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成就攻略系统讲解
《满江红》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满江红》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满江红》这首诗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2.能够理解和解读《满江红》这首诗的主题和意义;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4.通过朗读、朗诵和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解读《满江红》这首诗的主题和意义;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2.《满江红》全文复印件;3.学生朗读和讨论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满江红》的标题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打开话题。
步骤二:背景介绍(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满江红》这首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以便学生对这首诗有更深入的了解。
步骤三:阅读和理解(20分钟)教师将《满江红》的全文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默读并理解整首诗的意义。
学生可以标注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理解诗的主题和情感。
步骤四:朗读和讨论(20分钟)学生轮流朗读《满江红》的每一句或每一段。
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并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如:“满江红”象征着什么?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步骤五:文学鉴赏(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满江红》进行文学鉴赏。
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各自深入探讨诗的结构、语言运用和艺术形式等方面,形成个人或小组的鉴赏意见。
步骤六:个人表达(15分钟)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诗句并进行朗诵或解读,展示个人的感悟和理解。
其他同学可以对朗诵或解读进行评价和讨论。
步骤七: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对《满江红》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满江红》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悟;3.学生可以在家自行研读相关的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满江红教案
满江红教案一、教案背景介绍《满江红教案》是针对儿童的一份教学案例,旨在通过教授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对于诗词的理解和爱好。
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对于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教案选取了一首著名的古代诗词《满江红》,旨在通过分析诗词的结构、内容,引导儿童更好地理解、欣赏和学习古代诗词。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增加对诗词的理解。
2. 学习并掌握《满江红》这首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与背景。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诗词《满江红》的文本材料。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音频设备。
4. 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引导,提出问题:“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首诗词,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富有韵律和美感,它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你们觉得什么样的诗词会让你们感到愉快呢?”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进行回答和讨论。
2. 学习诗词《满江红》(1) 分发或展示《满江红》的文本材料,并与学生一起朗读。
(2) 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逐句解读诗词内容,解释其中较为生涩的词汇和典故。
(3) 播放《满江红》诗词的音频,让学生听诗词的朗诵,并让学生互动地参与帮助朗诵。
3. 欣赏诗词《满江红》(1) 引导学生思考诗词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分析诗词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创作技巧。
(3) 与学生一起讨论诗词中所展现的意境和情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理解他人观点的合理性。
4. 创作:激发孩子的创意(1) 带领学生运用诗词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让学生动手创作自己的诗词作品。
(2) 提供一定的创作素材或词汇,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意见。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过程,使学生对古代诗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满江红》这首著名诗词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创作自己的诗词作品,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满江红》国学经典教案
《满江红》国学经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第四章《宋词风采》中的《满江红》。
详细内容包括词的背景、作者介绍、词牌解析、词文鉴赏、思想感情分析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满江红》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词牌特点;2. 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能力,感受《满江红》的艺术魅力;3. 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词牌解析、词文鉴赏、思想感情分析。
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词中的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国学经典》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满江红》。
2. 讲解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岳飞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词的历史背景。
4. 词文鉴赏:带领学生逐句解读《满江红》,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意象等,感受词的艺术魅力。
5. 思想感情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爱国情怀、忧国忧民等。
6.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一道关于《满江红》的鉴赏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现场完成一首《满江红》的鉴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满江红》2. 内容:作者:岳飞时代背景:南宋词文鉴赏:修辞手法、意象思想感情:爱国情怀、忧国忧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满江红》中的思想感情。
2.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能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南宋时期的词作品,了解其时代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诗词朗诵、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词牌解析2. 词文鉴赏3. 思想感情分析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一、词牌解析2. 句式:上片、下片均为七言、九言、十言、十二言句式,呈现出长短句的特点。
秋瑾《满江红》教案
秋瑾《满江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秋瑾的《满江红》,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第五节,详细内容包括诗词的背景、作者简介、诗词的朗读与解析、意境赏析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秋瑾的生平事迹,理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
