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译文及赏析
秋瑾《满江红》原文、译文及赏析
秋瑾《满江红》原文、译文及赏析秋瑾(1871年-1907年),清末民主女性活动家。
她的音容笑貌,嫣然一笑,便能吸引人眼球。
但她不仅仅是美丽的外表,更重要的是她的家国情怀,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推动了她一生的奋斗事业。
秋瑾曾经写下许多反清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满江红》。
《满江红》原文塞上黄沙百战地,天下谋定而后动。
战士神舟去长安,万里长征人未还。
更闻坠泪辞九重,剑外忽传收蓟北。
都下文武昭红霄,祖宗遗诏训后人:中华思――千载一时――终忍泪下沾衣!《满江红》译文地势险峻的边疆上,黄沙漫天飞舞,百战不殆。
天下事宜谋定然后作为,士兵们乘着神舟踏上去长安的征途,千里长记,人们盼他们无论胜败都快快归来。
可是后来我们听见了战士哭泣的声音,哭泣着要告别九重天,他们忽然接到了收复蓟北的消息。
都下的文官武将,他们清楚它们的责任是什么:为了凝聚祖宗辈出的梦想,为了满足后代的心愿,他们必须不断地思考往事,思考未来!中华民族啊,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此刻,我们要忍住悲伤,把我们梦中想过的圆梦变为现实吧!《满江红》赏析秋瑾的《满江红》感性地表达了自己对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悠久传统的千年的感情认同,深深地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情感。
她用精巧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充分地表现出了中国民族的忧患与衷肠。
文章充满爆发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动人的倾向性。
诗歌第一句“塞上黄沙百战地,天下谋定而后动。
”,语气庄重,是对中国传统智慧的回归,饱含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抗击奴隶主、封建主、帝国主义一切侵略者的革命传统和民族奋斗精神。
第二句“战士神舟去长安,万里长征人未还。
”,突显出了中国人的理性与阅历。
在这里,长征是用理性的方式来表现人的历程。
长征本身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体现了对未来的无限信任与期望。
第三句“更闻坠泪辞九重,剑外忽传收蓟北。
”,深表对民族深情厚爱。
秋瑾通过耐心的讲述,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强烈的动情态度。
第四句“都下文武昭红霄,祖宗遗诏训后人:中华思――千载一时――终忍泪下沾衣!”则余音袅袅。
周邦彦《满江红》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周邦彦《满江红》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满江红宋周邦彦昼日移阴,揽衣起、春帷睡足。
临宝鉴、绿云撩乱 [11] ,未忺妆束 [12] 。
蝶粉蜂黄都褪了[13] ,枕痕一线红生肉 [14] 。
背画栏、脉脉尽无言,寻棋局。
重会面,犹未卜 [15] 。
无限事,萦心曲。
想秦筝依旧 [16] ,尚鸣金屋 [17] 。
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
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心扑 [18] 。
注释:[11]宝鉴:宝镜。
绿云:女子的鬓发。
[12]未忺(xiān):不想,不愿。
[13]蝶粉蜂黄:白色的香粉与黄色的膏脂,是敷胸与涂额的化妆品。
李商隐诗:“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14]红生肉:枕纹在脸上压出的红色的印记。
[15]未卜:未知。
[16]秦筝:乐器名,十三弦,秦地所产。
[17]金屋:皇宫中的华屋。
《汉武故事》:“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
”[18]无心扑:“心”字一本作“人”字,此据《汲古阁本》。
译文:阳光在白日里逐渐移动,穿上衣服起身,已在这如香帷般的环境中饱睡一觉。
走到镜子前,发现头发有些凌乱,还没来得及梳洗打扮。
妆容已经褪色,像是蜜蜂蝴蝶都已离我而去,只有枕头上那淡淡的红印似乎诉说着昨夜的美梦。
靠着栏杆,默默无语,只留下独自一人的身影。
期待着与你重逢的那一天,却还未来得及确定。
内心有无数的事情盘绕,如同心事难以诉说。
想象着你依然在那儿,就像黄金屋中的秦筝,依然在发出美妙的音乐。
但是远方的芳草繁茂,让我无法看清你的踪迹。
独自躺在宝香四溢的被窝里,感觉到孤独。
最痛苦的是,满园子都是翩翩起舞的蝴蝶,我却对它们失去了兴趣。
评析:这是一首托意闺帏而寄慨时政的作品。
词的上片写一位宫廷贵妇,日高迟起,鬓乱妆残,脉脉无言,起寻棋局的慵姿惫态。
此何以故?正如下片所云:重会君王,遥不可期。
曾是她栖居的华堂金屋,已成了旁人专宠之所。
痴情远望,只剩凄惶。
飞蝶满园,哪里还有心扑耍呢?如此阑珊的意绪,深沉的怅悒,难道真是与己无关的宫怨么?细味词意,当与元祐年间高太后临朝,排摒变法人士有关。
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满江红·汉水东流辛弃疾(宋代)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
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
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
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
尊中酒,堪为别。
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
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但从今,记取楚楼风,庾台月。
译文汉水滔滔,向东流去;它冲净了那些满脸长着胡须的敌人嘴上沾着人民的膏血。
人们都说:当年你家的飞将军,英勇威列地打击敌人。
攻破敌人坚固的城池的时候,迅速勇猛,像迅雷过耳那么快;在玉帐里谈论兵法或者是研究战术的时候,态度激昂兴奋,语言慷慨激烈,两颊都结了冰。
回想王郎,你才到结发的年令,就从事戎马生活。
继承着先人的事业。
