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九连跳”现象背后的原因

合集下载

富士康“连环跳”事件中的公共关系

富士康“连环跳”事件中的公共关系

富士康“连环跳”事件中的——公共关系学企业危机公关是指“当企业遭遇突发事件或事故,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原有的良好企业形象受到破坏时,企业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应付、处理,使企业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渡过危机的公关活动”。

一般来说,企业危机具有以下特点:(1)突发性。

危机的爆发是没有预兆的,并且爆发时间很短,这是危机最明显的特点;(2)破坏性。

企业危机严重削弱组织运行能力,并且会对企业的财富、形象产生极大的破坏力,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跳楼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

富士康“跳楼门”已经是不是新闻的新闻了,富士康甚至被戏称为“赴死康”。

跳楼事件让富士康背上“血汗工厂”“杀人工厂”的标签。

一、为什么会出现富士康“连连跳”(一)富士康内部的基本状况1.管理模式富士康虽然是大企业,却是通过压榨员工来赚取利润的,没有将工人视为主人,不把工人的幸福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也没有最大化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而是“只要利润不要工人的安全”,“只要企业家的发展不要员工的幸福”,“只要机器不要员工”。

这种层层压力型体制:“人训话管理”而非“人性化管理”富士康的管理模式,有特别传统的台湾企业的痕迹:即重视伙伴,不重视伙计。

……这样的模式架构的企业是完全不符合中国企业公共关系的特点的。

2.工作强度工作强度高精神压力大。

具体表现在:在富士康厂内,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早上7时半进厂,晚上7时半出厂,中间有1个小时的午饭和休息时间,其中2个小时以加班算。

小丽说,员工手册规定每工作2个小时就可以休息10分钟,但是很多时候都不能按规定休息,往往是除了中午休息1小时外,一天就只有10分钟的时间上洗手间。

有的部门甚至长期要加班3个小时。

关于富士康“就连跳”的感想

关于富士康“就连跳”的感想

关于富士康“九连跳”事件的感想网络给了人民以公正的平台,同时也给了社会以沉痛的披露。

富士康“九连跳”事件通过网络闹得沸沸扬扬。

社会及政府给予着高度的关注。

可以说一旦由富士康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整个中国将会陷入比汶川更严重的灾难。

我们都知道,民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事实。

中国从1949年成立以来,能发展到今天,是离不开千辛万苦的农民的。

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瞬息万变,中国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的发展潮流。

于是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他说的一样:“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中国的经济面貌得到改观。

可以说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这短短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令世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叹为观止的。

然而,有没有看到隐藏在社会背后的危机呢?虽然,中国几大媒体,如CCTV、新华社等每天到晚放的都是正面的新闻,其实社会并不仅仅这些。

这就牵涉到了富士康的“九连跳”。

多么壮美的纵身却只能是多么凄楚的死亡。

富士康拥有40多万员工,可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跳楼自杀9名20多岁的员工呢?难道真有这么巧合的感情误区导致轻生么?我想未必!富士康发言人一而再的辩驳是永远掩盖不了铁的事实的。

也许富士康作为矛盾引爆点会成为牺牲品,也许中国的工人永远会在自杀中习惯自己的悲惨命运。

关键在于有法无法,有民主没民主,敢不敢争取民主。

富士康同其他的工厂一样,都是披着社会主义的羊皮的资本主义大财狼。

中国的沿海工厂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一样残酷的剥削着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

现在我还没有听说员工是主人的说法,至少在我国这段历史中没有出现过。

那么,什么是这次“九连跳”的本质原因呢?我认为就是痛不欲生却又无可奈何的工人的真实的悲惨的处境。

现在,大部分地方(尤其是内地)的农民和无业人士纷纷南下或北上奔赴沿海及工业发达的地区务工。

他们的出身将决定了他们的极为有限的发言权、人身自由权等公民基本权利。

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看法

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看法

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案例分析针对富士康的跳楼事件,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在,通过对西方管理思想史以及管理学原理的学习,我想提出一些自己关于此事件的看法.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富士康跳楼事件:自2010年1月23日19岁的富士康员工马向前坠楼自杀以来,陆陆续续已有12名富士康员工选择跳楼自杀(其中新进女员工田玉经抢救生还)。

在十数个青春美丽的生命相继夭折的情况下,作为“超级世界工厂”的富士康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开始进入公众的视线。

尽管富士康集团发言人及高层管理人员一直未曾对12连跳事件给出令人满意的合理解释,我们还是可以从它的诸多制度体系中看到一些问题。

在富士康,严格的门禁制度(严禁携带一切金属物入场,对佩戴工卡的严格要求)限制着工人的出入自由,层层的压力体制(官大一级压死人,上下级之间除利益关系外缺乏基本的人格尊重)表现着官僚化集团的残酷冷漠,脱离民主的晋升机制(晋升只由主管人员控制,由很大主观随意性)是普通工人的前途一片渺茫,沟通机制的严重不完善(工会组织形同虚设,关爱中心不支持匿名投诉)使工人的生活压力和心理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暴力的安保制度(庞大的保安队伍只是工厂管理员工的工具,而不负责)从侧面体现着普工在富士康工厂里的地位之低,离职规定繁琐的手续成为企业制约和剥削(离职程序出错会不结清工人工资)的手段。

