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水的组成练习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拓展训练(附2套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拓展训练(附2套试卷)

课题3 水的组成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如图是四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其对应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答案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其余都属于化合物。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并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如图所示),我们对所学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请将你的新认识写出三点。

(1) 。

(2) 。

(3) 。

答案(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3)水是一种氧化物或化合物解析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可以得出水的组成、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水的所属类别等信息。

用正确的化学用语进行描述即可。

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1.下列关于水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水能溶解多种物质B.水在100 ℃时能变成水蒸气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D.水在4 ℃时密度最大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水的性质。

A选项中“水能溶解多种物质”是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状态、水的密度均是水的物理性质;只有C选项描述的是水的化学性质。

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矿泉水、氧化铁、空气B.氮气、二氧化碳、冰和水的混合物C.铁粉、水蒸气、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D.五氧化二磷、稀有气体、氢气答案 C A项,矿泉水是混合物;B项,冰和水的混合物属于纯净物;D项,五氧化二磷是化合物,稀有气体是混合物,氢气是单质。

3.判断正误:(1)氢气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 )(2)对水通直流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3)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验纯时没听到声音,说明氢气很纯。

( )(4)氢气具有可燃性,火焰呈蓝色。

( )答案(1)√(2)✕(3)✕(4)✕解析(2)对水通直流电,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纯净物。

(3)若没有收集到氢气或氢气逸散,都可能听不到声音。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课后练习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课后练习

初三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课后练习1.201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C.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农业上大水漫灌农作物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A.氢气B.木炭C.红磷D.蜡烛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B.负极得到的气体具有可燃性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实验结束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3B.Al2O3C.AgCl D.Mg(OH)2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提高水的利用率可以节约水资源C.水通电分解生成两种单质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6.“”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A.B.C.D.7.人类的生命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水和氧气。

下列关于水和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属于氧化物B.氧气常用作氧化剂C.氧气可供给呼吸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8.1800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①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②常温常压时,1L水可溶解0.031L O2、0.57L O3。

A.水在通电时能发生化合反应B.实验中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导电性增强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的小D.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O3,也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9.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二氧化锰、氧气B.海水、氯酸钾、氢气C.氮气、锰酸钾、水D.稀有气体、高锰酸钾、二氧化碳10.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特殊催化剂可把水变成汽油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降低水的硬度C.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11.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后,先移出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12.下列有关水、氢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煮沸不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点燃纯净的氢气会听到尖锐的爆鸣声D.水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物质13.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尖锐爆鸣声表示不纯B.没有声音表示很纯C.声音很小表示较纯D.听到爆鸣声后,不能立即用这支试管收集氢气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单质,后者为化合物的是()A.水、食盐水B.氧气、空气C.红磷、水D.氧化镁、铁15.有关氢气验纯的操作,正确的是()A.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来验纯B.验纯时,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并且试管口向上C.验纯点火时,若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则表示氢气已纯D.验纯点火时,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16.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B.制取 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 O2﹣﹣收集 O2的集气瓶没盖严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17.关于氢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氢气是最轻的气体B.氢气难溶于水C.氢气的液态是淡蓝色的D.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填空题18.在化学实验操作台上摆放了如下一些物质:①红磷②蒸馏水③雨水④氢气⑤食醋⑥氧气⑦过氧化氢⑧空气⑨高锰酸钾现请将这些物质按下列分类摆放 (填序号)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作业课件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作业课件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

8.(4分)有下列物质:①氦气;②铜;③二氧化锰;④液氧;⑤氯酸钾
和二氧化锰加热后的剩余物;⑥食盐水;⑦空气;⑧氯化钠;⑨澄清石灰
水;⑩白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有__⑤__⑥__⑦__⑨_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有___①__②__③__④__⑧__⑩___。 (3)属于化合物的有___③___⑧__________。 (4)属于单质的有______①__②__④__⑩______。
7.(12 分)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
题: (1)接通直流电源后,D 管产生的气体是__氧__气____,检验的方法是 ____用_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检__验__,__如__果__木__条__复__燃___,__就__说__明__是__氧__气______。
9.(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氢气不纯,利用了氢气的 化学性质 B.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 集氢气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10.(5分)1800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 )
观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如下:(“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催化剂) 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___①__④__②__⑤__③____ (填序号)。上述过程
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__氢__原__子__、__氧__原__子__(_或__H_、__O__)_。
18.(10分)有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产生两种气体B 和C。已知铁丝可以在B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D,C 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A。

