 近十年决赛试题的特点分析2.2.1 近十年试题整体评价参加这一级别的选手都是各省的优胜者,为了使全国决赛既符合国内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选手水平,又要能初步做到与IChO初步接轨,所以近年竞赛试题的知识水平都是以《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以当时最新的为准,因为从以前的《竞赛大纲》到现在的《基本要求》是几经修订的!)为主,以《IChO大纲》(同样是以当时最新的为准!)为辅来作为命题的依据。

1999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分析

1999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分析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分析第一题(12分)12.0g含2种化合物(由常见元素组成)的近白色固体溶于过量盐酸, 释放出2.94L 气体(标准状态), 气体密度为同温度下空气密度的1.52倍; 剩余的不溶性残渣含氧53.2%,既不溶于酸又不溶于稀碱溶液。

通过计算分别写出2种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解题思路】解这个试题的关键是找到突破点。

就像侦察破案一样,先要找到相对独立的线索。

故此题首先是在考察参赛者对信息相互关系的判断力。

此题给出的5个数据中,相对独立的是气体的相对密度,它是突破点。

由此可得出气体是什么,然后“跟踪追击”,可得出其中一种化合物是碳酸盐,其物质的量,然后应进行“扫描”,寻找“嫌疑犯”,所有由常见元素构成的常见碳酸盐均是答案,条件是其总质量小于12.0。

若参赛人对此题的信息关系制作一个信息相关图,解题就容易多了,如:此题的妙趣是可以作的假设是多样的,可以是相同的+1价阳离子的碳酸盐,也可以是不同的+1价阳离子的碳酸盐、可以是+2价阳离子的碳酸盐,又可以是它们的酸式盐,试题仅要求假设涉及的元素是常见的。

现场考察发现作图者寡,作多种假设者也不多。

【答案】1要点1:1.52×29.0g·mol-1=44.1g·mol-1,这种气体是CO2(2分)CO2物质的量:2.94L/22.4L·mol-1=0.131mol;(2分)(或CO2的质量:0.131mol×44.0g·mol-1=5.78g)要点2:由上面的计算可知一种物质为碳酸盐:MCO3。

(M=Mg)设M为常见元素Mg,则MgCO3质量为0.131mol×84.3g·mol-1=11.0g;(若设M=Ca,则CaCO3质量为0.131mol×100g·mol-1=13.1g>12.0g;不合题意。

若为Na2CO3(106g·mol-1)也不合题意)故M=Mg(6分)注:若没有对CaCO3的讨论,只给3分。

第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含参考答案

第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含参考答案

第32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第1题(8分)根据所给的条件按照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求系数为最简整数比)。

1-1氮化硅可用作LED的基质材料,它可通过等离子体法由SiH4与氨气反应制得。

1-2将擦亮的铜片投入装有足量的浓硫酸的大试管中,微热片刻,有固体析出但无气体产生,固体为Cu2S 和另一种白色物质的混合物。

1-3在50℃水溶液中,单质碲与过量NaBH4反应制备碲氢化钠,反应过程中析出硼砂[Na2B4O5(OH)4.8H2O]。

1-4天然气的无机成因说十分诱人。

据称,地幔主成分之一的橄榄石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甲烷。

橄榄石以Mg2SiO4和Fe2SiO4表示,反应后变为蛇纹石[Mg3Si2O5(OH)4]和磁铁矿。

第2题(8分)2-1195K,三氧化二磷在二氯甲烷中与臭氧反应得到P4O18。

画出P4O18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2-2CH2SF4是一种极性溶剂,其分子几何构型符合阶点子对互斥(VSEPR)模型。

画出CH2SF4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体现合理的成键及角度关系)。

2-32018年足球世界杯比赛用球使用了生物基三元乙丙橡胶(EPDM)产品Keltan Eco。

EPDM属三元共聚物,由乙烯、丙烯及第三单体经溶液共聚而成2-3-1EPDM具有优良的耐紫外光、耐臭氧、耐腐蚀等性能。

写出下列分子中不可用于制备EPDM的第三单体(可能多选,答案中含错误选项不得分)。

2-3-2合成高分子主要分为塑料、纤维和橡胶三大类,下列高分子中与EPDM同为橡胶的是:F 聚乙烯G聚丙烯腈H 反式聚异戊二烯I 聚异丁烯第3题(12分)为纪念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将2019年设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门捷列夫预言了多种当时未知的元素,A即为其中之一。

