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昆山市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昆山市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文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节选)
乙文
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②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③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丰乐亭记》节选)注释:①此:指滁州。
②上:皇上。
③刺史:代称知州。
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掇幽芳而荫乔木(拾取)
B.因为本其山川(根据)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
D.太守谓谁(对……说)
(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遂书以名其亭焉/且焉置土石
B.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以君之力
C.宴酣之乐/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D.朝而往,暮而归/博学而笃志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对比手法,用滁人和太守作对比,批判滁人不事生产、只知享乐的习气。
B.乙文中,作者取亭名为“丰乐亭”的原因是: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也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
C.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
D.甲乙两文在语言上都很有特色。
乙文多用散句描写,甲文则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甲文还巧用虚词“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②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伯中幼警敏嗜学,不以食息废,口不绝吟讽,精思妙契①,至忘寒暑。
幼时,大父②庄山藏书万卷,窃读殆遍,大父久而方觉已,甚奇之。
受学于季大父主静公。
公善诱导,居尝举所见宋儒诸老,宿德仪型③,嘉言善行④,令人竦然⑤。
伯中益自刻苦。
父万安公,清旷不仕,家仅给无余。
独处一室,隘甚,人不能堪。
晨起供洒扫,园疏厨灶之下,书册不离手。
箪瓢饮,炊菽数边⑥,且啖且读,未尝知味。
天文、地理、兵刑、历律,靡不精究。
(注释)①精思妙契:精心思考,神妙契合。
②大父:祖父。
下文“季大父”即叔祖父。
③宿德仪型:以年老有德者做典范。
④嘉言善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⑤竦然:恭敬的样子。
⑥箪瓢饮,炊菽数边:吃一算饭,喝一瓢水,只以一些菽豆为食。
这里都是指清苦的生活。
(1)下列对文中“大父久而方觉已”一句的分析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句中的“已”是句末语气词,在句中无实意。
B.句中的“而”,是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才。
C.句中的“觉”应读“jué”,与“觉悟”的“觉”意思相同。
D.这句话应翻译为“祖父过了很久才发觉”。
(2)仔细阅读选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选文中伯中最终能学有所成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用四字词概括)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宋濂,字景濂,号________,元末明初________家。
(2)下列各项与“负箧曳屣”中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负荆请罪
B.如释重负
C.忘恩负义
D.胜负兵家事不期
(3)选文写了作者求学路上的“深山巨谷”“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有何用意?
(4)作者用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5)宋濂身上具有成功者必备的哪些品格,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回答。
4.阅读《醉翁亭记》,回答下列小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谓:________ ②时: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3)“乐亦无穷也”中的“乐”指何而言?“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太守又为何而乐呢?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②客此________ ③及下船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列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表现了作者遗世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作伏笔。
C.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境,“痴”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D.《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作者直抒胸臆,将自已对故国往事的怀恋融入了山水小品。
6.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慍,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善学者不耻下问/以大易小,甚善
B.或谓君不善学/或遇其吡咄
C.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益慕圣贤之道
D.李生故寻王生/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
(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3)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结合生活谈谈我们如何做一个善学者。
7.文言文阅读
徐文长传
徐渭,宇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①,然数奇②,屡试辄蹶③,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
然竟不偶④。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⑤”,恣情山水。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
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既出,倔强如初。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
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
晚岁诗文益奇,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选自袁宏道《徐文长传》,有删减)(注释)①国士之目:一国之中杰出的人才。
②数奇jī:命运坎坷、遭遇不顺。
③蹶:失败。
④偶:遇;遇合。
⑤曲蘖niè:酒母,酿酒的发酵物,后遂以之代酒。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