我腰里悬挂的宝剑没有用了,只有在无聊的时候,把它当作乐器,弹着剑柄唱唱歌。
今天拿着酒杯,喝着酒为你送别。
况且这是我的好朋友你,又是重新被任用,你簇拥旌节的仪仗,登上了拜将坛,封你为统率大军的将军。
你是大丈夫男儿汉,应当把马革裹尸当作自己的誓言,为了消灭敌人,为国捐躯是最光荣的。
有些人,贪图安乐,迷恋女色,是自伐生命,应以为戒,再也不要说它了。
从今后,要牢牢记住:咱们在楚楼、裴台吟风赏月的这段友谊。
注释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流经湖北,穿武汉市而入长江。
髭(zī)胡:代指入侵的金兵。
膏血:指尸污血腥。
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
他善于用兵,作战英勇,屡败匈奴,被匈奴誉为“飞将军”。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
”金城:言城之坚,如金铸成。
雷过耳:即如雷贯耳,极言声名大震。
玉帐:主帅军帐的美称。
宋张淏《云谷杂记》:“《艺文志》有《玉帐经》一卷,乃兵家厌胜之方位,谓主将于其方置军帐,则坚不可犯,犹玉帐然,其法出于皇帝遁甲云。
”冰生颊:言其谈兵论战明快爽利,辞锋逼人,如齿颊间喷射冰霜。
宋苏轼《浣溪沙·有赠》:“上殿云霄生羽翼,论兵齿颊带风霜”结发:即束发。
《满江红》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满江红》全文作者翻译赏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译文]有志男儿不要随随便便,把青春年少抛弃,等两鬓苍苍再空自悲戚。
[出典]南宋岳飞《满江红》注:1、《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2、【注释】:此调又名《念良游》、《伤春曲》。
格调沉郁激昂,宜于抒发怀抱,故为苏、辛派词人所爱用。
双调,九十三字,仄韵(南宋后始见于平韵体)。
怒发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凭:倚靠。
处:时候。
抬望眼:抬头纵目远望。
三十:指年龄。
尘与土:谓征战中奔波劳累。
八千:言征途之漫长。
八千里路:作者从军以来,转战南北,征程约有八千里。
“八千”与前句中的“三十”都是举其成数而言。
云和月:披星戴月,谓夜以断日地行军战斗。
靖康耻:靖康是宋钦宗年号。
靖康元年(1126),金后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帝北去。
雪:洗雪。
灭:平息,了结。
长车:战车。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当时为西夏统治区。
此处借为金人所在地。
缺:指险隘的关口。
缺:山口。
朝天阕:朝见皇帝,指回京献捷。
天阕,皇帝的宫殿。
3、【译文】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洗雪。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4、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精忠报国之人,着名军事家、民族英雄[1][2]、抗金名将,字鹏举,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一。
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满江红-江汉西来》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①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②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④狂处士,真堪惜。
⑤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⑥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⑦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⑧【注释】①江汉:长江和汉水,两水在武汉汇流。
高楼:这里指黄鹤楼,在武昌之西黄鹄山上,面临长江。
蒲萄深碧:语本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新酦醅。
”②岷峨云浪:语本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江带峨嵋雪。
”又作者《南乡子》:“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
”岷峨:岷山和峨嵋山,均在作者家乡四川。
锦江春色:语本杜甫《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
”锦江在四川,是流入长江的岷江的支流。
③“君是”句:君指朱寿昌,字康叔,当时任鄂州(治所在今武汉)知州。
朱早年曾任陕州通判。
南山指终南山,在陕州之南,故称朱为南山遗爱守。
剑外:剑南,剑门山之南,指四川。
④江表传:书名,记载三国时吴国人物事迹的史书,裴松之《三国志注》多所称引,今已佚。
⑤狂处士:指祢衡,字正平,汉末平原人,《后汉书》有传。
他曾大骂曹操,曹操大怒,但为避杀人之名,把他遣送到刘表处,又不见容于刘表,刘表又送于江夏太守黄祖,终为黄祖所杀。
⑥空洲对鹦鹉:祢衡在江夏时曾写《鹦鹉赋》。
祢衡死后,葬于汉阳西南长江之中的沙洲上,后人称为鹦鹉洲。
萧瑟:风吹草木之声。
⑦底事:何事,什么事。
飘忽:迅疾而过,这里指死亡。
⑧“愿使君”三句,典用李白黄鹤楼题诗事,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载崔颢游武昌时,“登黄鹤楼,感慨赋诗。
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无作而去。
”谪仙,指李白。
相传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有意和崔颢《黄鹤楼》诗争胜作的。
【译文】长江、汉水从西边奔腾而来,黄鹤楼下碧绿的江水犹如新醅的葡萄酒美。
满江红翻译及赏析
满江红翻译及赏析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注释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我怒发冲冠,靠在栏杆处,一场急骤而来的雨刚刚停歇。
