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陕西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副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分别加热两份等质量的KClO3,其中一份加入MnO2
C. 向等质量的Zn、Mg中分别逐渐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D. 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逐渐加入铜粉至过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导致溶液质量减小,不断加入氧化钙,水会不断减少,最终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13.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2)t2℃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仍然饱和的是_____的溶液。
(3)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_____结晶的方法。
C、钠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1,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故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说法正确;
D、H2”中“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说法错误;
故选:C。
7.下列是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四个反应,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①C+O2 CO2
②2C+O2 2CO
③CO2+H2O=H2CO3
④6CO2+6H2O C6H12O6+6O2
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D随压强减小而增大
【答案】①.化学②.分子在不断运动③.铁(或Fe)④.C
【解析】
【详解】(1)花果酿酒的过程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2)酒的香味在数百步都能闻到,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使人闻到酒香;
(3)适当的补充铁元素,可治疗贫血;
C、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表面生成气泡的速率甲比乙快,说明甲比乙活泼,选项C正确;
D、铵盐和氢氧化钙混合后研磨都能生成氨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因此该固体不一定是氯化铵,也可能是硝酸铵、硫酸铵等物质,选项D不正确。故选C。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 )
A. 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逐渐加入CaO粉末
(4)某温度下,为使图2试管中丙的固体溶解,可向烧杯中加入_____(填字母)。
A NaOH固体
B NH4NO3固体
C NaCl固体
【答案】①.60②.甲③.降温④.B
【解析】
【详解】(1)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故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10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50g+10g=60g;
D
将某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 气体
该固体一定是NH4Cl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白色沉淀也可能是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氯化银,选项A不正确;
B、能使木条熄灭 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因为稀有气体、氮气都不支持木条燃烧,选项B不正确;
B、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做法正确;
C、食醋中的醋酸能和水垢中的氢氧化镁,碳酸钙反应,可以除去水垢,该选项做法正确;
D、干冰升华时吸热,导致温度降低,可以用干冰对食品进行保鲜,该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A。
5.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整理摆放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4)打开啤酒瓶时,有大量CO2气体逸出,产生泡沫。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故选:C。
12.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利用二氧化碳生产乙烯的微观示意图。
(1)D的化学式是_____。
(2)如图所示物质中,无机化合物有_____种。
(3)乙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选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无色气体中
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
C
将表面积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甲表面生成气泡的速率比乙快
金属活动性顺序:甲>乙
C、甲烷用作燃料,是因为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分类处理垃圾,以节约回收资源
B.践行低碳生活,以减缓“温室效应”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酒精灯使用完毕,要盖上灯帽,故A错;
B、天平使用完毕,要将砝码放到砝码盒,游码归零,故B错;
C、胶头滴管使用完毕,不能横放在桌面上,要放在小烧杯中,故C错;
D、试管清洗完毕,要倒扣在试管架上,故D正确。
故选:D。
6.正确理解和使用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B、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利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生成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均为+2价,相对原子小的金属,产生氢气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最终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Fe+3O2 2Fe2O3
B. 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一定是SO2
C.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D. “H2”中“2”表示两个氢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正确方程式为: ,说法错误;
B、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二氧化硫或是三氧化硫,化学式为SO2或SO3,说法错误;
(1)“汤”即酒,用花果酿酒的过程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闻数百步”的原因:_____。
(3)某些葡萄酒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12,有治疗恶性贫血的作用。此外,适当的补充_____元素,也可治疗贫血。
(4)打开啤酒瓶时,有大量CO2气体逸出,产生泡沫。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是_____(填字母)的。
(2)尼龙属于合成纤维;气囊中的叠氮化钠(NaN3)瞬间分解产生的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是N2,故填:合成纤维;N2;
(3)汽车和摩托车尾气中含有的CO2、CO、NO、NO2等气体中,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填:CO2。
11.酿酒 历史源远流长,《蓬拢夜话》中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于石洼中,酝酿成汤,闻数百步”。
(2)如图所示物质中,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乙烯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无机化合物有CO2、H2O两种。
(3)乙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
(4)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A、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6=1:3。
故选:B。
2.下列物质的实际用途主要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焦炭用于炼铁B. 液氮用作制冷剂
C. 甲烷用作燃料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答案】B
【解析】
【详解】A、焦炭用于炼铁,是因为焦炭具有还原性,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液氮用作制冷剂,是因为液氮汽化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4)参加反应的A、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答案】①.H2O②பைடு நூலகம்两③.6:1④.1:3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详解】(1)由物质的构成可知,每个D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D的化学式是H2O。
D、用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故选:C。
4.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油锅着火时用水扑灭
B. 用煮沸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用食醋除去水垢
D. 用干冰对食品进行保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油锅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是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会加剧火灾蔓延,应用锅盖盖灭,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A. 在一定条件下,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
