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桂花雨
《桂花雨》教案15篇
《桂花雨》教案15篇《桂花雨》教案1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完后,想想、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读这一部分?为什么这么读?生1:老师,我喜欢读的是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总是问母亲:'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师:请你说说为什么喜欢读这一句子。
生1:因为我从这个句子体会到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
师:那你觉得该怎么读?生1:我觉得这个妈字应该读长一些。
学生试读。
师:谁有不同的看法?生2:我觉得这个妈应该读得短、快一些。
师:为什么?生2:因为读得短、快一些才能读出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
学生试读。
师:谁还有不同的看法?生3:我觉得这个妈可以读得长一些,不仅可以读出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也可以读出作者的撒娇。
学生试读。
师:请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全体学生试读,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
《桂花雨》教案2__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桂花雨》教学与反思。
徒弟上《桂花雨》一课,试讲三次,加上她自己班共上了四次。
其中的一个环节,让我不得其解。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这是作者家乡的桂花。
作者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读到这里,老师问:“杭州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吗?”第一次试讲的时候,孩子们非常肯定地回答:“杭州的'桂花要香。
因为书上说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说明它真的是香飘十里。
而家乡的桂花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说明他没有达到香飘十里。
可见杭州的桂花要香。
”老师抓住时机,“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一切都非常顺畅,孩子明白了我们是用鼻子来闻的,而母亲是用情感用心来品味桂花的香味,怪不得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优秀6篇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优秀6篇《桂花雨》教学教案篇一《桂花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了作者儿时在家乡摇落桂花的情景,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先读课文前的导读部分,思考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桂花带给“我”哪些快乐?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这两个问题对学生来说都有一定难度。
课文中桂花带给我的快乐有些地方比较明显,有些地方比较含蓄,所以学生较为容易找出摇桂花的快乐,但是无法寻到桂花糕、桂花香、桂花茶的快乐。
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到描写桂花的句子,再带着感情朗读,利用评读来渗透“注重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
心理活动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
接着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特别是让学生扮演作者,直接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验喊时的心情。
然后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了其中的感情。
整个课堂上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中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
这是本节课的优点之一。
但也有不足之处。
在介绍桂花的“香”这一特点时,学生都找到了“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我准备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我通过“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与“全都浸在桂花香里”的换句式训练来强调桂花香,却忽视了一个“浸”字的独特作用。
尤其是一个“浸”字,这里可以尝试学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来代替“浸”字,通过他们自主的比较,体会词语的含义,培养他们推敲词语的良好语言习惯。
有人说语文教学应该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少一点理性的分析,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揣摩、品味、理解、吸收”语言上来,这是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
我觉得这话说得好,今后,在这方面一定要加强,才能避免课堂教学蜻蜓点水的现象,力求做得更好。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桂花雨的来历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桂花雨的来历和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桂花雨的喜爱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学会分享、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桂花雨的来历和特点,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桂花雨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配套图片。
2. 黑板、粉笔。
3. 桂花相关的实物或图片。
4. 教学录音机、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桂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桂花的外形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桂花的了解和印象。
(3)教师简要介绍桂花雨的来历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运用生字词编小故事,巩固记忆。
4. 讨论交流(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桂花雨会成为人们喜爱的自然景观?(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
(3)全班交流,总结出桂花雨的特点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
2. 朗读与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语音语调、表达能力以及运用生字词的能力。
《桂花雨》教案
《桂花雨》教案《桂花雨》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桂花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桂花雨》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课文中心句的阅读感受。
3、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并领会这种感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并校对。
新鲜尤其糕饼沉浸即时拣2、师生谈话: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板:摇桂花)摇桂花的情景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一段童年趣事,现在就让我们随作者琦君奶奶一起走进童年去感受一下吧。
二、感受“摇花乐”1、自读第3自然段,思考:小琦君摇花里的心情如何?从哪里感受出来的?可以做做记号,在书边写下来。
