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的治疗方法】胃脘痛的用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脘痛的治疗方法】胃脘痛的用药
胃脘痛的治疗用药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急慢急性胃脘痛具有发病急骤。
疼痛剧烈,持续半小时以上不缓解,病情变化迅速,病程短等特点;慢性胃脘痛具有起病缓慢,疼痛渐发,或反复发作,疼痛可耐受,服药可缓解或症状消失,病势较缓,病程长等特点。
2.辨虚实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若补之则痛剧.大便常闭结不通,多见于新病体壮之人;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若攻之则痛剧,大便无闭结,多见于久病体弱之人。
3.辨寒热胃脘疼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苔黄或黄腻。
脉弦数或滑数、濡数为热证。
4.辨气血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在气者,有气滞、气虚之分。
其中,气滞者,多见胀痛,或涉及两胁,或兼见恶心呕吐,嗳气频频,疼痛与情志因素显著相关;气虚者,指脾胃气虚,除见胃脘疼痛外,兼见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而色少华,舌淡脉弱等。
在血者,有血瘀和血虚之异。
其中,血瘀者,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如针剌,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或兼见呕血、便血;血虚者,兼见面色萎黄不华.唇甲舌淡,头晕目眩,心悸神倦,脉细等。
5.注意兼夹胃脘痛病常见寒凝、气滞、食停、湿热、血瘀、气虚、阴虚等证,但各证往往不是单独出现或一成不变的,而是互相转化和兼夹的,如寒热错杂、虚中夹实、气血同病等。
临床上应结合各证的临床特点,综合考虑,具体分析。
二、治疗原则
总以通降和胃为大法,实者祛邪为主,虚者补虚调养脏腑为主,佐以通降。
急性疼痛时应“急则治其标”,重在祛邪止痛,慢性疼痛时应“缓则治其本”,寓补于通,标本兼治。
三、应急措施
对于急性胃脘痛病人可先用下列方法处理:
1.药物:
(1)肝气犯胃者,选用气滞胃痛冲剂,每次2包。
温开水冲服,服药次数随疼痛而定。
(2)寒邪犯胃者,选用温胃舒冲剂,每次2包,温开水冲服,日3次,或疼痛则服药。
(3)湿热中阻者,选用三九胃泰冲剂,每次2包,每日3次,温开水冲化凉服。
(4)饮食伤胃者,选用枳实导滞丸,每次2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5)瘀阻胃络者,选用元胡止痛片,每次4~6片,每日3~4次,凉开水送服。
(6)取云南白药中的“保险子”口服,有时可立即止痛。
2.按压止痛按压第2~4胸椎棘突,有时可立即止痛。
3.针灸针刺足三里穴,采用泻法,强刺激,对体弱者可平补平泻。
寒邪犯胃者用灸法,取艾卷点燃在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灸15分钟芹右。
4.手术急症胃痛,疼痛剧烈不缓解又合并有大量胃出血或穿孔时,出现血压下降,病情逐渐加重,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应立即转外科手术治疗。
