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提升人的科学素养,或者说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一、关于教师科学素养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科学教育存有的深层问题逐步暴露了出来。
从表面上看,部分问题源于一些教师的科学知识不够扎实,隐藏其后的根源是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不容乐观,教师们科学知识相当缺乏,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的性质”没有准确掌握。
比如三年级一次科学探究课上,孩子们对于第3 次与前两次不同的实验结果并不产生质疑或好奇,而是不假思索地将前两次相同的结果填进实验记录表。
这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没有使他们理解到求真是科学的灵魂,没有掌握科学究竟是什么。
二、培养教师科学素养
科学教师要理解经典科学哲学为基础的科学性质,并将哲学原理寓于实际课堂教学案例之中。
例如,某教师向她的三年级学生提出了一个科学探究的任务:对五种不同品牌的手巾纸 (全部是白色)的白度实行排序。
在孩子们对放在桌子上的五种不同品牌的卫生纸各自用普通放大镜看了一遍之后,经过一番争论,迅速得出了排序结果。
而且又很快得出完全相同的重复观察的结果。
尤其发人深省的是,当孩子们在要求下,将五种卫生纸任意交换位置后再观察一次时,面对与先前两次观察完全不同的结果,并不产生质疑或好奇,而是继续揣摩教师的意图,由组长不假思索地将前两次相同的结果填进了实验记录表。
这位组长在代表全组向全班汇报时,对出现不同结果的问题基本没理解。
听了这节课,确实引人深思!通过这节课孩子们学到了什么?学到了科学探究就是填表,科学观察就是异想天开,科学探究的目的就是比其他组更快地得出结论,得到表扬,等等。
这个切和教师的活动设计相关,教师不应该选用放大镜观察颜色差别。
此外,教师要鼓
励孩子们讲真话,让他们理解到:“用放大镜也观察不出颜色的差别”,应在表上如实填写两次完全不同的观察结果。
求真是科学的灵魂,而有的教师没有真正理解。
综上所述,我们的教师科学素养培养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科学性质的培训为中心。
对科学性质的理解是对科学的理解的核心。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也许懂得科学知识就够了,而对于教师来讲,如果不懂得科学的性质、科学与其它学科的差别,分不清各种科学哲学流派的确切含义及其对科学教育、尤其是对我国这样一个文化传统国家的贡献、局限甚至危害就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学课。
2.目标要定位在经典科学理解论的基础上。
那些否认科学知识客观真理性的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至少不适合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包括批判性思维水平,因而可能滋生不理性、不严谨、甚至反科学的态度。
3.处理好以学生为中心与科学理性的关系。
这里要避免两种极端,一是那种忽视学生学习特点的传统做法,如简单追求答案的准确性并限定完成时间,甚至过多使用竞赛的办法;另一种是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科学的方法意识和规则意识。
科学探究不同于其它探究,它一方面强调“自主”,另一方面同样强调规范的方法。
科学这门学问的积累性、逻辑性和经验性特点,决定了科学学习要比其它学科的学习需要注入更多的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