抬头望眼,向着天空大声呼叫,豪壮的胸怀激动剧烈,三十年功绩名位成了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独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耻辱,尚未洗去。
作为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着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的营垒。
壮士们打仗饿了就吃匈奴的肉,谈笑渴了就饮匈奴的血。
我要重新,收复旧日国家的疆土,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参考资料:完善1、罗立刚.长恨此身非我有:豪放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85-862、韩凌注析.豪放词.武汉:崇文书局,2017:71-733、陆林编注.宋词(白话解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68-169第一种说法: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
第二种说法: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
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第三种说法:《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已无法考证。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完善岳飞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岳飞《满江红》古诗赏析
【注释】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译文】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
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赏析】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
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
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
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
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
转站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收拾旧山河”。
这首词所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
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了少年路云和月,莫等洒、白了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十”两句,自伤神州未复,劝人及时奋起,可为千古箴铭,而“八千里路”严峻激烈的复国征战,尚露热血之奋搏,遂以“莫等闲”自我激励,实现其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之壮志。
【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1满江红·怀子由作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生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翻译清澈的颍水向东流去,望着江面行船远去,船帆若隐若现,心中愁苦。
为官四处奔走,走过千山万水,经历风波险恶。
我辜负了当年与你对床夜语,早退隐居的约定。
这一生聚少离多,白发徒生。
在黄河畔饮酒,想起往日情由,无限感慨。
虽然分离多年,旧事却恍如昨日般清晰。
经历了多年磨难心酸,终于快有归去的喜信了。
到那时,和你在这残春出游池上,看落花如雪。
注释子由:作者弟弟苏辙字,当时他在京都汴梁任门下侍郎。
清颍:颍水,源出河南登封县西南,东南流经禹县,至周口镇,合贾汝河、沙河,在颍州附近入淮而东流。
孤帆明灭:一叶船帆忽隐忽现。
宦游:在外做官。
孤负:辜负。
林下意,指相约退出官场,过退隐生活的话。
萧瑟,指雨声。
生华发:花白的头发脱落。
“一尊酒”二句:此时苏辙在黄河边的汴京(开封),故苏轼向黄河侧遥举一杯酒,表示祝福。
尊,通“樽”,酒杯。
恍如昨:仿佛如同昨天。
花如雪:落花如雪之零乱。
赏析词的上片即景抒情,抒发了对兄弟之间长期不得相见的深深感慨和对弟弟的深切怀念,下片追忆从前,希望能有机会到京城与弟弟见上一面,并想象兄弟相会汴京的欢悦情景。
第一句就说“清颍东流”,很符合他这种“、喜临水”的爱好。
当时京师与颍州之间的交通,大都靠走水道。
苏辙在京师任职,如果来颍州,无疑也将是泛颍水,所以说“愁目断,孤帆明灭”。
“孤帆明灭”极见盼望之切。
由盼望兄弟远来相聚,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宦游无根,相隔千山万水,写得非常平实。
“孤负当年林下语,对床夜雨听萧瑟。
”苏轼与苏辙从小一同读书,形影不离。
成年之后,不得已而分手仕宦四方,分手前,曾有感于韦应物的“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诗句,相约以后早退,共享闲居之乐。
姜夔《满江红》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姜夔《满江红》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满江红《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
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 [20] ,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21] ,方协音律。
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
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