B. 反应物相同时,生成物一定相同
C. 上述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D. 上述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会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在一定条件下,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故A正确;
D.用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以降低“白色污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分类处理垃圾,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B、践行低碳生活,以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资源和土壤,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B、碱是由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而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Na2CO3不属于碱,分类错误;
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CuSO4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CuSO4属于盐,分类正确;
D、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HNO3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HNO3属于酸,分类正确;
14.同学们利用Fe、稀硫酸、CuO制取单质铜,设计了两种不同方案。
方案一:CuO CuSO4
方案二:Fe H2
(1)两种方案中,方案_____更加安全节能。
(2)写出两种方案中任意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际操作时,步骤②需加入过量Fe粉,过滤后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加入足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
【答案】①.一②.Fe+CuSO4=FeSO4+Cu或Fe+H2SO4=FeSO4+H2↑或H2+CuO Cu+H2O③.除去过量的铁粉
2020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副卷)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分类”是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P2O5﹣﹣氧化物B.Na2CO3﹣﹣碱
C.CuSO4﹣﹣盐D.HNO3﹣﹣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P2O5属于氧化物,分类正确;
(3)汽车和摩托车尾气中通常含有CO2、CO、NO、NO2等气体,其中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_____。
【答案】①.防止锈蚀②.合成纤维③.N2④.CO2
【解析】
【分析】
【详解】(1)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头盔某些部件连接处的铁质铆钉表面常进行电镀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锈蚀,同时兼顾美观,故填:防止锈蚀;
(1)骑摩托车必须佩戴头盔。头盔某些部件连接处的铁质铆钉表面常进行电镀处理,其目的是_____,同时兼顾美观。
(2)汽车行驶中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一般用尼龙制成,尼龙属于_____(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汽车安全气囊被触发时,气囊中的叠氮化钠(NaN3)会瞬间分解,产生一种空气中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是_____。
D、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 ,每64份质量的铜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铜,固体质量继续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A。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t2℃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会析出固体,仍然饱和的是甲的溶液;
(3)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明显,故从含有少量乙的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4)某温度下,为使图2试管中丙的固体溶解,则需要降低温度,故可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因为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而导致溶液的温度降低,故选:B。
B、碳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所以反应物相同时,生成物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的反应,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是+4,故D错误。
故选:A
8.依据下列各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C. 向等质量的Zn、Mg中分别逐渐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D. 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逐渐加入铜粉至过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导致溶液质量减小,不断加入氧化钙,水会不断减少,最终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13.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2)t2℃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仍然饱和的是_____的溶液。
(3)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_____结晶的方法。
C、钠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1,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故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说法正确;
D、H2”中“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说法错误;
故选:C。
7.下列是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四个反应,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①C+O2 CO2
②2C+O2 2CO
③CO2+H2O=H2CO3
④6CO2+6H2O C6H12O6+6O2
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D随压强减小而增大
【答案】①.化学②.分子在不断运动③.铁(或Fe)④.C
【解析】
【详解】(1)花果酿酒的过程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2)酒的香味在数百步都能闻到,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使人闻到酒香;
(3)适当的补充铁元素,可治疗贫血;
C、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表面生成气泡的速率甲比乙快,说明甲比乙活泼,选项C正确;
D、铵盐和氢氧化钙混合后研磨都能生成氨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因此该固体不一定是氯化铵,也可能是硝酸铵、硫酸铵等物质,选项D不正确。故选C。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 )
A. 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逐渐加入CaO粉末
(4)某温度下,为使图2试管中丙的固体溶解,可向烧杯中加入_____(填字母)。
A NaOH固体
B NH4NO3固体
C NaCl固体
【答案】①.60②.甲③.降温④.B
【解析】
【详解】(1)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故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10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50g+10g=60g;
D
将某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 气体
该固体一定是NH4Cl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白色沉淀也可能是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氯化银,选项A不正确;
B、能使木条熄灭 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因为稀有气体、氮气都不支持木条燃烧,选项B不正确;
B、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做法正确;
C、食醋中的醋酸能和水垢中的氢氧化镁,碳酸钙反应,可以除去水垢,该选项做法正确;
D、干冰升华时吸热,导致温度降低,可以用干冰对食品进行保鲜,该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A。
5.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整理摆放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4)打开啤酒瓶时,有大量CO2气体逸出,产生泡沫。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故选:C。
12.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利用二氧化碳生产乙烯的微观示意图。
(1)D的化学式是_____。
(2)如图所示物质中,无机化合物有_____种。
(3)乙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选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无色气体中
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
C
将表面积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甲表面生成气泡的速率比乙快
