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江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浙江理综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B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 .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D .聚合物(—[CH 2—CH 2—CH —|CH 3
CH 2—]n )可由单体CH 3CH =CH 2和CH 2=CH 2加聚制得
2. 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5H 10O 2,该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也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则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有
A .8种
B .9种
C .10种
D .11种
3. 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 9H 12
B .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
C .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 .异丙苯的和苯为同系物
4.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g 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0.1N A B .28gN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 C .0.1 mol•L ﹣1Na 2SO 4溶液含有0.1N A 个SO 42﹣ D .22.4L 氯气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一定为34N A
5. 已知反应:①Cl 2+2KBr====2KCl+Br 2,②KClO 3+6HCl (浓)====3Cl 2↑+KCl+3H 2O ,③2KBrO 3+Cl 2====Br 2+2KCl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3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 3>KClO 3>Cl 2>Br 2
C .反应②中若得到6.72 L Cl 2(标准状况),则电子转移个数为3.01×1023
D .③中1 mol 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6. 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 HA 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NaOH 溶液,其pH 变
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 H : O : H
A .由题可知HA 为弱酸
B .滴定终点位于c 和d 之间
C .滴定到b 点时:n (Na +)+ n (H +)-n (OH -)+ n (HA )=0.002 mol
D .滴定到
d 点时:c (OH -)>c (Na +)>c (A -) >c (H +)
7. 实验室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B .氢氧化钠溶液盛装在广口试剂瓶中 C .过氧化钠要密封保存 D .铝片放在不密封的容器里
8. 现要配制0.1 mol/L 的Na 2CO 3溶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 B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 .原容量瓶洗净后没有干燥
D .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9. 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H +
[:Cl :]- B. C. H :N :H D.
10.某同学为测定Na 2CO 3固体(含少量NaCl )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必须在①②间添加吸收HCl 的装置
B .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
C .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③中
D .称取样品和③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 2CO 3固体的纯度
..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氧化铁可溶于氢碘酸:Fe2O3+6H+=2Fe3++3H2O
B.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OH-=NH3↑+H2O
C.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Cu2++H2S=CuS↓+2H+
D.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12.某的透明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
B. 、、、
C. 、、、
D.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燃料,它们属于可再生资源
B.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裂解等石油加工方法,其目的均为得到更多的汽油D.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所示柱形图,纵坐标表示第二周期元素最高正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
B.图②所示曲线,表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图③所示曲线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正反应速率改变值
D.图④所示曲线,甲、乙分别表示有、无催化剂时发生的反应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C.反应热的单位kJ·mol-1表示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相同
1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可将炽热的镁粉放在氮气中冷却
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常温下铁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
D.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蔗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
B.硫酸铵和乙酸铅均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C.乙炔和乙醛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D.淀粉和油脂都是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18.《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人冶金、制陶瓷、硫磺、火药等的过程,是我国古代闪耀的“科技之光”,下列冶
19.下列物质不列入空气质量日报发布内容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20.在容积为2 L的3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
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甲乙丙
反应物投入量 3 mol A、2 mol B 6 mol A、4 mol B 2 mol C
到达平衡的时间/min 5 8
A的浓度/(mol·L-1)c1c2
C的体积分数w1w3
混合气体密度/(g·L-1)ρ1ρ2
A.若x<4,则2c1<c2
B.若w3=w1,可断定x=4
C.无论x的值是多少,均有2ρ1=ρ2
D.容器甲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平衡平均速率为v(A)=0.3 mol·L-1·min-1
二、填空题
21.下图一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图一中的直流电源为一种性能优良的Al-Ag2O电池,其原理如图二所示。

该电池中铝是负极,试写出电池工作时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和电池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接通电源后,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质量分数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

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_______极;c电极上发生______反应(“氧化”或“还原”);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产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_;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_____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pH是否发生变化(“增大”、“减小”或“不变”)
甲溶液_________;乙溶液_________;丙溶液______________。

22.Ⅰ、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2,则(15分)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________。

(2)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精确值是________mol/L。

(3)在该温度下,将100 mL 0.1 mol/L的稀硫酸与100 mL 0.4 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__。

Ⅱ、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铵、⑦硫酸氢铵、⑧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4)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

(5)④、⑤、⑦、⑧四种溶液中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③和④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Na+)=c(Cl-)>c(OH-)>c(NH+4)
B.c(Na+)=0.1 mol/L
C.c(Na+)+c(NH+4)=c(Cl-)+c(OH-)
D.c(H+)>c(OH-)
Ⅲ、常温下,amol/L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等体积bmol/L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混合液呈中性,求该温度下NH3·H2O的电离常数________
23.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取m g固体样品进行加热,完全分解产生CO2112mL;另取m g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150mL稀盐酸时产生CO2112mL,过量时产生CO2448mL(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
(1)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
(2)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
24.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
(4)实验的具体操作是: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滴加浓硝酸;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