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套试卷汇总}2019年宜兴市某知名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预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与铁粉的氧化。
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答案】B
【详解】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正确;
B.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250﹣20)mL=230ml,进入水的体积是45mL,即氧气的体积是4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
=45mL
230mL
≈19.6%,故错误;
C、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故正确;
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使结果准确,故正确。
答案:B。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位于世界前列
B.自然界中,无色透明的水都可以直接饮用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城市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
【答案】C
【详解】A、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故A不正确;
B、自然界中,无色透明的水可能含有可溶性杂质或微生物,不能直接饮用,故B不正确;
C、煮沸可以除去水中钙镁离子等,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C正确;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但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会造成水体污染,城市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放,故D不正确。
故选C。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
【答案】C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属于结论,不属于现象,故A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现象不正确,故B错误;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现象描述正确,符合题意,故C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是结论,不属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4.2019年11月7日下午,定西市消防支队在龙湾半岛广场举行消防宣传活动。
生活中我们也要了解一些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防止危险的发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晚上在家中闻到煤气泄漏的味道时,应立即开灯检查
B.在加油站内玩手机
C.蜂窝煤的煤粉加工车间应紧闭门窗并少开通风设备,防止粉尘污染空气
D.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答案】D
【分析】有关消防安全知识,选择正确的说法。
【详解】A、晚上在家中闻到煤气泄漏的味道时,不要立即开灯检查,防止电火花引燃煤气,不符合题意;
B、在加油站内玩手机,这样做非常危险,可能引发汽油燃烧爆炸,不符合题意;
C、蜂窝煤的煤粉加工车间应禁止烟火,打开门窗打开通风设备,防止粉尘混合空气点燃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
D、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符合题意。
故选D。
5.下列关于物质的应用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4600L氧气可加压装入40L钢瓶中是因为氧分子间的间距变小了,错误;
B、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用活性炭除去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正确;
C、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炼铁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错误;
D、用飞机在云层中撤布干冰,实施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导致周边水汽凝结,错误。
故选B。
6.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①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可作燃料,故A错误;
B、①端午时节棕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②氮气能被压缩成液氮——分子之间有间隔,微观解释正确,故B正确;
C、②氧气和臭氧混合后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①夜间发现家里燃气泄漏,空气中可能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不能开灯检查,否则可能引起爆炸,故D错误;
故选B。
7.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小组同学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B.滤渣中一定含有镁和银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银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镁
【答案】B
【分析】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硝酸银溶液中,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镁,即反应后镁过量。
【详解】A、镁过量,则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液中不含有硝酸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镁过量,说明滤渣中含有银和镁,该选项说法正确;
C、镁过量,滤液中含有硝酸镁,不含有硝酸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镁过量,说明滤渣中含有银和镁,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8.用如图装置,制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资料:①HCOOH(甲酸)
24
H SO
浓
H2O + CO↑;②CuO+CO=Cu+CO2。
A.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②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C.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固体变红
D.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大气
【答案】B
【详解】A、甲酸生成CO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故正确;
B、反应②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都是-2价,故错误;
C、氧化铜是黑色,铜是红色,所以a处应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固体。
故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进入空气,故正确。
故选:B。
9.2019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下列不符合爱护水资源理念的是
A.淘米后的水用来浇花
B.农业和园林浇灌改漫灌为喷灌、滴灌
C.化工厂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里
【答案】D
【详解】A、淘米水浇花符合一水多用的原则。
故A不符合题意;
B、农业和园林浇灌改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有效的节约用水。
故B不符合题意;
C、化工厂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污染。
故C不符合题意;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里会造成水污染。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淬火后的钢针不能弯曲
B.用汽油可以乳化油污将其除去
C.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D.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出现明显刻痕
【答案】B
【详解】A、淬火后的钢针,硬度和强度都提高了,不能弯曲,正确。
B、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故错误。
C、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因此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故正确。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下的刻痕比黄铜片上的深,故正确。
故选:B。
11.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取固体B.称固体C.量取水
D.写标签
【答案】D
【解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D、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图中所示标签书写的内容是氯化钠溶液、10.0%,正确。
故选D。
1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物D.熔点,沸点
