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18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18例临床分析研究生:哈木拉提·吐送导师:安尼瓦尔·牙生副教授
摘要
目的:探讨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急诊处理。

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诊治的18例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8例患儿中13例为非母乳喂养,2例母乳附加乳制品喂养,3例纯母乳喂养;18例均表现为少尿、无尿,但其中9例以哭闹、拒奶、吐奶为首发症状,4例以腹泻为首发症状,其余5例单纯以少尿、无尿就诊;11例经B超确诊,确诊率61.1%;B超未能确诊的7例进一步经CT确诊,确诊率100%;输尿管镜下一期单侧成功碎石4例,对侧均成功置入输尿管支架管,14例单纯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引流,其中双侧逆行置管9例,单侧5例,18例均成功解除梗阻,梗阻解除后肾功能明显改善,手术时间平均38min(25~70min)。

结论:婴幼儿泌尿系结石以非母乳喂养多见;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临床症状不典型,B超可作为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手段,CT可进一步提高确诊率;输尿管镜下腔内一期碎石解除梗阻或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引流是急诊治疗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有效方法之一,其微创、安全、疗效肯定。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婴幼儿;输尿管镜
Clinical analysis of bilateral ureter calculi cause accute obstruction in18infants and toddlers
Postgraduate:Hamulati.Tusong Supervisor:Anewar.Yasheng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surgical emergent treatments of bilateral ureter calculi cause accute obstruction in infants and toddlers.Methods:The clinical documents of18infants and toddlers cases who suffered from obstructive anuria caused by bilateral ureter calculi in this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In 18cases,13patients were not breast fed,2patients were fed by milk product add to breast fed,3patients were completely breast fed;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was oliguria and anuria,but9patients were hospitalized by infantile colic,refuse feeding,vomiting as there first symptom,4patients were hospitalized by diarrhea as there first symptom,5 cases were hospitalized only by oliguria and anuria;11cases diagnosed by B-ultrasound test,diagnostic rate was61.1%,other7patients who can’t diagnosed by B-ultrasound test got diagnosis by CT,diagnostic rate was100%;4patients were succeed in one session single sid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and posting ureteral stent in another side;14patients underwented posting ureteral stent drainage by Ureteroscope,9bilateral,5one side.The renal function of all patients recovered back to normal after succeed drainage,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38minutes(25~70min).Conclusions:Urolithiasis calculi in infants and toddlers occured most likely when not breast fed;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bilateral ureter calculi cause accute obstruction in infants and toddlers is not typical,ultrasound test is the main methods to diagnose bilateral ureter calculi in fants and toddlers and CT study can increase the diagnostic rate;Posting ureteral stent drainage or one session lithotripsy by Ureteroscope is minimally invasive,safe and effective in emergent treatment of bilateral ureter calculi in infants and toddlers.
Keywords:ureter calculi;infants and toddlers;ureteroscopy
前言
泌尿系结石在小儿并不多见,仅占尿结石人群的1%-3%[1]。

小儿泌尿系结石可早期形成及发病,即婴幼儿期,甚至在胎儿期[2],其形成原因非常复杂,目前没有一种学说能够完全解释所有尿路结石形成的原因。

促成小儿尿路结石形成的原因大致归纳为:地理因素、营养因素、感染因素、代谢因素、解剖因素、特发性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七个方面。

输尿管结石90%以上是在肾内形成而降入输尿管。

原发于输尿管的结石很少见,除非有输尿管梗阻病变。

输尿管有5个狭窄部位:①肾盂输尿管连接部;②输尿管与骼血管交叉处;③输尿管与男性输精管或女性阔韧带底部交叉处;④输尿管与膀胱外侧缘交界处;⑤输尿管的膀胱壁内段,在这5个部位结石容易停滞或嵌顿。

根据国内的统计,输尿管结石在治疗时约70%位于盆腔,15%位于输尿管中1/3,在上1/3的最少,可能与上述5个生理性狭窄有关[3]。

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尿路梗阻是临床急重症,往往起病较急,病情进行性加重,早期诊断对及时治疗挽救肾功能及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泌尿系症状出现晚,给临床早期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常规方法包括X线、B超、静脉尿路造影、CT等,其各有优缺点,但对于急诊就诊的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应选择安全、快捷、准确率高的检查手段以实现早期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尿路梗阻需不失时机地解除梗阻,恢复肾功能。