将含元素A的硫化物矿在N2气氛中800℃处理,分解产物中右A的硫化物B;随后升温至825℃并向体系中通入氨气,得到红色化合物C,C溶于发烟硝酸得到白色沉淀D。

解读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课件

解读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课件
100.0 g 无水氢氧化钾溶于100.0 g 水。在 T 温度下电解该溶液, 电流强度 I = 6.00 安培,电解时间 10.00 小时。电解结束温度重新 调至 T,分离析出的 KOH·2H2O 固体后,测得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 164.8 g。已知不同温度下每 100 g 溶液中无水氢氧化钾的质量为:
ABC D EF GHIJKLM NOPQ R S
TU
-A
BC D EF GHIJKLM NOPQ R S
TU
21种氨基酸的原料库
20种氨基酸的原料库
减去A用20种氨基酸进行组合化学实验得到的三肽库中若无活性肽, 证实A是活性三肽的组分。
设活性三肽的组成为AAA, 无论第几次实验是减去A的, 必须进行21次实验方可证实这个假设。
化学竞赛中的数学建模题
2001 年 初
赛第11-4题:
假设某氯化
钠颗粒形状
为立方体, 设边长为氯化钠晶胞边长的 n 倍
边长为氯化
n=1 总原子数=33 非表面原子=1
钠晶胞边长
n=2 总原子数=53=(2n+1)3 非表面原子=(2n-1)3
的10倍,试
估算表面原 总原子数 =(2n+1)3 体内原子数=(2n-1)3
问:需要加入多少毫升 中性?
0.100
mol/L的
H2SO4 才能使溶液呈
答案要点:
氢气:0.0893 mol 氯气: 0.0705 mol
得到 HCl 0.141 mol
80.0 mL 9.00% NaOH 溶液质量 88.0 g
含 NaOH 0.198 mol
吸收 HCl 气体后剩余 NaOH 0.057 mol
表中[C4mim]是1-(正)丁基-3-甲基咪唑正一 价离子的代号,“咪唑”的结构如右图所示。

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试题3 配位化合物

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试题3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全国初赛)第1题(13分)六配位(八面体)单核配合物MA 2(NO 2)2呈电中性;组成分析显示:M 21.68%,N 31.04%,C 17.74%;配体A 含氮不含氧;配体(NO 2)x 的两个氮氧键不等长。

1-1该配合物中心原子M 是什么元素?氧化态多大?给出推论过程。

(2002年第5题)1-2画出该配合物的结构示意图,给出推理过程。

13指出配体(NO 2)x 在“自由”状态下的几何构型和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1-4除本例外,上述无机配体还可能以什么方式和中心原子配位?画出三种。

第2题(7分)研究发现,钒与吡啶-2-甲酸根形成的单核配合物可增强胰岛素降糖作用,它是电中性分子,实验测得其氧的质量分数为25.7%,画出它的立体结构,指出中心原子的氧化态。

要给出推理过程。

(2004年第5题)第3题(8分)今有化学式为Co(NH 3)4BrCO 3的配合物。

(2004年第8题)3-1画出全部异构体的立体结构。

3-2指出区分它们的实验方法。

第4题(6分)本题涉及3种组成不同的铂配合物,它们都是八面体的单核配合物,配体为OH -和/或Cl -。

(2005年第4题)4-1PtCl 4·5H 2O 的水溶液与等摩尔NH 3反应,生成两种铂配合物,反应式为:。

4-2BaCl 2·PtCl 4和Ba(OH)2反应(摩尔比2:5),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为配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5题(11分)化合物A 是近十年开始采用的锅炉水添加剂。

A 的相对分子质量90.10,可形成无色晶体,能除去锅炉水中溶解氧,并可使锅炉壁钝化。

(2006年第7题)5-1A 是用碳酸二甲酯和一水合肼在70℃下合成,收率80%。

画出A 的结构式。

5-2写出合成A 的反应方程式。

5-3低于135℃时,A 直接与溶解氧反应,生成三种产物。

写出化学方程式。

5-4高于135℃时,A 先发生水解,水解产物再与氧反应。

1999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

1999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

199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第一题(12分)12.0g含2种化合物(由常见元素组成)的近白色固体溶于过量盐酸, 释放出2.94L气体(标准状态), 气体密度为同温度下空气密度的1.52倍; 剩余的不溶性残渣含氧53.2%,既不溶于酸又不溶于稀碱溶液。

通过计算分别写出2种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计算过程:化学物质的化学式:第三题(12分)铬的化学丰富多采,实验结果常出人意料。

将过量30% H2O2加入(NH4)2CrO4的氨水溶液, 热至50o C后冷至0o C,析出暗棕红色晶体A。

元素分析报告:A含Cr 31.1%,N 25.1%,H 5.4%。

在极性溶剂中A不导电。

红外图谱证实A有N-H键,且与游离氨分子键能相差不太大,还证实A中的铬原子周围有7个配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铬原子形成配位键,呈五角双锥构型。

3-1以上信息表明A的化学式为:A的可能结构式为:(请画在右边的大方框中)3-2A中铬的氧化数为:3-3预期A最特征的化学性质为:3-4生成晶体A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反应方程式:第四题(12分)市场上出现过一种一氧化碳检测器,其外观像一张塑料信用卡,正中有一个直径不到2cm的小窗口,露出橙红色固态物质。

若发现橙红色转为黑色而在短时间内不复原,表明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有中毒危险。

一氧化碳不超标时,橙红色虽也会变黑却能很快复原。

已知检测器的化学成分:亲水性的硅胶、氯化钙、固体酸H8[Si(Mo2O7)6]·28H2O、CuCl2·2H2O 和PdCl2·2H2O(注:橙红色为复合色,不必细究)。