①奇其才________
②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________
③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________
④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________
(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4)“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袁宏道用一“奇”字道尽文长一生,请结合全文,谈谈徐文长的“奇”。
8.文言文阅读。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西湖七月半①,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
杭人游湖,巳出酉②归,避月如仇。
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③,列俟岸上。
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
以故二鼓④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节选自张岱《西湖七月半》)
(丙)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⑤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⑥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注释)①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
杭州风俗,游湖赏月。
②巳:巳
时,约为上午九时至十一时。
酉:酉时,约为下午五时至七时。
③燎:火把。
④二鼓:二更,约为夜里十一点。
⑤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⑥夕春:夕阳。
(1)(赏月景)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2)(明时间)下列(甲)(乙)(丙)三文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开头简单地交代时间与地点,接着便切入描写的对象“雪”。
B.(乙)文中农历七月半,为了欣赏西湖月景,人们“逐队争出”。
C.(丙)文中“俗士”指的是“午、未、申三时”游湖的人。
D.(甲)(乙)(丙)三文中张岱、袁宏道游西湖的时间与“杭人”不同。
(3)(品言行)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4)(辨虚词)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句中的画线词语的丰富意味。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甲文)
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乙文)
(5)(析情感)同为游览西湖,张岱和袁宏道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三篇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9.阅读以下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知越州赵公①,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库钱仓粟几人,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②,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
使自十月朔③,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
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明年春,大疫。
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
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注释】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
晚年执越州政务,卓著。
②故事:向来规矩。
③朔:农历每月初一。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意思。
①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________ ②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其仁足以示天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C.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
D.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二处)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5)古代志士仁人常“以仁为己任”,请联系本文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分别简要分析“仁”的具体内涵。
10.文言文阅读
厨者王小余传
袁枚
小余王姓,肉吏之贱者也。
工烹饪,闻其臭者,十步以外无不颐逐逐然①。
小余治具,必亲市物,曰:“物各有天。
其天良,我乃治。
”A既得,泔之,奥②之,脱之,作之。
B客嘈嘈然,属餍③而舞,欲吞其器者屡矣。
然其簋④不过六七,过亦不治。
又其倚灶时,雀立不转目釜中瞠也呼张噏⑤之寂如无闻。
所用堇荁⑥之滑,及盐豉、酒酱之滋,奋臂下,未尝见其染指试也。
或请受教,曰:“难言也。
作厨如作医。
吾以一心诊百物之宜,而谨审其水火之齐,则万口之甘如一口。
”曰:“八珍七熬,贵品也,子能之,宜矣。
嗛嗛⑦二卵之餐,子必异于族凡,何耶?”曰:“能大而不能小者,气粗也;能啬而不能华者,才弱也。
且味固不在大小华啬间也。
能,则一芹一葅⑧皆珍怪;不能,则虽黄雀鲊三楹,无益也。
而好名者有必求之于灵霄之炙,红虬之脯,丹山之凤丸,醴水之朱鳖,不亦诬乎?”
曰:“以子之才,不供刀匕于朱门,而终老随园,何耶?”曰:“知己难,知味尤难。
世之嗿⑨声流歠⑩者,虽奇赏吾,而吾伎且日退矣。
且所谓知己者,非徒知其长之谓,兼知其短之谓。
今主人未尝不斥我、难我、掉磬我,而皆刺吾心之所隐疚,是则美誉之苦,不如严训之甘也。
吾日进矣,休矣,终于此矣。
”
未十年卒。
余每食必为之泣,且思其言,有可治民者焉,有可治文者焉。
为之传以永其人。
(节选自《随园文心》有删选)【注释】①逐逐然:急于得到的样子。
②奥:用酒泡或盐腌。
③属餍:饱足。
④簋(guǐ):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⑤噏:同“吸”。
⑥堇荁(huán):均为堇菜类,古人作调味品。
⑦ 嗛嗛(xián):微小的样子。
⑧葅(zū):同“菹”,腌菜。
⑨ 嗿(tǎn):众人的饮食声。
⑩歠(chuò):羹汤。
(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可治民者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B.其天良,我乃治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C.吾以一心诊百物之宜宜乎众矣(《爱莲说》)
D.且味固不在大小华啬间也子固非鱼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雀立不转目釜中瞠也呼张噏之寂如无闻
(3)小传讲求记述简略,但人物形象鲜明,文中在刻画厨者王小余这一人物时使用了不同的描写方法,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评析。
A.既得,泔之,奥之,脱之,作之。
B.客嘈嘈然,属餍而舞,欲吞其器者屡矣。
(4)本文除体现王小余技艺外,更将王小余的烹饪心得上升到“有可治民者焉,有可治文者焉” 的高度,结合文本谈谈文末“为之传以永其人”的用意。
