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许渊冲《西厢记》英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高地Cultural Highlands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许渊冲《西厢记》英译
陈莹 林娜 兰丹娥 王丽 河池学院外语系
本文为2011-2013年度广西教育厅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1LX574)。
课题名称:《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许渊冲翻译思想研究》。
摘要: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产生译文的结果。
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许渊冲翻译的《西厢记》,描述译者在三个方面适应与选择的过程,以期为许渊冲翻译思想理论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翻译选择适应论;适应与选择;许渊冲;《西厢记》
一、引言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代表作之一,素有中文典籍的“花间美人”之称,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和欣赏价值。
其语言饱含着元代民间活泼生动的特色,俗语、俚语、成语和典故汇集成趣,作品文采飞扬,格调优雅,韵律美妙,情感真挚地讲述了年轻的书生张生和已故崔相国之女崔莺莺之间缠绵动人的爱情故事。
她和《红楼梦》一并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两朵奇葩,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一中一西、异曲同工之妙。
为了使中国古典戏剧文学宝库的这一瑰宝在世界文坛上散发出熠熠光辉,许渊冲教授在1992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译《西厢记》四本十六折,又于1998 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许译《西厢记》五本二十折全本。
许译《西厢记》译文韵律严格,格调优雅,遣词造句精雕细琢,传神的西方诗学中的意象和典故在译文中随处可见。
许渊冲的译本读起来琅琅上口,文辞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成功地再现了原曲中的形美、意美、音美。
本文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来剖析许渊冲《西厢记》英译本中的适应与选择,解读许渊冲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对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处理技巧。
二、翻译适应选择伦概要
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将生物界的“适应与选择“法则引入翻译研究中。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
明确以“译者为中心”,对于译者而言,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
[1]
生态翻译学把翻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者,然后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
第二个阶段里的译者发生了变化,此时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泛指的“译者”,而是一个“接受了”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或曰“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的、特定的“译者”,因此,这时的译者已经能够体现、以至代表“翻译生态环境”来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了。
[2]
翻译适应选择论提倡的翻译原则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原则上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地适应,继而依次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转换。
[3]这里的多维度包括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
这“三维”主要发生在翻译操作层面上,“语言维”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交际维”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4]
三、许译《西厢记》中多维度适应的结果
翻译适应选择论把翻译过程看作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
[2]其中译者的适应包括对“需要”、“能力”和“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一)译者对自身需要的适应
译者自身的需要除了物质经济需要之外,主要以社会的需求和精神层面的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译者的情感和兴趣是其进行翻译活动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许渊冲教授被《中国文化报》誉为“国内外将中文诗词翻译为英法韵文的惟一专家”。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范围主要涉及文学翻译理论著作、中译英、中译法、英译中及法译中。
许教授在中译英方面成果最为突出,古典诗词英译成就尤为卓著,先后翻译了26部作品,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涵盖了唐宋元明清和当代的诗词作品。
从许渊冲的中译英译著看,许氏的主要兴趣在古代诗词,《西厢记》是他翻译的唯一的戏曲作品。
许渊冲之所以选择翻译《西厢记》,这不仅仅是出于对中国古代诗词的热爱,更是受了其表叔、同乡熊适逸的影响。
