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知心理学知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野的研究 感受野:在感觉系统中,能够引起某
一神经细胞反应的受刺激区域,称为 该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特征觉察器:在大脑中存在着专门负 责对外部刺激信息特征加工处理的特 殊细胞。
简单细胞: 脑中那些对投射到眼睛视网膜上各种
简单的光线模式最为敏感地作出反应的 细胞。 复杂细胞: 复杂细胞的功能与简单细胞相同,但是 它们不像简单细胞那样受视网膜上的位 置的严重影响。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复 杂线条觉察器细胞要最好地作出反应, 则只需要线条的方位和亮度合适,而线 条在视网膜上的位置则并不重要。 超复杂细胞
刺激呈现时间
呈现时间分为短、中、长3种。 短的呈现时间达到60%正确辨认率所需 的时间,长的时间为达到90%正确辨认率所 需的时间再加5ms,中等呈现时间为短-长 的呈现时间的中点值。 全部实验应用的呈现时间范围为3585ms。
认知心理学所理解的知觉
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 即在已贮存的知觉知识经验的参与下,理 解当前刺激的意义。
简言之,知觉就是对刺激意义的理解, 这种刺激意义的理解(获得)就是当前刺 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Warren等(1970)的音素恢复效应
实验
实验时:让不同的被试分别听一个不同的句子, 如:
实验研究
Tulving, Mandler & Baumal(1964) 在 字词识别实验中,通过改变刺激呈现 时间来研究自下而上加工,而通过改 变作为上下文的字词的数目来研究自 上而下加工。
刺激材料 一些句子,如: The huge slum was filled with
dirt and disorder.
自下而上加工
1、从视觉输入开始 以视觉的再现结束。
2、视觉输入传递顺序, 分为高低阶段。
3、低阶段依赖视觉输 入;高阶段产生知 觉再现。
4、低阶段的结果,不 受高阶段影响。
自上而下加工(Top-Down processing)
• 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 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 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从而调整 特征觉察器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
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
当视觉的总体特征(大字母)与听觉刺 激相一致时,听觉辨别的速度加快;当视 觉的总体特征不同于听觉刺激时,听见辨 别就会受到干涉,速度就变慢了;但是, 听觉辨别的速度不受局部特征(小字母) 的影响。
三、模式识别
1、模式识别概述 2、模式识别过程 3、模式识别理论
一、模式识别概述
※马尔(Marr)计算理论
• 要素图。这种表征和描述是两维的。 • 二又二分之一维略图。这种表征是
阴影、双眼视差、运动等方面的信 息。 • 三维模型表征。
四、结构优势效应
1、字词优势效应 2、客体优势效应
• 结构优势效应
整体的结构在模式识别中所起的有 利的作用。位于整体结构中的对象 的知觉速度高快于结构不严密的组 织中知觉对象的知觉速度。
1、模板说
(1)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 各样的过去生活中形成的外部, 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2)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 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 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 为与那个模板相同。 (3)模式就得到识别了。
• 实验材料
12 34 1234
1234 1234
Neisser (1964) 的实验
材料:6个一行的字母,共用很多行。
被试任务:在所看的材料中(许多行字 母中),尽快地搜寻到一个特定的字 母(靶子)。(在下页材料中,靶子 字母都为Z。)
ODUGQR QCDUGO CQOGRD QUGCDR URDGQO DUZGRO UCGROD DQRCGU ODUGQR QCDUGO CQOGRD QUGCDR URDGQO
支持实验
Posner(1967)利用9个点构成几种基本的 模式,如三角形、字母M或F以及随机点模式 。 在一组实验中,他们先让被试看16幅畸变模 式,这些畸变模式一个个地随机呈现,要求 被试将所呈现的每个畸变模式划入某个范畴 (原型),对他们的每次分类操作均给予反
馈。
练习完之后,要求被试对一组新的图形 进行分类,记录被试的错误率及正确反应 的时间。
二、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1、自下而上加工(数据驱动加工) 和自上而下加工(概念驱动加工) 2、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 工
• 自下而上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
• 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 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 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 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结果表明