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02全练版课题3 水的组成

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02全练版课题3 水的组成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 探究水的组成1. 1784年,科学家卡文迪许演示了“易燃空气”的燃烧,发现燃烧产物只有水。

据此判断“易燃空气”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氢气2.(2021北京中考)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1中得到H2B.水由H2、O2构成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3.有关下图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B.水中加入氢氧化钠能增强水的导电性C.a管气体能燃烧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4.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收集到的气体是,a、b 两玻璃管内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如图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①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3)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

该实验中能够说明水的化学符号为“H2O”的实验现象....是。

知识点2 物质的简单分类5.(2022独家原创)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亚明·利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脯氨酸(C5H9NO2)可以驱动不对称催化反应。

从物质的分类判断脯氨酸属于( )A.混合物B.单质C.化合物D.氧化物6.(2022河南商丘睢阳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氧化镁水B.红磷空气C.冰铁D.氧气二氧化碳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D.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8.(2019湖北宜昌中考)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 B C D(1)表示混合物的有(填字母序号,下同);(2)表示单质的有,可以表示氧化物的有。

能力提升全练9.(2021山东济宁中考,3,)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氧化物的一组是( )A.MnO2、SO2、P2O5B.ZnO、CO2、H2SO4C.Na2O、H2O、KClO3D.SiO2、KOH、CH4O10.(2022江苏江阴期中,16,)如图是用家庭中的物品制成的电解水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约为2∶1B.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C.负极产生氧气,正极产生氢气D.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11.(2021四川眉山中考,7,)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4.3 水的组成》 练习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4.3 水的组成》 练习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课时练第4章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一、单选题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发现氧化铜先变成光亮红色,后又变成黑色,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B.通入氢气不够C.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后才通入氢气D.加热温度不够2.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无色无味的气体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则表明氢气较纯3.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B.①单质、③氧化物C.①单质、③化合物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B.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火一定能发生爆炸C.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D.家庭中若发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应杜绝一切明火,以防发生爆炸5.水是生命之源。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2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B.B端是电源的负极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6.阿中帮老师批改化学小精灵的实验记录本。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7.有关水的电解实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电解的反应是分解反应B.在正、负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其体积比约为1︰2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8.厉害了我的国!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成功托举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至近圆低地球轨道,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

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下列有关电解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电解水的时候加入少量硫酸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C.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D.该反应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9.一瓶气体经过化验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A.一种单质B.一种化合物C.单质、化合物的混合物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氢气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D.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是分解反应1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氢气与CuO 反应获得铜主要是利用了氢气的A.可燃性B.还原性C.碱性D.热稳定性12.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单质的是A.铁粉红磷B.空气二氧化碳C.水蒸气液氧D.高锰酸钾二氧化硫1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二、填空题1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电极上方产生的气体是_____和_____,二者的体积比约为_____,这个实验证明了水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课题3水的组成教师用卷范文文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课题3水的组成教师用卷范文文稿