四、分证论治
1.肝气犯胃证
症舌脉:胃脘胀痛,痛窜胁背,嗳气痛轻,恼怒痛重,食欲减退,胸脘痞闷,善太息,大便不渊,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病机分析:肝主疏泄,以条达为顺,胃主受纳,以通降为和,情志抑郁,恼怒伤肝,则疏泄失职,横逆犯胃,胃气阻滞,和降失常,
则胃脘胀痛,胸脘痞闷;胁为肝络之分野.故痛窜胁背;滞气停于胃脘则食欲减退,滞气上行则嗳气,气郁于胸则善太息,恼怒后肝气郁滞更甚故疼痛加重;弦脉主肝病、主痛。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四逆散。
药用醋柴胡、醋白芍、枳实、炙甘草。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畅气机,醋炙后则增强疏肝止痛之效,为君药;白芍柔肝、缓肝、养阴和血脉,又有缓急止痛之功,收脾气之散乱。
敛肝气之恣横,于土中抑木,醋炙后可增强柔肝敛阴之功,与柴胡相配.一散一收,疏导气血,助柴胡疏肝调气而不伤正气,为甩药;枳实苦泄,行气散结,使气机疏畅而不壅滞,调中焦运化,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畅气机之功,为佐药,同时枳实配芍药又可理气血;甘草缓急和中,与醋白芍相配,可缓急止痛,又能调和诸药为使药。
四药合用则疏肝理脾和胃,升清降浊,理气止痛,使肝气疏达,脾胃气机调畅,疼痛自止。
(2)加减:肝气郁结较严重,胀痛重不缓解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以疏肝理气止痛;若见胃脘嘈杂,灼热疼痛,呕吐泛酸,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者,此为肝郁日久化热,治以疏肝泻热,上方加吴茱萸、黄连、黄芩、牡丹皮、栀子以清肝泻热,和胃止痛;或改投化肝煎。
若嗳气、呃逆较重者,加旋覆花、沉香末、炒莱菔子以顺气降逆;若见肝郁脾虚,不思饮食,头晕乏力,脘胁胀满,脉弦细,改用逍遥散;若肝郁脾虚而气郁日久化火,在前证基础上又见心烦、便干、苔黄燥,用加味逍遥散。
(3)临证参考:本证候还可选用柴胡疏肝散治疗。
施今墨治本证首选沉香、乌药、半夏、厚朴、松香以通和胃气,再配香附、青皮、川楝子等疏泄盯郁。
秦伯未治本证常用柴胡疏肝散或调气散(香附、青皮、陈皮、藿香、木香、乌药、砂仁、甘草),凡肝气犯胃引起的胃脘痛,经久不愈,极易化火,治宜辛泄苦降,方用化肝煎合左金丸。
秦氏指出:胃气痛从肝胃施治,以理气为主,但需细致辨证,理气药性多辛燥,易耗气阴。
对肝血不足、肝火偏旺者慎用。
章次公认为本证宗旋
覆代赭汤、金铃子散等方,加苏子、佩兰梗、杏仁、羌活、防风、九香虫等,痛定后再加养血柔肝、缓急安中的芍药甘草汤及宁心安神的远志、柏子仁、夜交藤、合欢皮等药物收功。
章氏认为杏仁之氢氰酸可以镇痛,杏仁之油可以缓痉挛,用杏仁治胃痛是他的独特经验。
姜春华治本证常用柴胡、炒白芍、郁金、川楝子、青陈皮、佛手、陈香橼、旋覆花梗、枳壳、香附、草豆蔻,肝胃郁热则加山栀、黄芩、左金丸等。
认为此证以理气为主,但宜香而不燥。
董建华以香苏饮为主方加入通降之品,组成胀痛方。
由苏梗、香附、橘皮、枳壳、大腹皮、香橼皮、佛手组成。
如伴胁肋胀痛,口苦泛恶等肝郁不舒症状者,加柴胡、青皮、郁金等以疏肝解郁;伴见便秘腹胀者,可用酒大黄或瓜蒌、莱菔子以导滞通腑。
步如玉对气郁日久化火服药不愈者,投百合汤(百合、乌药)每获佳效。
总之,本证治以疏肝理气和胃为主,但理气药多辛香温燥,久用易耗气伤阴,对于单纯气机郁滞者适用,宜中病既止,对郁久化火者,不宜继续香燥行气,当配酸甘凉润养阴之品。