(乐)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师生对读)(2)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个别读,齐读)(3)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我就喊。
3、齐读,读出快乐。
师:想看桂花雨吗?(出示课件)师配乐诵读:桂花雨纷纷落下来,落在我的头发上,香了我的每一根发丝;落在我的鼻尖上,落在我的衣领上,落在我的小脚丫上。
不一会儿,就落得我满头满身的了。
这时,你有什么感受呢?生自由说。
4、师:难怪小琦君会情不自禁地喊:(出示)让我们也来喊一喊吧!(多人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5、这一喊,喊出了陶醉,喊出了惊喜,喊出了快乐!沐浴着这纷纷飘落的桂花雨,呼吸着那阵阵飘逸的桂花香,感受到快乐的仅仅是我吗?还有谁?引读:母亲——父亲——(出示诗句,指导理解、读)三、品味桂花香1、多么让人难忘的`快乐呀,多么令人沉醉的桂花香啊!课文还有许多处都写到了桂花香,请同学们赶快找出来,在下面划上横线。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推理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桂花的喜爱。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推理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表达方式。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推理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桂花雨》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桂花的特点,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板书课题《桂花雨》,让学生齐读课题。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桂花雨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5. 推理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1)学生讨论作者的情感态度,教师引导总结。
(2)学生举例说明,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桂花的喜爱。
6.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和与之相关的故事。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桂花雨》语文教案
《桂花雨》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桂花雨》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文章结构分析等。
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第七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桂花雨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一些句子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文章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阅读理解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桂花雨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桂花的美丽。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3)引出本课课题《桂花雨》。
2. 自主阅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
(2)解析文章结构,分析句子。
(3)针对文章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4. 例题讲解(1)选取一道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找出关键信息。
(2)讲解解题思路,指导答题方法。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教师批改,针对错误进行讲解。
(1)让学生谈谈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2)拓展:介绍其他关于桂花的诗词或文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桂花雨》2. 生字词:桂花、香气、怀念、飘落、摇曳、金黄、馥郁等。
3. 文章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桂花雨的景象是怎样的?②作者为什么怀念桂花雨?(2)用本课学到的词语造句。
2. 答案:(1)桂花雨的景象:桂花飘落,像雨一样。
作者怀念桂花雨:因为它让作者想起了家乡的美好时光。
(2)示例:秋天的夜晚,桂花散发着馥郁的香气,让人陶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主阅读、课堂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七册《桂花雨》课件
在民间故事中,桂花仙子常常化身 为美丽的女子,为人们带来幸福和 吉祥。
中国桂花文化的发展与影响
历史渊源
桂花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 在古代就被用作祭祀、装饰等用
途。
文学艺术
桂花在诗歌、绘画等领域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许多文人墨客都曾 以桂花为主题创作出许多优秀的
作品。
国际影响
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桂花文化 也逐渐走向世界,对其他国家的 文化和植物学研究产生了影响。
结尾
表达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 怀念。
重点词句解析
“桂花雨”
01
象征着童年美好的回忆和纯真的快乐。
“香飘十里”
02Leabharlann 形容桂花香气浓郁,形象生动。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03
表达了桂花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桂花的深厚
感情。
03
桂花文化与历史
桂花的特点与价值
独特的香味
桂花以其浓郁而独特的香 味而闻名,被视为高雅和 美好的象征。
多样的品种
桂花有多种品种,如金桂、 银桂、丹桂等,每种品种 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丰富的文化内涵
桂花在中华文化中具有丰 富的内涵,常被用作诗歌、 歌曲、故事等文艺创作的 题材。
桂花的传说与故事
嫦娥奔月
传说中,嫦娥因误食仙丹而飞升 月亮,桂花树是她的守护神树,
与嫦娥有着密切的联系。
吴刚伐桂
古代神话中,吴刚因犯错被罚砍桂 树,但桂树每砍一次都会立即愈合, 成为了一个无休止的苦役。
请同学们根据《桂花雨》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字数不少于500字。
课后作业二
请同学们搜集一些关于桂花的图片和诗句,整理 成一份精美的PPT,并在课堂上展示。
桂花雨课文原文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桂花雨课文原文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导语:《桂花雨》这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七课。
下面是为您收集的课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土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土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
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忧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土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应该说,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土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
2024年《桂花雨》语文教案(通用