课题3水的组成一、单选题1.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分子B.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为4:3C. 物质C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D. 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答案】D【解析】解:根据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如下图: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点燃 2N2+6H2OA、由微观构成图可知,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分子.故A正确;B、由微观构成图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为4:3.故B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物质C为氮气,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C正确;D、由上述反应可知,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2×14×2):【6×(1×2+ 16×1)】=14:27.故D错误.故选D.2.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此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 理论上若得到的氧气8mL,可同时得到16mL氢气C. 理论上若得到氢气4g,可同时得到2g氧气D. 与电源正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答案】C【解析】解:A、由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可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该说法正确;B、根据水电解时电解出氢气体积约为氧气体积的2倍.故该说法正确;C、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与氢气,其质量比是8:1.故该说法错误;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助燃.故该说法正确.故选C.3.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B. 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明矾或活性炭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C. 自来水厂常用次氯酸(HClO)消毒,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D. HClO是一种酸,pH值大于7【答案】D【解析】解:A、过滤用于除去不溶性固体,所以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故A正确;B、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明矾或活性炭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故B正确;C、HCl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C正确;D、HClO是一种酸,pH值小于7,故D错误.故选:D.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B.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C. 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答案】C【解析】解:A、反应生成的丙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为单质分子,所以物质丙属于单质;故A正确;B、反应前的甲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于反应后的丙物质的分子构成,因此可判断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C、根据化学变化是实质为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可知在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故C错误;D、反应前共有6个A原子和2个B原子,而反应后丙分子中只含有2个B原子,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每个乙分子中应含有2个A原子;故D正确;故选C.5.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B.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物C. 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D. 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答案】B【解析】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说法正确;B、过滤适用于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说法错误;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可使水中钙镁离子化合物转化为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说法正确;D、蒸馏是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然后冷凝成水的过程,是净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方法;故说法正确.故选:B.6.经分析某一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 一定是一种单质B. 不可能是混合物C. 不可能是化合物D. 一定是纯净物【答案】C【解析】解:经分析某一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磷元素,也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但是一定不是化合物,这是因为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故选:C.7.将充满下列各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有水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 氧气B. 氢气C. 一氧化碳D. 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水位上升很少,故选项错误;B、氢气难溶于水,水位上升几乎不变,故选项错误;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水位上升几乎不变,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试管内压强减小,水位上升最高.故选项正确;故选D8.下列方法可用于除去污水中可溶性有色物质的是( )A. 沉淀B. 过滤C. 吸附D. 静置【答案】C【解析】解:A、沉淀是通过静置使水中不溶性固体沉降在水的底部的方法,所以沉淀不能除污水中可溶性有色物质;故不正确;B、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不能除污水中可溶性有色物质;故不正确;C、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把水中有味、有色、有毒物质通过吸附而除去,能除污水中可溶性有色物质;故正确;D、通过静置使水中不溶性固体沉降在水的底部的方法,所以不能除污水中可溶性有色物质;故不正确;故选:C。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练习

课题3水的组成01知识管理1.氢气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__无__色、__无__臭的气体,__难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小__。

化学性质:(1)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淡蓝__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有__小水珠__,同时放出热量。

点燃水__。

(2)文字表达式:__氢气+氧气――→注意:氢气中若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2.水的分解实验现象: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__1∶2__。

气体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__带火星__的木条__复燃__,该气体是__氧气__;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__点燃__,该气体是__氢气__。

通电__氢气+氧气__。

表达式:__水――→实验结论:水是由__氢元素__和__氧元素__组成的。

点拨:由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和在电解过程中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消耗了氧气,所以电解水产生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两倍。

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单质:由__同种元素__组成的__纯净物__。

化合物:组成中含有__不同种元素__的__纯净物__。

氧化物:由__两种__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__氧元素__的化合物。

注意: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

02基础题考点1氢气1.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C)A.发出淡蓝色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D.燃烧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2.(娄底中考)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B)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B.听到轻微的爆鸣声C.未听到声音D.试管炸裂3.如图所示,小雨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

(1)观察到导管口有__淡蓝色__火焰,将干燥的冷烧杯倒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水雾__。

(2)据此,她发现氢气的一个性质是__可燃性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氢气+点燃水__,该反应属于__化合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练习《水的电解》练习能力提升卷

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练习《水的电解》练习能力提升卷

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水的电解》练习与能力提升卷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B.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电解水实验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小强通过计算知道,电解水时发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通过实验所得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小强继续进行下列探究,其中不可取的是()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的数据和理论上的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B.自来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后变为纯水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B. 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 水是一种氧化物D. 电解水时在负极得到氢气5.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 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C. 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D. 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体积比约为2∶16.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组成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D.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组成元素不同B.氧原子与碳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8.下列选项中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中采取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C.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约为2:1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9.由电解水的实验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③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氢气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D.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是分解反应11.关于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使用直流电对水进行电解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电源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大约是1:2D.电解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增强水的导电性12.下列物质反应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实事相符的是()A.水通电正负极分别产生氧气、氢气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白烟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13.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C.生成的氢分子与氧分子的分子个数比为2:1D.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B.电解水实验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两种气体质量比1:2C.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D.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1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过滤是降低天然水硬度的简单方法C.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都可以净化水D.清澈、透明的矿泉水是纯净物16.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C.氧气的三态变化﹣﹣氧分子的大小和间隔发生了改变D.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分子的构成不同17.我们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的信息和推论中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18.甲、乙两位同学共同完成电解水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实验后,有下列对话,其中正确的是()①甲指着氢气燃烧实验的装置说:“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若有水生成,我认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课题3 水的组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 )A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化合反应ﻩ D。