” [22] 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 [23] ,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
”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
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
书于绿笺 [24] ,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 [25] 。
是年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
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此词。
”按曹操至濡须口[26] ,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 [27] 操曰:“孙权不欺孤。
”乃撤军还。
濡须口与东关相近 [28] ,江湖水之所出入。
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 [29] 。
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 [30] 。
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 [31] 。
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
奠淮右,阻江南[32] 。
遣六丁雷电 [33] ,别守东关。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34] 。
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注释:[20]无心扑:周邦彦《满江红》词:“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心扑。
”扑字仄韵。
[21]融入去声:谓把“心”字唱成去声。
[22]湖神姥:巢湖的女神。
《舆地纪胜》:“巢湖圣姥庙在城左厢明教台上。
姥通姆。
”[23]居巢:在安徽巢县东北。
《寰宇记》:“古居巢城,陷为巢湖。
”[24]绿笺:绿章。
祭神之文,用绿纸书写。
[25]辛亥正月晦也:辛亥,此指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
正月晦,指正月最末的一日。
[26]曹操至濡须口:曹操于建安十八年春引兵出濡须,欲取东吴。
《舆地纪胜·郡国志》:“濡须水自巢湖出,谓之马尾沟。
”[27]“孙权遗操书”三句: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建安十八年注引《吴历》。
《满江红》原文及译文
《满江红》原文及译文《满江红》原文及译文勃然大怒,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剧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寻常、白了少年初,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拾掇旧山河。
朝天阙。
[注释]勃然大怒:描述愤怒备至。
潇潇:描述雨势急骤。
长啸:爱情冲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响,为古人的一种抒发这举。
寻常:容易,随意。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译文]我勃然大怒,单独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
我昂首远望天空一片高远雄壮。
我忍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溢心胸。
三十多年的功名好似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芳华消磨,等年迈时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怒,何时才干消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
我满怀壮志,立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
待我从头克复旧日山河,再带着喜讯向国家陈述成功的音讯。
[扼要分析]这是一首气贯长虹、传诵千古的名篇。
表达了作者大无畏的英豪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动身北上,连续克复了洛阳邻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克复华夏,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
但此刻的`宋高宗专心议和,命岳飞当即出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
他痛感坐失机宜,克复失地、湔雪靖康之耻的志趣难以完成,在悲喜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贯长虹的《满江红》词。
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参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
转站各地,艰苦奋斗,为的是“拾掇旧山河〞。
这首词所表达的便是这种英豪气。
上片经过凭栏瞭望,抒发为国杀敌建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恨复分,重整天地的壮志。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满江红·雨后荒园遁庵主人植菊阶下,秋雨既盛,草莱芜没,殆不可见。
江空岁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
凶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
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
都无语,怀畴昔。
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
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