总之,为了缩减成本和增加效益,富士康劳动体制是以高强度生产、低工资和低消费、暴力规训体制、缺乏民主的沟通制度为特征的工厂管理方式。

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厄威克所说:“目前所谓现代管理方法,如果不说是绝大多数,至少有许多可以追溯到泰勒及其追随者半个世纪以前提出的思想。

这些管理方法虽然已经改进和发展得几乎同原来面目全非了,但其核心思想通常可以在泰勒的著作和实践中找到。

”富士康的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沿用了科学管理思想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生产经营上更加强调效率。

在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美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变化,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管理也开始出现混乱,劳资关系紧张,由此引发了进步时代的效率运动,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泰勒站出来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即通过科学化标准化的工作程序来提高效率。

富士康公司连续发生员工自杀事件的原因分析

富士康公司连续发生员工自杀事件的原因分析

从企业文化角度分析富士康连续员工自杀的原因内容提要:对深圳富士康2010年一月到六月发生的连续12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震撼了全中国。

富士康公司已经成为了媒体、网民们关注、热议的焦点。

引发了社会对现代员工工作环境的焦虑,也引发了对现代企业文化变革的争论。

本文通过对深圳富士康员工工作环境,员工待遇,员工生活状态等进行了解,从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角度分析员工自杀原因。

关键词:富士康企业文化员工自杀原因一、问题提出进入2010年以来,因频发“员工跳楼事件”,富士康公司已经成为了媒体、网民们关注、热议的焦点。

频发的员工跳楼事件已经不单单是企业的自身问题,而已经上升到社会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十分快速,成为“世界工厂”,“超级制造大国”。

然而这个名号并不只有荣耀,荣耀的背后更是有许多的辛酸,廉价的劳动力,高污染,高消耗。

中国企业的文化转型也是出乎人们意料的,然而经济与文化的共进并非可以用齿轮来组合,机械的动力代替不了人的动力,强调快速工业化,企业中的人便失去了平衡,企业发展的环境便会在繁荣的金字塔里,从内部坍塌,成为繁荣的悲剧。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时代,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现状如何,应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的转型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

本文从企业文化角度分析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原因,分析中国企业员工的现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二、富士康企业文化现状分析1.森严的文化。

富士康实施的是所谓“铁腕统治”,企业内部等级森严,上级对下级动辄斥骂。

富士康现在的工人以80后为主。

他们通常在城市长大,甚至就在城市出生,他们见多识广,也更具个性,对于家长式的整齐划一的管理方式、对厂区军事化的生活、对没有社会化接触的碎片化生活也更抵触。

加上企业不信任员工,员工之间相互不信任。

员工总是处于与陌生人合作的窘境,而管理者也总是在管理陌生的员工。

这样的环境,当然会使员工总是处于高度的精神紧张,容易产生绝望情绪。

2.不尊重的文化。

富士康十连跳原因

富士康十连跳原因

富士康十连跳原因:富士康在短短半年内8名员工跳楼自杀、做为一名曾经在富士康工作过的人来说,内心十分的悲痛,我悲痛的不是年轻的生命悄然逝去,而是人死了大家还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死?不对症下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在想,谁会是富士康的十连跳呢?那些专家学者都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谜,其实这就对了,没有在富士康上过一天班的人,怎么能体会到那些人的辛酸和痛苦。

一连串的跳楼悲剧,将这个世界500强的企业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媒体聚焦,社会关注,无疑,富士康正经历一个“坎”。

愤怒是一种易燃的情绪,尤其在媒介发达的今天,片言只语就能引发海量的传播。

作为当事企业,富士康自然要成为焦点,它无奈地承受这一切,也必须承受这一切。

跃过这个“坎”的前提,是富士康要以开放的心态正视悲剧。

遗憾的是,事件发生后,富士康忙于程序化的危机公关处理,急于向外界表白员工待遇如何好,工作环境如何人性,如何不是血汗工厂,并普及有关年度人均自杀率的相关知识。

这样程序化的危机处理也许能挽回一点面子,但在一连串的生命悲剧面前,再有力的辩解都苍白无力,反而还加深外界疑虑:富士康是否想推卸责任?也许富士康并没有推卸责任的主观意图。

在事件发生后,富士康表现出了解决问题的诚意。

比如从五台山请来三名高僧做法事,体现出对员工的心灵关怀。

再比如,“九连跳”后,由深圳市副市长李铭带队的调查组进驻富士康,展现出接受政府帮助的意愿。

但富士康对媒体选择性接受采访的态度,加重了外界猜测,也加重了自身给外界的神秘印象。

在开放的社会,如果不能借助媒体的力量,甚至反而将绝望情绪的传导归咎于媒体,显然无助于摆脱眼下的困境。

舆论关于这一悲剧的反思,基本上分三个层次,一是生存层次,如员工待遇、劳动环境,企业可以量力而行,做得更好一点;二是心理层次,由企业管理方式所决定,有报道说富士康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超时加班导致加剧员工心理负担等,这些因素企业可以改进,检讨“有效率专制”的管理模式。

而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

富士康连连跳事件观后感

富士康连连跳事件观后感

富士康跳楼事件分析此前,我们在一虎一席谈中看到富士康已连续发生9起员工跳楼事件。

从网络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富士康已经有19连跳。

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几乎所有的世界名牌的电子产品,各种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机。

