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脾系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感受外邪外感寒邪可导致阴寒内盛,温煦无权,不能蒸化津液,使阴寒内结, 糟粕不行,凝结肠道而成冷秘。
诊断 1.排便间隔时间超过自己的习惯1天以上,或两次排便时间间隔3天以上。
2.大便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3.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头眩心悸等症。 4.本病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病史。
脾系病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细目一 痞满
概念 痞满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隔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 病证。按部位痞满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
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外感六淫,表邪人里,或误下伤中,邪气乘虚内陷,结于胃肮,阻 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遂成痞满。 2.内伤饮食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或过食肥甘,或嗜酒无度,损伤脾胃,纳 运无力,食滞内停,痰湿阻中,气机被阻,而生痞满。 3.情志失调抑郁恼怒,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失于疏泄,横逆乘脾犯胃,脾胃 升降失常,或忧思伤脾,脾气受损,运化不力,胃腑失和,气机不畅,发为痞满。 4.药物所伤误用、滥用药物,或因他病长期大量应用大寒大热或有毒药物
6.中虚脏寒证 证候: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 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加减。
细目三 泄泻
概念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古 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 泻。
2.痞满与鼓胀两者均为自觉腹部胀满的病证,但鼓胀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 黄,脉络暴露为主症;胃痞则以自觉满闷不舒,外无胀形为特征;鼓胀发于大腹, 胃痞则在胃院;鼓胀按之腹皮绷急,胃痞却按之柔软。
3.痞满与胸痹胸痹是胸中痞塞不通,而致胸膺内外疼痛之证。
1.饮食内停证
证候: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暖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不调, 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方药:保和丸加减。 2.痰湿中阻证 证候: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 黄腻。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方药:二陈平胃汤加减
鉴别诊断 便秘与肠结 两者皆为大便秘结不通。肠结多为急病,因大肠通降受阻所致,表 现为腹部疼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且无矢气和肠鸣音,严重者可吐出粪便。便 秘多为弥漫性久病,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结艰行,可 有矢气和肠鸣音,或有恶心欲吐,食纳减少。
辨证论治 1.热秘 证候: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 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加减。 2.气秘 证候: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 痛,暖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加减。
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均可引起泄泻,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湿邪易困 脾土,寒邪和暑热之邪,既可侵袭皮毛肺卫,从表入里,使脾胃升降失司,亦能 夹湿邪为患,直接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引起泄泻。 2.饮食所伤误食溲腐不洁之物,使脾胃受伤,或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恣食 肥甘辛辣,致湿热内蕴,或恣啖生冷,寒气伤中,均能化生寒、湿、热、食滞之 邪,使脾运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发生泄泻。 3.情志失调忧郁恼怒,精神紧张,易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横逆犯脾;忧思 伤脾,土虚木乘,均可使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遂致本病。 4.病后体虚久病失治,脾胃受损,日久伤肾,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谷不化, 积谷为滞,湿滞内生,遂成泄泻。 5.禀赋不足由于先天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不能受纳运化某些食物,易致泄 泻。
诊断
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 其疼
痛性质各异,若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者,属于急性腹痛。
2.有Leabharlann Baidu腹痛相关的病因,与脏腑经络相关的症状。如涉及肠腑,可伴有腹泻或 便秘;寒凝肝脉痛在少腹,常牵引睾丸疼痛;膀胱湿热可见腹痛牵引前阴,小便淋 沥,尿道灼痛;蛔虫作痛多伴嘈杂吐涎,时作时止;瘀血腹痛常有外伤或手术史;少 阳表里同病腹痛可见痛连腰背,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
细目二 腹痛
概念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1.外感时邪 外感风、寒、暑、热、湿邪,侵入腹中,均可引起腹痛。风寒之邪直中 经脉则寒凝气滞,经脉受阻,不通则痛。若伤于暑热,或寒邪不解,郁而化热,或 湿热壅滞,可致气机阻滞,腑气不通而见腹痛。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食停滞,纳运无力;过食肥甘厚腻或辛辣,酿生湿热,蕴蓄 胃肠;或恣食生冷,寒湿内停,中阳受损,均可损伤脾胃,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 痛。其他如饮食不洁,肠虫滋生,攻动窜扰,腑气不通则痛。 3.情志失调情志不遂,则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机阻滞而痛作。 4.阳气素虚素体脾阳亏虚,虚寒中生,渐致气血生成不足,脾阳虚馁而不能温养,
3.食滞肠胃证 证候: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 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方药:保和丸加减。 4.脾胃虚弱证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 便次数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诊断 1.以大便粪质稀溏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如水样,大便次数增 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数次以上。 2.常兼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 3起病或急或缓。暴泻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病史。迁延日久,时 发时止者,常由外邪、饮食或情志等因素诱发。
鉴别诊断 1.泄泻与痢疾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症。痢疾以腹痛、里急后 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2.泄泻与霍乱 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 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 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或吐下如米泔水,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 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 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而泄泻以大便稀溏,次数增多为特征,一般 预后良好。
细目四:便秘
概念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 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素体阳盛,或饮酒过多,或过食辛辣厚味,或误服温燥之药而致热 毒内盛;或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或肺燥肺热下移于大肠,均可导致肠胃积热,耗 伤津液,以致肠道干涩燥结,形成热结。 2.情志失调忧愁思虑过度,或久坐少动,每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于是通降 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而致大便秘结。 3.年老体虚病后、产后及年老体弱之人,气血亏虚;或过用汗、利、燥热之剂, 损伤阴液,或劳役过度,出汗多多;或房室劳倦损伤气血津液;或素患消渴,阴精 亏耗,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阴虚血亏则肠道干涩,导致大便干结,排除困难。
3.气虚秘 证候: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 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益气润肠。 方药:黄芪汤加减。 4.血虚秘 证候: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 舌淡苔白,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润肠丸加减。
3.阴虚秘
辨证论治 1.寒湿内盛证 证候: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外感风寒,则恶寒, 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药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热伤中证 证候: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 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
3.肝郁气滞证
证候: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得暖气或 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4.瘀血内停证 证候: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舌质紫暗,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3.脾胃虚弱证 证候:脘腹满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 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4.胃阴不足证 证候:脘腹痞闷,嘈杂,饥不欲食,恶心嗳气,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
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方药:益胃汤加减。
诊断 1.临床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并有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形的特 点。 2.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病程漫长。 3.多由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因素诱发。
鉴别诊断 1.痞满与胃痛两者病位同在胃肮部,且常相兼出现。然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 以满闷不适为患,可累及胸膈,胃痛病势多急,压之可痛,而胃痞起病较缓,压 无痛感,两者差别显著。
鉴别诊断 1.腹痛与胃痛 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 的常需鉴别。 2.腹痛与其他内科疾病中的腹痛症状 只是该病的症状。 3.腹痛与外科、妇科腹痛 许多内科疾病常见腹痛的表现,此时的腹痛
内科腹痛常先发热后腹痛,疼痛一般不剧
辨证论治 1.湿热壅滞证 证候: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热汗出,小便短黄, 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2.饮食积滞证 证候: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暖腐吞酸,厌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 秘结,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方药:积实导滞丸加减。
证候: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 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通便。 方药:增液汤加减。 4.阳虚秘 证候: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咣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 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通便。 方药:济川煎加减。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