4-1CO与PdCl2·2H2O的反应方程式为:4-24-1的产物之一与CuCl2·2H2O反应而复原,化学方程式为:4-34-2的产物之一复原的反应方程式为:第五题(16分)水中氧的含量测定步骤如下:步骤1:水中的氧在碱性溶液中将Mn2+氧化为MnO(OH)2。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1.1999年是人造元素丰收年,一年间得到第114、116和118号三个新元素。

按已知的原子结构规律,118号元素应是第周期第族元素,它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最可能呈现的状态是(气、液、固选一填入)态。

近日传闻俄国合成了第166号元素,若已知原子结构规律不变,该元素应是第周期第族元素。

(5分)答案】七;零;气;八;VIA(5分,每个填空得1分)2.今年是XXX(Le Chatelier1850-1936)诞生150周年。

请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如下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打开冰镇啤酒瓶把啤酒倒入玻璃杯,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6分)答案】1)啤酒瓶中二氧化碳气体与啤酒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CO2(气)CO2(溶液),打开啤酒瓶,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力下降。

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向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方向移动,以减弱气体压力下降对平衡的影响。

2)温度是保持平衡的条件,玻璃杯的温度比冰镇啤酒的温度高,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应向减弱温度升高的方向移动,即应向吸热方向移动,从溶液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是吸热的,因而,应从溶液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注:压力和温度各3分,不与勒沙特列原理挂钩不给分。

3.1999年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本题用X为代号。

用现代物理方法测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X含碳93.8%,含氢6.2%;X分子中有3种化学情况分歧的氢原子和4种化学情况分歧的碳原子;X份子中同时存在C—C、C=C和C≡C三种键,并发觉其C=C键比寻常的C=C短。

1.X的分子式是____(2分)2.请画出X的可能布局。

(4分)答案】1.C5H42.如右右上图注:只有一种可能布局;重键位置必须正确,而键角和平面结构则不必要求。

右上图是用Chemsketch程序制作的立体结构图,图形未画出重键,仅供参考,不是答案。

4.空想的宏观单一晶体呈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多面体的面叫晶面。

1988-1999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附答案)

1988-1999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附答案)

1988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第一题(15分)厨房里有纯碱、食醋、明矾、植物油等四种物质。

(1)写出所有的两种物质(此外,还可以用水)间反应的方程式和现象。

3Na2CO3+Al2(SO4)3+3H2O=Al(OH)3↓+3Na2SO4+3CO2↑;现象:白色沉淀和气泡逸出。

Na2CO3+2HAc=2NaAc+CO2↑+H2O;现象:气体逸出。

Na2CO3+C17H33COOH=C17H33COONa+NaHCO3;现象:乳状液。

产物NaHCO3写成Na2CO3,Na2CO3和C17H33COOH产物为CO2,Na2CO3和Al2(SO4)3产物写成NaHCO3均给分。

(2)写出上述反应中各种产物(不包括可溶性产物和水)与(上述四种物质中)某种物质(还可以加水)反应的方程式。

CO2:Na2CO3+CO2+H2O=2NaHCO3;Al(OH)3:Al(OH)3+3HAc=Al(Ac)3+3H2O;C17H33COONa:C17H33COONa+HAc=C17H33COOH+NaAc第二题(4分)某人坐在带空调的车内跟在一辆卡车后面。

此人根据何种现象可知前面这辆卡车是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

简述原因。

卡车在起动、刹车时排出黑色废烟者,是以柴油为燃料的。

柴油分子中碳原子数目多于汽油分子中碳原子数。

第三题(9分)火炮在射击后要用擦抹剂清除炮膛内的铜(俗称挂铜)擦抹剂由K2Cr2O7和(NH4)2CO3组成。

当温度低于10℃,用擦抹剂时还要加少量NaOH以促进反应。

(1)铜与擦抹剂反应的方程式(产物都是水溶性的);3Cu+2K2Cr2O7+12(NH4)2CO3=[Cu(NH3)4]CO3+[Cu(NH3)4](HCO3)2+2[Cr(NH3)6](HCO3)3+2KHCO3+7H2O。

写离子式的给全分。

(2)温度低于10℃时,加NaOH为什么能促进反应?写出反应式。

低于10℃,加NaOH使NH3更易成NH3,促进配合,和产物中HCO3-结合,使平衡右移。

199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实验试题

199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实验试题

1999 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实验试题 3 一α 一呋喃基丙烯酸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一、实验内容 1.产品的合成:以呋喃甲醛和乙酸酐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 Perkin 反应制得粗产品,再经纯化得到 3 一α 一呋哺基丙烯酸纯品,干燥并计算产率。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2.产品的分析:用中和滴定法测定产品纯度。