随着呈现时间增加,靶子词的正确识别 率都逐步提高;
有上下文的靶子词的正确识别率均高于 无上下文的(甚至没有靶子词时,在有上 下文的条件下,被试还可以正确猜出一些 靶子词)。
较长的刺激呈现时间更有利于无上下文 的靶子词的识别,而上下文的作用这时却 减弱。
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的交互作 用
实验过程
实验采用Stroop作业的一种变式-视 听干涉。先呈现一个视觉刺激,持续80ms, 在视觉刺激开始呈现后40ms,被试通过耳 机可以听到H或S的读音,按键作出相应的 反应,记录其反应时。被试要始终注视视 觉刺激,视听两种刺激的作用有40ms的重 叠。
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的关系
(1)一致:被试听到的和看到的字母相同; (2)无关:被试听到某个字母,但看到的 是长方形; (3)冲突:被试听到的是一个字母,而看 到的是另一个字母。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 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 激的组合。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是感觉 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 再决定它与长时记忆中哪个项目有着最 佳匹配。
二、模式识别过程
• 分析 • 比较 • 决策
三、模式识别理论
• 1、模板说 • 2、原型说 • 3、特征说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ax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sho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orang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table. 在每个句子中, *表示某个字母缺失。
实验过程
每次实验时,先给被试呈现一个注视点,然 后短暂地呈现上述刺激材料中的一种,紧接着呈 现掩蔽刺激( )和供选择的两个字母。这两 个字母的位置对应于所要测试的刺激材料中的字 母位置。
被试任务:回答这两个字母中的哪一个是刚 才在刺激材料中的这个位置上看见过的,记录其 正误。
实验过程分有先行信息(Precue)和无先行信 息(Postcue)两种。
信息 • 例子: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自上而下加工
1、输入图形分成字母串; 2、将字母串与单词比较,
从而确定单词的意义。 3、对组成单词理解其意
义; 4、对不能组成的单词,
则返回最初阶段重复 加工,直到将字母串 全部组成单词。
图形知觉中的自上而下的加工
认知心理学的 一个基本观点: 人已有的知识 和知识结构对 当前的认知活 动具有决定性 作用。
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为要识别的靶子 词,在这之前的字词即为上下文。
无上下文
刺激材料类型
disorder
4字上下文 filled with dirt and disorder
8字上下文
The huge slum was filled with dirt and disorder
靶子呈现时间:从0到140ms,梯度为20ms。
实验结果 听第一个句子的被试倾向于将缺失字母(即
*eel )的词听成wheel; 听第二个句子的被试则会听成heel; 听第三个句子的被试会听成peel; 听第四个句子的被试会听成meal。
2、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 (1)假设考验说
• 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 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至验 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 解释。
心理学证据
• 固定网像的研究
• 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映像并不是恒定的,它 的位置总是在变化着。
• 如果用技术手段把映像固定在视网膜的确 切相同的位置时,对物体的知觉就消失了。
• Pritchard (1961)采用一种技术使客体 在眼睛运动条件下,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 置不变,即得到客体的固定网像(Stopped Image)。
• 例如:A、G、B等字母。特征包括:水 平线、垂直线,大约45°度角的线、曲 线等。
• 特征分析说能够说明对于模式至关重要 的是那些特征间的关系。
例如:A. 处于两条大约45°的线在顶 部相交,而横跨的一条水平线与这两条 线都相交。
特征说的证据
• 神经生理学的证据 • 心理学的证据
神经生理学的证据
• 试想一下拼图游戏:最初阶段, 只有一些拼块的形状和颜色配合
逐步地思考拼到哪里?几个拼 块相互拼接,在尝试错误中不断 尝试。接下来,这回大致有个整 体的轮廓了,可以预测所要描述 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案,这回,根据已有的这方面知
识,开始寻找可以拼的拼块。
2、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Navon(1977)区分总体特征 (Global Feature)和局部特征,前者 可看作整体,后者可看作部分。例如, 一个大的字母“H”可由一些小的字母 “S”构成。这样,大的字母“H”就 是整体或总体特征,小的字母“S”就 是部分或局部特征。
模板匹配样例
预加工
