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_第三章第一节__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毛概第三章节第一节
中共三大旧址
中共四大最大的贡献: 中共四大最大的贡献:指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 最大的贡献 权问题。明确提出中国民族革命运动, 权问题。明确提出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有最革命的无产 阶级的有力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 阶级的有力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 此外, 此外,四大还认识到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 事实证明, 事实证明 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 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 的农民战争, 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 领导的民主革命, 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 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 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 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 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 先进理论, 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 道路! 道路!
五四运动14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15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条件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革命前途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革命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16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两次历史性转变
②辛亥革命 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武装斗争。 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武装斗争。 主张:提出“三民”主义和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的口号。 平均地权” 主张:提出“三民”主义和“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的口号。 人物: 人物:孙中山 结果: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能够巩固和发展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结果: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能够巩固和发展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资产阶级共 和国在中国只存在了几个月即告夭折。 和国在中国只存在了几个月即告夭折。 评价: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结束了封建帝制, 评价: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 观念深入人心。 观念深入人心
毛概3章课件
(三)党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 全民族的先锋队 。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中国共产 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 队。 2、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 。 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 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 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 中,首次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
延安时期
中国革命与中 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与中 国共产党
毛泽东
毛泽东
在延安时期的毛泽东
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 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 :“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 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 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 领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 反的道路。”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必要性
4、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第一、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确定统一战 线的策略,但工农联盟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第二、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 的重要保证。 第三、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 针。 第四、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
(二)武装斗争
帝国主义侵略,
废除帝国主义在
华的特权,中华 民族才能得到真
传教士正在向上海徐家汇 一带的孩子们传教
正的独立。
(2)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个对象
慈 禧
(3)官僚资本主义也是革命对象之一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是 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和敌人 。
蒋 宋
毛概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结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路线基本纲领革命道路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演变过程5个关键点:《天津条约》(进一步加深)《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北京条约》--------《辛丑条约》(完全沦为)《马关条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总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六大特点:第一,半封建第二,半资本主义第三,半独立第四,半殖民地第五,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是主要矛盾(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社会性质决定社会矛盾决定革命任务决定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发生了新的变化,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1919年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近代中国革命包括:P书上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条件6:社会条件:中国人民斗争(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壮大和工人运动发展(自在阶级——自为阶级)思想和文化条件:新文化运动思想武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转折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实现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毛概课件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最凶恶的敌人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主 要 社 会 基 础 大资产阶级竭力扩张官僚 资本,企图扼杀中国革命
官僚资本主义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 农民
最基本的动力 主力军 基本动力 革命动力之一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点 击 图 片 收 看 视 频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红军长 征后
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 略问题》中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 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 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的国情
政治 侵略
租界地内的“国中国”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的国情
经济 侵略
在外国巡捕监视下的中国劳工
第一节 文化 侵略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的国情
中 共 二 大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 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 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 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 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中共二大
林 祥 谦
总结工人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单靠 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 利,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中国民族资 本先天不足,主 要是轻工业,缺 乏重工业的基础。
新版毛概前六章知识点整理(背诵版)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时代条件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
●社会条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物质基础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代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主要指近代工业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
●理论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形成发展的过程(※选择题)初步形成:提出并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成熟: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45年七大写入党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继续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活的灵魂: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他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把握事物内的必然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坚定不移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毛概第三章 新民族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了解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教学目的和要求: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背景教学重点难点: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4、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大法宝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目录: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基本经验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革命不是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
——列宁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什么是国情?1、社会性质:认清国情——认清社会性质2、基本特点: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3、阶级结构4、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从公元前直到15世纪以来,在世界上最重要的298项发明中,中国就有173项,约占58%。
英国著名科学发展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说:“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特别是15世纪以前更是如此,这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在3—13世纪,中国保持着令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1、近代中国的国情——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化的过程1840年6月,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炮舰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