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翻译雨后的花园,花朵都掉完了。
疏散的篱下只有菊花还没有掉落,还是那么的鲜艳。
掇取一把菊花足够娱乐,谁还可以像屈原那样用菊花做晚餐呢。
到现在狼藉不堪鲜花掉落没有人去怜惜。
堂上的客人都以及须发皆白。
都没有说话怀念着过去。
重阳佳节过去只剩下了恨,飒飒的凉风吹的你慌乱不堪,你应该很难生活了吧。
在风下多次闻吸花丛,放佛可以听到菊花在独自哭泣。
注释律:原为定音的仪器,后指古乐的十二调。
无射:亦作亡射,十二律中的阳律之一;古以十二律与十二个月相对应,秋九月律应无射。
英英:鲜艳貌。
盈把:掇取一把。
夕餐:屈原《离骚》有“夕餐秋菊之落英”诗句,故云。
三闾:指屈原。
他曾为三闾大夫。
狼藉:亦为狼籍,乱散不堪状。
狼藉草而卧,起则践草使乱以灭迹。
畴昔:往昔。
飒飒:风声。
汝:你。
三嗅:多次闻吸。
“三”言其多。
芳丛:花丛。
创作背景金朝灭亡之后,词人誓不投降元朝,坚守归隐之志,于是寄情于晚菊秋水,这首词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赏析开头三句,首先展开了一幅秋天雨后的荒园图。
“律残无射”,点明时值九月,此时的荒园秋风萧瑟,秋雨无情,百花为之凋零,荒园杂草丛生。
秋瑾《满江红》原文译文及赏析
秋瑾《满江红》原文、译文及赏析秋瑾《满江红》原文、译文及赏析1、满江红·小住京华【作者简介】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易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
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虽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她性格豪放,秉性聪慧,少时就喜舞剑,善骑马,蔑视封建礼教,具有反抗精神。
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
王子芳,名子芳,字廷钧,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
1898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词中“小住京华”指的是这回事。
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
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这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2满江红·小住京华原文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满江红-暮雨初收》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①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②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③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④桐江好,烟漠漠。
⑤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⑥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⑧【注释】①长川:即下片的桐江。
征帆夜落:行船夜泊。
②蓼(liao):草本植物。
有水蓼、马蓼、辣蓼等品类。
③短艇:轻便小船。
④遣:使。
⑤桐江:钱塘江自建德县梅城至桐庐一段的别称。
⑥严陵滩:即严陵濑,在今浙江桐庐县南,东汉严光曾隐居垂钓于此。
⑦云泉约:指隐居山水之间。
云泉,喜爱山水景色之词。
白居易《偶吟诗》:“犹残少许云泉兴,一岁龙门数度游。
”⑧归去来:陶渊明有《归去来兮辞》。
仲宣吟:汉末建安诗人王粲,字仲宣。
建安二十年(215)从曹操征张鲁,写下《从军行五首》,第一首首句云:“从军有苦乐。
”【译文】暮雨刚刚停歇,长川一片静寂,行船落帆夜泊。
蓼草间轻烟疏淡,芦苇丛风儿萧索。
几多捕鱼人驾着如飞的轻便小艇,尽载着一船的灯火归回村落。
使得远行客面对此情此景,不能不思念归程,感伤自己的漂泊。
桐江景色好,烟水茫茫漠漠。
绿波似染就,青山如削成。
环绕着严陵滩畔,但见白鹭飞,鱼儿跃。
为区区薄宦外出漂泊,到底为了何事?况且早先已有云泉山水之约。
赋一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唱一曲王仲宣的“从军有苦乐”。
【集评】宋·释文莹:“范文正公谪睦州,过严陵祠下。
会吴俗岁祀,里巫迎神,但歌《满江红》,有‘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之句。
公曰:‘吾不善音律,撰一绝送神。
’曰:‘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
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吴俗至今歌之”(《湘山野录》卷中)。
宋·黄升:“换头数语最工”(《花庵词选》卷五)。
【赏析】柳永工于慢词,尤工于以慢调写羁旅行役。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6篇)
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6篇〕《满江红》原文、翻译及赏析篇一原文: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译文长江、汉江从西方奔流直下,在黄鹤楼望去,浩淼的江水如葡萄般碧绿澄澈。
江水相通,好似都带着岷山和峨嵋山融化的雪水浪花,这便是锦江的春色。
你是在陕州留有爱民美誉的通判,我却是思乡未归的浪子。
面对这里的景色怎能没有感情,我将会殷切的述说。
你千万不要读《江表传》,祢衡真是令人同情,深感痛惜。
只能空对鹦鹉洲,苇花依旧萧瑟。
书生何苦与这种人纠缠,权势人物如曹操与黄祖也都已一闪过去。
希望使君能像李白一样潜心作诗,赶追崔颢的名作《黄鹤楼》诗。
注释满江红:《乐章集》、《清真集》入“仙吕调〞。
宋以来作者多以柳永词为准。
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一般例用入声韵。
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
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和恢张襟抱。
亦可酌增衬字。