但富士康只能收取一点代工费,而利润的大头,当然都被那些品牌赚取了。

富士康只能利用大量廉价劳动力搞劳动密集型产业赚点小钱了。

然而流水线生产却对员工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每天只能重复单一的劳动,严重缺乏生活乐趣成为员工要跳楼的重要原因。

并且工厂采取的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缺乏人文关怀,一名富士康的员工说:最让他受不了的是,工厂不允许员工在工作时间与同事交谈:此外,同组的员工不能住在同一幢宿舍里。

此类举措严重影响了同事们之间建立友谊的机会,使得员工没有倾诉对象,人情冷漠。

最后,富士康的员工大部分为80,90后。

年轻员工的抗压能力差、心里脆弱。

同时,这代人更自尊、梦想更大,更加的渴望自由。

进入社会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会击垮他们。

监工制度的存在也加剧了员工的生存压力。

这种半军事化管理的“集中营”生活最终造成了这十多起年轻生命的消逝。

事发之后,富士康企业虽然也及时的对这些事件进行了相对的处理,但是,富士康发言人在一虎一席谈中的发言仍然使人感到心寒,在回应外界时,竭力为这个将42万个生命聚集在3平方公里范围内为其牟利的企业开脱,力图将死亡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死者自己和社会,对工人工作和生存状况闪烁其词,言行十分逃避责任。

为攫取利润,不肯正视和改善工人的工作和生存状况,而是请五台山最有名的“佛法大师”和“心理专家”为死者祈福,声称尊重习俗“改运”、“减压”,运用科学进行“心理干预”,将跳楼事件的原因归结于:流年不利,风水不好!这种做法实在是有损这么一家大企业的颜面,也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富士康连环跳案例分析

富士康连环跳案例分析

2、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外来的控制和 惩罚并不是使人们工作的唯一方法,企业 可以在制定并实施了合理规章制度的前提 下依靠员工的自我指挥和控制完成其生产 任务,而富士康在这点上做的并不好,比 如基础工资只有900元,只有加班才能获得 额外的1000元收入,而员工付出的代价是 每天付出了高达16小时的工作时间,他们 身心疲惫,企业本身的制度缺陷和管理上 的失职,造成了企业的困境。
本组组员:
代表人物:梅奥 主要内容: (1)人并非好逸恶劳,人对工作的态度取决 于工作中的满足和惩罚。 (2)惩罚和威胁并不是使人们工作的唯一方 法。 (3)人具有制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 能力。
3、复杂人假设
代表人物:埃德加 沙因 主要内容: (1)人既是社会人又是经济人。 (2)人有不同的需求、动机和能力。 (3)人的本身动机以及与组织关系决定其工 作态度。
总结:
人性化管理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策, 富士康所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的企业中具有 广泛性,如何通过尊重个体权利与需求, 增进员工间的交流与联系,创造有利于员 工生活发展的企业环境,来满足企业追求 利润的需求,解决企业员工管理层对立的 怪圈,不仅仅是富士康,更是我国企业面 临的课题。
感谢您的关注!
3、事件发生后,富士康管理层的做法引 人深思,第一时间做的不是给员工以心理 辅导以及检讨企业管理上的过失,而是给 员工宿舍加装铁丝网和加薪,铁丝网会加 深员工的心理压抑感,加薪并不能取得很 好的效果,因此,这两种措施是治标不治 本的方法,企业员工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 真正的认同,单凭铁丝网和加薪是拦不住 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员工,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才是关键。
应用理论:
人性管理的主要内容 1、经济人观点——X理论 2、社会人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主要内容: (1)人天性好逸恶劳,存在逃避心态。 (2)人常以自我为中心。 (3)人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满足现状。 (4)人们通常缺乏理智。

富士康“九连跳”折射出多少问题?

富士康“九连跳”折射出多少问题?


f—— - _ _ 1
服 人 们 的理 由 , 乎 显 得 有 些 凼 难 。 似
———l J
逝者 已矣 是什 么让这 些鲜活 的生 命不堪 重压 , 至走 上不归路 ?笔者认 为 , 直 这 看似 “ 偶


嚣 存的 以 人心承助等’方 ‘” 出 连 在真 及 的 鲋 ’ 诸 面△ ’ “ 空爪 理 等 多 力催 九 生
疆嚣_ 曩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l t

暖 的时候 , 不妨 扪心 自问 , 们有没 有真 正关心过 身边 我
的 ^人 L…

一f | : 』l 黼 :I| 6 | 舅 ’i


n— . J R口 -f l 于 n L^ C? ht 仗 司那 些 、 相 l "1需 妥 帮 助 明 人 1 『设 : 甲出
遣 跳
墨 。
嚣萎


—■■■■-
l— 1
¨


.而

r “ 详
— 牛
; k 、 ,
1 晶


^ , x
t — .

