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重点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期中联
考
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在制果酒、果醋、泡菜、腐乳时,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分别是( ) A. 兼氧、无氧、无氧、有氧 B. 无氧、有氧、有氧、无氧 C. 兼氧、无氧、有氧、无氧 D. 无氧、有氧、无氧、有氧 2.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制作果醋时,必需向发酵装置不断地补充无菌空气以保证醋酸菌的生长
B. 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 试纸鉴定
C. 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能测定
D. 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需添加酵母菌菌种
3.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反复冲洗,这样才可以洗彻底
B.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相应菌种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 豆腐上长了毛霉以后,需要加盐腌制8天左右,这样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又能使豆腐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D. 制作泡菜时要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子,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的目的是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4.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髙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B. 果醋发酵与果酒发酵相比,前者所需温度相对较高
C.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 用于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要用沸水消毒,装瓶后密封,封瓶时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5.图示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装置都可以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B. 制作果酒、果醋或腐乳时,所需控制的温度都是相同的
C. 果醋制作过程中,先通入一段时间02,以后停止通入
D. 装置乙中b 为排气口,c 为充气口,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6.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果酒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
B. 酵母菌存在广泛、生命力强,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对所用器具消毒灭菌
C.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空间
D. 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 7.关于“腐乳的制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
B.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C. 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
D. 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
8.有关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B. 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
C. 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D.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 9.在用乳酸菌制作泡菜中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③罐口封闭缺氧,抑制了其他好氧菌的生长和繁殖 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有关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菌种细胞结构不同,细胞呼吸类型相同
B. 控制好温度、pH 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繁殖,也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C. 果酒、果醋、腐乳及泡菜中的乳酸都是微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
D. 泡菜泡制的时间越长,亚硝酸盐含量越高,可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 11.水果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酵母菌呼吸,产生CO 2和C 2H 5OH B. 酵母菌呼吸产生CO 2和H 2O C. 乳酸菌呼吸,产生CO 2和C 3H 6O 3
D. 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 2和C 2H 5OH
12.在自然环境中常常是多种微生物混杂在一起,要对其中的某种微生物进行研究,就必需获得其纯培养物,以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下列关于微生物纯培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B.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C. 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 平板划线法可以采取连续划线的方法使微生物均匀分布
此卷只装
订
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13.下列有关菌种保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
B. 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C. 临时保藏菌种的培养基不需要定期更换
D. 长期保藏菌种时,各取lmL灭菌甘油和培养菌液混匀后保存在-20℃冷冻箱中
14.某实验学校的科技小组为了调查小清河(济南段)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实验。
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
下列与此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基中可为细菌提供氮源的是淀粉
B.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干热灭菌
C. 为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冰箱中培养
D. 为使该实验结果可靠,有必要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无菌水一同培养
15.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分离和纯化培养微生物最常用的手段是平板分离微生物
B. 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
C. 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
D. 分离和纯培养微生物最常用的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
16.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过程中,关于倒平板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用左手打开皿盖
②等待平板冷却5〜lOmin,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③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④等培养基冷却至6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⑤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皿盖
A. ②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17.抗生素可由微生物产生,具有抑菌作用,能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
在筛选产生抗生素的菌种时,先在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划线接种一种从土壤中获得的甲菌,在27℃下培养3天,形成菌落。
然后接种乙、丙、丁三种致病菌(图a),继续在同样条件下培养3天,结果如下图b。
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①甲菌产生了抗生素
②丙菌的生长被乙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
③乙菌的生长被甲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
④丁菌产生的抗生素抑制了丙菌的生长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8.有关平板划线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在第一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和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相同
B. 灼烧接种环后,必须冷却后,才可以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
C. 划线结束后,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D. 划线时要最后一区的划线不能与第一区线相连
19.在利用葡萄汁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髙压蒸汽灭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
A. 其他杂菌不能在无氧的条件下生长
B. 经冲洗后,其他杂菌已被洗掉
C. 发酵液中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杂菌的生长
D. 在缺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代谢产生酒精抑制其他杂菌生长
20.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不变红
B. 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产生氨和二氧化碳
C. 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D.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0—35℃恒温培养24〜48小时
21.影响花药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是()
A. 材料的低温处理与接种密度
B. 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
C. 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成分
D. 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
22.MS培养基和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有哪些不同?()
A. 微生物培养基以有机物为主
B. MS培养基不含有机物
C. MS培养基不含微量元素
D. MS培养基不需提供大量无机营养
23.下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均为纯合子
B. 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C. 过程①、②需要避光,过程③需要照光
D. 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再分化
24.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
B. —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不容易进行组织培养
C. 离体器官或组织都需在光下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 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25.水稻(基因型为AaBb)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如下过程培育试管苗。
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A. 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单倍体植株;b愈伤组织不具有全能性;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乙烯和脱落酸;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光照
B. 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二倍体植株;b愈伤组织不具有全能性;培养基中至少应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光照
C. 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单倍体植株;b愈伤组织具有全能性;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
D. 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二倍体植株;愈伤组织具有全能性;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乙烯和脱落酸;d 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1)微生物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等食品加工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与泡菜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_____。
在果酒基础上酿制果醋的过程中,除需接种__________(微生物)外,还必须保持__________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