南宋姜夔改作平韵,附着于后,那么情调俱变,但用者不多。
朱使君:朱寿昌,安康叔,时为鄂州〔冶所今湖北武汉武昌〕知州。
使君,汉时对州郡长官之称,后世如唐宋时就相当于太守或刺史。
江汉:长江和汉水。
高楼:指武昌黄鹤楼。
蒲萄:喻水色,或代指江河。
语出李白《襄阳歌》有“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
岷峨句:岷山和峨嵋山融化的雪水浪花。
锦江:在四川成都南,一称濯锦江,相传其水濯锦,特别鲜丽,故称。
杜甫《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
〞南山:终南山,在陕西,朱寿昌曾任陕州通判,故称。
遗爱:指有惠爱之政引起人们思念。
《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孔子闻郑子产卒时“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剑外:四川剑门山以南。
苏轼家乡四川眉山,故自称剑外来客。
《江表传》:晋虞溥著,其中记述三国时江左吴国时事及人物言行,已佚,《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多引之。
刘克庄《满江红》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刘克庄《满江红》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金甲雕戈 [12] ,记当日、辕门初立 [13] 。
磨盾鼻、一挥千纸 [14] ,龙蛇犹湿 [15] 。
铁马晓嘶营壁冷 [16] ,楼船夜渡风涛急 [17] 。
有谁怜、猿臂故将军 [18] ,无功级 [19] 。
平戎策 [20] ,从军什[21] 。
零落尽,慵收拾。
把《茶经》香传 [22] ,时时温习。
生怕客谈榆塞事 [23] ,且教儿诵《花间集》 [24] 。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 [25] ,今何及 [26] !注释:[12]金甲:金属制成的铠甲。
雕戈:雕刻着花纹的长戈。
戈,一种长兵器。
[13]辕门:军营中出入之处仰起两车,车辕相向以为门。
《史记·项羽本纪》:“召见诸侯将,入辕门膝行。
”[14]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
刘克庄自二十三岁起,在军中负责草拟文书。
盾鼻,盾纽。
《北史·荀济传》:“会于盾鼻上磨墨檄之。
”一挥千纸:言文思敏捷。
[15]龙蛇:形容字迹飞舞。
湿:墨迹未干。
[16]铁马:战马。
[17]楼船:高大的战船。
[18]猿臂故将军:指李广。
《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19]无功级:李广和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不得封侯。
功级,汉代以杀敌首级记功,故称功级。
[20]平戎策:平定入侵者的策略。
[21]什:篇什。
朱熹曰:“《诗》雅、颂无诸国之别,故十篇为一卷。
犹军法十人为什。
”后世因称诗篇曰什。
[22]《茶经》:唐陆羽著《茶经》三篇。
香传(zhuàn):《宋史·艺文志》载侯氏《萱堂香谱》、沈立《香谱》等。
[23]榆塞:北方边塞。
《汉书·韩安国传》:“累石为城,树榆为塞。
”宋太祖“尝令于瓦桥一带,南北分界之所,专植榆柳。
”古代多植树以防边。
[24]《花间集》:唐五代词集,蜀人赵崇祚编,是最早的一部词总集,多写儿女恋情、离别相思的作品,风格绮靡。
诗人辛弃疾满江红原文与赏析
诗人辛弃疾满江红原文与赏析诗人辛弃疾满江红原文与赏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人辛弃疾满江红原文与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诗人辛弃疾满江红原文与赏析 1满江红·点火樱桃辛弃疾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
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译文】似火樱桃,如雪荼藦,映辉斗艳。
春色正浓,喜见春笋破土而出。
母燕引着雏燕试飞,黄莺呼叫伴侣。
春带愁来,不带愁去,令人伤怀。
登楼望家国,有层山叠水相隔,饮烟已经被山挡住了,家在哪里呢?古今家国之恨,向谁倾诉。
乡梦恐怕难以传到千里之外了,唯闻子规啼三更月。
杜鹃声声劝归,人却难以归去。
【注释】茶蘑:亦称酴醿,以色似酴醿酒而名。
落叶小灌木,春末夏初开白花。
一架:荼藦枝细长而攀缘,立架以扶,故称一架。
龙孙:竹笋的别名。
紫苔苍壁:长满青紫色苔藓的土阶。
乳燕引雏:母燕引着雏燕试飞。
流莺唤友:黄莺呼叫伴侣。
肠千结:以千结形容愁肠难解。
蝴蝶梦:庄子梦见自己化为蝴蝶,后人造以蝴蝶称梦。
子规:亦名杜鹃。
【创作背景】《满江红·点火樱桃》写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也没有其他材料可供参阅,但从此词的意境推测,可能是辛弃疾中年政治失意后的思归之作。
【赏析】此词描写词人因春归而想家的悲凉情绪,它以春景为媒介,充分体现了自家身世和国家命运都很悲惨的感叹,是一首饱含政治色彩的上乘之作。
它之所以流传下来,为人所喜欢,不仅在于它饱含深情厚意,更在于作者在写词时不是枯燥地、直通通地诉说,而在生动鲜活的意境描写中创造了幽远深邃的抒情境界。
上片即景伤春。
词人的艺术触觉是十分敏锐的:词人既欣赏江南之春的美好,又痛惜江南之春的不久长。
岳飞《满江红》全文带解释
岳飞《满江红》全文带解释岳飞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接下来搜集了岳飞《满江红》全文带解释,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满江红·写怀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注释1、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2、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3、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4、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5、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6、等闲:轻易,随便。
