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生情感关怀缺失的成因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宿生情感关怀缺失的成因与对策

作者:潘占明

来源:《甘肃教育》2014年第12期

〔关键词〕寄宿生;情感关怀;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2—0022—01

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整合了教育资源,规范了办学程序,提升了教育水平,有效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发展、科学发展和健康发展。但与此同时,大量低龄儿童入学寄宿也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其中,寄宿生情感关怀缺失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一、寄宿生情感关怀缺失的成因

1.远离父母。在现行中国家庭结构中,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对孩子的抚养中普遍存在溺爱现象,很多孩子对父母与家庭有很大的生活与情感依赖。生活上的依赖必然产生情感上的依恋,突然之间开始相对独立的寄宿生活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低龄寄宿生往往会因为生活中遇到困难,引发心理和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进而导致学生产生情感上孤独无助的心理情绪。

2.课余生活单一。寄宿生有较长的在校时间,这为他们的学习与娱乐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但是,一般寄宿制学校都实行封闭管理,学校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一般是尽量压缩自由活动的时间,采取“以上课代替管理”的方法,使业余活动时间因缺乏丰富的活动而显得单调,课余活动的自主性、自愿性和选择性特点无法得到体现。长期单调、枯燥的学校生活会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倦,从而导致较强的想家情结。

3.师资力量缺乏。寄宿制学校集学校、家庭、社会功能于一身,除自身的学校教育职能之外,还承担着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职能。生活指导教师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负责人和设计者、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者和监护者,一位合格的生活教师应该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卫生防疫学和文化基础科目等知识。但是,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中普遍存在着生活指导老师数量不够、专业素质不高和队伍不稳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势必会导致学生因管理不当而产生的情感需求难以满足和情感关怀缺失的问题。

4.不当的教育方式。由于人员缺乏,很多学校的生活指导老师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兼任。他们既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又要负责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再者,对学生进行生活与心理指导需要专业知识,而很多教师由于自身知识能力限制,不能给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第三,很多学校的生活指导老师在处理学生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指导方面忽略了性别差异、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从而导致学生产生情感关怀缺失的心理。

二、弥补情感关怀缺失的对策

1.转变办学观念,优化生活环境。在办学理念上,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探索寄宿制学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从办学条件改善、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等诸方面入手,将寄宿制学校建设成学生学习、生活与成长的乐园。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寄宿制学校办学的特殊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素质、强化学生生活管理,使宿舍生活家庭化、课余生活多样化、学习安排科学化。从学生的饮食起居入手,优化生活环境,缩小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差距。

2.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寄宿生在学校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安排学习,这样使得小学生在寄宿学校的生活单调统一。因此,对寄宿在学校的学生,学校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开展,让学生习惯、适应并喜欢学校的寄宿生活。除了常规的兴趣小组活动外,学校还可以根据条件开展每周一影、阅读月、生活常识教育、体育比赛等活动。丰富的课外活动一方面可以充实学生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与荣誉感。

3.构建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寄宿制学校老师必须真诚地关怀,充分地理解学生,用真诚的情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建立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不仅仅需要教师关心学生学习与生活,更需要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各项活动,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参与者与指导者。这样,一方面可以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转移学生对家庭的情感依赖;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及时开导,防患于未然。

4.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的同伴关系对形成人的行为和个性特点非常重要,提供了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的机会,是儿童体验情绪和进行认知活动的源泉,为以后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基础。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自尊感,给彼此提供宣泄的机会,提高情感的支持,弱化压抑和焦虑情绪,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环境和生活。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建立良好融洽的同伴关系,教给小学生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

编辑:蔡扬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