竹 4
圈 鬣| 雏 _■一簪i 隧 §l 誊 I | |强 蠢 薯j叠 醯 簪 | 鼹 |l_ 强 礴 l・| 强tI |蕾 。# li t 强 薯
卷 首 语
文 / 少 民 武
— _ —
发 类 事件 当 在 富 康 华厂 北 附 福 舍, 名2岁 徽 梁姓 生 似 。 天, 深圳 士 龙 区 大门 近的 华宿 一 1 安 籍 男

富士康跳楼感想

富士康跳楼感想

富士康跳楼感想在2014年之前就在新闻和和报纸上看到和听到很多关于富士康员工压力过大而跳楼事件。

一个那么大规模的公司员工是要承受着如此大的压力而跳楼呢?据了解到从2010年起就已经发生了频繁的跳楼事件。

十几连跳都是豆蔻年华的孩子,看到后心都发颤。

那些跳楼的孩子,是什么让你们变得如此自私,全然不顾家中父母的感受,你们可以一死了之,你留给父母的将是无尽的悲痛。

根据网上的报道和分析按劳动法来说,富士康明显违反《劳动法》。

《劳动法》规定每月可以加班的最长时间是36小时。

而在富士康工作的员工一般每月加班时间都在100个小时以上,可工会和劳动部门就应该提出,而到现在报道根本没说富士康违反《劳动法》,不知道工会是为谁服务的。

还有根据说法富士康的用工合同中《新干班违约条款》,大致是员工如果要辞职,必须支付给厂方“招募成本和综合培训成本”4000元、违约损失5000元、人事代理费每年1200元;如果员工不能适应原岗位,经过岗位调整,“仍不能较好地适应的”,则厂方有权辞退员工,并且员工也必须支付上述赔偿;员工如不能及时赔偿,厂方将冻结员工方“人事档案、户口关系,且赔付额除追加乙方人事代理等所支付费用外,另按原赔付收取每年10%的滞纳金”。

辞职后果有多大。

这些都是压制性的,人们只是为了能够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能吃饱喝足就够了,工资也不高,干活又累,活着就像是死了,赚个钱也是不容易,都是些没血没肉的人,只顾着赚钱也不管别人的死活。

如今的社会已经越来越腐败了,人们的承受压力也越来越弱了,想想出了社会,最先要学会的就是忍耐,一忍再忍,没有能力就只能放下尊严去学习,努力积极的面对生活,不能动不动就以死相逼,世界是很大的,有时候累了可以去外面走走,总会有样东西适合自己的,不要做井底之蛙。

所以说富士康跳楼事件不是单一方面的错误,富士康是有很大的错误,可是那些跳楼的也犯了很大的错误。

富士康这个公司首先不能以员工日夜操劳,日以继夜的工作来达到自己赚钱的目的,要有人性化。

富士康事件的诱因分析及预防机制构建

富士康事件的诱因分析及预防机制构建

富士康事件的诱因分析及预防机制构建摘要:本文从组织视角分析了富士康事件的起因,从如何看待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薪酬体系、工作内容设计等方面寻找引发此事件的诱因,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企业当前业务规模持续扩大的现实情况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富士康;非正式组织;科学管理原理;培训课程选修富士康事件因为涉及的人数众多、影响范围较大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如果摒弃企业外部的各种社会性因素,从企业组织本身寻找引发此类事件的深层次原因,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更有助于推进企业对以员工为本的管理理念的真正认同。

一、基于企业组织自身的诱因分析就业难、通胀快等外部因素可能是导致这一集体自杀事件的部分原因,但实际上真正可控的因素均存在于企业的内部,重新审视这些企业内部的因素更有利于客观分析和判断。

从企业组织视角来看,该类跳楼事件产生的原因可能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正确看待非正式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自霍桑实验起,人们就开始意识到正式组织中总是寄生着非正式组织,且在很多情况下,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不利于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

因为非正式组织最消极的地方就在于它可能会削弱正式组织的权利,以及转移正式组织的目标。

因此管理者对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常怀有敌意,甚至会采用直接打压的方式阻止、破坏非正式组织的发展,富士康在深圳的45万员工就是在这种动机的驱动下被刻意的阻隔开。

同一宿舍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地域、分别属于不同的工种、倒班的班次不同,具有亲友关系、同学关系的员工更是不会被分到同一宿舍,这种安排几乎将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的程度。

富士康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态度显然是存在偏差的,当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确实会影响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但非正式组织也有其存在的积极意义。

基于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形成的非正式组织不但能够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提供娱乐等正式组织无法满足的功能,也为普通员工提供了各类管理实践的机会。

毕竟正式组织不可能提供无限多的管理岗位,如果允许、鼓励同乡会、游泳协会等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企业几乎不需要投入任何资金就可以帮助那些充满热情的员工在非正式组织中得到管理实践的机会。

富士康多起员工坠楼事件给予我们的心理警示

富士康多起员工坠楼事件给予我们的心理警示

富士康多起员工坠楼事件给予我们的心理警示作者:吕斌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0年第8期■吕斌继2010年5月21日清晨,富士康21岁的男性员工跳楼身亡之后,5月25日晨,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园区华南培训中心又有一名员工坠楼死亡。

这位坠楼死者名叫李海,男,湖南醴陵人,中专学历,死亡时年仅19岁,入职富±康42天。

这是今年以来该集团第11宗员工坠楼事件,这些跳楼者9死2重伤,年龄在18~24岁之间,入职时间均不到一年。

这一全球最大的IT代工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富士康,为何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员工跳楼事件?心理专家从心理的角度给予分析。

那么民企又应该对员工的心理健康做哪些工作?近日笔者也进行了一番探访。

自杀行为是否会心理传染可以说连续不断的跳楼自杀事件让富士康人仿佛陷入了自杀魔咒,也令大家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自杀也会传染?“根据心理学上的说法,自杀是会心理传染的,当有一个人选择自杀之后,其他有自杀倾向的人很可能会效仿”,广西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负责人分析道。