2. 掌握诗词的朗读技巧,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满江红》。
3. 分析《满江红》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满江红》中意象、意境的理解与赏析。
教学重点:秋瑾生平事迹的了解,诗词的朗读与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满江红》原文及译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瑾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秋瑾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满江红》的学习兴趣。
2. 诗词背景介绍:讲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秋瑾的爱国情怀。
3. 朗读指导:播放《满江红》的朗读音频,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朗读方法,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4. 诗词解析:逐句解析《满江红》,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 例题讲解:结合诗词内容,讲解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程度。
7. 意境赏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满江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满江红》2. 作者:秋瑾3. 背景简介:秋瑾生平事迹4. 诗词内容:逐句解析5. 艺术特色:意象、意境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满江红》的意境美。
2. 答案示例:《满江红》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前途的期望。
诗中的意象生动、意境深远,如“红叶满江红,千山鸟飞绝”描绘了一幅秋天江景,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秋瑾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她的文学成就和爱国精神。
《满江红教案》
《满江红》教案(第一至第五章)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满江红》的背景及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满江红》的历史背景。
2. 分析《满江红》的文学价值。
教学步骤:1. 向学生简单介绍岳飞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2. 解析《满江红》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3. 分析《满江红》的文学特点,如韵律、对仗、意象等。
第二章:诗词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满江红》的诗意。
2.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逐句解析《满江红》的诗意。
2.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教学步骤:1. 逐句解析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2.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如“怒发冲冠”“潇潇雨歇”等。
3. 讲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第三章:诗词背诵与默写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熟练背诵《满江红》。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记忆能力。
教学内容:1. 指导学生背诵《满江红》。
2. 检查学生背诵效果。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跟读、背诵诗词。
2. 安排课堂默写,检查学生背诵效果。
第四章:诗词创作与拓展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创作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诗词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满江红》的创作特点。
2.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
教学步骤:1. 分析《满江红》的创作特点,如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等。
2. 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或创作,鼓励学生发挥个人想象力。
第五章: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检查学生对《满江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内容: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诗词背景、诗意解析等。
2.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步骤:1. 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满江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布置作业,如背诵、默写、诗词创作等,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分组讨论与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2. 提高学生对《满江红》深入分析的能力。
岳飞《满江红》PPT教学课件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在这里,诗人化用了善于操琴的俞伯牙和 他的知音钟子期的典故,知音, 就是把琴弦弹断了又有谁来倾听呢?意思是说, 我一直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可偏安一隅的南 宋王朝,朝野上下却是一片议和之声,甚至是 过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 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诗人又怎能不为国家的 未来和命运担忧呢?心情又怎能不沉重呢?英 雄的心境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4
14
• 岳飞不满千人,与 金军十万抗战,收 复今天的宜兴。岳 飞率百余轻骑偷袭 金军。杀金军将领 千户一级高官175人, 使金军伏尸数十里。 斩首两千人。可见 岳飞战斗力之强。
15
老百姓苦于兵灾,给 岳飞塑像:。
“父母生我易, 公之活我难!
16
金军中流传一句
话
:
撼山易, 撼岳家军 难!
17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岳 母 刺 字
8
岳母刺字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 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 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 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岳母 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 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 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 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 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 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 岳母又涂上醋墨。 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 飞的后背上。 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 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 名将。
【公开课精品教案】《满江红》(秋瑾精品教案
【公开课精品教案】《满江红》(秋瑾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秋瑾的《满江红》,属于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诗词的背景、作者简介、诗词全文、诗词鉴赏、重点词汇解析、诗词意境体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满江红》的背景和作者秋瑾的生平,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兴趣。
