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铁盐、亚铁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盐亚铁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Fe2+、Fe3+的检验方法,探究Fe2+与Fe3+的转化方法。
2、通过探究Fe2+与Fe3+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了解Fe2+与Fe3+转化的常用试剂,深化氧化还原本质和规律的了解和运用,初步形成正确推理的能力和利用氧化还原规律模型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
3、通过了解“硫酸亚铁颗粒”的使用方法,感受生活中的化学,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科学的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Fe2+与Fe3+的转化与检验
【教学过程】
《铁盐亚铁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学情分析
从知识储备上讲,通过初中化学和本章前两节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元素化合物、物质分类的基础(初中已经学习了铁的部分性质),进入高中又学习了有关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但是对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掌握还比较浅显,学生虽然能运用氧化还原理论进行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但是面对陌生物质时候,还不能自觉从元素价态研究物质的性质。
因此在本节课要重点发展从核心元素化合价研究物质的视角,深化氧化还原理论的认识。
从实验探究能力来说,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合作、交流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及结果做出初步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但是还欠缺设计实验及实验评价的能力。
《铁盐亚铁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效果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运用氧化还原理论探究含有同一元素不同价态化
合物之间的转化,以及相关物质检验的元素化合物新授课。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
1、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有不同价态,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
2、结合真是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其中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学生必做实验。
本节课力求通过布置有梯度的学习探究任务,设置合理的可行的情景,外显学生的认知冲突。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解决问题,解决矛盾,从而实现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交流讨论、总结归纳等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本节课教学取得了如下效果:
1.学生兴趣浓厚。
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的教学,学生亲身经历探究Fe2+还原性与Fe3+氧化性的以及相互转化和检验过程,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又能享受探究成功的喜悦,整节课上学生一直精神泡满、热情高涨、兴趣浓厚。
2.知识掌握牢固。
在本节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听同学和教师交流
讨论动手做实验等“视、听、动、想”融合的方法接受信息,通过对比、归纳、概括、综合等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结论,对Fe2+与Fe3+相互转化关系掌握比较扎实,能将所学相关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通过课后巩固练习的批改,学生在方程式书写,铁盐亚铁盐的性质、转化、检验等问题上,正确率较高,教学目标达成。
3.学生对“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铭记于心。
本课所选取的教学素材:小魔术,补铁药,维生素C,切开的苹果泛黄。
这些素材来源于生活,又跟铁盐与亚铁盐的知识有关。
通过这堂课,很多学生都表示化学很有趣,生活中处处是化学,如果化学课都能有实验探究活动就更好。
通过这堂课能让学生养成用化学的眼光去认识生活的习惯。
《铁盐亚铁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教材分析
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最常见的变价金属,铁在生命领域、现代社会均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鲁科版《化学1》专题二第三节以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及相互转化为主要内容,介绍了铁离子的检验,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与相互转化的条件,不同价态的铁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从教材表面看,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并不高,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应用的巩固,更是让学生体验化学知识与生命健康、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极好时机。
《铁盐亚铁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评测练习
【课前自主学习检测】
1、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A. Fe B . FeCl2
C . FeCl3
D . Fe2O3
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
A. 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B. 苹果汁含有Cu2+
C. 苹果汁含有OH-
D. 苹果汁含有Na+
3、下列物质与铁反应后的生成物,能与KSCN溶液作用得到红色溶液的是()
A. 盐酸
B. 氯气
C. CuSO4溶液
D. 稀硫酸
4、要除去氯化亚铁中少量的氯化铁,可行的是()
A. 滴入KSCN 溶液
B. 通入氯气
C. 加入铜粉
D. 加入铁粉
【课堂检测】
1、下列物质能将Fe2+转化为Fe3+的是( )
①新制氯水②H2O2③KMnO4溶液④稀硝酸⑤O2
A.仅①②③ B.仅①③④
C.仅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关于Fe2+和Fe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B.Fe3+的水溶液为棕黄色
C.Fe3+具有氧化性,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D.Fe3+溶液中滴入含SCN-的溶液,立即出现红色沉淀
3、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FeCl3和FeCl2溶液,如何进行鉴别?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
【课后巩固】
1、在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颜色变化应是( )。
A.颜色变浅 B.逐渐变深绿 C.没有改变 D.变棕黄色
2、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A. 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
B. 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
液中含有Fe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3+
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成红褐色,说明原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
3、完成配套练习册第三节练习题。
【延伸探究】
1、某同学检验亚铁离子时,滴加KSCN不变色,滴加双氧水的过程中,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试分析可能的原因,如何证明你的结论?
2、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很难看到白色沉淀,请想出解决办法。
《铁盐亚铁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课后反思
铁盐和亚铁盐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也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知识,因此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一方面,由于这部分内容与生产和生活极为相关,有利于在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其身边与铁盐、亚铁盐相关的物质,如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医用补铁药物等,并解释相关的化学现象、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离子检验方法以及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中可以认识和学习化学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和化学思想。
通过实验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用途,是课程标准对该内容的教学要求。
本堂课从“魔术”引入,调动情绪,引入新课,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线,小组探究合作,提升探究能力、突破重、难点;又以家用补铁剂为载体,探究变质程度问题,凸显化学源于生活,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这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点:
1、由表演小魔术引入新课,既让学生体会到铁离子检验的方法,有涉及了生活中的维生素,溶液颜色变化非常明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在课的结尾进行了魔术揭秘,回扣了本节课教学核心: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实现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的转化及检验
2、与生活联系紧密,新课程强化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在化学中悟生活。
通过学习,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比如,苹果切开后切面颜色的变化,比如补铁试剂说明书的解读,不仅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强化了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又能揭示魔术的奥秘,使学生恍然大悟,学以致用。
3、探究实验比较开放,多样的试剂,多样的现象,并且在课堂最后延伸探究中,现象既在学生意料之中,又在学生意料之外,激发学生再思考,再验证,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说来,这堂课的设计具备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遵循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原则,教学环节紧凑,活动设置合理,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但是也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教学语言还不够精辟,
对学生探究实验活动的进度掌控的不够好,以至于没有把握好教学时间,导致学生自我小结环节没有展现。
《铁盐亚铁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本章节有明确的要求:
1、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有不同价态,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
2、结合真是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其中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学生必做实验。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实验了解Fe2+、Fe3+的检验方法,探究Fe2+与Fe3+的转化方法。
2、通过探究Fe2+与Fe3+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了解Fe2+与Fe3+转化的常用试剂,深化氧化还原本质和规律的了解和运用,初步形成正确推理的能力和利用氧化还原规律模型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
3、通过了解“硫酸亚铁颗粒”的使用方法,感受生活中的化学,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科学的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Fe2+与Fe3+的转化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