在《追忆逝水年华》中,许渊冲曾说他走上翻译的道路很大程度是受一位远房表叔的影响,这位表叔正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熊式一”,当时他留学英国时,热衷于弘扬古老中华文化,不仅成功地把中国的传统剧目《王宝钏》搬上英美国家舞台,他也是第一个《西厢记》英译本的作者,他所译《西厢记》后来成为英美各大学中文系与亚洲研究所的教材,肖伯纳曾说他爱《西厢记》远胜于《王宝川》。
《西厢记》全曲词句华丽,文采璀璨,文字绝佳、音律美妙,对于喜爱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许渊冲而言,《西厢记》必然对他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促使他怀着高度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去翻译。
完成《西厢记》的英译对许渊冲而言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
(二)译者对自身能力的适应
王佐良指出:“就译者来说,个人的条件决定了适应于译何种性质的语言,不宜于译另外性质的。
他应该选择与自己风格相近的作品来译,无所不译必然出现劣译”[5]。
许渊冲选择《西厢记》来翻译,是与他较强的双语能力及其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上的建树相适应的。
许老被称为将中国古典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
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在他众多的诗词译作中,《中国不朽诗三百首》一书由英国企鹅出版公司出版,列入其“企鹅丛书”。
许渊冲是第一个在这家世界著名的出版社出版译著的中国人。
无论从译作的质量还是数量上来看,许渊冲都堪称是中国译林之最,更重要的是,许渊冲还不断对自己的翻译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翻译理论体系,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原则—— —“三美论”,“三化论”,“三之论”,这对中国古体格律诗歌的翻译起了提纲性的指导作用。
所以,就其自身的能力而言,许渊冲是适应翻译《西厢记》的。
(三)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翻译的生态环境,即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西厢记》英译历程经历过三个阶段。
在《西厢记》英译的第一阶段(1898一1935)有一个片断译文和一个完整译本。
《西厢记》的第一个英译本出现在19世纪末,当时中国与英国的国力相差悬殊,英译中国文学只能处于当时英语文化中的边缘地
> 才智 /269
人文高地Cultural Highlands
位,因此《西厢记》一个片断译文的存在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极为正常的。
到了1935年,熊式一的译本同时在英国和美国出版。
虽然当时中国与英、美国家的国力相差依然悬殊,但英语文化对异文化文学形式接受的宽容度较以前相比有所好转,因此熊式一的《西厢记》英译本才能在当时的英语文化中受到欢迎。
到了《西厢记》英译的第二阶段(1936一1972)出现了3个改编本,当时的英美文化仍处于强势文化地位,强化印证主流的英语本土文学观念成为当时译本的主要功能,所以由于当时的西方学界对《西厢记》大团圆的结尾多有垢病,本是喜剧的结尾硬生生被译者改为悲剧。
第三阶段(1973一2000)出现了4个完整英译本。
在这一阶段,世界各国之间开始了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文化同英美文化之间的交流也逐渐进入平等互利时期,英美读者渴望对了解更多的中国优秀文化,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以前的选译本已不能满足新时代读者的需要,这样的翻译生态环境呼唤能够充分传达原作魅力的《西厢记》全译本的出现。
因此,对于热爱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并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的许渊冲而言,选择翻译《西厢记》是其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四、许译《西厢记》中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
翻译适应选择论指出翻译方法就是侧重“三维”间的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就要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做到语言层面上的转换,还要关注文化的传达和交际意图的传递。
(一)译者对语言维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对语言维的适应与选择即译者对语言形式,尤其是对修辞风格的适应选择。
叠词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其音、形、义的多维美能使文学作品既绘声绘色又朗朗上口。
《西厢记》善用叠音迭词,据语言学家考察,整个戏本,一共有117个重言词,其中双音节重言词52个,四音节重言词14个。
这些叠词韵律优美,句式整齐,成就了《西厢记》“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为了让英语读者能和中国读者一样体会欣赏原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许渊冲遵循“三美论”,以适应译入语读者的语言接受能力为原则再现了原作的语言魅力。
例1:第一本 第三折 《酬韵》
扑刺刺宿鸟飞腾,
颤巍巍花梢弄影,
乱纷纷落红满径。
The birds which were asleep fly up with fluttering wing,
And moonlight plays with shadow soft the shivering tree,
Shower by shower fall red blossoms of late spring.[6]
译文中,许渊冲巧妙地运用英文的修辞---“头韵alliteration”来补偿原文中的叠词效果,如第一句用“fl”音的重复再现鸟儿飞,树儿摇的声音效果;第二、三句用“sh”音的重复展现才子佳人幽会时幽静而神秘的气氛。