2.寒邪客胃证
症舌脉:胃脘冷痛暴作,畏寒喜暖,遇寒则痛甚,呕吐清水痰涎,口不渴,大便溏,舌淡苔白,脉弦紧。
病机分析:外感寒邪或贪食生冷或阴寒内生,寒邪凝聚于胃脘,阳气被遏,不得舒展,胃脘气机阻滞,不通而痛;寒为阴邪,主收引,气血遇寒则凝,故胃脘冷痛暴作,寒邪得温则自散.阳气舒展,故喜暖畏寒;中寒内盛,阳气被遏,中焦脾胃阳虚。
运化不健,和降失司,则呕吐清水痰涎,大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为胃寒之候,弦脉主痛,紧脉主寒,弦紧之脉为寒邪犯胃之象。
治法:散寒止痛,温中和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高良姜汤。
药用高良姜、桂枝、厚朴、当归、生姜。
方中高良姜善散脾胃寒邪,具有温中止痛之功,为君药;桂枝温阳散寒,助高良姜温中散寒止痛,为臣药;当归和血缓痛,厚朴宽中理气,共为佐药;生姜散寒通阳为使药。
诸药合用有散寒止痛,温中和胃之功。
(2)加减:寒邪偏重者加炮姜、川椒、荜茇;兼见风寒表证者加苏叶、
防风、荆芥;兼食滞者加焦三仙、制大黄、枳实、鸡内金以消食导滞;若寒湿阻胃,症见脘痛喜温,脘腹满闷,四肢欠温,恶心欲呕,舌苔白腻,此为外感寒邪,内伤生冷,寒湿阻遏,胃气郁滞,治宜疏表散寒化湿,药用藿香正气散治疗;呕吐清水痰涎偏重者,加吴茱萸、姜半夏,以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化痰涎;若寒邪郁而化热,寒热错杂,症见胸脘痞胀,恶心呕吐。
口干口苦,胃痛有灼热感,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改投半夏泻心汤以辛开苦降,寒热并用。
(3)临证参考:叶熙春治本证宗温中行气法,温中喜用高良姜、荜茇、川椒、甘松,干姜、荜澄茄等辛通腑阳;行气推崇天仙藤、南木香、九香虫、娑罗子、生香附等散结止痛。
并认为香附生用,取其辛燥之性,散气结,除胃湿,散胃寒,其功更彰;兼呕酸者,若舌苔薄白加海螵蛸,若舌苔白腻加螺丝壳。
魏长春治本证用自拟经验方合良附汤治疗(高良姜、香附、荜澄茄、吴茱萸、陈皮),夹湿邪者,加苍术、厚朴、茯苓之类;央食滞者,加神曲、枳壳、鸡内金之类;若内有气滞而外感风寒者,加苏叶之类。
秦伯未治本证用温中厚朴汤。
兼饮食不慎,寒食交阻,疼痛加剧者,酌加神曲、山楂等以消食滞。
秦氏认为胃寒痛如恶寒或呕吐白沫,宜用桂枝,不宜用紫苏。
紫苏行气宽中,可用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恶心等,但偏重于风寒解表,不若桂枝通阳化气,治里虚寒证最适宜。
章次公治本证常用肉桂、附子、丁香、荜茇、炮姜、吴茱萸、细辛、艾叶散寒;延胡索、香附行气止痛。
姜春华治本证常用高良姜、干姜、桂枝、苏梗、吴茱萸、川椒、制香附、荜茇、延胡索、乳香、没药等。
3.湿热蕴胃证
症舌脉:胃脘灼热疼痛,嘈杂口干或口黏而苦,渴不欲饮。
身重肢倦,纳杲恶心,小便黄,大便黏滞不畅,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病机分析:饮食不节,或其他原因,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蕴结于胃,气机阻滞则胃脘灼热疼痛;湿热熏蒸于胃脘则嘈杂,纳呆恶心;湿热郁滞中焦,上犯于口则口干或黏而苦.水津不布则渴而不欲饮;湿热困脾.则身重肢倦;湿热下侵膀胱则小便黄.湿热阻滞肠道则大
便黏滞不畅;舌苔、脉象均为湿热中阻之征。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清中汤。
