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鉴定考评员培训-周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就业准入的通行证
本人职业技能水平的证明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第一部分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为什么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 书制度
2.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介绍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1.为什么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 要
鉴定通过率
鉴定人数 通过人数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单位:人
第二部分 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实施
政策框架 等级结构 管理体制 组织实施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2.1 政策框架
法 律:《劳动法》《职业教育法》 《就业促进法》
法 规:《工人考核条例》《职业培训考核条例》 部门规章:《关于技师聘任制暂行规定》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在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中 , 对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 了明确规定,从国家基本法律 的角度确立了我国职业资格证 书制度的法律地位。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2.2 人力资源开发两大柱
学历文凭
职业资格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学 科 性 教 育
职前|职后
职 业 性 教 育
能力 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考核实际
工作能力 是对传统考试方式的摒弃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是一项国家制度 社会权威性 是一项管理工作 公开有序性 是一项考试活动 专业技术性 是一项公益服务 公平公正性
社会效益第一,质量第一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技术工人队伍存在“四多四少” 现象
-- 初级技能者多,高技能者少; -- 单一技能者多,复合技能者少; -- 传统技能者多,现代技能者少; -- 短训速成者多,系统培养者少。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我国职工队伍素质基本状况
新生劳动力: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下岗失业人员:不能适应企业岗位需要 企业职工:与生产经营实际存在一定程
度的脱节,影响就业质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和素质亟待
提高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造成职工基本素质偏低的原因 社会对技能人才培养重视不够 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不够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知识技能型 技术技能型 复合技能型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2.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就业关系到劳动力要素与其他生产要 素的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
就业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 身利益,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我国就业的基本形势
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 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 之间的矛盾。
当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 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 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 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 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活动规律和要求确定认证内容的基本
体系。
学历教育
职业教育
学科导向
基础: 基本学科教育规律
特征: 知识为主 学术为本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导向
基础: 基本职业活动规律
特征: 能力为主 应用为本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征
认证方式 (以实际操作为主要依据的考试) 职业技能鉴定注重的是实际工作
1.2是就业的需要 1.3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1.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历程
初创阶段(1949-1978): 建立考工定级和考工晋级制度
恢复阶段(1978-1987): 建立工人技术等级制度
调整阶段(1987-1993): 建立职业资格等级制度
职业资格认证的基本含义
职业 完成某种社会功能的成员的集合
职业活动 在所从有事活职动业的工集作合时将要涉及到的
职业要求 完活成动职的业集功合能时必备的所有职业
职业资格 一具个体人规能定否满足职业活动要求的
职业资格认证
对一个人是否胜任某一职业所要 求的资格进行测量与认可的活动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乡村就业人员49593万人
其他就业人员 私营个体就业人员5722万人 单位就业人员11970万人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劳动力供大于求,结构矛盾突出
城镇劳动力供给2400万
-- 新生劳动力
1000万人
-- 上一年结转
1400万人
能够安排 1200万人
-- 经济增长拉动就业 900万人
-- 自然减员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概念
职业技能鉴定 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
准,通过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行政部门认定的鉴定机构,对 劳动者的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 科学规范的认证活动。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征
制度体系:国家证书制度
国家证书制度是通过法律法规推行、由 政府认定的授权机构实施、全社会通行 的证书制度。
企业内部 工人考核
政府授权 社会通行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征
认证方式:第三方认证
第三方认证规则:是由独立于供给与 需求双方的机构进行认证的机制。
人力资源 供给方 认证
认证 方
培训机构
人力资源 认证 需求方
用人单位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2.4.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征
2.4.3.3 考试性质:标准参照测验
标准 参考照核测内验涵是来基源于于既职定业的要内求容(领职域业标性准)对 受测 者要行求为稳进定行的的考测核量内。容结构(等值性)
70
60
60
50
常模参照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标准参照
模式参照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征
认证内容:职业导向
职业导向的内容体系是按照职业
1.2是就业的需要
就业的基本形式
我国现有劳动力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 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人口就业 压力最大的国家;即处在劳动人口 的“红利期”,又处在人口就业的 高峰期。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就业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劳动 者赖以生存、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共享社会发展成 果的基本条件。
职前|职后
基础性教育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高级 中级 初级
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两大体系
学历文凭制度
(教育部门为主导)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主导)