毛概整理第三章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1、近代中国国情根本性变幻: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演变过程: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半殖民地:主权不完整,经济不独立;半封建:封建社会解体,封建剥削制仍保持)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中国人民两大历史任务:(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提(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与人民共同富裕——目的和归宿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毛概第三章 教案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通过介绍近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三大法宝等内容,以使学生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及重大意义,领会到:作为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结晶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2、正确认识中国革命“两步走”之间的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辨正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4、正确认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和相互关系。
计划学时: 6学时.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谁领导革命?领导谁进行革命?怎样领导革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理论。
广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中国近代的国情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前提: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身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性质和前途、对象和动力、纲领和路线、任务和目的等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式和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农民问题,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问题等等(第三章内容广义上内容)。
狭义——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关于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领导、前途等根本问题的科学理论。
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人民进行革命?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艰苦努力,不懈探索,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毛概_第三章第一节__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毛泽东的经典论述 (二):
现时中国的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革命,已不是旧式 的一般的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的革命, 这种革命已经过时 了,而是新式的特 殊的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革命。我们称 这种革命为新民主 主义的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工人阶级运动的 经验 1927年大革命时 期的经验
土地革命时期的 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的 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的 经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1)工人运动的经验 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以 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 (中经:安源路矿(江西省萍乡县 的安源煤矿和由煤矿通到株洲的铁 路)工人罢工;开滦煤矿(在河北 省唐山—带)工人罢工),1923学2 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
这个时期的斗争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教训。第一,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 仅仅依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斗是不够的,必须利用一切 可能的机会,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第二,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不能享受起码的民主权利, 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工人斗争都受到反动军警的镇压, 因此,为了争取革命的胜利,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 仅仅依靠罢工这个武器,主要进行合法斗争,是不行 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社会条件:近代中国 国情(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落后的农业 国);社会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 主义和人民大众)。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时代特征:帝国主义 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 主主义革命转化。
五四时期的毛泽东
毛概第三章课件
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 签约地点:满洲里)
*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
点:北京) *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 签约地点:北京) *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 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推翻 三座大山),一个是实 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 共同富裕 。
(二)中国革命的性质与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之路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百日维新 地主阶级代表:洋务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
二大:明确党的革命纲领,领导工人运动,京 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认识统一战线。 三大:提出国共合作,未明确无产阶级的领导 权。 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 的思想。1926年前后逐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 命思想 大革命失败:系统总结和艰辛探索 遵义会议:对革命的认识逐步成熟 抗日战争: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解放战争:成熟与完善
第一、帝国主义通过侵略战 争迫使中国政府与他们签订一系 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和 文化上控制中国,使中国在很大 程度上半殖民地化。
1840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中 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起点浮雕)
关天培血战虎门
(鸦片战争剧照)
*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 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第三章毛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 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 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主 要 内 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基
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是“四大家族”中陈氏家族的开 创者,他们曾经替蒋介石负责国民党内的特务工作,权 力极大,当时甚至有“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如今 陈家辉煌不再,后人远离政治,在台湾已经没有什么实 质影响力了。 陈立夫有3个儿子1个女儿,而陈果夫只有1个女儿, 为了让自己哥哥的香火延续下去,陈立夫将自己的大儿 子陈泽安过继给了陈果夫。现在陈家自陈立夫、陈果夫 算起,已经有了第四代,家族人口众多。 陈家除了陈立夫的小儿子还居住在台湾以外,其他 人都在美国生活。在陈家后代中,最出名的恐怕就是 “二陈”共同的儿子陈泽安了。他是美国一家大学的教 授,同时也是一位国际知名的植物病理学家。
五、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 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 由程度,是世界罕见。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毛泽东对总路线的概括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议上的讲话》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概念,并 总路线做了完整表述:“无产阶级领 第一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科 学的概括:"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 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 帝反封建的革命。"
毛概课件第三章第一节
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不同的阶级先后 在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展示着自 己的力量,不同程度地推动着中国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 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 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 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 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旧民主 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 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提供了客观条件。
独立的中国封建的中国半封建的社会的中国半殖民地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政治上丧失许多主权经济上丧失独立自然经济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又没有成为主要形式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战争签订条约社会性质改变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起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加深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进一步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表现
1840 年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除要求中国割地赔款外,外国侵略者从中国取得了诸如关税协 定、治外法权、传教、商船和军舰内河航行、驻扎军队、投资设 厂以及租界、租借地和海关等一系列特权,使中国不断地半殖民 地化。 巨额的战争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其沉重的负担。从 《南京条约》赔款 2100万元,到《马关条约》赔款 23000万两, 再到《辛丑条约》赔款 45000万两,数量越来越大。从鸦片战争 到八国联军人侵的六十年间,清政府的对外赔款,连利息在内共 约13亿两白银。为了应付赔款,清政府一方面加强对人民搜括, 弄得民穷财尽 ;一方面只好向帝国主义借款,以关税等收人为担 保,从而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财政的控制。
新版毛概前六章知识点整理(背诵版)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时代条件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
●社会条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物质基础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代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主要指近代工业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
●理论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形成发展的过程(※选择题)初步形成:提出并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成熟: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45年七大写入党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继续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活的灵魂: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他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把握事物内的必然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坚定不移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生及历史意义研究 (1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生及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初期形成的一种革命理论,它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之一,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种革命理论的产生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20世纪初,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危机和民族危机。