药用半夏、陈皮、茯苓、黄连、栀子、草豆蔻、甘草。
方中以二陈汤清中焦湿邪为君;山栀子苦寒泻火,治胃热,黄连苦寒人中焦,清热燥湿.二者相配清胃热之力更强,为臣药;中焦有热,用栀、连苫寒泻火,易致格拒不纳,故加草豆蔻辛温燥湿健脾温胃以反佐,则邪易伏而病易愈;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则湿热除。
胃气和。
(2)加减:湿偏重加薏苡仁、白扁豆、藿香、厚朴、佩兰;热偏重者加黄芩、蒲公英、苦参;便秘者加枳实、制大黄;恶心呕吐者加竹茹以清热和胃降逆。
(3)临证参考:本证还可选用三仁汤或小陷胸汤合左金丸,或连朴饮合六一散加减治疗。
施今墨治本证常用栀子、知母、竹茹、龙胆草等药。
魏长春治本证用自订经验方加减.药用黄连、厚朴、石菖蒲、姜半夏、大豆卷、炒山栀、天仙藤、陈皮。
姜春华治本证常用苍术、茯苓、黄连、黄芩、川朴花、藿香、佩兰、薏苡仁、枳壳、望江南等.苦寒与芳化祛湿并用。
董建华治本证常用藿香、佩兰、芦根、滑石、黄芩等药,通过芳香化湿,清化湿热,使湿去热退,脾阳得振,胃气得复。
4.饮食伤胃证
症舌脉: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乔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气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或实。
病机分析:食滞胃脘,气机阻塞,升降失常,气滞不通则胃脘胀满疼痛;食积阻滞,胃气不降,浊气上逆而嗳腐吞酸,甚则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出食物后,胃中气机得畅。
积滞减故吐后痛减;食积停滞,脾胃受损则不思饮食;食积下迫,大肠传导失司则大便不爽,舌苔脉象均为食积内阻之象。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运用:
(1)常用方:保和丸加减。
药用麦芽、山楂、莱菔子、厚朴、香附、陈皮、连翘、甘草。
方中麦芽消食和中,长于消米面诸果食积,山楂消食化积.尤能消肉食油腻之积,莱菔子消食行滞,善化麦面痰气之积,三药合用,可消多种饮食积滞,共为君药;厚朴宽中导滞。
陈皮健脾消滞,理中焦之气以调中,香附解肝胃之郁以消食,三药行气散满,助麦芽、山楂、莱菔子消食积,共为臣药;盖食积日久易化热,故用连翘苦寒清热散结,又能制行气药温燥之性,为佐药;甘草益脾.调和诸药。
合而用之,则消食和胃。
理气止痛。
(2)加减:胃脘胀痛不减,加枳实以理气止痛;若不效,并见夫便不通者,可用小承气汤;若见苔黄燥便秘者,可用大承气汤;兼表证者,加紫苏、荆芥;食积化热者,加黄连、黄芩;脾胃素弱食滞者,用香砂枳术丸加神曲、麦芽;若属膏粱厚味或辛辣酗酒损伤脾胃,脾不运化,湿热内生,胃气不除者,症见胃脘灼痛,胸膈满闷,肢体困重,纳呆,啃杂吞酸,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滑,治宜理脾和胃,清化湿热,方用清脾饮。
(3)临证参考:因喜食而太过者,当助脾消导,善饥而食者,当补中益气;气恼后得食或食后气恼,当舒气解郁,兼以消化;病后、产妇,年高肯,凡有食滞,只宜消补兼施;暴伤饮食所致胃脘痛者,可用吐法.如瓜蒂散或盐汤探吐。
本证亦可用枳实导滞丸治疗。
魏长春治疗本证因饮食不节,停积于胃者,用自拟方(六神曲、炒山楂、炒莱菔子、陈皮、姜半夏、鸡内金、茯苓)。
章次公治本证选用六磨饮子。
姜春华治本证常用藿梗、苏梗、鸡内金、山楂、神曲、莱菔子、谷芽、麦芽、枳实、槟榔、木香、砂仁、制半夏、陈皮、大黄等。
