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实际或潜在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
疼痛被认为是继心率、血压、脉搏和呼吸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及早、充分、持续且有效的控制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益,也是医务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长期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性重构,导致疼痛进展和愈加难以控制。
及早控制疼痛,可以避免或延缓此过程的发展。
疼痛也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60% ~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癌性疼痛(以下简称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和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1)肿瘤相关性疼痛:指肿瘤压迫或侵犯软组织、皮肤、黏膜、骨、神经、脊髓、血管、脑膜、内脏,空腔脏器的穿孔或梗阻和脑转移导致的颅内压升高等导致的疼痛。
(2)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指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介入治疗等抗肿瘤治疗导致的疼痛。
如外科手术(开胸术、乳房切除术、截肢术等)后引起的神经损伤、瘢痕增生、脏器粘连、残肢痛和幻肢痛等。
化疗后引起的黏膜炎、周围神经变性(痛性多发性神经病)、栓塞性静脉炎、骨无菌性坏死等。
放疗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软组织纤维化、口腔炎等。
诊疗操作导致的疼痛也可归入此类,如食管镜、胃镜和结肠镜检查、伤口护理、皮下或肌内注射、动静脉置管、经皮穿刺肿瘤活检、骨髓穿刺活检、腰椎穿刺等,
需要预先镇痛和/或镇静处理。
(3)与上述均无关的疼痛:肿瘤患者的其他合并症、并发症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非肿瘤因素导致的疼痛。
如肿瘤患者高发的带状疱疹神经痛、压疮、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其他疼痛性疾病或伴有疼痛的其他疾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风)和恐惧、焦虑等精神心理因素诱发或加重的疼痛等。
1 癌痛常规筛查
2 癌痛评估
评估过程应在保证患者舒适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准确、全面并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的原则。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评估量表:①对于认知和语言交流能力均良好的患者,癌痛量化评估可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语言评分量表(verbal rating scale,VRS)和面部表情疼痛。
见文末
3 动态评估原则癌痛动态评估是指对患者的疼痛症状及其变化进行持续、动态的评价,包括对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程度、爆发痛、疼痛缓解和加重因素的评价,以及对镇痛治疗不良反应的评价。
动态评估对镇痛药物的剂量滴定具有重要意义。
1 治疗原则针对癌痛应采取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采用各种治疗方法,及早、充分、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预防和控制药物不良反应,减轻患者可能产生的心理负担和障碍,达到优化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2治疗方法癌痛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2.1病因治疗癌痛主要是由肿瘤或肿瘤治疗引起的,因此需要针对癌痛原因进行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可能减轻或消除癌痛。
2.2对症治疗即治疗不针对引起癌痛的病因,仅为缓解症状,包
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
轻度疼痛(1分≤ NRS ≤ 3分):
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和对乙酰氨基酚;
中度疼痛(4分≤ NRS ≤ 6分):
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或低剂量的强阿片类药物,可联合应用NSAID或对乙酰氨基酚以及辅助镇痛药物(抗惊厥类药物、抗抑郁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局部麻醉药物和双膦酸盐类药物等);
重度疼痛(7分≤ NRS ≤ 10分):
首选强阿片类药物,并可合用NSAID或对乙酰氨基酚以及辅助镇痛药物(抗惊厥类药物、抗抑郁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局部麻醉药物和双膦酸盐类药物等)。
(2)非药物治疗
用于癌痛治疗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有介入治疗(包括阻断神经传导通路的神经阻滞/毁损术、神经电刺激疗法、脑室内/椎管内药物输注通道植入术等)、放疗、物理方法(按摩、冷/热敷、经皮神经电刺激、针灸等)、认知训练(想象、催眠、放松、积极应对训练、行为激活等)、社会心理支持治疗等。
适当应用非药物疗法,可作为药物镇痛治疗的有益补充。
1 教育原则
(1)疼痛教育由接受过疼痛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的护士和临床药师实施。
(2)疼痛教育应从接触患者时立即开始,并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
(3)疼痛教育对象除患者本人还应包括其家属。
家属在患者的疼痛管理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为癌痛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
(4)评估患者及其家属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语言习惯等,
制订个性化教育计划,确保教育有效。
(5)疼痛教育内容的重点应根据患者所处疼痛治疗阶段来确定,教育的重点也应随着患者的改变及时调整。
(6)疼痛健康教育后应评价教育效果。
2 教育方式
(1)团体教育(2)个体教育(3)同伴教育(4)疼痛教育宣传栏:每季度更新疼痛教育宣传栏相关内容。
(5)多媒体疼痛健康教育等。
3 教育内容
(1)鼓励患者主动汇报疼痛。
(2)教会患者使用疼痛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和填写疼痛日记(见附件14)。
(3)消除患者常见疼痛相关误区。
①癌痛不是肿瘤晚期的标志,而长期存在或严重的癌痛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力,甚至会导致焦虑、抑郁等。
对于癌痛应该“止”,不能“忍”。
②镇痛药物及时、按时使用才能安全有效,而且所需要的镇痛药物剂量也最低,切勿仅在疼痛剧烈时才使用镇痛药物。
按时用药能保证体内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有效控制疼痛。
③疼痛患者规范化使用阿片类药物成瘾风险极低,患者不必因担忧成瘾风险而惧怕使用阿片类药物。
④患者担心一旦使用阿片类药物则需终身用药,事实上,疼痛若得到控制,可以随时安全停用阿片类药物或换用非阿片类药物。
(4)教会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呼吸放松疗法、冷/热敷等。
(5)指导患者用药相关注意事项。
①按时规律服药,不得随意增减剂量;②告知患者镇痛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方法,不良反应包括便秘、恶心、呕吐、嗜睡、头晕、尿潴留、皮肤瘙痒等;
③根据患者使用的药物,给予针对性的用药知识宣教;④患者居家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出现新的疼痛、药物不能缓
解的疼痛或疼痛有变化;出现不可缓解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尿潴留、便秘、谵妄等不良反应。
(6)建议患者居家期间监测并记录疼痛情况,提供出院后疼痛就医信息,发放信息卡,提供24 h 紧急联系电话。
本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您的点赞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