金属活动性顺序:甲>乙
C、甲烷用作燃料,是因为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分类处理垃圾,以节约回收资源
B.践行低碳生活,以减缓“温室效应”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酒精灯使用完毕,要盖上灯帽,故A错;
B、天平使用完毕,要将砝码放到砝码盒,游码归零,故B错;
C、胶头滴管使用完毕,不能横放在桌面上,要放在小烧杯中,故C错;
D、试管清洗完毕,要倒扣在试管架上,故D正确。
故选:D。
6.正确理解和使用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B、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利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生成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均为+2价,相对原子小的金属,产生氢气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最终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Fe+3O2 2Fe2O3
B. 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一定是SO2
C.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D. “H2”中“2”表示两个氢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正确方程式为: ,说法错误;
B、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二氧化硫或是三氧化硫,化学式为SO2或SO3,说法错误;
(1)“汤”即酒,用花果酿酒的过程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闻数百步”的原因:_____。
(3)某些葡萄酒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12,有治疗恶性贫血的作用。此外,适当的补充_____元素,也可治疗贫血。
(4)打开啤酒瓶时,有大量CO2气体逸出,产生泡沫。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是_____(填字母)的。
(2)尼龙属于合成纤维;气囊中的叠氮化钠(NaN3)瞬间分解产生的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是N2,故填:合成纤维;N2;
(3)汽车和摩托车尾气中含有的CO2、CO、NO、NO2等气体中,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填:CO2。
11.酿酒 历史源远流长,《蓬拢夜话》中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于石洼中,酝酿成汤,闻数百步”。
(2)如图所示物质中,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乙烯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无机化合物有CO2、H2O两种。
(3)乙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
(4)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A、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6=1:3。
故选:B。
2.下列物质的实际用途主要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焦炭用于炼铁B. 液氮用作制冷剂
C. 甲烷用作燃料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答案】B
【解析】
【详解】A、焦炭用于炼铁,是因为焦炭具有还原性,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液氮用作制冷剂,是因为液氮汽化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4)参加反应的A、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答案】①.H2O②பைடு நூலகம்两③.6:1④.1:3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详解】(1)由物质的构成可知,每个D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D的化学式是H2O。
D、用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故选:C。
4.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油锅着火时用水扑灭
B. 用煮沸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用食醋除去水垢
D. 用干冰对食品进行保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油锅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是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会加剧火灾蔓延,应用锅盖盖灭,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A. 在一定条件下,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
B. 反应物相同时,生成物一定相同
C. 上述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D. 上述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会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在一定条件下,CO2和O2可以相互转化,故A正确;
D.用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以降低“白色污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分类处理垃圾,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B、践行低碳生活,以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资源和土壤,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B、碱是由金属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而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Na2CO3不属于碱,分类错误;
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CuSO4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CuSO4属于盐,分类正确;
D、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HNO3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HNO3属于酸,分类正确;
14.同学们利用Fe、稀硫酸、CuO制取单质铜,设计了两种不同方案。
方案一:CuO CuSO4
方案二:Fe H2
(1)两种方案中,方案_____更加安全节能。
(2)写出两种方案中任意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际操作时,步骤②需加入过量Fe粉,过滤后再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加入足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
【答案】①.一②.Fe+CuSO4=FeSO4+Cu或Fe+H2SO4=FeSO4+H2↑或H2+CuO Cu+H2O③.除去过量的铁粉
2020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副卷)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分类”是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P2O5﹣﹣氧化物B.Na2CO3﹣﹣碱
C.CuSO4﹣﹣盐D.HNO3﹣﹣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P2O5属于氧化物,分类正确;
(3)汽车和摩托车尾气中通常含有CO2、CO、NO、NO2等气体,其中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_____。
【答案】①.防止锈蚀②.合成纤维③.N2④.CO2
【解析】
【分析】
【详解】(1)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头盔某些部件连接处的铁质铆钉表面常进行电镀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锈蚀,同时兼顾美观,故填:防止锈蚀;
(1)骑摩托车必须佩戴头盔。头盔某些部件连接处的铁质铆钉表面常进行电镀处理,其目的是_____,同时兼顾美观。
(2)汽车行驶中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一般用尼龙制成,尼龙属于_____(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汽车安全气囊被触发时,气囊中的叠氮化钠(NaN3)会瞬间分解,产生一种空气中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是_____。
D、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 ,每64份质量的铜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铜,固体质量继续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A。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t2℃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会析出固体,仍然饱和的是甲的溶液;
(3)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明显,故从含有少量乙的甲的饱和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4)某温度下,为使图2试管中丙的固体溶解,则需要降低温度,故可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因为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而导致溶液的温度降低,故选:B。
B、碳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所以反应物相同时,生成物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的反应,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是+4,故D错误。
故选:A
8.依据下列各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