步玉如治本证用保和丸改汤剂,莱菔子重用,郁甚加入槟榔。
5.瘀血阻胃证
症舌脉:胃脘疼痛较剧,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痛处固定,疼痛持久,或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病机分析:胃痛日久则局部络脉血行不畅,气机阻滞,终则瘀血
内停,胃络壅塞,不通则更痛,故胃痛剧烈,状如针刺或刀割;瘀血有形,故痛处固定且拒按;瘀血损伤络脉,血不循经,下渗大肠出于后阴则黑便;血瘀则舌少滋荣,故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血瘀则脉道血行不畅所以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失笑散。
药用蒲黄、五灵脂。
方中五灵脂通利血脉,行血止痛,蒲黄行血消瘀止痛,二药合用重在化瘀止痛。
(2)加减:若见脘腹胁肋胀满者,此气滞而血瘀,上方加三棱、莪术、当归、白芍、砂仁,以理气化瘀;气虚者合四君子汤并用。
(3)临证参考:瘀血轻者,可用手拈散治疗,或用膈下逐瘀汤治疗。
施令墨治本证多用延胡索、丹参、五灵脂、乳香、没药、桃仁、红花、蒲黄、莪术等。
魏长春治本证用自拟经验方,加味失笑芍甘汤(蒲黄、五灵脂、赤芍、炙甘草、丹参、玫瑰花、九香虫、香附)。
黄文东治本证首推当归,黄氏认为当归养血活血,并可与丹参、赤芍同用,在化瘀药中最为平和,红花、桃仁同用,兼有润肠活血之功,若属顽固、陈旧性胃脘痛,可用失笑散及少量制大黄,有化瘀止痛通络的作用。
董建华认为气滞日久,必然会引起血瘀,出现胃脘又痛又胀,以痛为主的症状,此时单用理气药不能解决,必须加用川楝子、延胡索等既能行气又能活血的药物,以达到行气宽胀、活血止痛的目的。
主张用川楝子、延胡索、香附、陈皮、枳壳、大腹皮组方治疗又痛又胀、以痛为主的血瘀轻型胃脘痛。
如郁久经火,伴见恶心、呕酸症状者,当配用左金丸、煅瓦楞子;如胃痛喜暖喜按畏寒,加高良姜、甘松以行气散寒止痛;心烦喜呕,舌红苔黄有热象者,加栀子、竹茹;如血瘀胃痛继续发展,瘀久入络,胃只痛不胀,或刺痛难忍,痛处固定,此时当以化瘀活血止痛为主,用炙刺猬皮、炒九香虫、炒五灵脂、川楝子、延胡索、制没药、制乳香、香附、香橼皮、佛手组方治疗,调血以和气。
并指出一般瘀血胃痛,痛势减轻或基本控制后,常有食少、乏力等虚象,可用和胃健脾调补法,以香砂枳术或香砂六君子之类收功,切忌
早补或峻补,因胃腑以通为补,如补不当,又会引起气滞血瘀,病情反复。
6.胃阴亏虚证
症舌脉:胃脘灼痛,口燥咽干,心烦,手足心热,食少,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病机分析:常见于素体阴虚之人,或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热病耗伤胃阴;或久病中虚,生化乏源;或胃脘痛日久化火伤阴;或胃热素盛,或长期服用辛香温燥药等均可导致胃阴不足.胃失濡养,气机不畅,上不布津,见胃脘灼痛,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胃阴不足,虚火内扰则见心烦、手足心热;气津不足,纳食不化,故食少;阴虚液耗,无以下溉,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燥;脉细数乃阴虚内热之征。
治法:滋阴养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益胃汤加味。
药用麦门冬、生地、沙参、玉竹、半夏、甘草、粳米。