像以前的张国荣跳楼自杀,此后的几个月中,就有很多人采用类似方式自杀。

许多研究表明,自杀的模仿性现象及潜意识引导确实存在。

有些人本来就有轻生的念头,但心里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看到别的人跳楼了,于是给了他这样的“勇气”。

不少心理咨询师指出,从报道看出,富士康的这些自杀者都是80、90后的新生代打工族,这代人多是独生子女,吃苦能力差、抗挫能力低。

当他们怀着梦想进入工作后,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加上工作难以适应、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严重抑郁患者往往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所以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给员工很好的心理支持系统往往是导致惨剧发生的原因之一。

例如富士康的员工流动速度快,员工之间感情冷漠缺乏交流,也没有团队的心理帮助,加上这些打工者又远离家乡和亲人,一旦出现不良情绪,找不到宣泄途径,缺少心理抚慰,久而久之,不良情绪累积起来,引发了极端行为。

富士康案例分析

富士康案例分析

富士康案例分析第一篇:富士康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富士康的“跳楼门”材料一:2010年5月26日晚,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再次发生员工跳楼事件。

这是今年以来该集团第12宗员工坠楼事件,共造成10死2重伤。

这一事件,不仅让富士康跳楼事件在短短5个月内达到第12起,更令富士康深陷“跳楼门”的风口浪尖。

材料二:曾经有一本书叫《虎与狐》,揭秘了富士康的经营之道:老虎般的凶狠,狐狸一样的狡诈。

《郭台铭与富士康》一书进一步总结:富士康以人海战术24小时轮班、大量生产,从接单到交货一气呵成,让客户抢得先机。

尤其是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短,能否攻占市场供货稳定的商品,取决于代工厂的交货速度。

这种“虎狐”文化,让富士康打败了日本企业,并在2004年超越了美国的伟创力和美商旭电公司,成为全球代工大王。

据报道,富士康很多员工都认为:“富士康的这种管理模式,虽然缺乏温情,但却是有效的、成功的、正规的。

”但是,这样的管理方式带给员工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

台资企业的特点是工资相对偏低,工作压力却非常大。

“狼文化的精髓是让员工学习狼的自信、自强、团结、坚韧、负责等优点,但狼也有着贪婪、凶残、狡黠的一面。

当狼文化成为一种霸道的管理文化时,狼的负面效应则可能传染给企业管理者,这时狼文化就会变异,受这种文化侵害最深的无疑是一线的工作人员。

”一位分析人士说。

材料三:今年2月,“一名昆山富士康员工给郭台铭的一封信”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回响,信中指出,富士康的一些部门经常用加班管控来降低公司成本,以实现公司盈利,或用取消休息时间来完成出货目标等。

中国媒体质疑,这种唯盈利是图的管理方式,是否是导致短时间内多名员工坠楼的原因呢?媒体引述在富士康工作5年的员工李捷的话指出:“富士康的工厂在中国,但它的市场在中国吗?富士康并不在意自己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产品加工完了,运出去了,富士康和当地还有什么联系?正是这种代工模式促使富士康敢于给工人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及低廉的薪酬,不在意工人的感受。

富士康危机公关分析

富士康危机公关分析

富士康“跳楼门”公关分析一、事故原委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

但是鉴于富士康粗狂的管理模式、极为苛刻的员工工作制度、以及与员工关系处理不当出现了以下悲剧的上演: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许,富士康19岁员工马向前死亡,公司悬赏50万元征集线索。

2010年3月11日富士康龙华基地生活区一李姓员工从宿舍楼5楼坠地身忘。

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23岁湖南籍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当场死亡2010年4月6日,观澜C8栋宿舍饶姓女工坠楼,仍在医院治疗,18岁。

2010年4月7日富士康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坠楼身亡,18岁,云南人2010年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孙丹勇身亡,死者22岁,湖北人2010年5月11日晚间,又传来一名女工跳楼的消息。

这已经是自今年1月23日富士康19岁员工马向前坠楼死亡后的第八起跳楼事件。

2010年5月14日一名年仅21岁的安徽籍男工,从宿舍楼7楼楼顶坠下,当场身亡。

富士康“九连跳”事件引发了媒体和社会的关注。

2010年5月19日,深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李铭来到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就富士康近期连续发生员工跳楼事件进行调查,并与该集团高层商讨防范措施 2010年5月25日凌晨,富士康发生今年“第11跳”,坠楼者不幸身亡。

2010年5月27日4时10分许,龙华富士康宿舍E楼有一男子割脉。

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经发生了14跳楼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

二、社会各界反映:(一)政府深圳市相关部门此前已经开始就富士康频频发生的跳楼事件采取了一些措施,深入富士康展开调查。

于此同时督促企业树立人性化管理理念,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形成“以人为本、尊重员工,携手发展、共荣共赢”的企业文化。

富士康跳楼事件原因分析

富士康跳楼事件原因分析

富士康跳楼事件原因分析富士康科技集团主要生产计算机、网络通讯、消费电子等高科技关键零组件与系统产品。

他在全球设立海外制造中心及广布全球之60余个国际分支机构,在中国大陆设有近50家全资子公司,拥有60余万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