【答案】C
【详解】A、颜色、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密度、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可燃性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氧化性也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熔点和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C。
【点睛】
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13.“古丈毛尖”闻名全国。
绿茶中含有丰富的硒,硒有防癌、抗癌作用,这里的“硒”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元素D.离子
【答案】C
【详解】绿茶中含有丰富的硒,这里的“硒”强调的是存在的元素,不是分子、原子、离子。
故选C。
14.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B.检查气密性
C.取用石灰石D.验满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A连接仪器时应用两只手分别抓住试管和橡皮塞,通过旋转橡皮塞连好仪器。
也不要在桌面上进行,以防出现用力过大而损坏试管。
此项不正确。
B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将导管的末端浸入水
中,用手捂住试管,如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此项正确。
C石灰石为块状固体,取用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用镊子夹取。
步骤:将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后,再把试管缓缓地竖立起来。
此项不正确。
D二氧化碳气体验满时应用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如观察到木条熄灭,说明气体已收集满。
此项不正确。
所以应选B项。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15.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原因是CO溶解在水中
B.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鉴别CO和CO2这两种气体
D.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氧化物
【答案】C
【详解】A、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B、碳单质有的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有的是由分子构成的,如C60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6.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X+ZCl2=Z+XCl2Y+2HCl=YCl2+H2↑X+HCl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Y>X B.X>Y>Z C.Y>X>Z D.Y>Z>X
【答案】C
【详解】由方程式可知,X、Y可以和Z的氯化物溶液反应,说明X、Y的活动性都比Z强,而Y可以和盐酸反应,说明Y在氢前,而X不能和盐酸反应,说明X在氢后,所以X、Y、Z的活动性顺序为:Y>X>Z。
故选C。
17.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除异味
B.葡萄酿酒
C.冶炼金属
D.光合作用
【答案】A
【解析】A、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其具有吸附性,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B、葡萄酿酒过程中有酒精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利用还原性物质将金属从矿石中冶炼出来,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有机物,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化学变化会伴随着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放热、发光等,但这些特征却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例如电灯通电发光就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看有无新物质生成。
18.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
C.矿石粉碎D.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
【答案】B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矿石粉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睛】
判断的关键是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19.臭氧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化学式为O3。
臭氧属于
A.单质
B.氧气
C.稀有气体
D.化合物
【答案】A
【分析】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详解】A、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正确;
B、氧气化学式为O2,臭氧化学式为O3,故B不正确;
C、臭氧不属于稀有气体,故C不正确;
D、臭氧是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二氧化锰粉末和炭粉都是黑色的,观察粉末的颜色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B、鉴别硬水和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不符合题意;
D、食盐和蔗糖都能溶于水,水溶液都是无色的,加水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2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就能灭火,原因是_____。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
(3)制作粽子的原料一般有糯米、瘦肉、食盐、大枣、食用油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
(4)过氧化钠(Na2O2)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氧气,常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Na O+2CO=2Na CO+O
【答案】隔绝氧气肥皂水糯米222232
【详解】(1)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就能灭火,原因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2)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肥皂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
(3)制作粽子的原料一般有糯米、瘦肉、食盐、大枣、食用油等,其中富含糖的是糯米;
(4)过氧化钠(Na2O2)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 O+2CO=2Na CO+O。
222232
22.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
(2)铁制品和铝制品在空气中,________更耐腐蚀。
(3)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
(4)炼铁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
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5)含有镁粉2.4g、铁粉6.6g、铜粉4.2g、铝粉3.6g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有8g固体剩余。
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g。
【答案】铝铝导热性Fe2O3+3CO 高温
2Fe+3CO20.7
【详解】(1)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依次是氧、硅、铝、铁、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填:铝;
(2)铝比铁活泼,但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氧化物薄膜,从而对铝起到保护作用,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则铝制品在空气中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故填:铝;
(3)铁具有导热性,所以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故填:导热性;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
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高温
2Fe+3CO2;故填:Fe2O3+3CO
高温
2Fe+3CO2;
(5)Cu和的金属活动性在(H)之后,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所以剩余的8g固体里肯定有全部的铜;除了铜外还剩3.8g固体应该是铁,因为镁和铝的活动性都比铁强,所以酸先与Mg,Al反应。
那么就是2.4gMg、3.6gAl、6.6g-3.8g=2.8g铁和硫酸完全反应了。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参与反应的镁、铁、铝的质量,就可计算出各自产生氢气的质量。
设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x,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y,铝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z,2442
