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42085_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8
I
nternet Application 互联网+
应用
《C 语言程序设计》不仅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必修课,而且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通识课[1]。

《C 语言程序设计》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后续课程的入门课程,如果没有扎实的C 语言功底,后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多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2]。

因此,《C 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该仅局限于教会学生C 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通过学期末考试,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将C 语言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

一、《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而C 语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以《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言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学生仅依靠教师单向灌输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C 语言作为多数课程的先导课程,可见其重要性,没有扎实的C 语言功底,后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多问题。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的畏难心理
《C 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编程语言,可以说不了解C 语言的程序员是不合格的。

C 语言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门编程语言。

在没有学习编程之前,很多人对于编程的印象就是一行一行的英文字符,并且很难,学生也是如此,尤其是在运行代码过程中出现错误提示,往往会导致学生出现畏难心理。

(二)知识内容繁杂抽象、枯燥乏味
摘 要:C 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早已满足不了如今的教学需求。

随着网络教学平台的普及,混合式教学逐渐登上舞台,本文描述通过超星学习通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克服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恐惧心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C 语言程序设计
基金项目:江苏省南通市科技局基础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C22022108),南通理工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21XK(J)08)。

李莉(1994-),女,汉族,江苏泰州,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优化问题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吴紫恒,王兵,李聪,等.人工智能背景下电子信息类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1,41(03):121-123.[2] 柴西林,赵亚娟,赵艳,等. 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C 语言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7(6):193-194.[3] 罗春娅,李丹,马智超,等.以问题为导向的高效课堂的研究——以中美合作办学的电子类专业基础课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7(02):89-91.
[4] 丁凤娟,洪腾蛟,陈丰,等.基于新工科与专业认证背景下《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才智,2022(21):84-87.[5] 崔北元,李德川.基于EasyX 的物体运动状态模拟仿真系统分析抛体运动问题[J].教学考试,2021(49):20-22.[6] 尹兰兰,磨峰,熊水平.C 语言课程中利用easyX 进行算法的可视化教学[J].软件工程,2019,22(11):51-55.
(上接第97页)
对于刚接触程序设计的学生来说, C 语言里的概念会有一定的抽象和难以理解,因此对C 语言的学习提不起兴趣。

本文设计的可视化编程引导性游戏编程项目,可以通过游戏设计提高学生编程兴趣。

再以项目分解成
小题的形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完成整个项目,并贯穿整个C 语言编程教学内容。

对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好的帮助作用。

作者单位:林伟铭 厦门理工学院 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
99
I
nternet Application
互联网+应用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主要特点就是知识点繁杂,在课堂讲授中,主要以编程语法规则为主,内容枯燥乏味,迫使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记忆各式各样的语法规则。

例如,从最开始的各种数据类型,到指针、结构体定义的基本语法格式。

学生在记忆各种符号、语法格式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C 语言的学习兴趣。

(三)课时不足,教学形式单一
大学期间学生要学习的编程语言往往不止C 语言一门编程语言,还有Java、Python 语言等等,因此没有足够多的课时分配给《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由于课时少,知识内容繁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能被动地选择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练习、理解和消化知识点,而教师也未能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混合式教学方式设计思路
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文件的内容,混合式教学是指“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

“线上”是指适当地运用数字化教学工具,例如超星、慕课或者其他在线课程平台,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让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线下”是指根据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情况,在面授过程中,对于知识点的讲解有侧重点。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混合式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3],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补充者,将《C 语言程序设计》与超星学习通相结合,开展混合式教学。

超星学习通作为一款移动教学工具,具备海量的教学资源和高效的管理模式。

通过与超星学习通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偏差,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理解不透彻的知识点,学生也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的海量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较高的知识点一带而过,对完成度较低的知识点着重讲解。

对于一些简单案例的讲解,可以由学生来讲解,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另一方面对案例的讲解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点。

后期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超星学习通布置课后作业,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学生在课后难以独立完成,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共同完成,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流程图如图1所示。