清朝政府的腐败和薄弱使得中国面临着日趋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
同时,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使得中国的民族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民主革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人们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繁荣的主要手段。
中国民主革命的旗帜最早是由孙中山提出的,他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即“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
然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并未能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因为他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实现方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共产党承担起了推动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
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中,毛泽东是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人。
他在1920年代初期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中国革命必须以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国家繁荣为目标,必须联合各个阶级和各个民族,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建立各种独立的民主组织,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土地革命和工人农民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逐渐加强。
它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把中国革命引向了正确的道路。
它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明确了革命的目标、动力和道路,使得中国革命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前进。
其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强调了工农联盟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在革命的初期阶段,中国共产党主张工农联盟是中国革命的基础,只有依靠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毛概第三章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特征
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形成。
近代中国的国情
19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国情
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 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 国在很大程度上殖民地化。
部分不平等条约: 一、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 也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 “围剿”战争的失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 经验。经过对这些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及理 论概括,在遵义会议以后,中国民主革命 开始再次走向新的胜利。特别是经过抗日 战争时期的锻炼,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 步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
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六点)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民族民主 革命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 :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 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 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 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二大: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此后,即着手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 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同时,京汉 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也使党认识到,面对帝国主义的侵 略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可能取得 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五四运动
在十月革命影响下,1919五四运动后,中 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 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自在阶级指的是,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
毛概课件
3)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虽被 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 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 4)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 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5)由于列强瓜分势力范围,中国实际上长期 由于列强瓜分势力范围, 不统一,中国经济、 不统一,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端 不平衡; 不平衡; 6)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中国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 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少见的。 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少见的。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和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施洋
林祥谦
1923年党的三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3年党的三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
党的三大
黄埔军校
1925年党的四大明确提出了坚持 1925年党的四大明确提出了坚持 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
中 共 四 大 简 况
从 1925 年到 1927 年 , 毛泽东发表了 1925年到1927年 年到1927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 革命与农民运动》 革命与农民运动》、《国民党右派分 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 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 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 《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 集中全党智慧, 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基本思想。 命的基本思想。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开明地主阶级】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开明地主阶级】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世纪60 年代
毛概第3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 军管会接收 江南造船厂命令。
军管会没收 中央银行命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保护民族工商业
毛泽东视察 上海申新九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
翻身农民积极支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小资产阶级是可靠的革命力量
青年学生举行反美示威游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的一部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
领导力量
指导思想 革命目的 世界关系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思想指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
领导力量 指导思想 革命目的 世界关系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义革命的道路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城市中心论”在实践中的失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 义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毛概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1.近代中国的国情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的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1914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资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观点。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2.1922年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是反帝,反封建。
3.1923年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战线的思想。
4.1925年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理论,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毛概专题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内容和意义
从领导城市武装起义中认识到中国武 装 斗争方向必须放在农村
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这三大起义标 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武装斗争的道路上迈出了 重要的一步,但城市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却注 定了起义的失败。
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初步实现 了中国革命战略重心的转移,井冈山根据地 的成功实践是革命新道路理论形成的实践基 础。
第二次:1930.6-9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 倾冒险主义主张进攻武汉、长沙等中心城市, 并要求红军配合。
第三次:1931.1-1935.1以王明为代 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红军占领中心城市,实 现革命在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 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 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的革命道路。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主要形式
基本内容
战略阵 地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1. 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 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2. 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 取得了最后胜利。 3.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 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 供了重要经验。 4.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 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 重要标志。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 的讲话》
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的领导者 ———无产阶级
“这个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 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 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 产党充当领导者。”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13页
中国无产阶级独特的 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
1919年五四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