Mg+H SO=MgSO+H
242
2.4g x
242
=
2.4g x
x=0.2g
↑
2442
Fe+H SO=FeSO+H
562
2.8g y
562
=
2.8g y
y=0.1g
↑
242432
2Al+3H SO=Al(SO)+3H
546
3.6g z
546
=
3.6g z
z=0.4g
↑
则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0.2g+0.1g+0.4g=0.7g 。
故填:0.7。
23.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测定某赤铁矿中氧化铁的纯度:
向赤铁矿中通人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假设赤铁矿中杂质不参与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通入一氧化碳 ②加热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 中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
(3)B 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装置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
(5)实验前称量赤铁矿的质量为20g 。
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后B 装置总质量增加了13.2g ,则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
【答案】① 红色粉末逐渐变黑 2NaOH+CO 2=Na 2CO 3+H 2O 防止空气进入B 装置 结尾处点燃或收集气体 80%
【解析】(1)该实验中为了防止爆炸,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排尽管中的空气,故选①。
(2)装置A 中观察的现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黑。
(3)B 装置中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CO 2=Na 2CO 3+H 2O 。
装置C 的作用是防止空气进入B 装置,使测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准确。
(4)该实验中有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故为了防止污染空气,需要在装置结尾处点燃或收集气体。
(5)由题干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
设20g 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232
点燃Fe O +3CO 3CO 2Fe+160
132x
13.2g 160132=x 13.2g
解得x=16g 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6g 20g
×100%=80%。
24.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得出水是由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过滤肥皂水加热煮沸氧气氢气氢、氧2H2O 2H2↑+ O2↑
【分析】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和水的电解,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详解】(1)自然界中的水可以通过沉降、过滤,吸附以及蒸馏的方法进行净化;
(2)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浮渣产生,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泡沫产生,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能产生不溶性固体,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是氢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氢气由氢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 2H2↑+ O2↑。
三、实验题
25.如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将燃烧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时,就会加热了瓶内的空气,使之外逸,会导致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
如果改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白磷,使白磷燃烧,如图2所示,此法可以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气体的逸散。
请回答:
(1)写出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实验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由该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氮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各写出一点即可);
(4)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4P+5O2点燃
2 P2O5白磷在集气瓶内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的1
5
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氧
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 5
【解析】(1)实验1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
2 P2O5。
(2)实验2是白磷在空气中燃烧,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白磷在集气瓶内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
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的1
5。
(3)反应后集气瓶内1
5
是水,剩余
4
5
几乎是氮气,说明氮气不溶于水,而且磷在剩余的氮气中不能燃烧,
说明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根据实验现象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的1
5
,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2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选择恰当的装置可用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_____,正放在桌面上。
(3)若选择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连接装置,在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最佳收集装置是_____。
(填写字母代号)
【答案】长颈漏斗2KMnO4∆
K2MnO4+MnO2+O2↑ 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再小心的将集气瓶
移出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D
【详解】(1)仪器a 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
口,再小心的将集气瓶移出水槽,防止氧气扩散,而后正放在桌面上。
(3)在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中,要求装置的气密性必须良好,故在加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的条件是不加热,故选固液不加热型装置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故选向上排空气法装置D收集,故组合装置为AD。
四、计算题
27.某学习小组将质量为ag 的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充分加热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若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共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
(2)反应后剩余固体中钾,锰两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
(3)a 的值为____?(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答案】(1)1.6g (2)39:55(3)15.8g
【分析】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固体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减少了,结合反应可知减少的质量即为气体氧气的质量,可以据此求算。
【详解】(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g-(a-1.6)g=1.6g ;
(2)反应后剩余固体中钾、锰两种元素的质量的质量不变,仍然和高锰酸钾中钾、锰元素的质量相同,故其质量比为:39:55;
(3)设:高锰酸钾的的质量(a 的值)为x
424222KMnO K MnO +MnO +O 31632x
1.6g
∆=↑
31632=x 1.6g
x=15.8g
答:该小组开始加入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15.8g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的计算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根据题给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已知量作为解题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