过去认为小儿输尿管腔径狭小,管壁组织柔嫩,内窥镜操作困难,风险较大,尿路结石的处理应以开放手术为主[4]。

关于小儿双输尿管结石文献亦有紧急手术切开取石的报道,但存在术前准备不充分、术后恢复差、并发症多等缺点。

近20年来,上尿路结石的外科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输尿管镜(URS),经皮肾穿刺取石联合气压弹道,激光碎石等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小儿上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因小儿尿路结石多继发于代谢异常、尿路畸形或尿路感染,导致其结石高复发,使小儿尿路结石更适合微创治疗[1,5-6]。

既往将体外震波碎石(ESwL)做为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7],甚至有报道ESwL最小年龄仅4个月[8],但因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不能排除冲击波和X线对卵巢生殖细胞或睾丸的损害,应尽量避免,特别对小儿输尿管下段结石[9]。

1988年Ritchey等[10]首次报道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此后输尿管镜碎石术(URL)逐渐被广大泌尿外科医生接受并应用于小儿泌尿系结石的治疗。

现已有专家将输尿管镜碎石术(URL)作为治疗小儿尿路结石的一线治疗[11]。

婴幼儿输尿管口个体差异较大,一般在1.5~2.5mm,2岁以后输尿管直径一般>3mm,尿道一般可以通过8~10F的膀胱尿
道镜。

尽管婴幼儿尿路解剖因素及输尿管镜体粗细造成无法进入或操作困难使输尿管镜在婴幼儿泌尿系疾病中的应用一度受到限制,相关研究报道亦甚少,但随着小儿微型输尿管镜的发展和腔道泌尿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基于其微创的优点输尿管镜在婴幼儿尿路结石中的应用已成为可能。

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18例并急诊行输尿管镜下腔内一期碎石解除梗阻或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引流治疗,现将其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8例双侧输尿管结石婴幼儿的完整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维吾尔族10例,汉族8例,年龄5个月至2岁,平均9个月,均经B超或CT检查确诊为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并急诊行输尿管镜下腔内一期碎石解除梗阻或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引流治疗。

2.观察对象
分析喂养方式、体重、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血钾与肾功能情况、术后尿量恢复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B超结果、CT结果等。

3.研究内容
3.1从喂养方式、营养状况方面分析婴幼儿泌尿系病因特点
3.2总结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为临床及时诊断提供依据
3.3探讨急诊行输尿管镜下腔内一期碎石解除梗阻或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引流治疗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
4.手术方法
基础麻醉下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外展,术区皮肤常规消毒铺巾,采用Wolf F6.4输尿管硬镜经尿道直视下进镜至膀胱,沿输尿管间嵴找到输尿管口并在斑马导丝引导下置镜,进镜时少量注水并靠输尿管镜镜体使输尿管口轻度扩张,采用输尿管镜旋转进镜通过输尿管口,顺利进入者经输尿管镜操作通道伸入弹道碎石探针,应用第三代瑞士EMS气压弹道碎石机(见图1)连发鞭打式将结石击碎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继续沿输尿管嵴找到对侧输尿管口,并在对侧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引流;因输尿管开口小,Wolf F6.4输尿管硬镜置入困难时,改用WolfF8~9.8输尿管硬镜(因我院无小
儿膀胱镜)直视输尿管口,并经其工作通道向输尿管口插入5F输尿管导管(见图2),并柔上行,遇阻力时轻轻转动输尿管导管,多数患儿可见白色颗粒状、絮状结石碎片自输尿管口涌出,继续上行约10-12cm左右即可见输尿管导管有尿液引出,留置4.7F双J管或5F输尿管导管,术中给予适量抗生素预防术后高热、菌血症甚至败血症的发生,酌情留置气囊尿管,并将输尿管导管与尿管固定以防脱出,尿道细而不能留置气囊尿管者将输尿管导管妥善固定于皮肤。

5.术后观察及治疗
术后观察并计算每日尿量,监测生命体征,复查肾功及电解质,根据结果合理补液预防术后电解质紊乱,尤其是多尿期低钾血症的发生,并适量抗生素预防性抗炎治疗;留置输尿管导管者嘱咐家长加强护理谨防输尿管导管脱出。

尿量及肾功电解质恢复正常后复查B超了解积水恢复情况及结石大小及部位,根据结果再决定是否拔除输尿管导管,留置双J管者术后1个月在基础麻醉下经尿道输尿管镜直视下将其拔除。

6.统计学分析
统计不同喂养方式在本组婴幼儿泌尿系结石患儿中的构成比以及不同首发症状在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中的构成比;计算比较B超、CT对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的确诊率;比较分析术前、术后血钾及肾功情况。