在模板匹配模型增加了一个预加工过 程,即在模式识别的初期阶段,在匹配 之前,将刺激的外形、大小或方位等加 以调整,使之标准化。这样就可以大大 减少模板数量。
演示
2、原型说
• 原型说的突出特点是,它认为在记忆 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 模板,而是原型(Prototype)。 • 原型被看作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 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这 种原型反映一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知觉
• 一、知觉的概念和理论 • 二、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 三、模式识别 • 四、结构优势效应
一、知觉的概念和理论
• 1、知觉的概念 • 2、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假设考验说
刺激物说
1、知觉的概念
• 思考:普通心理学对知觉是怎样界定 的?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 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 的、整体的反映。
老图形 原图形 畸变小 畸变大 (新)
错误率 20
32
44
56
(%)
反应时间 2.88
2.93
3.62
3.75
(秒)
3、特征说
• 特征说认为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 是以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过 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 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 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 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 别了。
(2)刺激物说(直接理论)
• 刺激物说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否认 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
• 其著名代表人Gibson认为,自然界的刺激 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 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 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 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 验。
a
IVMXEW EWVMIX EXWMVI IXEMWV VXWEMI MXZEWI VIMEXW IVMXEW EWVMIX EXWMVI IXEMWV VXWEMI MXVEWI
B
Selfridge的“鬼城”模型
• 该模型以特征分析为基础,将模式识别 过程分为4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一些 “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这些层 次顺序地进行工作,最后达到对模式的 识别。
1、字词优势效应
Reicher(1969)首先在实验中确定字词优势效 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 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Reicher用速示器给被试呈现一组刺激材料。 材料分为:
(1)一个或两个单个字母
(2)一个或两个由4个字母组成的字词
(3)一个或两个由4个字母组成的无意义的 字母串(非字词)
一神经细胞反应的受刺激区域,称为 该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特征觉察器:在大脑中存在着专门负 责对外部刺激信息特征加工处理的特 殊细胞。
简单细胞: 脑中那些对投射到眼睛视网膜上各种
简单的光线模式最为敏感地作出反应的 细胞。 复杂细胞: 复杂细胞的功能与简单细胞相同,但是 它们不像简单细胞那样受视网膜上的位 置的严重影响。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复 杂线条觉察器细胞要最好地作出反应, 则只需要线条的方位和亮度合适,而线 条在视网膜上的位置则并不重要。 超复杂细胞
刺激呈现时间
呈现时间分为短、中、长3种。 短的呈现时间达到60%正确辨认率所需 的时间,长的时间为达到90%正确辨认率所 需的时间再加5ms,中等呈现时间为短-长 的呈现时间的中点值。 全部实验应用的呈现时间范围为3585ms。
认知心理学所理解的知觉
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 即在已贮存的知觉知识经验的参与下,理 解当前刺激的意义。
简言之,知觉就是对刺激意义的理解, 这种刺激意义的理解(获得)就是当前刺 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Warren等(1970)的音素恢复效应
实验
实验时:让不同的被试分别听一个不同的句子, 如:
实验研究
Tulving, Mandler & Baumal(1964) 在 字词识别实验中,通过改变刺激呈现 时间来研究自下而上加工,而通过改 变作为上下文的字词的数目来研究自 上而下加工。
刺激材料 一些句子,如: The huge slum was filled with
dirt and disorder.