2024年《桂花雨》语文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桂花雨》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修辞手法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感受作者对家乡桂花雨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掌握生词、短语,朗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桂花雨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生词学习:讲解生词、短语,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句子解析:挑选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分析修辞手法。
5.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例句为例,讲解修辞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仿写。
7.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桂花雨》2. 生词、短语:详细列出本节课学习的生词、短语。
3. 句子解析:列出重点句子,标注修辞手法。
4. 主题:怀念家乡,爱国主义情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樱花盛开,如云似霞,吸引着蜜蜂和蝴蝶在花间起舞。
春风拂过,花瓣飘落,犹如粉色的雨,让人陶醉。
2.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朗诵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修辞手法:本节课主要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桂花雨》教案8篇
《桂花雨》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桂花雨》教案8篇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发展信息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教案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动机,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桂花雨》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桂花雨》说课稿(15篇)
《桂花雨》说课稿(15篇)《桂花雨》说课稿1一、说教材内容《桂花雨》这篇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七课,这篇课文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的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
作者通过桂花寄托个自己和母亲深深的思乡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本课生字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积累好的语段会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师怎样表达出来的。
过程与方法:能抓住__主要内容质疑问难,带着问题自读自悟。
三、说教学重难点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1、以读代讲法。
“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朗读。
__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在教学中我把指导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快读、浏览、默读、有感情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
2、启发诱导法。
我努力做到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帮助者,通过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质疑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获得个性的体验。
3、自主、合作、探究法。
我努力实践着以学定教,鼓励自主探究,适时点拨,并通过课外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说学法:1、质疑探究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从学生最初接触最初质疑开始层层推进,理解课文。
2、读、思、记、想、练的方法学习课文。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想象、交流”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注重以读为本,做到师生、生生交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实现共同提高、共同体验成功欢乐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一)复习导入因为学生对本单元的主题已经烂熟于胸,因此我就通过复习旧知,把学习的切入点定在了什么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思念家乡的什么上。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这篇课文选自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是我国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
文章以作者童年时摇桂花、晒桂花、吃桂花的美好体验为主线,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体会亲情的伟大,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然而,对于这篇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他们可能还需要一定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亲情的伟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情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体会亲情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感受亲情的伟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桂花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桂花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主要情节。
3.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理解课文内容。
4.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分享感悟:选取代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7.小结课堂: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强调情感教育。
小学第七册《桂花雨》语文教案
小学第七册《桂花雨》语文教案小学第七册《桂花雨》语文教案「篇一」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作者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3、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品味“摇桂花”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见过桂花吗?现在就和老师一起欣赏一下桂花吧。
2、今天我们和琦君一起回忆一篇有关桂花的文章。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1、同学们,童年的幸福美好是最耐人寻味的记忆。
课文一开始作者就写到:小时侯最喜欢桂花。
那同学们去文中找找作者写了什么景什么事呢?2、自由朗读。
3、交流汇报:作者写了桂花和摇桂花,(板书:桂花摇花)三、品味桂花香1、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字前后出现了八次,而且这个字也突出了桂花的特点,细心的同学发现了吗?2、交流汇报:香。
3、画出文中所有带香的句子。
4、出示句子。
带着对桂花的喜爱来读一读吧。
5、这些句子都写出了桂花香,可是写法却不相同,你发现了吗?6、交流写作手法。
7、那么这些句子中有没有写香很妙的词语呢?你可以圈出来,点出来,或者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这种方法叫做批注,也是常用的读书方法。