氧化反应2.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O3)属于( )A.单质ﻩB。

化合物ﻩC。

氧化物D。

混合物3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纯净水,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有一些是蒸馏水。

对于这一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容易导电 B.它适合于家庭养金鱼C.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D。

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属于( )A.纯净物ﻩﻩB。

化合物ﻩﻩC.氧化物D.混合物5.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

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产生,而且体积比约为2∶1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

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6.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B。

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3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3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题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一、单选题1.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冰”是纯净物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2.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3.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4.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是一种单质5.下列物质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KMnO4、MnO2、CO2都是氧化物B.人呼出的气体、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固体都是混合物C.SO2、硫黄、四氧化三铁都是化合物D.液氧、冰水混合物、氮气都是单质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水(H2O)通电生成氢气(H2)和氧气(O2),所以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TiO2C.K2CO3D.C6H12O68.在水的电解实验中, 实验前在水中加少量硫酸的目的( )A.增强水的导电性B.增加氧气的量C.增加氢气的量D.以上说法都正确9.关于水通电情况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可收集一种可燃性气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Word版 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Word版   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一、单选题1.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A.2.5mL或5mLB. 5mL或10mLC. 10mL或15mLD. 10mL或2.5mL2.下列关于氢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的火焰C. 将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烧着的氢气火焰上,烧杯内壁上会出现无色液滴D. 点燃氢气前,应先验纯3.如图是表示某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A. B. C. D.4.臭氧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的化学式为O3,它属于()A. 非金属单质B. 金属单质C. 化合物D. 混合物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 水分子由H2和O构成C. 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D. 水是氧化物6.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 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D. 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7.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B. 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C. 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 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8.下列从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氢分子和氧分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 “”所表示的粒子,可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D.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9.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因为氢气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B.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 用过滤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D. 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中的“钙”指的是钙元素10.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⑤该变化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⑥实验表明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三 水的组成 同步练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三 水的组成  同步练习.docx

课题三 水的组成 同步练习基础题1、电解水装置的理解,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1)在图中的电源上标明正负极; (2)试管甲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可以用 检验,试管乙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可以用 检验。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以得出:水是 组成的。

(3)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2、物质的简单分类。

下列的几种物质中:纯净的空气、 氧气、白酒、 冰水混合物、 过氧化氢溶液、氢气、高锰酸钾、洁净的海水、铁粉、矿泉水、四氧化三铁、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综合题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不正确的说法是( )A 、电解水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不能再分B 、电解水是分解反应C 、水中原来就含有氢气和氧气,只是一加热,氢气、氧气就放出来了D 、电解水时,水分子被破坏4、下列关于水的物理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纯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B 、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蒸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而冰的密度比水大C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得到氢气和氧气D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 ℃5、水的煮沸过程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何不同?6、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了n L 气体,则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理论上可收集到 ()A 、n LB 、2n LC 、0.5n LD 、8n L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B 、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不纯C 、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惟一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说明水的组成8、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不含( )A 、氧元素B 、氧原子C 、氧分子D 、水分子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水电解B 、氢气燃烧C 、呼吸过程D 、酒精挥发10、水是生命之源。

2022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练习题--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

2022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练习题--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2019广西贵港中考)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 )A.氢气B.木炭C.红磷D.蜡烛2.(2017江西中考)氮气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3.有关电解水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5.以下列举的物质中,肯定只含一种元素的是 ( )A.纯净物B.混合物C.单质D.化合物6.已知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C.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大,可以认为实验成功7.利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步骤Ⅰ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步骤Ⅰ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C.步骤Ⅱ的目的是检验氢气中是否含有水蒸气D.理论上步骤Ⅰ中参加反应的水和步骤Ⅲ中生成的水质量相等二、填空题8.(2018四川巴中中考)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宏观上观察:图示a、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9.下图表示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关系,请据图填写下列空白:物质类别:①,②;变化类型:③;物质名称:④,⑤(注:④、⑤所填的物质之间不必存在联系)。