自下而上加工
1、从视觉输入开始 以视觉的再现结束。
2、视觉输入传递顺序, 分为高低阶段。
3、低阶段依赖视觉输 入;高阶段产生知 觉再现。
4、低阶段的结果,不 受高阶段影响。
自上而下加工(Top-Down processing)
• 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 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 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从而调整 特征觉察器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
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
当视觉的总体特征(大字母)与听觉刺 激相一致时,听觉辨别的速度加快;当视 觉的总体特征不同于听觉刺激时,听见辨 别就会受到干涉,速度就变慢了;但是, 听觉辨别的速度不受局部特征(小字母) 的影响。
三、模式识别
1、模式识别概述 2、模式识别过程 3、模式识别理论
一、模式识别概述
※马尔(Marr)计算理论
• 要素图。这种表征和描述是两维的。 • 二又二分之一维略图。这种表征是
阴影、双眼视差、运动等方面的信 息。 • 三维模型表征。
四、结构优势效应
1、字词优势效应 2、客体优势效应
• 结构优势效应
整体的结构在模式识别中所起的有 利的作用。位于整体结构中的对象 的知觉速度高快于结构不严密的组 织中知觉对象的知觉速度。
1、模板说
(1)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 各样的过去生活中形成的外部, 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2)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 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 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 为与那个模板相同。 (3)模式就得到识别了。
• 实验材料
12 34 1234
1234 1234
Neisser (1964) 的实验
材料:6个一行的字母,共用很多行。
被试任务:在所看的材料中(许多行字 母中),尽快地搜寻到一个特定的字 母(靶子)。(在下页材料中,靶子 字母都为Z。)
ODUGQR QCDUGO CQOGRD QUGCDR URDGQO DUZGRO UCGROD DQRCGU ODUGQR QCDUGO CQOGRD QUGCDR URDGQO
支持实验
Posner(1967)利用9个点构成几种基本的 模式,如三角形、字母M或F以及随机点模式 。 在一组实验中,他们先让被试看16幅畸变模 式,这些畸变模式一个个地随机呈现,要求 被试将所呈现的每个畸变模式划入某个范畴 (原型),对他们的每次分类操作均给予反
馈。
练习完之后,要求被试对一组新的图形 进行分类,记录被试的错误率及正确反应 的时间。
二、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1、自下而上加工(数据驱动加工) 和自上而下加工(概念驱动加工) 2、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 工
• 自下而上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
• 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 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 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 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结果表明
随着呈现时间增加,靶子词的正确识别 率都逐步提高;
有上下文的靶子词的正确识别率均高于 无上下文的(甚至没有靶子词时,在有上 下文的条件下,被试还可以正确猜出一些 靶子词)。
较长的刺激呈现时间更有利于无上下文 的靶子词的识别,而上下文的作用这时却 减弱。
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的交互作 用
实验过程
实验采用Stroop作业的一种变式-视 听干涉。先呈现一个视觉刺激,持续80ms, 在视觉刺激开始呈现后40ms,被试通过耳 机可以听到H或S的读音,按键作出相应的 反应,记录其反应时。被试要始终注视视 觉刺激,视听两种刺激的作用有40ms的重 叠。
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的关系
(1)一致:被试听到的和看到的字母相同; (2)无关:被试听到某个字母,但看到的 是长方形; (3)冲突:被试听到的是一个字母,而看 到的是另一个字母。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 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 激的组合。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是感觉 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 再决定它与长时记忆中哪个项目有着最 佳匹配。
二、模式识别过程
• 分析 • 比较 • 决策
三、模式识别理论
• 1、模板说 • 2、原型说 • 3、特征说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ax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sho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orang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el was on the table. 在每个句子中, *表示某个字母缺失。
实验过程
每次实验时,先给被试呈现一个注视点,然 后短暂地呈现上述刺激材料中的一种,紧接着呈 现掩蔽刺激( )和供选择的两个字母。这两 个字母的位置对应于所要测试的刺激材料中的字 母位置。
被试任务:回答这两个字母中的哪一个是刚 才在刺激材料中的这个位置上看见过的,记录其 正误。
实验过程分有先行信息(Precue)和无先行信 息(Postcue)两种。
信息 • 例子: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自上而下加工
1、输入图形分成字母串; 2、将字母串与单词比较,
从而确定单词的意义。 3、对组成单词理解其意
义; 4、对不能组成的单词,
则返回最初阶段重复 加工,直到将字母串 全部组成单词。
图形知觉中的自上而下的加工
认知心理学的 一个基本观点: 人已有的知识 和知识结构对 当前的认知活 动具有决定性 作用。
