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国外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国外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近两年,由于“入园难”问题突出,学前教育特别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相关的政策法规也相继颁布,其中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日益得到重视。

而美国学前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国家政策的重视和指导下,其师资培养方式不断改革并日趋完善,已经形成一个起点高、体制完备、操作性强的幼儿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笔者在2011年8月对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和太平洋大学教育学院进行了考察学习,对此的体会尤为明显。

通过深入了解以这两所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幼儿教师培养的特点,为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

1 以两所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幼儿教师培养的特点
1.1 注重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大多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其四年制大学早期教育专业的通识课程(包括人文、历史、哲学、艺术、科学、社科、戏剧、政治等)占整个课程的1/3。

笔者在对太平洋大学的学习考察中,尤其感到美国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

通识教育是太平洋大学的招牌特色教育项目,本科生要求达到124学分毕业,其中有46学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其培养目标为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培养合格公民和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具体表现为提高学生的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及研究方法和技巧、跨文化意识、道德伦理审美观和公民责任等七方面能力。

这样既保证了早期教育从业人员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也为学习者今后专业选择或在职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个人多种职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2 突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美国学前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非常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学习与掌握。

近年来,对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视使美国学前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评价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强调知识掌握以及学习成果的内部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的实践表现与理论运用,以及强调学生与儿童相互交往、个性化指导的外部评价。

实践技能的评价由学生的
田野经历表现与实习表现组成,其中田野经历是学生每学期被分配在各幼教机构进行实践、观察、调查与反思的经历,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与儿童、家长、同事、社区机构的互动中获得知识、技能与专业态度,一般为290个学时。

实习则是学生在校的最终职业准备期,实习生在实习导师的指导下逐步独立地进入实际教学环境,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实习时间一般要求达到500学时左右。

1.3 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实训场所和实习基地的建设
既然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非常重视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与此相关的实习实训场所和基地的配套也非常重视。

例如,这两所大学教育学院都与相关幼教机构有密切的合作,建立了完善的教育实习基地。

旧金山州立大学教育学院还有专门的教学活动室,有幼儿直接作为某些科目的教学对象,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有更直观、深刻的理解。

中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华爱华教授日前也提出,教师的专业性存在于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关系中,幼儿园既是培养幼儿的场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师范院校应附设临床学校(即建立专业发展基地)。

但目前中国高校与幼儿园的合作仅限于表面,在对学前师资培养上还没有形成合力。

2 对我国高校学前专业设置的启示
2.1 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增强通识教育
我国高校在专业课程之外,一般都设置有公共基础课,作为所有大学生都应掌握的知识,如大学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类课程等;也有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以拓展视野,但一般学分要求不多。

公共基础课与选修课与通识教育相似,但在培养学生思维训练、哲学和逻辑等方面的远远不足。

学前教育阶段作为人一生的奠基阶段,需要有初步的各项综合能力,作为学前教育的教师,就更应该具有这些整合的意识,才能为我们的幼儿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课程改革,逐步形成一个体系完备、覆盖面广的通识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应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中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与实习时间普遍较短,且模式比较单一,不太有利于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建构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为此,借鉴美国的经验,我们应进行如下改进:首先,使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学生专业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见习相结合,增加学生实习和见习的时间,让他们参加各项实践活动,且形式多样化,如作调查、跟踪观察、作专题报告等。

其次,使学生在幼教机构中“跟班听课”、“担任助教”、“顶岗任教”等活动成为教学常规,让学生直接参与幼儿的保教工作中去。

2.3 深入与幼儿园的合作,建立完善的实践指导制度
很多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都会与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如在幼儿园建立实习基地等。

但合作往往很浅显,如幼儿园为学前专业学生提供了见实习的场所,但是幼儿园教师并未能对学生提供深入的指导,高校与幼儿园在对学前师资培养上还没有形成合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将学前教育作为单独一章列出,《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又称“学前教育国十条”)更是将学前教育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教育界纷纷感到学前教育的“春天”来了。

借着这一股春风,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理念,并加以与反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在幼儿教育师资培养中形成的重通识、抓实践、建基地的特点,对我国高校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园园.中美幼教师资培养比较分析及启示[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8.
[2] 王晓,丁邦平.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方式、特点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1.
[3] 马国义.美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