3.完成实验报告。

二、主要仪器、试剂及材料 1.主要仪器 标准磨口仪器 布氏漏斗和吸滤瓶 电热套 升降台 铁架台 水浴锅 烧瓶夹 冷凝管夹 滴定管夹 防护眼镜 手套(棉、塑料) 漏斗 1套 1套 1个 1个 2个 1个 1支 1支 1支 1副 各1支 2个 量筒 25mL、50mL 不锈钢刮刀 研钵 各 1 支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1 把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1 副酽锕极額閉镇桧猪。

表面皿(贴标签者用于烘干产品)2 块彈贸摄尔霁毙攬砖。

玻璃棒 称量瓶 不锈钢药匙 塑料洗瓶 碱式滴定管 50 mL 白瓷板 循环水泵(公用) 烘箱(公用) 电子天平(公用)最大称量 100g,士 0.0001s 渗釤呛俨匀谔 2 支謀荞抟箧飆鐸怼类。

1 个厦礴恳蹒骈時盡继。

1 把茕桢广鳓鯡选块网。

1 个鹅娅尽損鹌惨歷茏。

1 支籟丛妈羥为贍偾蛏。

1 块預頌圣鉉儐歲龈讶。

烧杯 400mL、250mL、150m 各 1 个鱉调。

锥形瓶 50mL、100mL骋贶。

各2个扭力天平(公用)最大称量 100s,士 0.005g 铙誅卧泻噦圣250mL2个台秤(公用)2.试剂及材料 呋喃甲醛(新蒸) 乙酸酐(新蒸) 无水碳酸钾 碳酸钠 浓盐酸 活性碳 碎冰 1:3 乙醇水溶液 1:1 中性乙醇水溶液(经处理) 3.原料和产品的主要性质 化学纯 cp 化学纯 cp 化学纯 cp 化学纯 cp 化学纯 cp 已活化0.1mol/L 的 NaOH 标准液擁締凤袜备訊顎轮。

(已装于试剂瓶中)300 mL 贓熱俣阃歲匱阊邺。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试题分析(10份)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试题分析(10份)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汇编试题与试题分析●竞赛时间3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能进考场。

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反面前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

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站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

草稿纸在最后一页。

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199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 试题分析第一题(10分)次磷酸H3PO2是一种强复原剂,将它参加CuSO4水溶液,加热到40~50℃,析出一种红棕色的难溶物A。

经鉴定:反响后的溶液是磷酸和硫酸的混合物;X射线衍射证实A是一种六方晶体,结构类同于纤维锌矿(ZnS), 组成稳定;A的主要化学性质如下:1。

温度超过60℃,分解成金属铜和一种气体;2。

在氯气中着火;3。

与盐酸应放出气体。

答复如下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

(2)写出A的生成反响方程式。

(3)写出A与氯气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A与盐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解题思路]整个试题围绕着A是什么物质。

可以把有关的信息用如下的图形来综合:A H3PO2+ CuSO4(+H2O)A+H2SO4+H3PO4A是红棕色难溶物A具有MX型的组成,即1:1型化合物A加热分解得到Cu和一种气体,可见A中有CuA与氯气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A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这种气体不可能是A中的Cu一定是A中的另一组成产生的,可假设X+HCl产生的气体,可假设M=Cu首先可以把A写成MX。

其中的M是铜是无疑的,因A经加热分解可以得到铜(M=Cu)。

X是什么?这是此题的难点。

先根据MX具有ZnS的结构,是M:X=1:1的组成,A只可能是CuS,CuP,CuO和CuH等等,显然,只有CuH才是与其他信息对应的,假设是CuS或CuO,生成反响中就找不到被强复原剂(NaH2PO2)复原的元素,假设是CuP,与铜和磷的化合价矛盾(按化合价,应是Cu3P或者Cu3P2,均不是ZnS的组成),所以A是CuH。

199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苏赛区)预赛试题

199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苏赛区)预赛试题

1999年江苏省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N :14O :16F :19Na :23 P :31S :32K :39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I :1271.本试卷共22题,用时3小时完成,全卷共150分; 2.可使用计算器。

一、选择题(56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14题。

请将所选答案填入题后。

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

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气空洞⑥水俣病⑦潮汐⑧大脖子病⑨水华 ( ) A .②⑨B .⑦⑧C .⑥⑦⑧D .②⑤⑦2.H -离子可以跟NH 3反应:223H NH NH H +=+--,根据该反应事实,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NH 3具有还原性B .H -是很强的还原剂 C .H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3.设N 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标准状况下,22.4L CO 2与CO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1mol 碳原子B . 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每放出1molH 2,其电子转移的数目为N AC . 由生石膏加热失去结晶水生成1mol 熟石膏时,生石膏失去的结晶水分子数为3N AD . 常温常压,22.4LN 2所含的分子数多于N A 个4.在一定温度下,有A 、B 两个容器,A 是恒容密闭容器,B 是恒压密闭容器。