在2009年居《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109位。

然后身背诸多光环笼罩的明星企业,从2010年至今已发生16次跳楼事件,让人们不禁想问,家大财大的富士康到底是怎么了?一、企业自身肯定存在严重的问题,不然为何别的大型企业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件,而偏偏富士康接二连三发生这种大事。

富士康的CEO郭台铭其管理理念带有深深地军队烙印,他认为:•民主是最没有效率的,领袖应该带有霸气。

•独裁为公,长官第一。

•走出实验室就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纪律。

1、因为他的领导人的理念,富士康采用分明的等级制度,绝对服从制度,严格的纪律制度和严厉的惩罚制度相结合的军事化管理。

这虽然能极大程度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过于强调等级制强调对组织规则的遵守,强调员工的高度服从,导致员工内心的想法很难引起高层的关注。

2、富士康里的基层员工每天重复着同一样工作,枯燥又乏味。

他们每个月只能拿到底薪,如果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就不得不选择多加班,不得不选择放弃自己休闲娱乐的时间,进行简单而重复的劳动,这样的工作让他们看不到未来,致使他们的心理承受压力过大。

3、企业太过于强调员工整体的共性,他关心全体员工股为他带来打多少的经济效益,压抑个人的个性,缺乏人文关怀。

4、富士康的保密制度过度泛化,以重罚来确保每个员工都需要遵循保密纪律,在员工中实行信息戒严和信息封锁,使得员工对企业及员工之间的不信任感加剧。

由拥有不满情绪的员工披露企业信息,易引起外界的误解。

再者,过度的施行保密措施,容易造成员工心理高压。

5、企业负责培训的人员教导员工进厂工作以后,凡是要想得开,工作要愉快愉快,不要动不动就去跳楼,而且还告诉他们,跳楼一个厂方赔10万。

富士康悲剧原因探析

富士康悲剧原因探析

富士康悲剧原因探析如果“跳楼”也算是一种“表达”的话,那么它的倾诉对象是谁呢?是自己工作的单位——如今已经被“N连跳”折腾得狼狈不堪的富士康?还是自己所在的城市——这个既浮华绚丽又苍白陌生的地方?抑或是自己的梦——那个被现实完全摧毁的童话世界? ————————小雨富士康公司深圳龙华园区不到半年连续发生12起员工(2010年1月到5月)跳楼自杀事件,共造成10死2伤,如此密集的员工自杀事件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

虽然就个体而言,一个人选择放弃生命总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但在短时间内如此多的富士康员工甚至以相同的方式选择放弃生命,一定有其相同的外部原因,或曰社会因素。

找到这些因素,然后试着去改变,从而让活着的人生活得更好些,也许是这些逝去的生命唯一的意义了。

对于此类事件,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或想当然的认为的就是“血汗工厂”。

但是“富士康科技集团于1974年在台湾创立,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 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拥有6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

2008年富士康,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3.9%,连续7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2009年居《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109位。

”这段文字是由其公司的官方网站的公司简介概括的,也许有溢美之词,但这样一个现代化大企业是无论如何也同“黑煤窑”之类的血汗工厂联系不起来的。

虽然首先要肯定地说,对这些生命的离去富士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如果不深入探析企业、社会乃至员工自身的因素,只是简单将其归因于一个“血汗工厂”,且不说有不少媒体在调查后难于得出这样的结论,单就死者而言是一种亵渎,而对社会而言是一种塞责,因为如真只是一个“血汗工厂”的问题,那么那些死者原本只需走开,而我们的社会只需将其查封。

然而事情原本只是这么简单么?所以先不忙于下“血汗工厂”的结论并从感情上或道德上去谴责它,而是理性地从企业、社会、员工等方面探求造成悲剧的原因,也许更有意义。

富士康事件引发的思考

富士康事件引发的思考

富士康事件引发的思考自从2010年1月23日凌晨开始到2010年5月27日,富士康公司先后十三名员工跳楼,造成十死三伤。

面对富士康公司四个月内频繁发生的跳楼事件,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种:1、职工个人方面的原因仔细地分析一下富士康公司跳楼的十三名员工的年龄结构可以看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28岁,最小的18岁,都是80后、90后的孩子。

这些孩子从小到大基本上都受着良好的教育,都有着一定的学历、都有着一定的素质修养、都有着一定的个性。

但进入富士康公司以后,受公司半军事化管理的影响,被工作的时间、环境所逼,他们社交的能力和时间被大大压缩,导致了像卢新这样拥有本科学历、乐观、多才多艺的员工的社交圈也仅仅限于他的同学和校友之间。

很多同住一个宿舍的员工居然不知道自己舍友的名字,死于2010年1月23日的马向前就是这样,舍友们发现他死亡时竟然不知道他的名字。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个体的社会关系越是孤立、越是疏远,越容易滋生自杀的情绪,而和谐的集体关系、集体氛围是最能有效地阻止这一现象的发生的。

从目前媒体所披露的信息看,富士康公司的员工之间平时并不能有效地互相交流、沟通,而是各自封闭,看似彼此熟悉,实质形同陌路。

由此看来,员工之间沟通交流能力的缺失是导致富士康公司员工跳楼悲剧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单位管理上的问题据深圳市总工会的调查:富士康管理机制的“半军事化”、管理层级的“壁垒化”、“把人当作机器”的刚性管理手段,对员工造成的心理压力乃至伤害是明显的,客观上也是导致员工由于个人问题选择自杀的一大诱因。

