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的的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的的认识
【摘要】开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是省纪委省监察厅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对权力运行中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重点岗位进行廉政风险排查,促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廉洁高效,实现内部监控与外部监督、廉能管理与业务流程、自律与他律有效结合。

【关键词】风险岗位;廉能管理;认识
一、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
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防范的是廉政风险,管理的是防范工作。

要做到全面有效防范,就必须从查找风险点入手,切实打牢基础工作。

一是在查找廉政风险点的过程中,首先要放下思想包袱,敢于真找、真查,不避重就虚、不遮遮掩掩,做到“三个下功夫”:即:在找准风险点上下功夫,在找全风险点上下功夫,在找实风险点上下功夫。

只有风险点查找的准确到位、不缺不漏,才能实现防范管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是在查找方法上,要以界定工作职责为基础,从梳理工作流程入手,采取自上而下查找和自下而上逐级审核的方式,通过“自己找、大家提、组织点、群众议、集体定”的办法,全面深入查找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和监管风险及其发生的部位和环节。

三是突出重点,尤其要抓好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梳理查找。

廉政风险的排查重点就是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上的关键岗位,在这些重点岗位上,权力或大或小的存在,根据认真梳理排查后的廉政风险点,制定针对性强的防控措施,有效的防止岗位廉政风险的出现。

四是在查找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要结合领导班子、部室和工作岗位等实际,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进行归纳梳理和审查评估,按照风险发生机率和危害损失程度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监管权限,落实监管责任,制定防范措施,做到岗位职责明确,岗位风险清楚,防范措施得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二、动态跟踪、有效监控、全面有效防范岗位廉政风险
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关键在于防范。

如何使防范措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衡量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有无成效的关键。

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行风险岗位廉能防范制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等多种手段,重点是建立以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和后期处置办法为主要内容的廉政风险“三道防线”,动
态跟踪廉政风险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实施有效监控和积极处置,从而达到全面有效防范的目的,把风险的发生或者风险造成的损失尽可能地降到最低限度。

一是针对风险点采取前期预防措施。

主要是综合运用开展廉政教育、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等各种手段,主动防范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和岗位职责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制定前期预防措施的关键在于从本单位、本岗位的具体工作中找准“风险点”,梳理风险类型,属于思想道德风险的,要制定开展廉政教育的措施任务;属于制度机制风险的,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堵塞制度漏洞;属于岗位职责风险的,要进一步对岗位职责进行梳理,规范工作流程。

总之,要将前期预防措施与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紧密结合起来,使预防措施明确为具体工作任务,以便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

二是把中期监控机制建设作为开展风险预警和工作检查的动态性措施。

主要是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等各种手段,对党员干部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落实中期监控机制的关键在于真正发挥好各类监督渠道的作用,要通过设立举报箱、开设网上投诉专栏、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及时收集干部群众意见等方式建立廉政风险点监控网络,形成对岗位风险的有效监控。

同时,要发挥好及时纠错功能,随时纠正发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前期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针对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实施后期处置惩戒性措施办法。

主要是通过约谈、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以及组织处理等手段,对存在风险表现的个人进行告诫,对前期预防不到位的进行督导,对防范过程中发生的违规违纪的人和事给予一定的组织处理。

实施后期处置办法的关键在于对可能发生的腐败问题实施超前处置,及时纠正偏差,避免廉政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

三、开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应注意把握好几个方面
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正确行使权力,防止权力的腐蚀、扩张、交换和异化,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而腐败,实质上就是权力的腐败;预防腐败,就是要预防权力的腐败。

从现实情况来看,党员干部腐败无不是利用职务的便利,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各种形式的腐败活动,绝大多数是与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相联系的。


一是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要害。

现在党员干部的风险,主要是来自职业的风险,即用权的风险。

那么,风险防控主要是防控权力的不正确行使和滥用。

开展岗位权力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恰恰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和要害,即通过开展用权风险教育,理清职责权力,查找权力在行使过程中的风险点,制定“一对一”的具体防控措施,初步实现个人的自我防控。

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岗位廉政教育制度,用权风险提示制度,单位全方位公开制度,“三重一大”监督管理制度,重点岗位人员监督制度,以及规范自由裁量权等,实现有力的组织防控和监督防控。

从而,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

二是要制定出“一对一”的防控措施。

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

从实践情况
来看,查找风险点的难度最大、阻力最大。

这主要是因为,有的同志认为自己思想觉悟高,没有啥风险点;有的认为只要按规章制度办就行了,没必要查;有的认为公示风险点自己脸上没面子;还有的怕暴露“潜规则”等。

因此,开展这项工作必须针对这些模糊认识,加强用权风险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同时,要认真查找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违纪违法问题的风险点。

不仅如此,还要按“每项权力在行使的过程中,因什么原因(情况),会发生什么问题”把风险点准确描述出来,并制定出“一对一”的防控措施。

只要有一个风险点,就要有一个相对应的具体的防控措施。

它不是宏观的、综合的,而是微观的、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和可操作性的。

唯如此,才能做到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才能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把岗位权力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推向深入。

三是要实行全员参与,突出重点。

开展岗位权力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必须实行全员参与、突出重点。

只要有岗位,就会有权力,有权力就会有风险。

开展这项工作,实质上就是在进行一次权力观和廉洁从政教育的过程,是党员干部自我提醒、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过程。

所以,要实行全员参与。

同时,必须突出重点,即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和其他重要岗位三个层次。

领导岗位,重点查找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中层岗位,重点查找管理、执纪、执法等重要环节的风险点;其他重要岗位,重点查找在行使权力,尤其是自由裁量权等方面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点。

四是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风险防控。

开展岗位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涉及到所有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以及一般干部,涉及到所有的工作业务,难度大,阻力大。

这项工作能否搞好关键在领导,在“一把手”。

只有领导高度重视,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参加学习教育活动,带头查找岗位风险点,带头公开亮化风险点,带头制定和落实防范措施,带头作出廉政承诺,才能影响和带动中层和一般干部查找风险点,扎实开展这项工作。

否则,这项工作就要走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