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许昌市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许昌市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
1.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C.《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便选自这一著作。

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

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站在稼轩祠前,我不禁浮想联翩,仿佛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B.中国古典诗词意蕴深厚,诵读诗词不仅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能积累语言。

C.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童文学诺贝尔奖”,旨在奖励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为目的。

D.毕业在即,骊歌唱响,让人不由得想起三年来同窗共读、快乐成长、共同进步。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沉思默想就是把心思高度地集中于一个对象,其目的就是要完完全全地了解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只要你能够持之以恒地对其沉思默想
②无论你沉思默想的对象是什么
③更为重要的是,你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
④因为它将成为你精神世界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⑤你就不仅能够达到对其了解的地步
A.①②⑤③④B.②①⑤③④C.⑤③①②④D.②①④⑤③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应推动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对话,兼容并蓄
....,共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B.元宵之夜,我们登楼远眺,只见整个城市灯火阑珊
....,真可谓不夜城。

C.面对加拿大政府的刁难,华为集团抓住转瞬即逝
....的机遇,创造出新的神话。

D.法国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的消息传来,所有爱好艺术的人无不扼腕叹息
....。

5.古诗文默写。

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泊秦淮》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借古讽今,批评那些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

莺歌燕语、花开明艳的春天,有快乐也有伤感,有美景也有哲思。

“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描画因时伤怀的乐景哀情;“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慢语轻声感感慨美好消逝的调怅虚无。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与此同时,皇帝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应对我采取措施,我有一位地位很高的朋友,他参与了这桩机密事件。

后来他们向我证实,因为朝廷面临种种困难,他们怕我挣脱逃跑,我的伙食费太贵,可能会引起饥荒。

他们一度决定将我饿死或用毒箭射我的脸和手,那样很快就可以将我处死。

但他们又考虑到,这么大的一具尸体,发出恶臭来,可能会造成京城瘟疫,说不定还会把整个王国传染开来。

选文出自哪部名著?文中的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阅读
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刘翊,字子相,颍川颍阴人也。

家世丰产,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

曾行于汝南界中,有陈国张季礼远赴师丧,遇寒冰车毁,顿滞道路。

翊见而谓曰:“君慎终赴义,行宜速迭。

”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自策马而去。

季礼意其子相也,后故到颍阴,还所假乘。

翊闭门辞行,不与相见。

常守志卧疾,不屈聘命。

河南种拂①临郡。

引为功曹②,翊以拂名公之子,乃为起焉。

拂以其择时而仕,甚敬任之。

阳翟黄纲恃程夫人权力,求占山泽以自营植。

拂各翊问曰:“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翊曰:“名山大泽不以封,盖为民也。

明府听之,则被佞倖③之名也。

若以此获祸,贵子申甫④,则自以不孤也。

”拂从翊言,遂不与之。

乃举翊为孝廉,不就。

献帝迁都西京,翊举上计椽。

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

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

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

翊散所握珍玩,唯余车马,自载东归。

出关数百里,见士大夫病亡道次,翊以马易棺,脱衣敛之。

又逢知故困馁⑤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

众人止之,翊曰:“视没⑥不救,非志士也。

”遂倶饿死。

①种拂:字颖伯,东汉大臣。

②功曹,古代官职,官名。

下文的明府、孝廉、上计椽,都是古代官名。

③佞倖:以谄媚而得到宠幸。

④申甫:拂之子。

⑤困馁:困乏饥饿。

⑥没:通“殁”,死。

1.九(1)班学生学了这篇短文后,针对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请根据情境完成下面讨论的内容。

小蔓:“季礼意其子相也”中的“意”字怎么翻译?
小祎:这个字我一开始也不清楚,后来我查看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上面有五个义项:A.心意,意图。

B.怀疑。

C.意料,猜测。

D.同“抑”表示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

E. yī(依)。

通“噫”。

叹词。

我觉得应该选
(1)________,因为(2)________。

小蔓:你说得很有道理,你能帮我翻译一下“乃举翊为孝廉,不就。

”这个句子吗?
小祎:好的,我认为这个句子应该这样翻译:(3)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

3.文章结尾说“视没不救,非志士也。

”“志士”指的是有坚定意志和节操的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塑造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刘翊的“志士”品格。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景公以司马穰苴为将军,使庄贾监军。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日中而贾不至。

穰苴则扑表决漏,入。

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穰苴曰:“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

”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

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三军之士皆振慄。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

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

”问军政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

”使者大惧。

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

”乃斩其仆,以徇三军。

遣使者还报,然后行。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

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

三日而后勒兵。

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晋师闻之,为罢去。

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司马穰(ráng)苴(jū):中国春秋末期军事家。

立表下漏:立起了木表和漏壶,用来计时。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穰苴既辞辞:辞别,告别B.仆表决漏仆:倒下,趴下
C.以徇三军徇:巡行示众D.士卒次舍次:驻扎安营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
A.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化其赢弱者
B.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惠到者
C.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
D.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穰苴与庄贾约定第中午在军门会和,并立起木表和漏计时。