三、具体实施步骤(一)课前预习
在课前,教师结合教材,罗列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等级划分,针对不同知识点,录制短小而精练的视频并配备相应的习题,通过超星学习通进行发布。

视频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每个视频最好在5-10分钟,最长不能超过15分钟。

该阶段的作业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下节课的内容有所了解、留下印象,完成相关知识点的第一次学习。

超星学习通作为移动教学工具,支持手机APP,因此,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预习时间,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观看教师发布的短视频,结合教材完成习题。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比如,完成预习的学生人数、未完成预习的学生名单、每道预习题的正确率等信息。

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可以及时调整后续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方式,对于未完成预习的同学,可以适当给予惩罚,并在后续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

(二)课上教学
课上教学主要以线下面授为主,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调整教学重点。

对于预习完成度较高并且预习题
图1 C
语言程序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流程图
《C 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非常适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

混合式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

前期以线上为主,教师结合教材、辅助教材,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的精髓,将知识点按照难易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并按照知识点录制微课并发布到超星学习通,布置教学任务。

学生结合教材,通过超星学习通观看视频,完成知识点的初次学习,并完成相关习题,根据习题的完成情况,可自主学习未掌握的知识点。

中期以线下面授为主,主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教师根据学生前期线上学习情况、习题完成情况,有侧重点地讲解知识点,对于完成度
100
I
nternet Application 互联网+应用
正确率较高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提问;对于预习完成度较低或者预习题正确率较低的知识点,重点进行讲解。

在讲解这些知识点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发布相应的随堂练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理解知识点,如果错误率依然较高,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寻找正确答案。

教师及时提醒学生重视随堂练习,随堂练习成绩将会计入最终的期末总评成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学生玩手机的现象,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教师提前准备好涉及重难知识点的案例,对于一些简单的案例,可以有针对性地请同学分析。

如果案例较难,可以提前通过超星学习通发布,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节约课堂时间。

课上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鼓励学生讨论出结果,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后作业
在课后,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发布课后作业,针对随堂练习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布置相应的作业,课后作业以编程题为主。

教师提醒学生及时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查看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比如未完成作业的学生、错误率较高的作业等信息),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后续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调整教学方式。

(四)课程考核
为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学生通过超星学习通的学习情况纳入考核体系,考核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加大过程性评价的占比,如图2
所示。

图2 混合式教学综合评价占比图
在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过程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有在线学习视频观看时长、课前作业完成度、随堂练习
完成度与完成质量、课后作业的完成度与完成质量等。

以上视频观看、作业完成均有时间限制,未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则无法补看视频、补交作业,因此学生为了期末总评成绩能够顺利通过,会努力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和作业,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督促作用。

四、基于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超星学习通具备海量的教学资源,通过超星学习通,学生不仅可以观看教师发布的任务视频,还可以在海量资源中查找相关视频等拓展资料,进行自主拓展学习,巩固教材相关知识点,开展对应的拓展学习。

除此之外,利用超星学习通,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

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的生活不仅仅只有课堂时间,还有很多的课余活动,很多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科竞赛、体育活动等。

超星学习通作为移动教学工具,支持手机APP,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二)教学过程数据化,提高教学质量
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从课前预习到随堂练习,再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都保存在超星学习通系统中,教师可以从多个维度,以学生为中心,做出科学客观的分析与诊断。

精准的数据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情,根据实际学情及时调整后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结束语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4]。

结合超星学习通开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有显著优势。

一方面,《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知识点繁多,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简单的知识点,并完成相关的任务要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和完成质量,及时调整线下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

同时,对于课堂中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或者教材没有涉及的扩展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找到可靠的资源,开展拓展学习。

作者单位:李莉 张晖 杭益柳 南通理工学院 计算机
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 考 文 献
[1]张帆,苏玉.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的C 语言程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5):213-214.[2]李得昇.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11):235-236.
[3]冯其红,杨慧,马建山,等.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7(10):68-71.
[4]吴线.混合式教学在“插画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例[J].科教文汇, 2022(06):80-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