同学们现在就可以试一试。
8、交流自己的体会。
四、感受“摇花乐”。
1、桂花的香,我喜欢,告诉你,其实呀,小时侯的我更喜欢“摇桂花”呢!请大家边读边划一划:从哪个词可以点出了“我”对摇桂花的期待?学生边读边圈画。
{读书就要勤动笔,要在语言文字间留下自己的思考。
}(1)“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看看提示语“缠着问”,你们平时有没有缠过大人做他们不愿让你们做的事情?(有)想想你是怎么缠的,来读读这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桂花雨》教案 (5)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 (5)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与桂花有关的趣事,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浓厚的乡愁情怀。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并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表达。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深刻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色,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
此外,学生对于故乡的情感认知可能各有不同,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分享。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情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散文的优美语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欣赏散文的优美语言,学会通过语言表达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学素材:准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故事、图片等素材,丰富课堂教学。
3.教学视频:准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桂花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与桂花有关的故事或诗句,从而引出课文《桂花雨》。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指导并纠正发音、语气等不当之处。
之后,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桂花雨课文解析
桂花雨课文解析《桂花雨》是一篇充满浓郁乡情的散文,作者琦君用细腻的笔触回忆了童年时在家乡摇桂花、晒桂花、喝桂花茶、做桂花糕等生活片段,展现了她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一、主题思想《桂花雨》的主题思想是乡情。
作者通过对童年时代摇桂花、晒桂花、喝桂花茶、做桂花糕等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这种情感贯穿全文,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浓郁的乡情味道。
二、文本分析1.开篇点题文章开头就点明了主题,提到了桂花雨这个标题。
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小时候在家乡摇桂花的情景,引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种开篇点题的方式,使得读者能够迅速进入文章的主题,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2.描写细节在文章中,作者通过对童年时代摇桂花、晒桂花、喝桂花茶、做桂花糕等生活片段的详细描写,展现了故乡的生活场景和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3.情感表达在描写这些生活片段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情感表达方式。
她通过描述自己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和期待,以及摇桂花时的兴奋和快乐,展现了童年的纯真和快乐。
同时,她也通过描述离开故乡后对桂花的思念和留恋,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这些情感表达方式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情感。
4.结尾总结文章结尾处,作者再次提到了桂花雨这个标题,并强调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她通过描述自己虽然离开了故乡,但心中永远装着故乡和童年时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这种结尾总结的方式,使得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了升华,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情感。
三、语言特点1.朴实自然《桂花雨》的语言朴实自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修辞手法,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作者通过对童年时代生活场景的描述,用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情感体验。
这种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使得整篇文章更加贴近生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2.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在整篇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
桂花雨的说课稿
桂花雨的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桂花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该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几件趣事,展现了桂花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以及作者对家乡桂花的深厚感情。
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回忆童年时,家乡的桂花树给他带来的欢乐。
文章通过对桂花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分别描述了作者在不同时间段与桂花有关的四件事:1. 童年时与母亲一起摇桂花;2. 桂花雨中的游戏;3. 桂花糕的制作;4. 桂花给作者带来的思念。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3.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桂花的深厚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想象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 学会通过观察、体验、联想等方法,表达自己对自然事物的感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桂花的深厚感情。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二)难点1. 感受作者通过桂花雨表达出的思乡之情。
2. 体会作者在描述桂花时运用的生动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说教法(一)启发式教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我会提问:“作者是怎样描述桂花雨的?桂花雨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这样的问题能促使学生细读课文,挖掘文本内涵。
(二)情境教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我将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
2024年人教部编版《桂花雨》课件
2024年人教部编版《桂花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桂花雨》一文。
该文位于教材的第三章“金色的秋天”,主要详细描述了桂花的美丽和香气,以及作者在桂花树下度过的一个美好时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生字、生词,理解文章的主旨。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作者观察和表达能力的把握。