新
第四, 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 命的前途不同: 资本主义; 命的前途不同:旧——资本主义;新—— 资本主义 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毛泽东的经典论述 (一):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的矛盾, 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 大众的矛盾, 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 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两大矛盾, 为解决这两大矛盾,就要 进行反对帝国主义、 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的革命。 主义的革命。这个革命的 性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主义革命
(3)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 ) 在武装斗争的实践中, 在武装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 不仅学会了开展武装斗争的艺术, 不仅学会了开展武装斗争的艺术, 而且加深了对武装斗争的认识。 而且加深了对武装斗争的认识。他 总结十年土地革命斗争的经验, 总结十年土地革命斗争的经验,揭 示了武装斗争的实质 在中国, 武装斗争的实质: 示了武装斗争的实质:在中国,只 要一提到武装斗争, 要一提到武装斗争,实质上即是农 民战争”。 民战争” 因此, 因此,在武装斗争中必须正确 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 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把武装 斗争这个主要的斗争形式与建立农 村根据地的政治斗争, 村根据地的政治斗争,与代表农民 经济利益的土地革命斗争,以及与 经济利益的土地革命斗争, 的土地革命斗争 其他许多必要的斗争形式直接或间 接地配合起来。 接地配合起来。这种武装斗争就是 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土地革命 斗争。 斗争。
这个时期的斗争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教训。第一, 这个时期的斗争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教训。第一,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 仅仅依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斗是不够的, 仅仅依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斗是不够的,必须利用一切 可能的机会,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第二, 可能的机会,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第二,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不能享受起码的民主权利, 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不能享受起码的民主权利, 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工人斗争都受到反动军警的镇压, 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工人斗争都受到反动军警的镇压, 因此,为了争取革命的胜利,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 因此,为了争取革命的胜利,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 仅仅依靠罢工这个武器,主要进行合法斗争, 仅仅依靠罢工这个武器,主要进行合法斗争,是不行 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社会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社会条件:近代中国 社会条件 国情(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落后的农业 国情(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社会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国);社会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 主义和人民大众)。 主义和人民大众)。
1947年毛泽东在转战陕北期间与老乡一起吃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47年毛泽东在转战陕北期间与老乡一起吃饭。 年毛泽东在转战陕北期间与老乡一起吃饭
1946年毛泽东在陕 1946年毛泽东在陕 北打乒乓球
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
(1)两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理论。 两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理论。 ——统一战线理论 (2)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人民军队理论和军事战略理论。 ——人民军队理论和军事战略理论 (3)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人民军队理论和军事战略理论。 党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建设理论。 ——党的建设理论 (4)党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建设理论。
左起:顾作霖、任弼时、朱德、邓发、项英、毛泽东、王稼祥 顾作霖、任弼时、朱德、邓发、项英、毛泽东、 顾作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实践基础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4)抗日战争时期的经验 ) 毛泽东指出:“在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指出: 在民主革命时期, 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 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 次比较, 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 界。” 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 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 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 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 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实践基础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2)1927年大革命时期的经验 ) 年大革命时期的经验
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 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党在新时期 的斗争方针和任务,确定以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和 的斗争方针和任务,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 新时期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 新时期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 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 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 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的经典论述 (二): 现时中国的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革命, 革命,已不是旧式 的一般的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的革命, 民主主义的革命, 这种革命已经过时 了,而是新式的特 殊的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革命。 主义革命。我们称 这种革命为新民主 主义的革命。 主义的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实践基础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 败以后, 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 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 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 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毛泽东在发言 中明确指出“ 中明确指出“政权 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的”,第一次提出 了枪杆子里面出政 权的思想。 参见《 权的思想。(参见《毛
(5)解放战争时期的经验 )
抗日战争胜利后,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应向何处 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去?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国共两 党展开了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 党展开了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 来的经验, 来的经验,完整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总路线, 的总路线,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 会主义转变的思想,同时,完成了人民 转变的思想 会主义转变的思想,同时,完成了人民 民主专政的思想 的思想, 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 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 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第一,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 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 是领导阶级不同: 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
新——无产阶级领导 无产阶级领导 旧——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
朱、毛第一次握手之地—— 毛第一次握手之地 井冈山龙江书院 龙江书院小桥 井冈山龙江书院小桥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马克思主义。 旧——;新——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
旧——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
孙中山在英国伦敦
第三,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不 同:旧——发生在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之间,属于资产 发生在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之间, 发生在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之间 阶级革命时代。 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 阶级革命时代。新——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 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 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由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由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 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 时代。 时代。
工人阶级运动的 经验 1927年大革命时 年大革命时 期的经验
土地革命时期的 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的 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的 经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实践基础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1)工人运动的经验 ) 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以 起点, 1922年 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 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 中经:安源路矿( (中经:安源路矿(江西省萍乡县 的安源煤矿和由煤矿通到株洲的铁 工人罢工;开滦煤矿( 路)工人罢工;开滦煤矿(在河北 省唐山— 工人罢工),1923学 ),1923 省唐山—带)工人罢工),1923学2 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 终点。 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
1938年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毛泽东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论持久战》 确定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 和《论持久战》,确定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图为毛泽 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实践基础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时代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时代特征:帝国主义 时代特征 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 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主主义革命转化。 主主义革命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