2. 掌握诗词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 体会诗词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意境的体会,对爱国主义情感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诗词中重点词汇和句子的解析,诗词鉴赏方法的指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秋瑾相关的历史视频,激发学生对秋瑾和《满江红》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秋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历史背景。
3. 诗词全文朗读:让学生跟随老师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诗词鉴赏:分析诗词的结构、用词、意境,引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
5. 重点词汇解析:讲解诗词中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含义。
6.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7.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类似题材的诗词,指导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
8.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一首诗词,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满江红》(秋瑾)2. 内容:作者:秋瑾背景:戊戌变法失败,民族危机加深结构:上片描绘景象,下片抒发情感重点词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鉴赏一首你喜欢的诗词,并写出鉴赏心得。
结合《满江红》的意境,写一篇关于爱国主义的小短文。
答案:1. 鉴赏心得: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一首诗词进行鉴赏,注意从结构、用词、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小短文:围绕爱国主义,结合《满江红》的意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满江红》教案
教案《满江红》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满江红》的背景和作者。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1.理解《满江红》的意境和情感。
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诗词中的生僻词汇和古代用语。
2.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教学准备:1.课文《满江红》的原文和译文。
2.相关背景资料和作者介绍。
3.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满江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提问: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二、作者介绍(5分钟)1.介绍作者:岳飞,南宋著名将领,民族英雄。
2.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
三、诗词解析(15分钟)1.分组朗读诗词,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2.解析诗词中的生僻词汇和古代用语。
3.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四、深入探讨(10分钟)1.提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找出相关的线索,进行深入探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强调诗词欣赏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5分钟)1.背诵《满江红》。
2.写一篇关于《满江红》的鉴赏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满江红》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对诗词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在解析诗词中的生僻词汇和古代用语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诗词中的生僻词汇和古代用语的解析。
补充和说明:在解析《满江红》这首诗时,诗词中的生僻词汇和古代用语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些词汇和用语对于现代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对这些词汇和用语进行详细的解析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教师可以列出诗词中出现的生僻词汇和古代用语,并进行逐一解释。
满江红岳飞教案
满江红岳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读》第六章《宋代词赋》第二节“岳飞词选”,详细内容为岳飞代表作《满江红》的鉴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岳飞生平及其在宋代词赋创作上的地位。
2. 通过分析《满江红》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对词赋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诚勇敢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把握《满江红》的艺术特色,理解岳飞词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分析词作的结构、韵律、修辞手法,体会岳飞词作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满江红》词作鉴赏资料、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精忠岳飞》片段,让学生了解岳飞抗金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岳飞生平及其在词赋创作上的地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满江红》。
3. 诗词朗读:让学生齐读《满江红》,感受词作的韵律美。
4. 诗词鉴赏:(1)分析词作的结构,让学生了解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结构特点。
(2)讲解词作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3)讨论词作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岳飞抗金救国的决心和壮志。
5. 例题讲解:(1)解释“怒发冲冠”的含义。
(2)分析“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修辞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分析《满江红》中的其他名句,并阐述其艺术特色。
六、板书设计1. 《满江红》2. 内容:(1)岳飞生平及地位(2)词作结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等(4)情感:抗金救国,壮志凌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满江红》中“怒发冲冠”的含义。
(2)分析《满江红》中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2. 答案:(1)“怒发冲冠”原指头发直竖,顶起帽子。
这里形容岳飞愤怒的心情。
(2)例:《满江红》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运用了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岳飞功名如尘土,忠诚如云月的高尚品质。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通用(1)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满江红》。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宋词,详细内容为《满江红》词的创作背景、词牌、词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感受词人的豪情壮志。
2. 通过学习《满江红》,使学生掌握宋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满江红》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等。
教学重点:掌握《满江红》的创作背景、词牌、词的内容及其抒发的爱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满江红》词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词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介绍《满江红》的创作背景及词人岳飞。
(2)学习词牌知识,了解《满江红》的词牌特点。
(3)分析《满江红》的词句,感悟词人的豪情壮志。
3. 例题讲解:(1)分析《满江红》的韵律特点。
(2)讲解《满江红》中的对仗句式。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满江红》的词牌,创作一首词。
(2)分析并讨论《满江红》所抒发的爱国情怀。