富士康在管理上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就是他的保安制度。

在富士康,他的这个安全制度实际上已经使厂区变成了独立治安范围。

富士康自行招聘的保安拥有相当大的权利,对员工轻则呵斥、重则殴打。

保安的收入远高于普通员工,同时也缺乏有效监管,便成了滋生特权的温床。

而深圳富士康员工40余万,却拥有上万名保安。

被生命折服的群体

被生命折服的群体

被生命折服的群体——对富士康“自杀事件”的探讨一九八九年,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年过去,我国从一个物质极度贫乏的国度变成今日手持美国国债的第一大国。

这也无形的说明,现在的中国缺的不是钱,中国人现在有钱,但可惜的是不知道钱如何去花。

在进行物质满足的同时,国人的精神世界开始变的匮乏起来,被物质冲走的“礼仪”在如今已经是“体无完肤”,而这也就造成了这样一种解说——本次富士康跳楼事件是因为中国人缺乏信仰所致。

这就需要探讨——信仰又是什么?是用基督教去武装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是寻求佛教来安抚自己的精神世界?其实按照那些学者所言的,中国人其实不是欠缺信仰,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没有生活在信仰的真空里,是多元化的信仰,从膜拜抽象的个体,到崇尚金钱至上的“真理”。

如今用一句话概论的话——“拜金主义”或许是当下社会信仰的真实写照。

按图索骥,这些被物质折服的群体就开始对金钱进行一种童话式追逐,甚至以“只有加班的企业才是好企业”为理由,把自己挽留在那些加班的国际知名企业之中,而不去考虑自己的基本权利,或者说不是那么在乎自己的基本权利。

之前媒体曾经做过一个专题《中国何时才能建立一个橄榄形的社会?》,这种拷问是一种深久的思考。

正如学者所言,橄榄形的社会是怎样的?按照官方的解释和常识上的判断,应该是中产阶级占多数,也就是橄榄形的中部,贫困阶级在橄榄形的下端(占少数),而富有阶级在橄榄形的上端(占少数)。

这样一种社会资源的分配看来,的确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模型,类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设想的社会一般。

但是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种时代的十字路口之中,也就就意味着一种时代下的转型。

如此说来,社会进行转型,自然问题颇多,但以生命消逝的方式来进行社会框架的完善未免代价大!而这十位在广州富士康工作的员工正也是一种对本身生活要求所致。

在一种“双重困境”之中折磨的再也承受不起之后,选择了一条在他们看来最好的解决途径。

(这里所言的“双重困境”就是指:在生活的压力之下与社会机会的再选择之下的相互重合的环境下。

富士康连跳事件分析

富士康连跳事件分析

富士康连跳事件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富士康连跳事件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富士康是一家怎么样的企业。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凭借扎根科技、专业制造和前瞻决策,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6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

2008年富士康依然保持强劲发展、逆势成长,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连续7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跃居《财富》2009年全球企业500强第109位。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富士康是一家规模庞大员工众多的国际级大企业,富士康之所以成为这样一家大企业依赖于它的商业模式或者说成是核心竞争力:速度,质量,工程服务,弹性,成本。

说到成本,富士康是一家以制造为主的企业,可谓就是一个大型的“血汗”工厂,那么制造业的利润本就不高,企业要盈利就只能从控制成本的方向入手尽量降低成本。

而控制成本只能从控制员工工资,增加额外工作时间也就是加班来取得效果。

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依稀看见了跳楼事件的一些苗头。

我们再来看看富士康员工的构成,,首先它太大了,深圳一个厂区30多万人,深圳40多万人,但是一个大企业的优秀不在于大,而是它能不能变成小,让每一个车间或者怎么样的时候,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更近。

现在富士康的员工群体构成主要是。

社会上待业人群,以及一些大学刚毕业的学生。

但是有一个共同点,目前的富士康员工群体的年龄普遍呈现年青化,大多都是80后90后,这一代人的经历人生积累抗压能力都比上一代差很多,对于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员工已经改变,然而富士康的管理制度体系却没有随之改变。