B.庄贾认为率领的是自己的军队,自己又是监军,参加亲戚朋友的劝酒挽留,故而迟到。

C.庄贾派人向景公求救,求救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庄贾就被斩首示众。

D.司马穰苴用三天整训军队准备出战,要病弱者都奋勇争先上战场。

4.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
9.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陆平湖先生先为嘉定令,邑有大盗为民患,更数令不治,至是将入寇①,捕者以闻。

公戒吏民无动,令当自治。

骑马直入盗中,盗见公皆愕。

公谕之曰:“尔等皆良民,迫于捕逐②耳,今令来,欲与尔等共为善,能自新乎?各散还家,贳③汝罪;否则,官军至,无遗类矣。

”众皆流涕蒲伏④曰:“公真父母,死生唯命!”公回县,盗相率待罪。

公曰:“业已许汝矣。

”皆泣拜去,盗遂息。

(注释)①入寇:入侵,进犯(县城)。

②捕逐:(由于某事而被)抓捕追逐。

③贳:赦免。

故免。

④蒲伏:匍匐。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邑有大盗为.民患
(2)业已许.汝矣
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县令来,想要劝导你们共同做好人,你们能改过自新吗?
B.现在县令来,想要偕同你们共同做好事,你们能改过自新吗?
C.今天命令你们来,要让你们一起做好人,你们能改过自新吗?
D.现在命令你们来,要和你们一起做好事,你们能改过自新吗?
3.“众皆流涕蒲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陆平湖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10.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唯有垂杨管别离
李修文
①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互不相识,他们一个是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所小学已经关闭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没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

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②在病房里,他们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竟然变做老师和学生。

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和疾病所带来的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

可是,当她将病房当做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

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她就马上开始给小病号上课。

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
③每当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之中神采奕奕的时刻—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

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

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

比如那两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④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

到最后,小病号也愤怒了:“我反正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小病号问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走廊,就开始大哭。

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

走到开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靠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

⑤自此之后,岳老师没有罢手,反倒是教他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

她破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还陪他去院子里,采一种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

小病号的病更重了,要转院去北京。

听到这个消息,她夜夜难眠。

⑥深夜,借着走廊里的微光,她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

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

这本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语单词。

⑦微光映照下的她,让人感慨: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

死亡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但是你至少要留下抗争的痕迹。

⑧一大早,小病号就要去北京了。

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

可是,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一点点就要编完,终究还是没编完。

岳老师将它放在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了捏他的脸,跟他挥手。

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

⑨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

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

突然,她跳下病床,破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

于是,全病房的人都听到喊声,是小病号。

他在院子里拉着嗓子喊出来的竟然是一句诗:“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一遍,再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⑩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出了那两句诗。

岳老师却并没有应答,她正在哭泣——一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而是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

除了隐忍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

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

1.本文结构严谨,有多处情节前后呼应,请选取其中一处说说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中几处精彩的细节描写,理解或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一句,抓住脸色变化这一细节,表现出了岳老师成为小病号老师后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B.第③段中“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一句,生动而细致地表现出岳老师的骄傲自豪之意。

C.第⑥段中“这本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语单词”一句,细致地展现出岳老师能够一展自己才华的骄傲与快乐。

D.第⑨段中“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一句中一系列动词,细致地刻画出岳老师此时此刻的激动与兴奋。

3.第⑦段中写到“死亡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但是你至少要留下抗争的痕迹。

”结合原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岳老师两次大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5.本文以“唯有垂杨管别离”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善读可医愚
①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

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

近来又出现一种的“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达到实用的目的。

但我认为不能全代替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

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颇有深意。

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家。

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四世孙。

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

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很深刻意义的。

②刘向说的“善读之可以医愚。

”我认为包含两层意思:“医愚”讲的是作用,“善读”讲的是方法。

“善读”这点很重要。

从古至今,书籍之多,用“如山”、“如海”形容并不过分。

人生有限,就是超世天才,也很难把天下的书读尽读完。

因此,每个人特别是对主要职业不是与书打交道的人来说,读书还应该有自己的选择。

各人应该根据各自需要从不同的典籍中吸收不同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营养。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每一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因此,每个想读书的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自己借书、购书、读书的目标。

这些书就像“药”一样,“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疗自己缺乏知识的“愚”的毛病,使自己变得聪明和充实起来。

③过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一般来说这话不错,但对于一些涉世不深,头脑还很单纯的青少年来说,“善读”还是读书中的重要一环。

图书就像朋友一样,会给人以善与恶的不同影响。

英国一位作家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

”在我们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被坏书、坏影视作品和有害网站坑害,从一个单纯无知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着实还不少。

许多人都是因为缺乏知识,特别是缺乏法制方面的知识造成的恶果。

因此,我们的社会各界,老师、家长,在教育青少年勤于读书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善于择书,选择有益的书,充实他们,引导他们,正像选择好药一样,医治他们的缺乏知识的“愚言”之症。