强调《满江红》的艺术特色及爱国主题,鼓励学生学习词人的精神品质。
六、板书设计1. 《满江红》创作背景2. 《满江红》词牌特点3. 《满江红》词句分析4. 《满江红》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满江红》的韵律特点,并举例说明。
(2)以《满江红》为蓝本,创作一首词,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岳飞的作品,了解其生平事迹。
(2)组织一次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的魅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学设计(精选6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学设计篇1《满江红》是一首词。
作者秋瑾在词作中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教读本文,即以词的文体特点入手,以声律、物象、意格作为读词的根本,以吟词调、读画面、品心怀为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教学重点1.吟诵词作,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难点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教学思路?大致上分为三个教学板块:(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预习要求?1. 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
2. 朗读课文。
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铺垫 (5分钟)?1.由《满江红》词导入:岳飞的《满江红》脍炙人口,古今许多人都写过《满江红》,很少有岳飞这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
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秋瑾的词作《满江红》。
2.同学们都知道秋瑾是个女英雄,为革命献身。
针对这首词,我们再做一下补充。
知识卡片1:(1)秋瑾( 1875-1907),字璿卿,别号鉴湖女侠,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
出身诗书之家。
(2)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
王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
(3)1898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满江红(岳飞)讲解课件
满江红(岳飞)讲解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古诗是岳飞的《满江红》。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抗金救国、壮志凌云的诗歌。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敌人的憎恨。
具体内容包括诗的前言、和尾声。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背诵《满江红》。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背诵和理解。
难点: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诗文复印本3. 相关图片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岳飞的照片和简介,引发学生对岳飞的兴趣。
2. 讲解诗歌背景:介绍岳飞抗金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3. 朗读诗歌:教师带头朗读,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4. 解析诗歌: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6. 练习背诵:学生自主背诵,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诗文《满江红》2. 诗人:岳飞3. 诗歌意境:抗金救国、壮志凌云4. 诗歌表现手法:自然景物描绘、情感抒发七、作业设计1. 背诵《满江红》2.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写一段赏析文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背诵情况良好,但在分析诗歌表现手法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将继续学习岳飞的诗歌《满江红》,深入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比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古诗是岳飞的《满江红》。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抗金救国、壮志凌云的诗歌。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敌人的憎恨。
具体内容包括诗的前言、和尾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背诵《满江红》。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024年12《满江红》(公开课获奖课件)
12《满江红》(公开课获奖课件)满江红是一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地位的红色文化现象。
它源于中国唐代,最初是作为一种宫廷音乐流传于上层社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江红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一种广泛流传的民间音乐形式。
满江红以其独特的音律和情感表达方式,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满江红的音乐特点是其独特的音律和节奏。
它的音律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
这种音阶的运用使得满江红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表达力。
同时,满江红的节奏较为自由,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感需要进行自由的伸缩和变化。
这种自由的节奏感使得满江红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演唱者的情感。
满江红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和独特的地位。
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满江红在中国的文学、音乐、戏剧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许多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戏剧家都曾以满江红为题材进行创作,从而使得满江红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广泛的影响。
公开课获奖课件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它通过网络平台将优秀的教育资源进行共享,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开课获奖课件的特点是其开放性和互动性。
它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使得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同时,公开课获奖课件通常具有互动性,学习者可以通过评论、提问等方式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将满江红与公开课获奖课件相结合,可以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满江红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通过公开课获奖课件的形式,可以将满江红的历史、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系统的介绍和讲解,使得学习者能够全面地了解满江红。
同时,公开课获奖课件的互动性也可以使得学习者更好地参与到满江红的学习和研究中,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满江红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满江红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和独特的地位。
通过将其与公开课获奖课件相结合,可以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满江红,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满江红诵读技巧
愤怒,激情,语速缓慢
怒-发-冲-冠--,
右手抬起与肩齐
同上
凭-阑-处--、
手缓缓向外移动
低沉
潇潇雨歇。
右手收回激情抬/望眼,仰源自/长啸,右手和头,向上抬,看天
激情
壮--怀--激烈。
手缓缓收回
语速较快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太右手作展望状
语速缓慢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同上
稍作停顿
空---悲-切。
收回手
语速缓慢
靖-康-耻-,犹未雪。
无