水的组成练习题

水的组成练习题

课题3 水的组成
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共存物 B.蒸馏水 C.液氧 D.河水
2、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③水由氢气、氧气组成
④水电解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单质
B.水是混合物
C.水不属于氧化物
D.水是一种化合物
4、下列的水最纯的是()
A. 海水
B.自来水
C.井水
D.蒸馏水
5、电解水时,一般都要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原因是( ) A.它是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可以增加水的导电性
C.可以生成更多的氢气和氧气
D.可以除去水的有害物质
6、下列有关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 B.能够燃烧
C.难溶于水 D.密度很小
7、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
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B.未听到声音
C.听到声音很小D.试管爆炸
8、现有①水(H2O) ②铁(Fe) ③高锰酸钾 (KMnO4) ④医用75%的酒精⑤湖水⑥过氧化氢(H2O2) 六种物质,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属于氧化物的有。

9、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________极;
(2)B试管里的气体用________来检验;
(3)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

初三上册第四章课题三水的组成及练习

初三上册第四章课题三水的组成及练习

B ;
C
; ;

6、 经分析得知,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D )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不可能是混合物
D. 不可能是化合物.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
7、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原子,
B C ( 2)代表单质的_______ A 。 (1)代表混合物的是 ____ D (4)代表纯净物的是______ AD 。 (2)代表化合物的是____
4.将下列物质分别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分类。 (1)空气 (2)氧气 (3)水蒸气 (4) 二氧化碳 (5) 高锰酸钾 (6)铁粉 (7)氦气 (8) 氧化铁
小组讨论:1、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发生了化学变化 2、上述实验中是否有水滴生成?怎样检验有无 水滴生成?
有;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有水生成
二、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交流与讨论
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接通电源,观察并记 录两个电极附近和玻璃内发生的现象。
属于混合物的是 ⑥ ⑧ ;属于单质是 ① ② ⑦ ;属于氧化物的是 ④ ⑤ ; 属于化合物的是 ③ ④ ⑤ 。
5、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请根 据条件填写答案。
(1A )表示纯净物的是 (2)表示混合物的是 (3)表示单质的是 (4)表示化合物的是
A、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
C A
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比较
混合物 定义 纯净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由一种物质组成 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各 具有固定的组成,具有一定 成分保持原来的性质 的性质。 空气、溶液、合金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选择题
1. 蒸馏水是()
①单质②化合物③纯净物④混合物⑤氧化物
A.①②
B.②③⑤
C.③④
D.①②⑤
2.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氧气
B.水C.蛋白质 D.脂肪
3. 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4. 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 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
气体体积为()
A.a L
B. 0.5a L C.2a L D.无法确定
5.下列有关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
B.能够燃烧
C. 难溶于水
D.密度很小
6. 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B.未听到声音
C.听到声音很小
D.试管爆炸
7. 水是()
①单质②化合物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A.高锰酸钾、氮气
B.洁净的空气、氧气
C.铝、二氧化碳
D.硫粉、氧化镁
9.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10.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说法不可取的是()
A.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D.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火一定能发生爆炸
C.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
D.家庭中若发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应杜绝一切明火,以防发生爆炸
12.在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13.下列反应生成物都是单质的是()
A.电解水
B.分解过氧化氢
C.加热高锰酸钾
D.硫在氧气中燃烧
14.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
法中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B. 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C. 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 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15.下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表示()
16.对比下图两个实验中水的变化,用分子的观点分析它们的不同点,下列解释
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不断运动的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在电解水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在水蒸发中分子本身是不变的
17、下列结论中,不是由水的化学式得出来的是()。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C.水是无色的液体
D.由水参加的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二、填空题。

1、通常情况下,纯净的水是_______颜色、_______气味、没有_______的透明的_______体。

在压强为101kPa 时,它的沸点_______℃,凝固点_______℃;在_______℃时,它的密度最大,数值为_______。

2.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壁上有,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电解水时正极上汇集的气体能,证明是;负极上汇集的气体能,证明是,其体积比为,质量比为.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或,这个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同时也验证了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4、某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观察到管口有______色火焰,将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据此可说明氢气具有____性,用手触摸烧杯,感觉________,说明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________,化学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产物是水,是一种理想的无污染的能源,目前暂时不能普遍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解水时正极上汇集的气体能,证明是;负极上汇集的气体能,证明是,其体积比为。

这个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

6.下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

试回答问题:
(1) 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两管水位均下降,其中管水位下降快。

(2) A、B两管理论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

7.将下列物质分别按照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分类:
①河水、②氮气、③)冰水共存物、④氧化铁、⑤液氧⑥二氧化锰、⑦氯酸钾、
⑧稀有气体。

⑨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残留的固体⑩、双氧水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