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相同,其中都充有NO 2气体,如果只考虑发生下列可逆反应:( ) 2NO 2N 2O 4,分别经过一段时间后,A 、B 都达到平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平衡反应速率:A >BB .平衡时NO 2物质的量:B >AC .平衡时NO 2的转化率:A >BD .平衡时N 2O 4物质的量:B >A5.日常所用干电池其电极分别为碳棒和锌皮,以糊状NH 4Cl 和ZnCl 2作电解质(其中加入MnO 2氧化吸收H 2),电极反应可简化为:+=-2Zn e 2Zn ,234H NH 2e 2NH 2+=++(NH 3再用于结合Zn 2+)。

1999年中国高中化学竞赛奥林匹克(初赛)试题及答案、评分标准与细则

1999年中国高中化学竞赛奥林匹克(初赛)试题及答案、评分标准与细则

中国化学会第13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卷(1999年9月 9︰00-12︰00 共计3小时)第一题(12分)12.0g 含2种化合物(由常见元素组成)的近白色固体溶于过量盐酸, 释放出2.94L 气体(标准状态), 气体密度为同温度下空气密度的1.52倍; 剩余的不溶性残渣含氧53.2%,既不溶于酸又不溶于稀碱溶液。

通过计算分别写出2种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第二题(10分)A 和B 两种物质互相溶解的关系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体系的总组成,纵坐标为温度,由下至上,温度逐渐升高。

T 1时a 是B 在A 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b是A 在B 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T 2时相应为c 、d )。

T 3为临界温度,此时A 和B 完全互溶。

图中曲线内为两相,曲线外为一相(不饱和液)。

某些物质如H 2O 和(C 2H 5)3N ,C 3H 5(OH)3和间-CH 3C 6H 4NH 2有低的临界温度(见示意图2)。

请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解释图1中T 3存在的原因。

2.说明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存在低的临界温度的原因。

2.描述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的互溶过程。

第三题(12分)铬的化学丰富多采,实验结果常出人意料。

将过量30%H 2O 2加入(NH 4)2CrO 4的氨水溶液, 热至50℃后冷至0℃,析出暗棕红色晶体A 。

元素分析报告:A 含Cr 31.1%,N 1.008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In Sn Sb Te I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Ac-Lr H Li Be B C N O F Na MgAl Si P Cl S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Rb Cs Fr Sr Ba Ra Y La Lu -6.9419.01222.9924.3139.10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126.979.9035.454.00320.1839.9583.80131.3[222]He Ne Ar KrXe Rn 相对原子质量Rf Db Sg Bh Hs Mt25.1%,H 5.4%。

1999年全国中学化学竞赛(陕西赛区)试题及答案

1999年全国中学化学竞赛(陕西赛区)试题及答案

1999年全国中学化学竞赛(陕西赛区)试题日期:1999年9月12日上午9:00~12:00 满分:180分注意:·3小时内完成第I、II两卷。

·所有答案必须使用黑、蓝色圆珠笔或黑、蓝色钢笔书写,否则无效。

·考完后第I、II两卷分开按考生序号装订。

第I卷(共100分)答卷时间:9:00~10:40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00 C:12.0 N:14.0 P:31.0 Cl:35.5 Ba:137.0 Na:23.0 S:32.0 O:16.0 Cu:64.0 Fe:56.0 Mg:24.0 Ag:108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5分)1.对复盐Al x Fe y(SO4)z·24H2O,则x+y+z为()。

A. 6 B.7 C.8 D.92.已知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可发生硝化反应,则产生的一硝基化合物可能有()。

A.4种B.5种C.6种D.7种3.将0.4mol/L氨水与0.1mol/L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下列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NH3·H2O]>[NH4+]>[OH-]>[SO42-]>[H+]B.[NH4+]>[NH3·H2O]>[SO42-]>[OH-]>[H+]C.[NH4+]=[NH3·H2O]>[SO42-]>[OH-]>[H+]D.[NH4+]>[NH3·H2O]>[OH-]>[SO42-]>[H+]4.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以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Pb+SO42-=PbSO4+2e 正极:PbO2+4H++ SO42-+2e= PbSO4+H2O今若制得Cl2 0.05 mol,这时电池内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分析及解题方法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分析及解题方法
这些蕴藏在海底的甲烷是高压下形成的固体 ,
是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 .
11 -1.试设想 ,假设把它从海底取出 ,拿到地面上 ,它
将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它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离子
晶体还是原子晶体 ?你作出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 (2分 )
11
-2.每1立方米这种晶体能释放出164立方米的甲
烷气体 ,试估算晶体中水与甲烷的分子比 (缺乏的数
4. 理想的宏观单一晶体呈规那么的多面体外形 .多面
体的面叫晶面 .今有一枚MgO单晶如附图1所示 .它有
6个八角形晶面和8个正三角形晶面 .宏观晶体的晶面
是与微观晶胞中一定取向的截面对应的 .MgO的晶体
构造属NaCl型 .它的单晶的八角形面对应于它的晶胞
的面 .请指出排列在正三角形晶面上的原子 (用元素
源1km外的用户就需用5片钒酸钇晶体 (钇是第39号
元素 ) .我国福州是全球钒酸钇晶体主要供给地 ,每
年出口几十万片钒酸钇晶体 ,年创汇近千万美元
(1999年 ) .钒酸钇是四方晶体 ,晶胞参数 a = 712
pm, c = 629 pm,密度d = 4.22 g/cm3 ,含钒25% ,求
钒酸钇的化学式以及在一个晶胞中有几个原子 .给
维的主要成分是

;2.光导纤
3.目前应用最|多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材料


4.用作吸附剂、枯燥剂、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的人
造分子筛大多是一类称为
的化合物;
5.有一大类化合物 ,构造独特 ,兼备无机材料和有机
材料双重性能 ,有耐温பைடு நூலகம்电绝|缘性好、难燃、憎水、
耐腐蚀……等特性 ,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
.

