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的偏误分析及初级阶段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的偏误分析及初级阶段教学内容
摘要:汉语“了”是外国留学生的一个学习难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点。
本文将对“了”的语法意义、学习者的偏误及初级阶段“了”的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不同的语言在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因而会使用虚词来表示形态变化,“了”作为汉语中的复杂的语法词,留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情况的偏误,本文将对“了”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探讨初级阶段“了”的教学内容。
一、“了”的语法意义
在汉语教学中,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难点,从现代汉语语法来看,“了”的使用频率高,意义高度虚化,用法又十分复杂。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中根据虚词“了”在句中的位置,把“了”分为两个:了1和了2。
了1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通常叫做动态助词“了”;了2是用在句子末尾,表示情况发生了某种变化或者出现新的情况,通常叫做语气助词“了”。
有些句末的“了”兼有语气词和动态助词两种作用。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同样把“了”分为两个:了1和了2,了1用在动词后,如果动词有宾语,“了1”用在宾语前;“了2”用在句末,有成句的作用,表示某种语气。
然而在实际运用中“了”的用法却相当复杂,很多用法还不是很清晰明白,因此, “了”的意义和用法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了”的偏误类型
虚词“了”是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也是留学生很容易用错的词,以下对于“了”的习得偏误的语料大多来自北语HSK动态语料库。
下面将对常见的了的偏误进行分析,“了”的偏误主要有“了”的多余、缺失以及位置不当。
(一)“了”的多余
(1)五一放假的时候, 我打算(了)去北京。
(2)周末的时候, 我常常去(了)超市买东西。
(3)我每天都写(了)汉字。
(4)我通过跟他们的交流,也可以提高(了)我的汉语水平。
(5)我不习惯(了)哈尔滨的气候。
留学生学习了“了”在的用法后,知道了1表示动作的完成,要用在动词后面,所以遇到动词就在后面加“了”,所以有以上错误的出现。
在汉语中表示心里状态的词,如“想”“打算”“计划”等词后面都不能加“了”,(1)中表示心理状态的词“打算”后面不应该加“了”,在这里“了”是多余的。
在句中动词前有表达经常性的副词,如“常常”、“每”、“总是”等, 不能用“了”,如(2)(3)句,常常、每天表示经常性,不能加“了”。
这说那个句子都是“了”的多余。
例(5)中,否定副词不放在动词之前,往往是对某种可能性或主观意愿的否定,与动作行为的发生与完成无关,因此动词后面无需加“了”。
(二)“了”的缺失
(6)上学期我参加()很多活动。
(7)冬天来了,天气慢慢变冷()。
(8)八十年代的歌曲或歌手全都在听众的耳边消失()。
(9)我尝()尝中国菜,那么好吃。
(10)他打()一针药,过了一段时间就去世了。
例(6)中“参加”的动作已经实现,所以要用“了”。
句末的了2表示发生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在例(7)中“天气慢慢变冷”,在这里表示发生变化,所以要用“了”表示发生变化,同理例(8)也是发生的变化,“了”不能遗漏。
例(9)中,单音节词重叠使用,虽然表示动作持续时间短,但是动作已经完成,所以要在单音节重叠中加入“了”,表示动作的完成。
同样例(10)中,打一针药这一动作已经完成,所以要加“了”。
(三)“了”的位置不当
(11)这时有人给(了)他让座。
(12)我到(了)商店给朋友买一件礼物。
“了1”一般用于谓语动词后边。
当动词后边有介宾短语充当的补语时,“了1”才用于介词之后;当介宾短语用作状语时,介词后边不能用“了1”,例(11)中的“给”是介词,它在该句中的作用是引进动作的受益者“她”,“给她”是作状语的介宾短语。
因此,介词“给”
后边不能用“了1”。
根据句意,将了放在动词让的后面。
例(12)是个连动句。
在连动句中,“了”一般不能用在第一个动词后边,而要用在第二个动词后边,因此了要放在“买”的后边。
三、由“了”的使用偏误看对外汉语初级阶段“了”的教学策略
“了”字的对外汉语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留学生错误频发,我认为,在初级阶段如果刻意区分“了1”与“了2”反而会增加记忆和区分的负担。
所以根据留学生习得过程以及由易到难的原则,我认为初级阶段,“了”的教学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可以使留学生更好的掌握“了”的用法。
(一)“了”表示变化
当“了”处于句尾位置的时候,意味着变化的产生或者说新情况的出现,凡是出现变化的情况都可以用“了”来表达。
adj+了 a.苹果红了。
V+了 b.孩子长大了。
“了”表示变化的这一用法很容易掌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可以使留学生很好的掌握这一用法,如例a,“苹果红了。
”这一例句,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照片,苹果由绿变半红半绿再变红,体现一个变化的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
(二)“了”表示结束完成
“了”最基本的意义是表示结束完成,在教“了”的这一用法时,我们可以采用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教学,先教最简单的用法。
即:
(1)S+ V + O+ 了
a.上周她买衣服了。
b.我昨晚喝咖啡了。
“了”放在句末来表达过去结束完成的意义,这是“了”最基本的用法,教师可以问答的形式导入“了”的这一用法。
让学生明白“了”在这一句型中表示过去结束完成的意义。
(2)S+ V + 了+ O(时量)
在初级阶段学习这一基本用法,可以为后面的扩展学习打好基础。
这里要求的宾语必须是时间或数量名词,简称时量宾语。
应该让留学生明白“了”在这里强调的是动作或状态完
成或实现的量度,包括长宽深、次数、距离、数量、时间等各种具体内容。
明白“V 了O”和时量宾语之间的配合关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大量替换练习。
例如:
a.我昨晚看了两本书。
b.我昨晚喝了两杯咖啡。
(3)S+ V1+ 了+ O1+ V2+ O2 +了
表达两个事件的先后关系,当我们要表达具有先后关系的两个事件都在过去时间结束完成的意义时,就可以在V1后使用“了”的基础上,句末再使用“了”来表达。
例如:
a.他们昨天吃了饭就走了。
b.我们前天下了课去食堂了。
“了”强调的是前后两个动作之间的先后顺序,表明后面说明的动作或事件一定发生在前面那个动作之后,可以让学生大量做替换练习,帮助他们理解该句型表达的动作关系。
(三)“了”表示肯定的语气
表达肯定处于句尾的位置,表达某种语气也成为很自然的事情,无论是表示完成还是变化,表达的都是一种肯定的语气,因此了就有了表示肯定语气的意义。
例如:
a.我们太忙了!
b.她最漂亮了!
表示肯定的语气一般用于“太……了”“最……了”“当然……了”等结构中,常表达感叹的语气,教师和学生不必深究“了”的作用,只要知道套用这个格式表达感叹即可。
四、结语
在汉语教学中,“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难点,从现代汉语语法来看,“了”的使用频率高,意义高度虚化,用法又十分复杂。
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虚词“了”时错误频繁,在习得过程中造成很多偏误,主要有“了”的缺失,多余以及位置不当。
在初级阶段教学过程中,如果刻意强调“了1”与“了2”的话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重负担,所以在初级阶段
应该从“了”的最基本用法教起,由易到难,使学生掌握“了”的最基本用法,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加深。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 .商务印书馆,1999.
[3]吴华.对“了”的偏误思考[J].中央名族大学,2006,2.
[4]孙德坤.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
[5]鲁健骥.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运用,1992,1.
[6]许艳丽.虚词“了”的用法分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9(3)
[7]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8]王媛.“了”的使用机制与教学策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