结果
1.不同喂养方式及营养状况结果
18例患儿中13例为非母乳喂养,2例母乳附加乳制品喂养,3例纯母乳喂养(见图3);本组患儿按月龄计算体重均在正常范围,无明显营养不良。

图3本组患儿不同喂养方式分布情况
2.本组首发临床表现及B超、CT诊断结果
18例均表现为少尿、无尿,少尿、无尿天数1—4天,平均2.6天;其中9例以哭闹、拒奶、吐奶为首发症状,4例以腹泻为首发症状,其余5例单纯以少尿、无尿就诊(见表1);11例经B超确诊,确诊率61.1%;B超未能确诊的7例进一步经CT 确诊,确诊率100%(见表2);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4侧,输尿管下段结石22侧;12例合并肾结石(均为非鹿角形结石),共14侧;结石最大经0.5—1.4cm,平均0.8cm,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肾盏肾盂积水及输尿管扩张,肾盂分离1.2—3.1cm,平均2.1cm。

表118例双侧输尿管结石婴幼儿的首发临床表现情况
首发临床表现例数构成比%哭闹、拒奶、吐奶950
腹泻422.2
少尿、无尿527.8
合计18100
表2B超、CT在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比较
检查例数确诊例数确诊率B超181161.1%
CT77100%
3.手术治疗结果
输尿管镜下一期单侧成功碎石4例,对侧均成功置入输尿管支架管,14例单纯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引流,其中双侧逆行置管9例,单侧5例(另一侧均因膀胱粘膜水肿未能找到输尿管口),18例均成功解除梗阻,梗阻解除后肾功能不全及高钾血症明显改善(见表3)。

手术时间平均38min(25~70min)。

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和高钾血症,血肌酐平均507ummol/l,最高856ummol/l,血钾平均 5.5mmol/l,最高6.6mmol/l;术中均无输尿管穿孔、撕脱、膀胱穿孔,术后无尿瘘、严重血尿等并发症发生.
表3术前、术后血钾、血肌酐情况比较
血钾mmol/l血肌酐umol/l 术前 4.6~6.6237~856
术后 3.4~4.223~102正常参考值 3.5~5.526.5~62.0
讨论
1小儿泌尿系结石
1.1小儿泌尿系结石病因及特点
泌尿系结石是一个全球性的疾病,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

泌尿系结石人群患病率为1%~5%,治疗后易复发,10年后复发率高达50%。

几乎任何年龄的儿童都可罹患尿路结石[12],但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发病率并不高,文献报道约占尿路结石总体的1%-3%[5]。

然而近几年小儿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有明显的地域性,多见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此外,小儿尿路结石在我国90年代以前以膀胱尿道结石多见,随着中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下尿路结石明显减少,上尿路结石相对增多,使得治疗也越来越困难。

婴幼儿尿路结石病因复杂,虽然有多种学说,确切病因仍不很明确。

目前认为尿石形成有2项基本要素:①尿内晶体饱和度过高,易引起晶体析出、沉淀、结聚,以致尿石形成。

②晶体聚合抑制因子减少,这些抑制因子和晶体表面的某些特殊部位结合即可抑制晶体的再形成和聚合。

促成小儿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原因可大致归纳为:地理因素、营养因素、感染因素、代谢因素、解剖因素、特发性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7个方面:(1)地理因素:在结石高发区,多存在气候干燥、湿热的特点,同时又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小儿膀胱结石尤其如此;(2)营养因素:膀胱结石的发生与营养因素有关,乳制品消费低下和乳儿喂养不当的地区儿童膀胱结石多见;与此相反,高蛋白摄入是发生上尿路结石的重要原因,高蛋白摄入可以导致尿液中钙和尿酸含量增加及枸橼酸盐(泌尿系结石形成抑制物)减少,同时还是尿液PH下降,酸度升高,使尿酸结石和草酸结石更容易形成;(3)感染因素:因感染因素所致泌尿系结石占儿童肾结石的30%~40%,变形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它分解尿素产生铵从而使尿液呈碱性,促使感染性结石的形成;(4)代谢因素:代谢因素所致泌尿系结石在小儿很少见,肾小管酸中毒,高甘氨酸
血症、外源性皮质类固醇症等为常见原因。

(5)特发性因素:儿童钙代谢紊乱是造成小儿尿路结石的重要原因,儿童特发性高尿钙症在小儿泌尿系结石的成因中较为突出,该病可分为吸收型和肾型,具有家族遗传性,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与体内钙代谢因素有关。

