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作者:汪有文
来源:《吉林农业》2018年第22期
摘要: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在客观因素气候变化、过量的畜牧产业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祁连山原本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也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同时,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之下,也加剧了祁连山地区的环境脆弱性。

为了更好地落实我国可持续化发展的战略要求,当前祁连山最为关键的任务即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词:祁连山;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8.22.090
为进一步研究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基于有效工作实践,提出了具体治理措施,希望分析能够提高认识,并进一步促进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从而提高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质量。

1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动态化的长期性流程,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同时生态环境的改变还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如人口数量的改变、自然系统的损坏、社会产业发展不和谐等。

祁连山生态环境显示:涵养水源植被减少,生态逆向演替,森林功能弱化;荒漠化明显,草场退化,载畜能力下降;出山径流量祁连山东段减少,中西段略有增加趋势;气候变暧,生物多样性受损;冰川明显萎缩,雪线逐年上升;水土流失严重,林草地质量下降。

一是自然因素加剧生态环境变化。

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越发干燥,从而加剧了祁连山地区中冰川结构的融化速度。

二是历史开发活动与现行政策冲突。

上世纪70 年代后批建的产业发展,其理念与我国目前现行的相关环境保护方法有较大的出入,其往往一味强调经济的发展却忽略了环境保护,导致祁连山生态系统的破坏。

引起坍塌和水土流失、引发地质灾害,恢复周期长,投入巨大。

三是区域民生与生态承载力矛盾突出。

打破了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平衡,甚至有些地方处于严重超载状态。

超载将加剧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恶性循环。

四是综合生态监测系统不完备。

目前对基本现状数据的全面监测与掌握缺失。

此外,祁連山当地的职能部门缺乏应有的沟通交流,没有做好应有的共享工作,尽管通过监测等方法采集了一定的数据,但是无法较好地进行联动,从而制约了祁连山区域有序的环境工作开展。

2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措施
从根本上改善问题,必须要从思想上、根本上进行改善,才能改善祁连山的生态环境。

祁连山沿线各地政府采取封堵探洞、回填矿坑、拆除建筑物以及种草、植树等综合措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祁连山保护区核心区农牧民移民搬迁。

2.1生态环境治理
建立综合监测系统与网络,建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提升生态风险评估与预警能力。

通过对保护区网络平台实时传输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实现对保护区重点企业各种监控数据的在线传输。

采取无线监控的方式对保护区各种数据及画面进行实时传输是最为合适的环境监测方案。

2.2环境治理措施
防止土地荒漠化实施绿色工程,保护生态环境,要保卫好黄河的源头,杜绝任何个人或企业在源头进行工作。

同时,在黄河沿线加量种植植被,在规定的期限内严禁任何单位进行捕捞、打猎等活动,真正意义上落实退耕还林、还原原有生态面貌的目的,更好地保护祁连山景区。

2.3加快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
要充分整合祁连山景区的现有资源,落实好保护区的划分工作,驱动祁连山形成“大保护区”的自然格局。

成立跨区域统一管理和执法机构。

2.4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优化祁连山当地的产业内容,找寻出质量高、效益好的产业进行大力推广。

2.5 构建完善的科研体系
整合祁连山生态保护治理优势科研力量,开展生态保护基础与技术创新研究;发挥科技智库作用,开展跨学科联合攻关。

2.6 开展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开展生态承载力评估,界定生态保护红线。

研究好祁连山当地的生态系统,确保自身的产业多元化,设置好相关底线。

2.7 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做好生态系统的审查工作,落实好每一块区域、每一个单位的相关责任,做到“谁污染、谁治理”的相关工作,通过政府职能单位的统一调度和分配,力求将全新的技术和方法,推进到祁连山当地的各个企业之中。

针对部分权益受到一定伤害的个体或单位,需要依法进行一定程度的补贴,保证每一个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完成绩效考核的任务。

2.8加强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示范
在祁连山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自身修复园区的示范基地,从而做出相应的表率工作,驱动祁连山当地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和企业单位,做好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生态环境的还原工作时,还要考虑其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祁连山当地的自然景观得以可持续化发展。

3 结语
实施祁连山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治理恢复矿区生态环境,整治复绿废旧宅基地,恢复地表植被;实施生态移民,减少人类活动对祁连山自然环境的压力,并辅以工程措施对迁出区进行生态修复,逐步提升森林、草原、湿地、农田等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

按照“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的总体布局,统筹抓好“节水、治沙、造林、防污”四个重点,完善“国家有投入、企业给赞助、科学做支撑、农民有效益”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实施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以破解环境难题,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加快推进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参考文献
[1]郭金梅,顾永超.浅谈祁连山肃南段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J].中国畜牧业,2018(07):67-68.
[2]汤文红.水利工程建设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3):49,53.
作者简介:汪有文,中专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