教学重点:生字、生词的学习,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桂花盛开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桂花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读课文,标注出生字、生词。
(2)教师讲解生字、生词,并对重点词语进行解释。
(3)学生齐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 例题讲解:选取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分析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技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段关于秋天景色的描述。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旨,以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生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桂花雨的情景。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示例:桂花雨,就是在金色的秋天,桂花树上挂满了一串串金黄色的花朵,微风吹过,桂花纷纷飘落,如同细细的雨丝,洒在人们的头发上、衣服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桂花雨》,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生字、生词的学习与掌握(1)重点:文章中生字、生词的数量较多,学生需要熟练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1—2):作者主要写自
己喜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第二部分(3—6):主要回忆了作 者“摇桂花”的事情。 第三部分(7—8):主要写作者离 开家乡到杭州赏桂花、给母亲带桂 花,心里却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 “摇花乐”和“桂花雨”。
五、精读课文,想象情景,体会感情
1、了解桂花树的样子:
语。
我会读
萝(luó)萝卜 杭 (háng)杭州
拙 (zhuō) 笨拙
浸: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 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 的香气里似的。 姿态:姿势。 指指点点:挥动手指,指出来使 人明白。 欣赏:领略玩赏。 迷人:使人陶醉。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说一 说课文主要内容,标出课 文有多少个自然段,分为几个部分, 并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不开花时,只是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 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 迷人了。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 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写出了桂
花香的浓郁持久)
3、感受摇花的乐: 桂花的确很香,作者很喜欢它。其实 最让作者高兴的事是──帮妈妈摇桂花。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 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 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 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4、感受母亲的思乡之情: ⑴出示母亲说的话及感受母亲对家乡 的思念之情: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 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不是说其他地方的桂花不香,而是在故 乡,桂花已充足了母亲的生活,馈赠桂花, 吃桂花的食品,喝桂花茶,是母亲生活乃 至生命的一部分。母亲是用情感在体味桂 花,因而觉得家乡的桂花香
再次回顾课文并思考: 6、本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了一件以“桂花雨”为线索,写
了童年在自家院子里面摇桂花、思桂 花的事情。
再次回顾课文并思考:
7、课文描写怎样的情景?表达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
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美好回
忆和留恋,也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之情。
①找出写作者想摇花的句子: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总是缠着 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 答:“是件大事”可见摇桂花对我的意义不 一般。 “总、缠”表现作者急切的心情。 ②动画演示“作者帮妈妈摇桂花”的情景, 理解“桂花雨”指什么。 答: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 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 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琦君八十多岁为寻根,再次来到 故乡。她吃着桂花饼,品着桂花茶, 流着眼泪。琦君虽然身在台湾,可故 乡一直没有离开过她,因为故乡一直 在她的心里。 2、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童年的回 忆,肯定引起了我们对童年的回忆, 让我们把童年的趣事像作者一样写下 来吧。
琦君笔下的桂花树到底是怎样的 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通过读描写桂花树样子的句子, 电脑展示桂花树与梅花树对比的图片, 让学生体会桂花树“笨笨的样子”的 可爱,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2、体会桂花的香: 桂花到底有多香,让我们通 过读书去感受吧! ①找出写桂花香的句子:
第 七 课
石溪完小 方文琼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2、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 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一起回忆过童 年的故事吗?童年是美好的、 幸福的、难忘的,让我们一起 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 丽的桂花雨吧!
二、作者简介
琦君(1917—2006),台湾 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 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 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 了二十六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 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 美国。
三、了解桂花
桂花:也称木犀,岩桂。花为黄色 或白色,花期是中秋。核果是椭圆 形,蓝紫色。种类有金桂(金黄 色)、丹桂(橙黄 )、银桂 (白)、四季桂(白)。是传统的 名贵香花,它是城市绿化、美化的 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 种甜食。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并理解词
5、体会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于是,我就会想起了童年时代的“摇花 乐”,还有那阵阵的桂花雨。 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于 故乡桂花的深深怀念。“摇花乐”和 桂花雨已经植入了作者的生命,成为 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 记忆。这是作者难忘的原因。 由母亲对故乡的思念,引起了“我” 对童年的回忆,勾起了“我”“深深 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