学科分类和学科体系
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
普通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
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学历文凭考试
学历文凭证书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300万人
供大于求 1200万人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当前的就业形势概括为“四大一突出”
人口基数大(总人口超过13亿,占世界人口总量的1/5) 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大(劳动年龄人口超过10亿,劳动
力参与率75.6%,劳动力供给总量占世界的1/4) 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大(农村从业人员4.8亿,农村富
余劳动力1.4亿) 就业困难群体数量大(失业人员800多万,“4050”人
员和零就业家庭) 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2001年-2011年)
4.60%
4.30%
4.10%
3.60% 4.00%
4.10%
失 业
3.00% 3.10% 3.10% 3.10% 3.10% 770 830 913 921 908 905
转轨阶段(1993-1997): 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工人技术等级考试向国家职业技 能鉴定转变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人 才流动
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社会化评 价技能人才水平的要求
工人技术等级考试向国家职业技 能鉴定转变成为现实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资格证书
技术技能型人员系列 荣誉级:中华技能大奖
全国技术能手 首席技师
一 级:高级技师 二 级:技 师 三 级:高级技能Baidu Nhomakorabea四 级:中级技能 五 级:初级技能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对照 对照
对照 对照 对照
学术工程型人员系列 荣誉级:国家突出贡献专家,
政府津贴获得者 高级工程师,教授 副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工程师,讲师 助理工程师,助教
?
专业测量与评价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概念
职业资格证书 反映劳动者具备从事某职业
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证 明。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概念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是由国家授权的专门机构按照国 家职业标准对从业人员资格进行 认证、并在全社会通行的证书制 度。
765 659
78% 8812%6 1003 673
80%
506 587
560 642
75%
483
440 522
386
70%
通过人数
65%
鉴定人数
0
6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单位:万人
电子行业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及通过 鉴定人员情况 (2001-2011)
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工 作方针
面向市场 扩大规模 完善制度 提高质量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全国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及通过
1500
鉴定通过率
1000
500
鉴定人员情况(2001-2010) 1658 90%
85%
84%
85%
84%
82% 792
984 118805%12831200.3630%139834.0805%%
初级工 30.4%
高级技师 0.8% 技师3.5%
高级工 24.2%
中级工 41.1%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全国技术工人受教育程度构成情况
( 2011年)
小学及以下 本科及以上
2.6%
3.1%
初中27.1%
大专、高职(含 高级技校)16.2%
高中30.6%
中专、技校、 职 高 20.4%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电子行业特有工种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培训课程
主讲人- 周 明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关于考评员培训
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熟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流程 掌握职业技能鉴定命题及考评
技术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 度与职业技能鉴定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目录
第一部分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第二部分 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实施 第三部分 高技能人才培养 第四部分 国家职业标准制定与命题
2.3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属性
是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 是国际上通行的对技术技能人才的
认证制度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2.4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认证的基本含义 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概念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征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职业资格证书规定》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规范性文件
标 准:《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 命 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命题技术标准》
《国家题库网络建设与运行规程》 考 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 证 书:《职业资格证书核发与管理办法》 考评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管理办法》 质 量:《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工作规则》
焦点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大学生就 业。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中国总人口及劳动力资源
总人口133627万人
经济活动人口101022万人
(劳动参与率75.6%) 就业人员96375万人
非经济活动人口 16岁以下人口
20068万人
12537万人
失业人员1400万人
(上一年结算)
城镇就业人员 25939万人
率
681 575 571 575 595
失 业 人 数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单位:万人
1.3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 没有一流的产品。
——胡锦涛
我国在职职工的基本素质
全国技术工人技术等级构成情况
2.1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建
立起科学的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中央 和国务院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做出战 略调整 ——
实行学业文凭和职业资格 证书并重的两种证书制度。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我国 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 种证书并重的制度。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就业准入的通行证
本人职业技能水平的证明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第一部分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为什么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 书制度