(6)解剖因素:泌尿系局部的狭窄、梗阻、尿液瘀滞、感染是小儿尿路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30%的肾结石患儿存在泌尿系畸形,故小儿泌尿系结石治疗前需充分评估整个尿路情况是否存在畸形。

(7)遗传因素:泌尿系结石某种程度上与遗传因素相关,结石高发家族患病率较普通人群明显升高,提示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新疆是我国泌尿系结石多发地区之一,虽无严格意义上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泌尿系结石是新疆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且有着明显的区域、族群及人群分布特点。

顾春林等[13]报道新疆南部喀什地区2227例泌尿系结石,其中维吾尔族患者2167例,占97.31%,汉族患者60例,占2.69%。

董红等[14]对新疆北部伊犁地区泌尿系结石与年龄、性别、民族的关系发现:维吾尔族结石患者占55.6%,而同年伊犁地区人口比例中维吾尔族只占24%。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总结近5年的疾病谱发现,泌尿系结石患者年年位居第一位,初步调研已显示出维汉民族结石发病的特点存在重大差异:结石患者中维汉比例68:1。

新疆小儿泌尿系结石有其特殊的分布特点,木拉提.马合木提等[15]研究发现新疆的小儿泌尿系结石以天山山脉以南的广大南疆地区及吐善托盆地的维吾尔族小儿多见,喀什地区及吐鲁番地区住院患者初步统计资料显示两地区小儿泌尿系结石患儿中维吾尔族占到了98.0%,维吾尔族小儿发病率高于其他民族,高蛋白饮食的北疆地区哈萨克族小儿泌尿系结石在临床上却很少见。

本组患儿均来自喀什、和田及吐鲁番地区,且维吾尔族小儿占多数(10/18),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其原因可能与地理环境、喂养方式、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但本组维吾尔族患儿所占构成比没有文献报道那么高,考虑与本组研究样本量少有关。

此外,本组13例患儿为非母乳喂养(乳制品+辅食),2例为母乳附加乳制品喂养,3例为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5例中4例尚未断乳,提示婴幼儿尿路结石以非母乳喂养多见,与欧阳征球[16]报道的结果一致,但本组纯母乳喂养患儿也发生泌尿系结石,同时本组患儿体重按年龄计算均在正常范围,未见明显营养不良,故其泌尿系结石形成原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近期,我国出现大量婴幼儿患泌尿系结石,呈群发状态,而且患儿均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17]。

根据中国卫生部公布显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最高达2563mg/kg。

三聚氰胺属于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是一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

哺乳动物的肝脏不能转化代谢三聚氰胺,最终三聚氰胺及其转化物三聚氰酸被血液运送到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在此过程中,由于尿液浓缩作用,可能相互聚集或与钙形成结石,造成肾小管物理阻塞,继而形成肾结石,导致肾积水,严
重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8,19]。

由于婴幼儿特殊的饮食和生理特点,例如饮水不足、肾脏发育不完全,因而导致婴幼儿服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后泌尿系结石发生率增高。

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引起的泌尿系结石成分以尿酸盐结晶为主,X线平片上透光,表现为阴性结石,但CT检查可显示[20]。

通过媒体对问题奶粉进行曝光后我们对本组有奶粉喂养史的15例患儿家属进行电话随访,均诉有三鹿牌奶粉喂养史,但因缺乏结石成分分析及结石标本三聚氰胺含量定量分析结果,故尚不能确定其结石是否为三聚氰胺所致。

1.2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的临床特点
婴幼儿尿路结石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以泌尿系症状以外的不典型症状为主,如哭闹不安、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孟繁英等[2]报道的29例婴幼儿泌尿系结石中,临床以排尿困难和无尿为主要表现的占82.4%。

本组18例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患儿均表现为少尿、无尿,但其中9例以哭闹、拒奶、吐奶为首发症状,4例以腹泻为首发症状并在外院按腹泻给予补液治疗,其余5例单纯以长时间少尿、无尿就诊,少尿、无尿天数1—4天,平均2.6天,提示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症状出现晚,家长易忽视致其就诊晚,容易误诊延误治疗,故临床应引起重视,尤其在泌尿系结石高发地区,对以上述不典型症状就诊的婴幼儿应考虑该病的诊断。

泌尿系B超应作为小儿结石梗阻性肾衰的首选检查,腹部X线片检查对阴性结石诊断无帮助[21],B 超不仅能发现阴性结石、清楚了解尿路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数目、积水情况,而且还能确定是否合并泌尿系畸形,即使因扩张不明显使输尿管中下段显示不清时,B超亦能通过中上段扩张及肾盂扩张积水等间接征象判断梗阻的存在,进一步行腹盆腔薄层CT可显示包括阴性结石在内的所有2mm以上的输尿管结石(图4a),同时结合重建技术可显示整个上尿路情况(图4b)。