渐快
臣子恨,何时灭。
右手挪到胸口然后握拳
语速缓慢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收回手
渐快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无
激情、高亢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无
语速缓慢,感情适中
朝--天--阙。
右手和头一起向上抬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优质教案(通用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这首诗。
该诗位于教材第三章“诗词中家国情怀”。
《满江红》是岳飞在北宋末年所作,表达他对国家忧虑和抗击敌人决心。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背景、诗句解析、意境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满江红》作者、背景及诗歌主题;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3. 通过分析诗句,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古典诗词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句意境理解和作者情感把握。
重点:诗句解析、诗歌主题思想传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岳飞纪录片,让学生解岳飞生平事迹,为学习《满江红》做铺垫。
2. 讲解:介绍《满江红》背景,解析诗句,分析诗歌意境和情感。
3. 例题讲解:以诗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为例,讲解其表现手法和意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诗句“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并分享自己理解。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家国情怀,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满江红》2. 作者:岳飞3. 背景:北宋末年,抗击外敌4. 重点诗句解析:怒发冲冠、抬望眼、壮怀激烈等5. 诗歌主题:家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满江红》中表现手法,并谈谈你对家国情怀理解。
2. 答案要点:表现手法包括对偶、夸张、拟人等;家国情怀体现在对国家忧虑、对敌人愤慨、对胜利渴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满江红》家国情怀,是否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查找其他关于家国情怀古诗词,下节课分享学习心得。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提高自己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歌背景导入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我会在导入环节通过纪录片形式,详细介绍岳飞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背景。
满江红知识点总结
满江红知识点总结一、满江红的产地和历史满江红茶是福建福州地区的一种传统名茶,产于尤溪县满江红茶区。
据史书记载,满江红茶始于明朝嘉靖年间。
当时,福建武夷山脉周围的茶田因得到地处的优势而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主要的红茶产区之一。
而满江红茶,正是福建红茶发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满江红的品种满江红茶主要分为金桔毛峰、银毫毛尖、古树红茶等几个主要品种。
其中,金桔毛峰为满江红茶的主打产品,其将发鲜叶提制,外形紧结匀整,色泽乌润,香气芬郁,滋味醇厚,汤色红艳,叶底红亮,叶片柔韧,显金毫。
三、满江红的制作工艺满江红茶的制作工艺繁复,主要步骤包括采摘、萎凋、滚揉、发酵、烘焙等多道工序。
其中,滚揉是制作满江红茶的关键环节,它能将茶叶细胞的细胞液中的成分满均匀地浸泡在细胞壁的基质中,促进氧化发酵反应。
而发酵则是满江红茶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发酵温度、湿度、时间都需掌握得当,否则会对茶叶品质产生影响。
四、满江红的特点满江红茶具有独特的外形、香气和口感特点。
其外形精美典雅,色泽鲜艳,带有一定的金毫;香气高扬馥郁,叶底显金红,鲜活饱满,滋味醇厚回甘,余味绵长而生津;汤色红艳明亮,清亮红活泼而不失深沉。
总体来说,满江红茶以醇和、厚实、红亮为主要特点。
五、满江红的功效满江红茶具有较好的保健功效。
首先,它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能起到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其次,满江红茶中的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提高人体的警觉性,有助于提神醒脑。
此外,满江红茶还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对保持身体健康也有一定作用。
六、满江红的饮用方法饮用满江红茶时,可以选择玻璃杯或紫砂壶,冲泡时水温要在85-95℃之间,水与茶的比例一般为1:50-60。
第一次冲泡时间不宜太长,以便启发满江红茶的香气;第二泡可稍长一些,以发挥茶叶的滋味。
另外,满江红茶也适合用于制作茶点或者与其他食材搭配,如满江红茶鸭等美食。
七、满江红的市场前景满江红茶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一直受到国内外茶客的喜爱。
满江红知识点
《满江红》知识点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示例: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2.炼字:“小住”表面上是说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中秋,深层次上指词人并未把京城当作安身之处,表现了词人不安于现状、不想无所作为的革命情怀。
炼字:“又”字体现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体现出词人长期被压制的无奈不平之气。
3.赏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景物描写,以乐写哀,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4.赏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修辞角度:对偶。
将家国危难和自身感叹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对偶,句式整齐、优美。
表现手法角度:用典。
“四面歌残终破楚”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来形容当时中国被列强进逼,前途危殆的处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5.词的上阙(“殊未屑”“苦”等炼字)(感叹号的作用)的思想情感: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表现了词人与天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决心和勇气。
下阙表达词人知音难遇的悲伤、刚冲出家庭参与革命的忧虑。
6.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示例一:(必背)运用对比,通过身与心的对比,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抒发了作者信心比超男子,盼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
示例二:(句式特色)采用谐音,“列”与“烈”同音,读起来铿锵有力,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刻画出词人巾帼英雄的形象。
7.赏折“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以问句写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不为凡夫俗子所理解的处境,以及知音难觅的苦闷。
8.请分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在诗中的作用。
(下阙情感)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已前途的担忧。
满江红——阵营贡献
满江红——阵营贡献
玩家加入阵营后Biblioteka 便可到阵营主管处查看声望兑换物品。阵营贡献值 可以兑换到不少基础装备。
除了用阵营贡献值兑换道具和装备外,还可以使用贡献值兑换拉风的 称号
阵营贡献值可以通过阵营NPC发布的每日任务来获取,另外还可以通 过向阵营主管捐献银票来获得阵营贡献值。而银票则需要玩家通过完成日 常任务及击杀活动BOSS获得。这需要玩家随时注意每周活动的动向 逗游网——中国2亿游戏用户一致选择的”一站式“游戏服务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江红成就攻略系统讲解
满江红成就攻略系统讲解
查看成就:
玩家在游戏中的行为若是达成一定的条件,便会获得对应的成就。
点击游戏主界面右上方小地图边框上的成就按钮(快捷键“V”)后便可查看以获得的成就及其他成就的达成条件。
成就奖励:
每达成一个成就,玩家就会获得一定的成就点数。
使用该点数可以在成就界面中将点数兑换成绑银,每一点成就点数对应100文绑银。
除了兑换绑银外,成就点数也可兑换相应的成就称号。
百度攻略& 提供,更多精彩攻略访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