7、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8、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9、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赏析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
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满江红译文及赏析
满江红译文及赏析满江红译文及赏析原文:满江红·暮雨初收柳永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满江红翻译:傍晚的落雨刚刚停止,桐江一片寂静,远征的航船在夜幕中靠岸停泊。
对面的岛屿上,水蓼稀疏雾霭寒凉,秋风吹拂芦苇萧索作响。
多少渔人行驶着小船,却只见船上的灯火飞快地回归村落。
对此令我思念起回归的路程,对漂泊生活产生了厌倦而忧伤的情绪。
桐江景色美丽,雾霭漠漠密布,好似浸入了水波之中,山峰如刀削一般,白鹭和鱼儿围绕严陵濑飞翔和跳跃。
游宦生涯跋涉辛苦一事无成,何况早就有归隐云山泉石的心愿。
回归吧,羡慕渊明的躬耕田园,厌倦仲宣的从军艰苦。
满江红字词解释:⑴满江红:词牌名,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为《上江虹》,后改今名。
柳永始填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此词为仄韵,为正体。
《乐章集》注“仙吕调”,高栻词注“南吕调”。
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
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⑵长川静:长河一片平静。
川,指江河。
征帆:远行船上之帆。
⑶蓼烟:笼罩着蓼草的烟雾。
蓼,水蓼,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⑷苇风:吹拂芦苇的风。
萧索:象声词,形容风声。
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
”⑸几许:有几个。
短艇:轻快的小艇。
⑹遣:使,令。
行客:词人自谓。
回程:回家的路程。
⑺桐江:在今浙江桐庐县北,即钱塘江中游自严州至桐庐一段的别称。
又名富春江。
⑻漠漠:弥漫的'样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⑼严陵滩:又名严滩、严陵濑。
在桐江畔。
⑽游宦: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离开本国至他国谋求官职,谓之游宦,后泛指为当官而到处飘荡。
底事:何事,为了什么事呢?⑾云泉约:与美丽的景色相约,引申为归隐山林之意。
满江红-汉水东流(辛弃疾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满江红·汉水东流宋代:辛弃疾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
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
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
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
尊中酒,堪为别。
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
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但从今,记取楚楼风,庾台月。
标签咏史怀古、告诫译文汉水滔滔,向东流去;它冲净了那些满脸长着胡须的敌人嘴上沾着人民的膏血。
人们都说:当年你家的飞将军,英勇威列地打击敌人。
攻破敌人坚固的城池的时候,迅速勇猛,像迅雷过耳那么快;在玉帐里谈论兵法或者是研究战术的时候,态度激昂兴奋,语言慷慨激烈,两颊都结了冰。
回想王郎,你才到结发的年令,就从事戎马生活。
继承着先人的事业。
我腰里悬挂的宝剑没有用了,只有在无聊的时候,把它当作乐器,弹着剑柄唱唱歌。
今天拿着酒杯,喝着酒为你送别。
况且这是我的好朋友你,又是重新被任用,你簇拥旌节的仪仗,登上了拜将坛,封你为编率大军的将军。
你是大丈夫男儿汉,应当把马革裹尸当作自己的誓言,为了消灭敌人,为国捐躯是最光荣的。
有些人,贪图安乐,迷恋女色,是自伐生命,应以为戒,再也不要说它了。
从今后,要牢牢记住:咱们在楚楼、裴台吟风赏月的这段友谊。
注释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流经湖北,穿武汉市而入长江。
髭胡:代指入侵的金兵。
膏血:指尸污血腥。
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
他善于用兵,作战英勇,屡败匈奴,被匈奴誉为“飞将军”。
金城:言城之坚,如金铸成。
雷过耳:即如雷贯耳,极言声名大震。
玉帐:主帅军帐的美称。
冰生颊:言其谈兵论战明快爽利,辞锋逼人,如齿颊间喷射冰霜。
结发:即束发。
古代男子二十岁束发,表示成年。
从戎:从军。
弹铗:敲击剑柄。
汉坛旌节:暗用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大将事。
马革裹尸:用马皮裹卷尸体。
蛾眉: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代指美女。
楚楼:即兰台。
故址在今湖北江陵。
庾台:一称南楼,在今湖北武昌市。
东晋庾亮为荆州刺史时,曾偕部属登斯楼赏月。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因为友人军职升迁是一件大喜事,所以此词全无哀婉伤感之情,通篇都是对友人的赞扬与鼓励,只是最后提醒友人不要忘记知音好友,一点即止。
岳飞《满江红》翻译赏析
岳飞《满江红》翻译赏析导读: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意思说的是年轻人要珍惜生命和时间,要善于利用每一分钟时间不断完善自己,锻炼自己,取得成功,而不要等到年老体弱时,才懊悔自己年轻时的少不更事,虚度光阴.到那时再感到悲观失望已经是悔之晚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出自岳飞《满江红》,原意为: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现可指年轻人不要轻易地虚度年华,随便消磨时光,等两鬓斑白时才顿然醒悟,到时候就只剩下了叹息和悲伤了。
