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卿经典医案心悸怔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翰卿经典医案⼼悸怔忡
李翰卿(1892~1972)医学家。

字华轩,⼜名希缙。

⼤同市灵丘县沙坡村⼈。

1955年进⾏中西医结合⾮⼿术治疗宫外孕的研究,获得成功,被评为全国⼗⼤医学科研成果之⼀。

1960年编着《伤寒论113⽅临床使⽤经验》。

⼼悸怔忡
⼼悸证治
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论述,如《红炉点雪》中说:“悸者,⼼卒动⽽不安也。

惊者,⼼跳⽽怕惊也。

怔忡者,⼼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如⼈将捕之也。

”惊悸与怔忡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分,其发病原因也有差别。

因外因所引起,如突然受刺激,受到惊吓⽽发,⼼悸时作时⽌,谓之“惊悸”,病情轻;不因惊恐⽽发,⼼中动摇不宁,⽆休⽌时者,谓之“怔忡”,病情较重。

怔忡多由内因⽽造成,外⽆引起⼼悸产⽣的任何因素,病⼈⾃觉⼼中惕惕,稍劳即发,全⾝情况较差,其发病也缓,其病情较重。

⼼悸怔忡发病的主要原因与精神因素有关。

⼼动不安可由⼼⾎不⾜、⼼阳衰竭、⽔饮内停、瘀⾎阻络、痰⽕互结等所致,但其临床表现皆以⼼中动悸不安为主,中医学统称为“⼼悸”,可见惊悸、怔忡虽以虚者为多,但亦有实证,因⽽在临床时应切实掌握辨证论治,⽅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绝不可拘泥于⼀般的治疗⽅法。

验案赏析
例1
陈某,男,34岁。

门诊号:33452。

1960年8⽉9⽇初诊:⼼悸失眠,疲乏⽆⼒,⾯⾊⽆华,前⼏天咳嗽、咯⾎,⾆质暗,苔薄⽩,脉细⽆⼒。

西医诊断为风湿性⼼脏病、⼆尖瓣狭窄与闭锁不全。

处⽅:
炙⽢草9克党参7.5克桂枝7.5克熟地9克⽣⽩芍7.5克⿊芝⿇7.5克阿胶4.5克(烊化) ⽣龙牡各9克茯神7.5克
2剂,⽔煎服。

按:本案风湿性⼼脏病、⼆尖瓣狭窄与闭锁不全,属中医⼼悸怔忡,辨证为⽓阴两虚证。

因⽓阴、⽓⾎亏虚,使⼼失所养,⽽致神不守舍,⼼悸;疲乏⽆⼒,苔薄⽩,脉细⽆⼒,是⽓⾎双亏;⾆质暗,是⾎⾏不畅。

故⽤炙⽢草汤加减,⾟润通阳,⽓⾎并补,通利⾎脉,镇惊安神。

⽅中党参、炙⽢草补中益⽓;⽩芍酸敛和营,养⾎柔筋;桂枝通阳和营,活⾎通络;⿊芝⿇、熟地、阿胶益⽓补⾎;⽣龙牡、茯神镇惊安神。

例2
李某,男,40岁。

门诊号:12429。

1959年1⽉7⽇初诊:⼼悸⽓短,下肢及颜⾯浮肿,⾯⾊萎黄,⼤便稀,⼩便黄,苔薄⽩,脉滑。

处⽅:
陈⽪7.5克茯苓⽪6克⽣姜⽪6克桑⽪7.5克⼤腹⽪7.5克车前⼦6克(另包) 怀⽜膝15克⽣⽩芍9克。

2剂.⽔煎服。

按:脾虚运化功能失调,不能蒸化⽔液,湿邪浸渍肌肤,停聚成饮,故见肢体浮肿,湿困中
焦,停聚成饮,寒饮迫上,⽔⽓凌⼼,⼼阳阻遏,则见⼼悸⽓短。

⽔湿内聚,三焦决渎失司,膀胱⽓化不利,则出现⼩便不利,⽔⾛⼤肠⽽⼤便稀。

综上所述,⼀切症状都是⽔湿内停阳⽓不运之故。

本案病机在于脾虚,以致寒湿浸渍。

,治法当理⽓健脾,通阳利⽔,故以五⽪饮加减治之,寒湿尽除,⼼悸⾃⽌。

例3
李某,⼥,28岁。

门诊号:57207。

1963年6⽉10⽇初诊:因分娩时出⾎过多,⾯⾊苍黄,⼼悸失眠,⽓短乏⼒,苔薄⽩,脉虚⽆⼒。

此证属⼼⾎不⾜,胸阳不振。

治宜益⽓养⾎,安神⽌惊。

处⽅:
党参7.5克麦冬6克五味⼦6克炒枣仁9克当归4.5克菖蒲4.5克茯神7.5克⽢草6克
2剂,⽔煎服。

按:本案病机在于⽓⾎不⾜,因⽽益⽓养⾎为其正治,故⽓⽣⽽⼼悸除。

⽅以党参、⽢草、麦冬、五味⼦益⽓养阴;枣仁、当归和⾎敛津;茯神、菖蒲通窍安神。

例5
冯某,男,45岁。

门诊号:73800。

1964年2⽉7⽇初诊:⼼悸失眠,健忘,⾃汗,⽓短,不思饮⾷,苔薄⽩,脉细弱。

此证乃思虑过度,劳伤⼼神。

治宜健脾养⼼,益⽓补⾎。

归脾汤加减:
党参4.5克⽩术6克黄芪4.5克当归4.5克茯神6克远志4.5克⽊⾹6克元⾁4.5克五味⼦3克
2剂,⽔煎服。

按:本案病机在于⼼⾎亏虚,故以归脾汤治之,使⽓旺⾎⽣,则⼼悸⾃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