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大纲
本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学习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上火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复习大纲及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的基本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哲学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次伟大发现。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哲学中的主导地位。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流派: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普遍真理。
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利于从世界观高度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思维水平和人生境界,增强人们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思考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3.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形杰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制约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
作用的中介。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实事求是
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现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意识与人工职能的关系。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和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辩证统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联系和区别?
2.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1.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性
世界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
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对立统一的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中国传统哲学中“凡物莫不有对”。
“独中有对”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矛盾论与系统论的关系。
3.辩证思维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
哲学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什么是矛盾的普运性和特殊性?正确地把握二者关系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是什么?
3.怎样才能把客观辩证法变为自己的思维方法?试举例分析一个矛盾事例。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反映与信息、选择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特征。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2.认识过程中的辩证运动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现象与本质范畴的认识论意义。
正确理解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以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关系。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思考题:
1.七。
何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这一原则在当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伟大意义?
3.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全。
何才能从现象进到本质?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勇本结构
1.社会的本质和社会规律的特点
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
物质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
人与社会的关系。
2.社会的经济结构
生产力的构成。
科学技术是现代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的物质性和社会性。
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3.社会的政治结构
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类型和职能。
4.社会的观念结构
观念形态的构成。
精神生产的社会制约性及其相村独立性,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现代第一生产力?
2.国家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3.如何理解精神生产及其相对独立性?
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基本特征。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
从科学革命到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技革命与“全球问题”。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3.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
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如何理解科技革命的社会作用?
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进步存在于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2.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人的生活目的和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的现代意义。
3.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和共产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
自由和必然。
自由的实现和人类的解放。
人类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
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求得个人发展。
理想与现实。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人的行为的选择性及其关系?
2.为什么说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3.如何理解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如何摆正祖国前途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阅读书目
1.马克思:《关于爱尔巴哈的提纲》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二)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四节《致约·布洛赫的信》(1890.9.21~22)
3.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4.毛泽东:《实践论)》
《矛盾论》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5.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二)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第四点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