199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山西初赛试题评价与分析

199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山西初赛试题评价与分析

199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山西初赛试题评价与分析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化学系(030024)赵庆生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化学组(030006)时利民编者按全国化学竞赛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化学竞赛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来做好。

赵庆生等的这篇文章分析了山西赛区1999年初赛试卷,并根据该省的应答,对试卷作了评价,是有益的尝试,大家从中可以得到启发。

但是,必须指出,这篇文章对试卷评价的基础是山西省的应答结果,不是全国的应答结果。

例如,我们有一份某省的应答结果统计(见附件),与山西省的结果就有一定的差距。

这说明,在全国范围内,化学竞赛的发展很不平衡,单就一个省的应答结果不一定能对试题对全国学生的难度做出客观的反映。

考虑到化学竞赛不同于高考,取得竞赛获奖的学生在全体应赛学生中只占很少的比例,如果按全体应赛学生为样本,并不能客观反映竞赛试题的难度。

我们认为,附件的分析是更合理的。

它正确地反映了竞赛试题的性质。

从该分析可见,1999初赛第2、4两题确实过难,第3题则较难,连获奖学生通过率也太低,但其他各题对获奖学生来说,基本上不难的。

这或许表明试题本身不合理,或许表明正需要这3个试题使获奖学生彼此出现差距,以利于优中选优。

究竟是哪种性质,请大家讨论。

从全体学生看,第1题难度也不大,我们认为这不能归咎为试题不好,而是整个试卷的需要。

再从获奖学生和全体学生第1、2、3、4题的应答结果看,两个样本的差距也是明显的,说明它们也有较好的区分度。

而第5、6、7、8题区分度就更大了,这正说明竞赛与高考题的性质明显不同。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发表了山西省赵庆生等同志的文章,以期引讨论。

1999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立足于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立足于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增长点、中学化学教学和大学教学的结合点;注重能力的考查,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突出了选拔功能,对于激发和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中学教学改革,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和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对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化学试卷]1999年浙江省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卷及答案

[化学试卷]1999年浙江省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卷及答案

1999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浙江赛区初赛)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共有六大题,37小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8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考后只交答题卷。

必须在答题卷上写县(市)、学校、姓名,字迹清楚。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9 Na—23 S—32 Mg—24 Zn—65 Ag—108 Rb—85.5 Xe—131.3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A.加热胆矾成白色硫酸铜粉末B.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C.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变成金刚石D.碘与淀粉溶液作用呈现蓝色2.下列几种情况下,前一量的数值是后一量的数值的三倍的是----------------[C]A.K3PO4溶液中[K+]与[PO43-]B.乙炔分子中C≡C键能与乙烷分子中C—C键能C.银与稀硝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银的物质的量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D.Al(气)→Al3+(气)所需能量与Al(气)→Al+(气)所需能量3.范德华根据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差别,导出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式:(P+an2/V2)(V-nb)=nRT,此方程中an2/V2项表示------------------------------------------[C]A.气体分子占据的体积B.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压强C.器壁附近气体分子受内部气体的吸引力D.气体分子的质量4.将2mL某气态饱和烃和13mL氧气装入一密闭容器中点燃,测知重新得到的只是燃烧产物及过量的氧气,则该烃分子组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不可能是-- [D]A.3:1B.4:1C.9:2D.24:55.把Al粉和下列氮的气态氧化物混合后,加热至高温,均可生成氮气和氧化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9年年国初化竞题试题分析第一题(12分)12.0g含2种化合物(由常见元素组成)的近白色固体溶于过量盐酸, 释放出2.94L气体(标准状态), 气体密度为同温度下空气密度的1.52倍; 剩余的不溶性残渣含氧53.2%,既不溶于酸又不溶于稀碱溶液。

通过计算分别写出2种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解题思路】解这个试题的关键是找到突破点。

就像侦察破案一样,先要找到相对独立的线索。

故此题首先是在考察参赛者对信息相互关系的判断力。

此题给出的5个数据中,相对独立的是气体的相对密度,它是突破点。

由此可得出气体是什么,然后“跟踪追击”,可得出其中一种化合物是碳酸盐,其物质的量,然后应进行“扫描”,寻找“嫌疑犯”,所有由常见元素构成的常见碳酸盐均是答案,条件是其总质量小于12.0。