1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
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
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
先主曰:“吾不忍也。
”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④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
去!”(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注释】①曹公:指曹操。
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
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
③先主:指刘备。
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
④辎(zī)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 或谓先主曰/或异二者之为
C. 遂将其众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 会表卒/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
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
1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阴翳()
③乐其乐()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第①段由远及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 文章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了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清明。
C. 文中用了不少对偶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D.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之后在上不得意,精神极度消沉的表现。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
1.D
解析:(1)D
(2)C
(3)A
(4)①又如太阳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②(我)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
2.C
解析:(1)C
(2)幼而好学;良师教导;安贫乐道
3.A
解析:(1)潜溪;文学
(2)A
(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求学路的艰难,突出了作者不畏艰苦、勤奋学习。
(4)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如人也的毫不在意(心中只有读书这件乐事)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5)勤奋刻苦,坚守诚信,谦虚,对老师的恭敬、谦和等回答出两点即可,结合原文。
4.(1)称作,命名;季,季节。
(2)①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青山绿水的美景。
②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清澈美酒芳香。
(3)欣赏山间(四季)美景的乐趣;太守为自己能与民同乐而乐。
5.D
解析:(1)消失;客居;等到
(2)①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②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3)D
6.C
解析:(1)C
(2)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3)①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②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不耻下问,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而且学习时也要不断思考。
(要结合实际来作答)
7.(1)以……为奇;同“嘱”,嘱咐;最终,终于;假装
(2)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3)胡公因此更加看重他,军中的一切奏疏公文,都是由他来撰写。
(4)①诗奇:徐文长的诗“如嗔如笑……羁人之寒起”,诗境奇特。
②文奇:徐文长的文章“有卓识……韩、曾之流亚也”。
③经历奇:徐文长“声名籍甚”,但“屡试屡蹶”;文才出众,受到赏识,“然竞不偶”;后差点下狱论死,虽被救,“抱愤而卒”。
④为人奇;徐文长为人狂傲,面对统帅,“以部下一诸生傲之”;徐文长为人亦疏狂倔强,“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
绝交达官贵人,“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
8.B
解析:(1)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2)B
(3)①一上船,就催促船家迅速把船划到断桥,赶去参加盛会。
②这种乐趣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述说呢?
(4)【甲】文突出了人在宇宙间的卑微渺小,蕴含了作者“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孤寂感。
【乙】流露出作者对这些附庸风雅之人的讽刺。
(结合两文内容言之有理即可,如【甲】文中读出张岱面对宇宙的辽阔、浩渺,流露出作者不管世界有多大,可我就在这里的洒脱、淡然,亦可)
(5)相同:①张岱和袁宏道都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独到的审美情趣,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
张岱“大雪三日”“更定”后“独往湖心亭看雪”,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与人们“巳出酉归”“止午、未、申三时”游西湖的时间及“好名”的目的截然不同,都流露出两者不与世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卓尔不群的高雅情趣,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
②都表达了对世俗庸人的讽刺、批评。
张岱认为七月半人们游湖因“好名”而“逐队争出”,“一无所见”却还“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袁宏道称“午、未、申三时”游湖的人为“俗士”,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不同:张岱游湖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袁宏道则有以山水为乐的情感。
“崇祯五年十二月”流露出对亡国的哀思,“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写出了作者的孤寂,面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辽阔、浩渺,流露出人在宇宙间的卑微渺小,有一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孤寂感,全文弥漫着淡淡的哀愁;袁宏道认为西湖月景“别是一种趣味”,这种乐趣不能向凡夫俗子述说,作为趣味高雅的士大夫,作者颇以能探幽寻胜、受用此乐而自得。
(异同各写出一点即可。
其他观点,能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9.A
解析:(1)谨慎;稍微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