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②,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③,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①满江红:原为吴民祭祀河神的迎神之曲。
②怒发冲冠:暗用荆轲刺秦王事。
③靖康:宋钦宗年号,靖康二年(1126),金人攻陷汴京,徽、钦二帝被掳,北宋遂亡。
④贺兰山:在宁夏自治区,此处借指敌境。
作品译文《满江红·怒发冲冠》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
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赏析]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词,表现出词人以国家存亡为己任的耿耿忠心。
在历次民族危亡中,都给人以巨大鼓舞。
这首词以义愤填膺的肖像描写开篇,极力展现对北宋灭亡的愤怒。
“潇潇雨歇”,壮中寓悲;“三十功名”,回顾自己的`战斗生涯;“八千里路”展现自己战斗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江红译文及赏析
导读:原文:
满江红·暮雨初收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满江红翻译:
傍晚的落雨刚刚停止,桐江一片寂静,远征的航船在夜幕中靠岸停泊。
对面的岛屿上,水蓼稀疏雾霭寒凉,秋风吹拂芦苇萧索作响。
多少渔人行驶着小船,却只见船上的灯火飞快地回归村落。
对此令我思念起回归的路程,对漂泊生活产生了厌倦而忧伤的情绪。
桐江景色美丽,雾霭漠漠密布,好似浸入了水波之中,山峰如刀削一般,白鹭和鱼儿围绕严陵濑飞翔和跳跃。
游宦生涯跋涉辛苦一事无成,何况早就有归隐云山泉石的心愿。
回归吧,羡慕渊明的躬耕田园,厌倦仲宣的从军艰苦。
满江红字词解释:
⑴满江红:词牌名,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为《上江虹》,后改今名。
柳永始填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此词为仄韵,为正体。
《乐章集》注“仙吕调”,高栻词注“南吕调”。
格调沉郁激昂,前
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
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⑵长川静:长河一片平静。
川,指江河。
征帆:远行船上之帆。
⑶蓼烟:笼罩着蓼草的烟雾。
蓼,水蓼,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⑷苇风:吹拂芦苇的风。
萧索:象声词,形容风声。
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
”
⑸几许:有几个。
短艇:轻快的小艇。
⑹遣:使,令。
行客:词人自谓。
回程:回家的路程。
⑺桐江:在今浙江桐庐县北,即钱塘江中游自严州至桐庐一段的别称。
又名富春江。
⑻漠漠:弥漫的样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
⑼严陵滩:又名严滩、严陵濑。
在桐江畔。
⑽游宦: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离开本国至他国谋求官职,谓之游宦,后泛指为当官而到处飘荡。
底事:何事,为了什么事呢?
⑾云泉约:与美丽的景色相约,引申为归隐山林之意。
云泉,泛指美丽的景色。
⑿归去来:赶紧回去吧。
陶潜著《归去来兮辞》以抒归隐之志,故后用“归去来”为归隐之典。
仲宣:三国时王粲的字,王粲初依荆州刘表,未被重用,作《登楼赋》,以抒归土怀乡之情。
后为曹操所重,从曹操西征张鲁。
⒀从军乐:即《从军行》。
王粲曾作《从军行》五首,主要抒发行役之苦和思妇之情。
满江红赏析: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游宦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桐江秋夜,秋风萧索,雾霭密布,山峰如削,景色凄凉,加之渔火回归,鹭鱼自适,怎不令词人“念回程,伤漂泊。
”,怎不令词人感叹“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此时此刻,词人一心羡慕渊明的躬耕田园,厌倦仲宣的从军艰辛,终于忍不住高喊——归去来兮!
严陵滩畔,即严陵濑,是汉代严光(字子陵)钓鱼处。
严子陵因不屈就所任谏议大夫的官职而隐耕于富春山。
王粲,字仲宣,作《从军五首》,写从军的辛苦与对故乡的怀念。
陶渊明,作《归去来兮辞》。
这首词与柳永的另一首《思归乐(天幕清和堪宴聚)》词表现“归隐”情绪手法相同,都是触景生情。
所不同的是,前者因凄凉的桐江秋夜景色而生情,后者因“宴饮聚会”和“佳丽歌舞”而生情。
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
桐江秋夜之景无不染上词人厌倦宦游、向往归隐的心绪。
不过,由于柳永平生追求功名与爱情,“归去来兮”也只是空喊而已,就如同这东流的桐江之水,终难归去。
一说“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是词人写仲宣作《登楼赋》抒其归土怀乡之情,后为曹操所重,晚年从军,以此表达词人希望自己也
能得明主一售的愿望。
这倒也符合柳永一贯的价值取向,但恐有违本词主题。
傍晚的落雨刚刚停止,桐江一片寂静,远征的航船在夜幕中靠岸停泊。
对面的岛屿上,水蓼稀疏雾霭寒凉,秋风吹拂芦苇萧索作响。
多少渔人行驶着小船,却只见船上的灯火飞快地回归村落。
对此令远行客思念起回归的路程,并对漂泊生活产生了厌倦而忧伤的情绪。
桐江景色美丽,雾霭漠漠密布,好似浸入了水波之中,山峰如刀削一般,白鹭和鱼儿围绕严陵濑飞翔和跳跃。
游宦生涯跋涉辛苦一事无成,何况早就有归隐云山泉石的心愿。
回归吧,羡慕渊明的躬耕田园,厌倦仲宣的从军艰辛。
个人资料: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
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满江红译文及赏析】
1.满江红古诗译文、赏析
2.满江红的译文
3.《满江红》原文及译文
4.张煌言《满江红·屈指兴亡》鉴赏及译文赏析
5.文天祥《满江红·燕子楼中》鉴赏及译文赏析
6.苏轼《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译文及赏析
7.满江红赏析1100字
8.满江红·写怀赏析
上文是关于满江红译文及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