若参赛人对此题的信息关系制作一个信息相关图,解题就容易多了,如:此题的妙趣是可以作的假设是多样的,可以是相同的+1价阳离子的碳酸盐,也可以是不同的+1价阳离子的碳酸盐、可以是+2价阳离子的碳酸盐,又可以是它们的酸式盐,试题仅要求假设涉及的元素是常见的。

现场考察发现作图者寡,作多种假设者也不多。

【答案】要点1:1.52×29.0g·mol-1=44.1g·mol-1,这种气体是CO2(2分)CO2物质的量:2.94L/22.4L·mol-1=0.131mol;(2分)(或CO2的质量:0.131mol×44.0g·mol-1=5.78g)要点2:由上面的计算可知一种物质为碳酸盐:MCO3。

(M=Mg)设M为常见元素Mg,则MgCO3质量为0.131mol×84.3g·mol-1=11.0g;(若设M=Ca,则CaCO3质量为0.131mol×100g·mol-1=13.1g>12.0g;不合题意。

若为Na2CO3(106g·mol-1)也不合题意)故M=Mg(6分)注:若没有对CaCO3的讨论,只给3分。

要点3: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稀碱的另一种物质是SiO2 (不可能是M2O,MO,M2O3):[32.0/(28.1+32.0) ]×100%=53.2%(符合题意)(2分)化合物的化学式:MgCO3,SiO2【评论】命题人认为这是一道相当于高考题水平的试题,但现场考察却显示,参赛学生有扑朔迷离之感,不能很快发现解题的线索,觉得像个“无头案”,许多参赛者宁愿先放弃此题而去做后面的题,这很出乎命题人的预计。

此题答案假定碳酸盐是MgCO3,理应指出NaHCO3、Ca(HCO3)2、NH4HCO3等等都是正确答案。

此题答案前有个说明:凡得中学综合学科网第 1 页共12 页出正确组成和计算的都应给满分。

尽管碳酸氢钙(镁、钡)固体是不存在的,但学生并不知道,答了也应给分。

这样才可以体现化学竞赛的判分原则:坚持从应试者知识水平出发,即使事实上不正确,但学生缺乏作出正误判断的知识基础,认为是正确的,也可得分。

一题多解是应当提倡的。

科学假设必须注意到客观世界多样性,不应“一根筋”。

笔者建议,今后凡试题有多个答案,应试者给出多个答案才能给满分。

此题知识水平很低而智力要求很高,但难度不小,许多选手不知所措,甚至放弃,可见简单地定义“智力是知识的总和”,容易引起误解。

知识多智力不一定高。

智力与知识(还有经验)相关,但不是一个东西。

第二题(10分)A和B两种物质互相溶解的关系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体系的总组成,纵坐标为温度,由下至上,温度逐渐升高。

T1时a是B在A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b是A在B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T2时相应为c、d)。

T3为临界温度,此时A和B完全互溶。

图中曲线内为两相,曲线外为一相(不饱和液)。

某些物质如H2O和(C2H5)3N,C3H5(OH)3和间-CH3C6H4NH2有低的临界温度(见示意图2)。

请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解释图1中T3存在的原因。

2.说明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存在低的临界温度的原因。

2.描述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的互溶过程。

【解题思路】此题的信息是图形,可称为图形题。

考察参赛者对用图传递的信息理解加工的能力。

参赛者首先应抓住试题的主题——两种溶剂的互溶性;然后要浮现中学化学中关于溶解性的一般性问题——为什么有的溶剂能够互溶,有的却不能?其次要回忆中学化学中有关温度对溶解度影响的一般原理。

若颠倒了思考的顺序,思路就会乱。

中学化学有“相似者相溶”的说法,即分子间作用力的性质相近大小也相近的溶剂会相互溶解。

性质相近和大小相近也有个顺序。

性质相近才能再考虑大小是否相近。

性质不相近就不必再考虑大小是否相近。

图1和2给出了溶解性与温度关系相反的信息,应归咎于两者分子间力性质不同。

题面给出图2溶剂的实例,倒过来告诉我们图1的溶剂不具有这种性质,即表明图1是通例,图2是特例,因此参赛者需首先分析图2特例具有什么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于是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氢键。

【答案】1.物质的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一定的温度下,A和B两种中学综合学科网第 2 页共12 页物质能达到完全互溶。

(2分)2.某些物质如H2O和(C2H5)3N,C3H5(OH)3和间-CH3C6H4NH2存在低的临界温度的原因是它们在较低温度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间氢键破裂,所以溶解度反而减小。

(4分)3.HOHNC2H5C2H5C2H5+O HH2H5C2H52H5N(2分)(若画为1个H2O和2个(C2H5)3N分子形成氢键也给2分)CH2 CH2OHOHOHNH2CH3CH2 CH2OOHOHHHHN CH3CH2 CH CH2OHOHOHCH3NH2+(2分)(氢键位置不同、生成1、2、3个氢键或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评论】现场考察发现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缕清解此题的逻辑顺序,有的选手则似乎明知是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问题,却不会表达。