故结合患儿病史、肾功电解质、B超及CT检查,临床确诊率可达100%。

2输尿管镜在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急诊处理中的应用2.1婴幼儿泌尿系解剖特点及婴幼儿上尿路结石治疗现状
婴幼儿泌尿系统的解剖特点是管腔细小,易为结石阻塞,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直接威胁患儿生命,尤其是婴幼儿双侧输尿管结石,就诊时多伴肾功能不全,故需急诊处理解除梗阻保护肾功,挽救生命。

根据传统的治疗方法只有开放手术和ESWL,但开放手术创伤大,易造成出血、感染、尿瘘等并发症,而ESWL治疗小儿聚焦困难,X线和冲击波易对小儿生殖腺造成损害[22],另外现有的碎石设备对婴幼儿也不合适。

如何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手段快速地解除婴幼儿上尿路梗阻,一直是小儿泌尿外科医师斟酌的问题。

对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法的研究一直是泌尿外科的热点之一。

20世纪后期,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及输尿管镜技术的逐渐成熟,输尿管结石需开放手术治疗的已
越来越少,微创治疗已成为一种基本趋势。

在成人泌尿外科,利用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钬激光等碎石或膀胱镜下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治疗结石因素引起的急性上尿路梗阻已广泛应用。

但鉴于婴幼儿泌尿管道腔径小,管壁组织柔嫩,对输尿管镜术在婴幼儿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是一种挑战。

婴幼儿输尿管解剖给输尿管镜操作带来的困难包括:婴幼儿由于脊柱和盆腔的发育不平衡,输尿管常蜿蜒弯曲,在盆部更为明显,使输尿管镜在输尿管的推进过程不很顺利;其次,婴幼儿输尿管尽管同样有三个狭窄和二个膨大,但腰膨大明显而盆膨大不显著;在输尿管进入膀胱处,内面黏膜特别突起呈瓣状,这是由于黏膜的发育速度比肌层较快的缘故,使得输尿管镜在此处就如同进入盲端,不敢继续推进;最后,膀胱三角区黏膜与附近的黏膜没有显著不同,给输尿管口的识辨带来困难。

2.2输尿管镜在小儿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
1988年Rictchey等首先报道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随后,输尿管镜技术以其微创的优势得到迅速发展,随着输尿管镜技术的成熟小儿输尿管解剖因素对其应用的限制亦被逐渐克服,现国外已有专家将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作为治疗小儿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23]。

国内吴开俊等[24]在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实际上小儿输尿管在2岁以后直径一般>3 mm[25],尿道一般可以通过10F的尿道镜[26],所以应能通过8/9.8F的成人输尿管镜。

景德善等[27]认为一般情况下,8.0/9.8F的输尿管镜可以进入5岁小儿的输尿管下段,7岁小儿的输尿管中段,10岁以上小儿即可进入输尿管上段。

输尿管镜细小,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避免了开放手术创伤,是小儿输尿管结石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28]。

虽有报告[29]URS应用于小儿最小年龄仅为6个月,但国内外输尿管镜应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的报道并不多,故其安全性有待大宗病例进一步证实。

本组患儿为5个月至2岁,均急诊采用Wolf F6.4或WolfF8~9.8输尿管硬镜(因我院无小儿膀胱镜)治疗,其中输尿管镜下一期单侧成功碎石4例,对侧均成功置入输尿管支架管,14例单纯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引流,均成功解除梗阻恢复尿流,术中均无输尿管穿孔、撕脱、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亦均未发生尿瘘、严重血尿、尿道出血,尿管拔除后也无尿道狭窄发生。

输尿管镜设计、各种附属设备及输尿管镜应用技术上的进步显著提高了输尿管结石的术后无石率,成人使用输尿管镜不仅能处理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同样也能处理上段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术有超声碎石、液电碎石、气压弹道碎石和激光碎石术等治疗方法。

小儿输尿管镜包括硬式(6-11.5F)和半硬式(或软式)两种,其微型化的改进及光学纤维的设计减小了外置鞘的直径,且能保持一个合理的操作空间,这种设计能使各种碎石取石设备顺利引入(包括激光光导纤维、电力液压探头、钳子、取石蓝等),同时能进行充分的灌洗以及更复杂的操作。

综合多篇文献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