此所谓“善读之可以医愚”也!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将“善读”与“医愚”结合起来论述,从论述的重点来看,作者主要论述的是“善读”。

B.文章论述观点时,采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也用对比的方法突出自己的看法。

C.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开头举出“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的说法,是为了后文进行针对性批驳。

D.文章的论点是“善读可医愚”,本文题目就揭示了中心论点。

2.文章第②、③段引用了培根和另一位英国一位作家的话,分别有什么作用?
3.本文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善读”的必要性?还进一步指出该怎样有选择地读书?
4.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有什么现实意义?请联系自身实际情况谈谈感悟。

三、应用
12.学校开展“徽风皖韵”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请把以下安徽旅游文化资源按照一定标准归类,并阐述归类理由。

(每一类只需选择2至3项,并填写序号。

)①九华山佛教名山②徽州服饰③泾县新四军军部④巢湖风景区⑤阜阳剪纸⑥齐云山道教名山⑦琅琊山景区⑧渡江战役总前委
(2)活动中,王丽同学向同学展示了自己写的《九华山游记》,下面所选文字中有一些错误,请你帮其改正。

A妈妈告诉我,九华山原名九子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山上有大大小小的寺庙80多座。

B我们游览了化城寺、肉身宝殿、天台山、古拜经台等景点,山上有好多奇特的石头,还有崇高的古松。

晚上,我们住在九华街边的东崖宾馆,站在九华街上,远处高高的宝塔上一盏盏的灯火像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①画线的A句有一处成份残缺,应。

②画线的B句有一处词语搭配不当,应把改为。

(3)在小组活动交流会上,语文老师把上述资源的某一项用谜语形式展示了出来,请你写出谜底,并简述你猜出谜底的方法。

谜面:正邪本对立,有王在一起,酒水去士卒来,公子执羽年青不再。

(打一安徽旅游景点)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写作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天不遂人愿,不能心想事成。

这个时候你不如问问自己:你有能力改变命运吗?如果没有,那就想办法改变自己吧。

改变自己的懒惰,改掉自己的坏习惯,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的改变让生活都变得顺利多了。

请以“改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B
【解析】
B.说法不正确。

“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2、A
【解析】
B.有误,应该改为“不仅能积累语言,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C.句式杂糅,应该删去“为目的”;
D.有误,缺宾语,句末加“的时光”。

故选A。

3、B
【解析】
根据所给语句中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只要……就……”,可判断出语句⑤应在语句①之后;根据词语“不仅”“更为重要的是”之间的递进关系,可判断出语句③应在语句⑤之后;语句②应放在句首,语句④应放在句尾。

正确的顺序是:B.②①⑤③④。

4、B
【解析】
试题分析:A.兼容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灯火阑珊:灯火稀疏,指人烟稀少、比较冷清的地方。

与语境不符。

C.转瞬即逝:形容很快就会失去或消失。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扼腕叹息: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5、(1)人不知而不愠(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析】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

“愠”“阙”“商”“溅”“燕”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点睛】
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

另外
要对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6、《格列佛游记》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

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

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

阅读《格列佛游记》,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

选文出自《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和鲁滨逊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

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愿意将自己所了解的先进的思想知识和他人一起分享,愿意帮助朋友,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也会随时准备抗击一切对朋友不利的人。

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能急中生智,对于面前的困难不退缩,勇敢面对,能够见机行事,抓住一切机会追求自由,有着极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他为人坦率,爱过,也十分顾惜自己的面子,对敌视他的人充满了仇恨、厌恶与鄙视,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识丰富的学者。

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

二、阅读
7、1.(1)C(2)因为上文讲到刘翊和张季礼是在途中偶然相遇,原先并不认识;刘翊把自己的车让给张季礼后,没有说自己的名字就离开了。

所以张季礼对刘翊的身份是猜测,解释为“猜想”更合理。

(3)(种拂)于是举荐刘翊为孝廉,刘翊没有接受。

2.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
3.(1)淡泊名利。

经常救济他人而不愿他人报答;把车让给因寒冻而车坏被滞留的张季礼,却不告知姓名策马离开;(2)不畏权贵。

不肯屈从朝廷的任命;(3)志向坚定。

帮种拂解决有关生死祸福的事后,因耻于利用这事来获取功名而推辞了种拂的举荐;(4)乐善好施。

调任陈留太守,将自己手上持有的珍宝全部分给了他人,自己仅留下车马赴任去;(5)扶危济困。

发现一位士大夫病死在路旁,用自己的马换了棺材,脱下自己的衣服将死者收殓;(6)舍生取义。

途中不忍抛下窘困饥饿的故交,杀自己所驾的牛給他充饥,致使自己一起饿死。

【解析】
1.(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意”,意料,猜测。

(2)然后结合上文“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自策马而去。

”分析原因即可。

(3)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字词:“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