这说明竞赛试题考核表述能力正切中要害。

本题知识点仍是中学化学知识,答案对氢键方向性并未要求,是切合学生水平的做法。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分不清第2问和第3问,把它们混在一起了,笔者认为,第2、3问的不同在于认识的层次。

第2问要求原因,第3问要求过程,后者要求更高层次的原因。

笔者认为,此题答案的不严密之处是:应首先指出互溶的两种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不仅性质接近,而且大小也应比较接近,否则解释不了苯酚与水或苯胺与水等的溶解性。

此类用结构原理来解释物理性质的试题是否适合作为初赛试题也有不同意见。

有的老师认为,应试者提出的“解释”可能完全出乎命题人的意外,使应答变得很复杂多样,造成评分的困难。

笔者的看法是,讨论事物原因的试题不宜过多,过多地问为什么,有可能强化追求似是而非的事物原因的学究式探究。

第三题(12分)铬的化学丰富多采,实验结果常出人意料。

将过量30%H2O2加入(NH4)2CrO4的氨水溶液, 热至50℃后冷至0℃,析出暗棕红色晶体A。

元素分析报告:A含Cr 31.1%,N 25.1%,H 5.4%。

在极性溶剂中A不导电。

红外图谱证实A 有N-H键,且与游离氨分子键能相差不太大,还证实A 中的铬原子周围有7个配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铬原子形成配位键,呈五角双锥构型。

1.以上信息表明A的化学式为:;可能的结构式为:。

2.A中铬的氧化数为:。

3.预期A 最特征的化学性质为:。

4.生成晶体A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

【解题思路】此题是利用已经形成的但一般教科书未涉及的知识编制成的探究式试题。

如本文开头所述,属于谜底为新知识的谜语式试题。

此题信息很多,为缕清信息相互关系,最形中学综合学科网第 3 页共12 页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 4 页 共 12 页 象的方法是制作一张破案式的线索图,下面只是一例(制作什么样的图并无模式可循,依应试者思维特征不同而异,图也不一定在纸上画出来,在脑中构建也一样可以——这要看应试者脑子清晰不清晰,右脑发达不发达而定):从这个“破案线索图”可以判断出“犯案人”A 只能是含2个过氧团的铬(IV)配合物。

因为过氧团可以从过氧化氢中转移过来,有来源(如果此题没有A 的生成反应的信息,当然也可以假设配合物里存在H 2N —NH 2,同时有—OH 的配体,但生成反应排除了这个“嫌疑犯”);同时也排除1个过氧团或者没有过氧团的可能,因为生成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在K 2CrO 4中铬的价态(或说氧化态)已经达到最高价,只能发生还原反应,铬的价态必低于+6,因此A 是唯一的。

【答案】1.A 的化学式Cr(NH 3)3O 4 或CrN 3H 9O 4(写成其他形式也可以)(2分)A 的可能结构式如下图:(4分)333and/or1式和/或2式均得满分,但无2个过氧键O —O 者得零分。

(编者注:还可画出其他结构式,但本题强调的是结构中有2个过氧键,并不要求判断它们在结构中的正确位置。

)2.A 中铬的氧化数为+4(2分)3.氧化还原性(或易分解或不稳定等类似表述均得满分)(2分)4.化学方程式:CrO 42-+3NH 3+3H 2O 2=Cr(NH 3)3(O 2)2+O 2+2H 2O +2OH -(2分)【评论】此题重在形成知识的过程。

当然,作为试题,并未给出实际科学研究获得的全部信息,例如红外图谱中肯定同时显示了A 中有过氧键,却被命题人“制谜”时略去了,否则会降低解谜的智力测试水平。

平心而论,此题的知识要求是较多的,但在中学课本里都已涉及,如:应试者至少需要有配合物(络合物)的基本概念(中学有Cu(NH 3)42+、Ag(NH 3)2+、Fe(CN)64-、Fe(SCN)63-等)、过氧化合物的知识(中学有H 2O 2)、铬的价态及作为氧化剂的知识(中学有重铬酸盐作氧化剂的例子)、氧化数的概念、配价键或者配位键的概念(中学有电子对的给予和接受的实际例子)、电解质的概念、由元素组成求分子量的技能(此题氧原子数需用余量来求,这既符合实际科研信息,又增加了试题难度),等等。

由于这些知识基础不超纲,不能说此题对已有知识基础要求太高,试题难是难在这样多的知识要综合在一起,由应试人得出一个从未见过的结构式(按说只有左边的结构图是正确的,但命题人并不这样要求,是符合应试者水平的判分标准,再次体现了竞赛判分的特点),因此此题的智力要求确实比较高,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联想力、想象力、创造力都进行了考察。

如果实测结果此题难度太高,可在今后命题时适当减少信息量,降低综合度,不要连这种命题思路一起泼走。

第四题(12分)市场上出现过一种一氧化碳检测器,其外观像一张塑料信用卡,正中有一个直径不到2cm的小窗口,露出橙红色固态物质。

若发现橙红色转为黑色而在短时间内不复原,表明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有中毒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