方中重用麦门冬、生地,二药味甘性寒,功能清热凉血.滋阴润燥,为甘凉益胃阴之上品,共为君药;沙参甘寒养阴,清热润燥,玉竹甘凉生津养阴,二药合用可以加强生地、麦门冬复胃阴之力,共为臣药;半夏性虽温燥.但与大量生地、麦门冬相配伍,非但不嫌其燥,且能监制甘润之品滋腻碍胃,使之相反相成,为佐药;甘草、粳米益气生津,养胃和中,同时甘草调和诸药,二药共为使药。
(2)加减:若热象明显者,加桑叶清肝胃之热,石斛,知母之类以养胃阴清热;若吐酸嘈杂者,加左金丸;口燥咽干偏重者,加玄参、天花粉、五味子;大便干燥重者,加当归,且白芍用量宜加大;肝阴不足,胃阴液亏耗,并伴见口干、舌光绛、胸胁不舒或疼痛者,用一贯煎;阴虚夹湿,症见胃脘痞闷灼痛,口干不欲饮.纳呆作呕,舌红苔腻,或兼见咽干烦躁,大便溏泄不爽,脉濡数,治以酸甘养阴益胃,佐以燥湿理气,方用芍药甘草汤合二陈汤加味;阴虚夹瘀,症见胃脘灼痛,烦躁易怒.舌红少津.兼见瘀斑.或兼见口干不欲饮,纳少干呕.治以养阴益胃,佐以活血化瘀,方用通幽汤加减。
(3)临证参考:施今墨治本证常用西洋参、石斛、绿萼梅、荷叶等甘凉濡润,还可用乌梅配木瓜以敛养胃津。
叶熙春治本证宜濡润合清热,濡润用沙参、麦门冬、玉竹、生地、甘草、石斛等,清热应选会银藤、蒲公英、竹茹等甘寒之品。
魏长春治本证以自订经验方,沙参麦冬汤(沙参、麦门冬、玄参、生地、无花果、扁豆、白芍、炙甘草、陈皮、竹茹)。
秦伯未治本证常用一贯煎加减治疗。
黄文东治本证取白芍、甘草酸甘化阴,进一步加沙参、麦门冬。
甚则酌加乌梅、木瓜以制肝醒胃。
脾胃虚弱,阴液难复者,冉加石斛、人参之类,并与陈皮、佛手芳香理气开胃之品同用,以助药力。
并认为久病之后,阴阳俱虚,脾胃阴虚而兼阳虚之证,既有不思饮食,舌红少津之热象,又有形寒喜温,兼喜热饮之寒象时,用药以温和为主,剂量不宜过重。
章次公认为本证多因阴液耗伤而痛,多用白芍、麦门冬、沙参、玉竹、杏仁、当归、川楝子、绿萼梅等滋养柔润兼疏解之药。
姜春华治本证常用沙参、麦门冬、石斛、玉竹、天花粉、扁豆、白莲肉滋胃养津,芍药、乌梅、木瓜、甘草酸甘化阴,加佛手、玫瑰花、川楝子、白豆蔻壳理气和胃,静中宦动。
董建华治本证常用北沙参、麦门冬、石斛、丹参、白芍、甘草、乌梅、香附、金铃子以养阴益胃,和血止痛。
步玉如认为本证系胃失濡养,虚热内迫所致,但气血郁滞亦是致病病机之一,故单纯柔润,不若合入行气和血药收效更捷。
步氏喜用一贯煎,或养胃汤、芍药甘草汤、金铃子散合用。
7.脾胃虚寒证
症舌脉:胃痛绵绵,多遇冷痛甚,喜按喜暖,倦怠乏力,口淡多涎,喜热饮食,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弦。
病机分析:中阳不振,寒自内生,故胃痛绵绵;寒得温而散,得冷则凝,故喜暖喜按,喜热饮食,遇冷痛甚;脾虚中寒,水不运化而上逆,则口淡多涎;脾虚生湿下渗则便溏,脾虚水符受纳失常则纳呆;中气不足,脾虚不运则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弦均为脾胃虚寒之象。
治法:温中健脾,益气止痛。
方药运用:
(1)常用方:黄芪建中汤。
药卅炙黄芪、饴糖、桂枝、白芍、炙甘
草、生姜、大枣。
方中重用炙黄芪以补中益气,饴糖甘温人脾,温中补虚,二药合用健脾补虚,和里缓急,共为君药;桂枝温阳气,芍药养阴血,两药调和阴阳,同时桂枝、芍药又助黄芪、饴糖补虚健中,共为臣药,甘草合炙黄芪、饴糖则补脾养胃之力更强,合芍药酸甘化阴,又缓急止痛,故为佐药;生姜辛温、大枣甘温、辛甘相合,能健睥而和营卫,为使药。
诸药合用辛甘与酸甘相配,辛合甘而生阳.酸得甘以生阴,阴阳相生,中气自立。