除此之外,采取句尾Fluttering wing、shivering tree和 spring中-ing音节的反复出现也给译入语读者再现了原诗优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从以上译例可以看出译者在充分考虑翻译整体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语言形式进行转换,充分发挥译者潜在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地通过单音节和多音节及韵脚的安排使语言读起来节奏轻重交替,错落有致,信息得以传递且译文完成了适应译语的语言形式适应性转换。
(二)译者对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不仅是一种文本代码转换的过程,而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过程。
译者要更多地适应译入语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审美观念等问题。
许译《西厢记》的目的就是希望向西方读者传播优秀的中国古典文化,基于此目的,译者注重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充分传递原作中的文化信息。
在翻译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人名、地名时译者就采用了归化的策略。
“红娘”是《西厢记》中的主要角色,这一名字的提起让人脑海里浮现出一位娇俏伶俐,敢说敢做,为佳人牵线搭桥的少女形象,如何把这一名字蕴含的象征意义传递给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英美读者呢?许渊冲巧妙地采用了Rose一词,西方Rose一词意为玫瑰,代表爱情,让读者联想到两位主人公的爱情;Rose作为女子名字赋予其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行,从而与红娘的性格相吻合。
又例如,译者在翻译“武陵源”这一地名时,把其译为“fairy land”,把张生见到莺莺后,觉得寺庙也如世外桃源的欣喜之情直接描述出来,省去了“武陵源”背后困扰西方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符合西方读者的接受能力,又迎合了读者追求爱与美的期盼,勾起东西方读者相似的情感共鸣,这样的归化译法便于西方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是译者在文化维上适应性选择的表现。
(三)译者对交际维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任何一种交际活动的进行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许渊冲翻译《西厢记》的目的之一就是传播中国古典文化,为了达到此目的,在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下,他选择文化类比法翻译文化信息。
例2:第一本第三折【调笑令】
似湘陵妃子,歇偎舜庙朱扉;如洛水神人,欲入陈王丽赋。
是好女子也呵
She looks like the Fairy Queen leaning against the crimson door of the imperial temple or the riverside Nymph worthy of the praise of a great poet. Truly she is a beauty! [6]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洛水神人”即洛神,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
这里许将其转译为西方读者熟知的“Nymph”,Nymph 是希腊及罗马神话中的自然女神,也常常被理解为居住在山林水泽的仙女。
此处许渊冲为了使译文对西方读者更具亲和力,从西方文化中借了一个与中国文化相近的概念用在自己译文中,以便达到交际目的。
又如:《西厢记》中经常用“玉人”“颜如玉”等之类的词语来形容莺莺姣好的容貌,如果直译为“jade”,会让英美读者误认为莺莺是个庸俗轻佻的女子,因为英语中的“jade”就指此意。
在此,许渊冲注意到了英汉两种文化意象的差异,将其翻译为“her face of rosy hue”“fair face”等,不仅尊重了英语的习惯---用玫瑰等花来比喻女子长得漂亮,也实现了作者的交际意图,成功地向读者传达了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
五、结语
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Mineva Press)评许渊冲教授《西厢记》译文“在艺术性和吸引力方面可与莎士比亚媲美。
”(见1999 年8 月31 日《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 翻译的成功在于翻译生态环境选择了许渊冲这样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向西方国家传播了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也在于译者选择了正确的翻译策略,使译作得以适应翻译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0,(4).
[2]胡庚申.从术语看议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胡庚申.生态翻译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5]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许渊冲.西厢记[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陈莹,女,1977年出生,汉族,广东澄海人,文学硕士,河池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研究与实践。
> 才智 /270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许渊冲《西厢记》英译
作者:陈莹, 林娜, 兰丹娥, 王丽
作者单位:河池学院外语系
刊名:
才智
英文刊名:caizhi
年,卷(期):2014(1)
引用本文格式:陈莹.林娜.兰丹娥.王丽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许渊冲《西厢记》英译[期刊论文]-才智 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