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体悟古诗词意境的有效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学生体悟古诗词意境的有效策略
古诗词之美,美在意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
”解读中国古典诗词就要把握住意境的营造,理解意境所独有的审美内涵,让学生真正走进诗词所创设的意境中,在阅读欣赏中丰富想象、开阔视野,提升文学素养、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所以近几年高考中考对诗歌鉴赏的考查也侧重于意境的赏析。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体悟诗词中所营造的意境呢?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从作品创作的角度剖析意境
1. 结合诗人的成长历程整体感知意境
如对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学主张、艺术风格、时代背景以及诗人当时的思想状况作一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整体把握诗词的意境。
2. 了解诗词的创作手法帮助理解意境
诗词的意境通常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有机结合。
此外,诗词中还运用了比兴、用典、比喻、数字、衬托、对比、炼字、通感、叠词、渲染、对仗、象征、拟人、夸张等手法,了解诗词的创作手法更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意境。
3. 抓住字眼感知意象揣摩诗词意境
诗词的意境主要是通过意象组合营造出来的,所以,在品味诗词的意境时,要抓住诗词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词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词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寄寓了作者的情思。
诗词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诗词教学就要感知意象,感知意象的寓意,这样才能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进入诗词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我国古典诗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典型的意象,并赋予了它们一些固定的意义,如果我们把握了这些意象固定的意义,会对鉴赏古诗带来很大的益处。
如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
“留”与“柳”谐音,杨柳和离别容易引起联想。
因此古诗常把折柳、吹笛、怨别和思乡等联系起来。
又如常用“圆月”烘托情思。
再如: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清;东篱——出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等等。
意象作为诗歌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对于领悟古诗的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诗歌欣赏中,对古诗的意象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把握,就为感悟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基础。
二、通过教师的演绎有效体验意境
对诗词意境的体悟需要生活的经验和知识的储备,更需要情感的体验和理性的感悟。
对于学生一时难以体悟的诗词,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对意境的艺术化演绎或组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在师生间有效地传递。
1. 善于运用不同媒体,调动不同感官协同体验意境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因此古诗词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
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词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词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
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词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旋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还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促进学生意境的体悟。
2. 针对诗词的不同特点,多种方式生动演绎意境
精炼含蓄的古诗词名篇,作者用词讲究、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教师可通过品词酌句向学生阐释。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一道残阳铺水中”中的“铺”,“僧敲月下门”中的“敲”等等。
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对体现诗人感情、诗歌主题和艺术特色起特别重要作用的词语,即古人所谓的“诗眼”,探讨诗歌的意境,学生往往就会浮想联翩,了然于胸。
但有些诗词的教学,教师一味地讲解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能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及情境渲染则会给学生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如饱含情感的“范读”,有助于学生更真切地感知意象,进入意境。
引导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诵声中闭目骋怀,放飞想象的翅膀,陶醉在诗歌韵律的美感中,用心去感知意象,感受诗歌所带来的意境之美,进而凝神聆听诗人的低诉,渐渐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3. 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化理解意境
课堂之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情境,强烈而又真实,可以生情激趣,诱思促学,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允许学生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
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丰富生活的经验,在相互交往中丰富情感的体验,在互教互学中促进对语意的理解,这都为理解诗词的意境奠定良好的认知和情感基础。
三、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意境
1. 反复吟咏,品味意境
诗词的意境情感是核心,语言是载体,是作者情感跳动的音符。
通过品读文字,
激起情感的涟漪,引起共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反复吟咏,读中感悟是我国诗歌教学的传统方法。
要提高这传统方法的有效性,其关键是教师做好诵读指导。
初读要读准节奏、语气和语速。
古诗词的朗读节奏是有一定规律的。
如五言诗多为“二、三”或“二、一、二”的节奏,七言诗多为“二、二、三”的节奏。
掌握了这一规律,学生就能较好地把握每首诗的节奏。
在指导学生读准语速和语气时,教师可以先示范,或播放录音,让学生学习。
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揣摩,将学生读与学生读进行比较或是学生读与教师读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判断中学会更正确地朗读。
熟读时注意诗的形式美——句式、音韵、停顿、平仄等,也要注意诗的内容美——意象、意境、情感、情境等。
诵读时,要创造条件给时间,给空间,给机会,可以配乐,可以配画,让学生充分地投入,做到声声入耳,句句动情,入情入境,百读不厌。
通过读来领略其意境美。
2. 发挥想象,进入意境
没有想象,就不会有诗歌;没有想象,就不可能领悟诗词的意境。
所以,在解读诗词时,要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进入一种穿越时空的高度朦胧状态之中。
在教学中,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词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从而感知意象所带来的独特诗情。
通过想象可以再现场景,与作者情念相通,心脉相连,感悟诗词意境。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让学生在诵读时闭上眼睛想象: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各代表了什么意象?在你脑海里出现里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连叠用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的情怀,那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都传递着作者的羁旅愁思。
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将学生引入一幅萧瑟肃杀的深秋景致的意境。
又如杜甫《登岳阳楼》诗的颔联“乾坤日夜浮”描述洞庭湖的浩渺无际,但许多学生未曾亲临过洞庭湖,未能亲眼看到洞庭湖的广阔,为此可引导学生回忆古典诗文中描写洞庭湖的诗句,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范仲淹《岳阳楼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还可联想到曹操《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诗中“乾坤日夜浮”句可使学生想象到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中的样子,感受到湖水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宏伟。
3. 身体力行,再现意境
学生通过吟咏、想象,对诗词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有了初步感悟,但这种感悟只是一种直觉化的、印象性的、无规则的、较为自由、杂乱的意象群,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将这一内在的意象群转化为外部语言显现出来的系统性的形象。
因为外显化的感悟往往具有整体性、典型性,便于交流、判断,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领悟水平。
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描述他对诗词的理解和对意境的体悟。
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阐述。
说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说诗句中意念跳跃处的内容……
又如通过写作,让学生把古诗改写成记人、叙事、状物、写景的记叙文,这样更能加深对古诗词意境的体会,感受诗人的情感。
再如通过绘画,让学生为诗配画,发挥学生想象和绘画才能,以帮助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和情境。
如王维的诗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让学生用简笔画体现诗句中语言描写的情境,使之显得具体生动,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形象,进入意境美。
古诗词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和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和语言资源。
领悟古诗词意境是学习古诗词的关键。
一旦学生掌握了体悟古诗词意境的有效策略,就如同有了一把解读古典诗词的钥匙。
参考文献:
[1] 陈瑜. 试论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材·教法,2005(3).
[2] 杨汉军. 简论诗歌朗诵[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
[3] 丁桂香. 对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古典诗词教学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