年青的员工无法承受这样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而心理的压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泄,日积月累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需求会不断自动产生,人也会不断尝试追求达成目标。以卢新为例,在卢新最后的日志(发布于2009年10月26日17点35分,载于“校内网”其个人主页上),清晰记录他的个人目标以及个人目标无法达成时对于前途的不知所措:“放弃了最喜欢的公共职业:支持西部建设,为了钱,来到了公司,结果阴差阳错没进研发,来到制造,钱还算多,但在浪费生命和前途……哎,真的很后悔……现在我的人生第一步就走错了,很迷惘……”。卢新曾经希望成为一个歌手,后来希望成为一个公务员。卢新的大学班主任汪洋回忆,毕业前,卢新也去考过公务员,没考上。后来找到了富士康的工作,卢新还认为这是上天眷顾他的幸运事。
2、在意识层面,当人从过去的生活经验中体验到了某种愉悦感,并且想继续追求以得到这种愉悦感时;当人们在生活中产生了某种自认为有价值的目标,并且希望达成这些目标时,人都会有生活下去的意志力。
3、认为自己有能力有自信,认为自己能够达成自己心仪的达成个人目标,但是仍然认为能够在自己的所处的环境寻找到必要的资源去补足自己的欠缺,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最终可以达成目标时,人也有生活下去的勇气。
所以,我的结论是,这是“环境”在“杀人”。而且主要因素为当事人内部的个人心理环境和外部的公司管理环境,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令人震惊的“九连跳”事件。所以,我个人认为,富士康公司的一切的应对措施,必须以员工内部心理环境建设和外部的公司管理环境建设为根本。这才是治本之道!
满足人的绝大多数需求的资源是需要通过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换才能得到的。而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是需要在某个组织内部工作,他的需求的满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这个外部环境。所以,组织(公司)与所在部门以及个人之间如何实现有效的协同和沟通,形成一个互相支持的系统,尽可能让系统内部的各个相关方的主导需求得到满足是关键。我在《28个模型、6个步骤,破解组织沟通难题》中,有一个“组织、团队、个人目标均衡模型”,就是专门分析如何实现多方协同的原理。以卢新为例:卢新作为公司员工,尽职尽责,努力工作,是其职责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富士康公司的岗位的需求,使得公司顺利运作。但是,与此同时,公司和部门,尤其是部门主管,也要敏锐和深入理解卢新个人的需求及其需求满足状况,想方设法,将其个人长远目标转化成为近期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且与卢新的日常工作和公司需求协同起来,让卢新充满希望、没有绝望,在追求个人目标的过程中,也为公司做出极大的贡献。这才是管理之道。也是避免“八连跳”的根本。
探讨富士康公司“九连跳”现象的深层原因,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先了解“人为什么愿意活下来?”,或者讲“支持人活下来的动力是什么?”。当我们明确了这些“生活的动力”之后,分析自杀的原因就会容易很多,准确很多。
在我看来,人活下来的动力有四个:
1、本能,在没有思想和情绪压力的情况下,即使浑浑噩噩,人也会顺其自然地活下来。自杀不是人的本能。
那么,“八连跳”的当事人的外部环境是什么?
就是他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接触到的人和事情。空间距离越近,影响越直接、越大;时间接触越久,影响也越直接、越大;关系越紧密,影响也越直接越大。当事人的家庭和家事,构成重要的外部环境,是其一;当事人每天绝大多数时间在公司度过,公司内部的与其有关的人和事,沟通当事人非常直接和重要的外部环境,是其二;公司之外的,与其有密切交往的朋友以及之间发生的事情,构成外部环境,是其三;其他部分,如政府政策等社会环境,也沟通外部环境,但是,不是直接和主要的外部环境,此为其四。由于富士康“九连跳”的当事人均不是深圳本地人,家庭不在深圳,所以,沟通他们最直接的外部环境为:富士康公司以及公司内、外有密切交往的朋友。如果以卢新为例,他似乎在公司以外没有密切交往的人。所以他的主要直接外部环境就是富士康公司。
如果以上看法基本成立的话,关于自杀现象的原因,我们很容易就得出以下结论:
1、不是个人的本能所致。因为,自杀不是人的本能。
2、人选择放弃生命,几条根本原因:
a)丧失了个人的“希望”。当尝试追求自己的某个个人重要目标失败时,没有建立新的个人目标,导致个人生命中的“价值真空”状态,产生了“生命无意义”的空虚感所致。
b)当尝试追求自己的某个个人重要目标失败时,归因于个人能力不足,由于个人人格原因并且缺乏外部及时有效的干预时而走极端,彻底否认自己的全部价值,自我知觉到的自尊感和价值感为“零”。放弃生命也就非常容易发生。
c)当尝试追求自己的某个个人重要目标失败时,当事人感受不到或得不到环境中支持性因素,甚至推断是目前的环境使得其无法达成目标,从而产生绝望感。
毫无疑问的是,“八连跳”中所有的当事人都是因为个人的某些重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被外部剥夺后,短时间内产生极度的空虚感和无助感之后采取跳楼行动的。所以,这个现象的本质是“需求”与“需求未被环境满足”的问题。当人的主导需求能够被自我或者外部环境一定程度满足时,人不会自杀,因为,自杀不是人的本能!
涂尔干在他的《自杀论》谈到,个体的社会关系越孤立、越疏离,便越容易自杀。“集体的力量,是最能遏制自杀的障碍之一。”但是,什么是“集体”?大街上熙熙攘攘的几万、几十万人,并不构成“集体”。因为他们不是相关的,没有形成互相支持的关系。反而,一个只有几个人、十几个人的公司或者部门,如果能够形成上述的互相支持的协同关系,就是一个真正的“集体”。非常可惜的是,现代企业的众多干部,更加关注的是公司的直接业务需要,给予员工的更多的是工资和食宿福利等生理层面的满足,对于员工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状况了解不深、不透、不全,自然也没有投入精力去积极调节和满足。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个才是其人生的真正的激励因素,是其生命的意义和核心。我们的管理干部不去关注员工的“梦想”,不去协助员工去实现个人的“梦想”,不去帮助员工重新点燃新的“梦想”。这样一来,身处庞大组织茫茫人海中的个人,尤其是缺乏足够的心理调节能力的个人,就会感到心理上的极度孤独、无助、失望以致绝望,而且组织越庞大,人数越多,个体的这种孤独和无助感会越强烈,在这种心理状况下,任何一点小的事情,都会不断引发类似的“第N跳”事件。(备注:我在15日下午写完这篇文章后,才知道14日晚上又发生了新的“第九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