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为要识别的靶子 词,在这之前的字词即为上下文。
无上下文
刺激材料类型
disorder
4字上下文 filled with dirt and disorder
8字上下文
The huge slum was filled with dirt and disorder
靶子呈现时间:从0到140ms,梯度为20ms。
实验结果 听第一个句子的被试倾向于将缺失字母(即
*eel )的词听成wheel; 听第二个句子的被试则会听成heel; 听第三个句子的被试会听成peel; 听第四个句子的被试会听成meal。
2、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 (1)假设考验说
• 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 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至验 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 解释。
心理学证据
• 固定网像的研究
• 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映像并不是恒定的,它 的位置总是在变化着。
• 如果用技术手段把映像固定在视网膜的确 切相同的位置时,对物体的知觉就消失了。
• Pritchard (1961)采用一种技术使客体 在眼睛运动条件下,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 置不变,即得到客体的固定网像(Stopped Image)。
• 例如:A、G、B等字母。特征包括:水 平线、垂直线,大约45°度角的线、曲 线等。
• 特征分析说能够说明对于模式至关重要 的是那些特征间的关系。
例如:A. 处于两条大约45°的线在顶 部相交,而横跨的一条水平线与这两条 线都相交。
特征说的证据
• 神经生理学的证据 • 心理学的证据
神经生理学的证据
• 试想一下拼图游戏:最初阶段, 只有一些拼块的形状和颜色配合
逐步地思考拼到哪里?几个拼 块相互拼接,在尝试错误中不断 尝试。接下来,这回大致有个整 体的轮廓了,可以预测所要描述 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案,这回,根据已有的这方面知
识,开始寻找可以拼的拼块。
2、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Navon(1977)区分总体特征 (Global Feature)和局部特征,前者 可看作整体,后者可看作部分。例如, 一个大的字母“H”可由一些小的字母 “S”构成。这样,大的字母“H”就 是整体或总体特征,小的字母“S”就 是部分或局部特征。
模板匹配样例
预加工
在模板匹配模型增加了一个预加工过 程,即在模式识别的初期阶段,在匹配 之前,将刺激的外形、大小或方位等加 以调整,使之标准化。这样就可以大大 减少模板数量。
演示
2、原型说
• 原型说的突出特点是,它认为在记忆 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 模板,而是原型(Prototype)。 • 原型被看作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 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这 种原型反映一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知觉
• 一、知觉的概念和理论 • 二、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 三、模式识别 • 四、结构优势效应
一、知觉的概念和理论
• 1、知觉的概念 • 2、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假设考验说
刺激物说
1、知觉的概念
• 思考:普通心理学对知觉是怎样界定 的?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 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 的、整体的反映。
老图形 原图形 畸变小 畸变大 (新)
错误率 20
32
44
56
(%)
反应时间 2.88
2.93
3.62
3.75
(秒)
3、特征说
• 特征说认为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 是以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过 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 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 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 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 别了。
(2)刺激物说(直接理论)
• 刺激物说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否认 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
• 其著名代表人Gibson认为,自然界的刺激 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 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 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 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 验。
a
IVMXEW EWVMIX EXWMVI IXEMWV VXWEMI MXZEWI VIMEXW IVMXEW EWVMIX EXWMVI IXEMWV VXWEMI MXVEWI
B
Selfridge的“鬼城”模型
• 该模型以特征分析为基础,将模式识别 过程分为4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一些 “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这些层 次顺序地进行工作,最后达到对模式的 识别。
1、字词优势效应
Reicher(1969)首先在实验中确定字词优势效 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 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Reicher用速示器给被试呈现一组刺激材料。 材料分为:
(1)一个或两个单个字母
(2)一个或两个由4个字母组成的字词
(3)一个或两个由4个字母组成的无意义的 字母串(非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