(2)加减:虚甚者,加人参、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寒甚者,加干姜、附子、川椒以温中和胃止痛;痛甚者,合良附丸以温中止痛;脘腹胀闷、纳少者,加砂仁理气宽中;泛酸量多者,加吴茱萸、煅瓦楞子;呕吐清涎者.加半夏、茯苓、陈皮、吴茱萸以温中健脾和胃化饮降逆;痛止后可用香砂六君子汤或香砂养胃丸调理。
(3)临证参考:施今墨治本证善用党参、黄芪、山药、莲子肉健脾益胃;以苍术、扁豆、芡实、白术、薏苡仁健脾祛湿;以柴胡、升麻升提下陷之清阳以旺脾;寒甚用吴茱萸、附子、肉桂等;胃虚而呕必用人参。
董建华治本证常崩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饴糖、高良姜、大枣、延胡索、川楝子、陈皮以补气温中,散寒止痛。
步玉如认为本证虽以正气虚馁为本,但所以作痛,多因虚中夹滞,故治疗上当以叶天士所倡通补法为主,即在补益之中加通调气血郁滞之药,使补而不壅,通而不伤。
步氏注意调节通与补的比例.痛甚标实较重的,加大通调药物剂量,痛缓本虚重的,减少通药比重,中阳虚胃痛以理中汤治疗,方中虽有干姜温阳兼通,但配伍人参、甘草,有补气壅滞之嫌,于阳虚寒凝作痛者不利,加乌药辛温通气,助干姜破寒凝,可使全方通闭止痛的疗效显增。
步氏对于久痛之脾虚湿滞与食积郁热者,用香砂六君子汤合温胆汤加神曲、冬瓜皮为基础方。
正气虚甚,重用太子参;湿盛重用冬瓜皮、茯苓;热重去砂仁加黄连或栀子;食积甚的加焦三仙;本证若偏阴阳两虚时用小建中汤;阳虚夹寒湿证用理中汤及其衍生方;香砂六君子汤适用于气虚兼痰湿、气郁之证。
五、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气滞胃痛冲剂:每次10g,每日3次,开水冲服。
用于肝气郁滞引起的胃脘痛。
(2)虚寒胃痛冲剂:每次10g,每口3次,开水冲服。
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痛。
(3)阴虚胃痛冲剂:每次10g,每日3次,开水冲服。
用于阴虚引起的胃脘痛。
(4)三九胃泰:每次1袋(20g),每日2次,早、晚各服。
用于气滞引起的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
(5)藿香正气软胶囊:每次2~4粒,每日2次。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头痛昏重。
2.单验方
(1)棉花籽20g,用水3杯,煎成1杯,加黄酒半匙温服。
治疗气滞胃痛。
(2)绿萼梅、好茶叶各6g,开水冲茶服。
治疗肝胃气痛。
(3)桃仁、五灵脂各15g,微炒为末,面醋为丸,如小豆粒大,每服20粒,温开水送下,孕妇忌服。
治疗瘀血胃痛。
(4)生韭菜30g.五灵脂15g。
五灵脂先研末,以韭菜煎汁吞服。
治疗胃痉挛疼痛。
(5)姜黄、香附(炒)各等分,研细末,每服3g。
治疗气滞胃痛。
(6)黑香附12g,砂仁3g,共为细末,每服3g。
治疗气滞胃痛。
(7)苍术30g,吴茱萸10g,炒研末,每次服6g,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治疗寒湿胃痛。
(8)荜澄茄、白豆蔻各等分,研未,每服3g。
治胃寒痛。
(9)荜茇、荜澄茄各等分,研末,每服3g。
治胃寒痛。
(10)胡椒、干姜各等分,共研末,每服3g。
治疗虚寒胃痛。
(11)百合30g,丹参20g,水煎空腹服,治疗虚热胃痛。
(12)百合30g,乌药15g,水煎服。
治疗虚热胃痛。
(13)荔枝核(烧焦)、木香按6:1比例,共研细末.热汤调服。
治疗胃寒气滞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