2.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介绍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1.为什么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 要
鉴定通过率
鉴定人数 通过人数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单位:人
第二部分 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实施
政策框架 等级结构 管理体制 组织实施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2.1 政策框架
法 律:《劳动法》《职业教育法》 《就业促进法》
法 规:《工人考核条例》《职业培训考核条例》 部门规章:《关于技师聘任制暂行规定》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在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中 , 对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 了明确规定,从国家基本法律 的角度确立了我国职业资格证 书制度的法律地位。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2.2 人力资源开发两大柱
学历文凭
职业资格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学 科 性 教 育
职前|职后
职 业 性 教 育
能力 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考核实际
工作能力 是对传统考试方式的摒弃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是一项国家制度 社会权威性 是一项管理工作 公开有序性 是一项考试活动 专业技术性 是一项公益服务 公平公正性
社会效益第一,质量第一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技术工人队伍存在“四多四少” 现象
-- 初级技能者多,高技能者少; -- 单一技能者多,复合技能者少; -- 传统技能者多,现代技能者少; -- 短训速成者多,系统培养者少。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我国职工队伍素质基本状况
新生劳动力: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下岗失业人员:不能适应企业岗位需要 企业职工:与生产经营实际存在一定程
度的脱节,影响就业质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和素质亟待
提高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造成职工基本素质偏低的原因 社会对技能人才培养重视不够 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不够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知识技能型 技术技能型 复合技能型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2.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就业关系到劳动力要素与其他生产要 素的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
就业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 身利益,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我国就业的基本形势
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 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 之间的矛盾。
当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 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 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 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 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活动规律和要求确定认证内容的基本
体系。
学历教育
职业教育
学科导向
基础: 基本学科教育规律
特征: 知识为主 学术为本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导向
基础: 基本职业活动规律
特征: 能力为主 应用为本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征
认证方式 (以实际操作为主要依据的考试) 职业技能鉴定注重的是实际工作
1.2是就业的需要 1.3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1.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历程
初创阶段(1949-1978): 建立考工定级和考工晋级制度
恢复阶段(1978-1987): 建立工人技术等级制度
调整阶段(1987-1993): 建立职业资格等级制度
职业资格认证的基本含义
职业 完成某种社会功能的成员的集合
职业活动 在所从有事活职动业的工集作合时将要涉及到的
职业要求 完活成动职的业集功合能时必备的所有职业
职业资格 一具个体人规能定否满足职业活动要求的
职业资格认证
对一个人是否胜任某一职业所要 求的资格进行测量与认可的活动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乡村就业人员49593万人
其他就业人员 私营个体就业人员5722万人 单位就业人员11970万人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劳动力供大于求,结构矛盾突出
城镇劳动力供给2400万
-- 新生劳动力
1000万人
-- 上一年结转
1400万人
能够安排 1200万人
-- 经济增长拉动就业 900万人
-- 自然减员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概念
职业技能鉴定 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
准,通过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行政部门认定的鉴定机构,对 劳动者的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 科学规范的认证活动。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征
制度体系:国家证书制度
国家证书制度是通过法律法规推行、由 政府认定的授权机构实施、全社会通行 的证书制度。
企业内部 工人考核
政府授权 社会通行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征
认证方式:第三方认证
第三方认证规则:是由独立于供给与 需求双方的机构进行认证的机制。
人力资源 供给方 认证
认证 方
培训机构
人力资源 认证 需求方
用人单位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2.4.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征
2.4.3.3 考试性质:标准参照测验
标准 参考照核测内验涵是来基源于于既职定业的要内求容(领职域业标性准)对 受测 者要行求为稳进定行的的考测核量内。容结构(等值性)
70
60
60
50
常模参照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标准参照
模式参照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征
认证内容:职业导向
职业导向的内容体系是按照职业
1.2是就业的需要
就业的基本形式
我国现有劳动力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 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人口就业 压力最大的国家;即处在劳动人口 的“红利期”,又处在人口就业的 高峰期。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就业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劳动 者赖以生存、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共享社会发展成 果的基本条件。
职前|职后
基础性教育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高级 中级 初级
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两大体系
学历文凭制度
(教育部门为主导)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主导)
学科分类和学科体系
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
普通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
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学历文凭考试
学历文凭证书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300万人
供大于求 1200万人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当前的就业形势概括为“四大一突出”
人口基数大(总人口超过13亿,占世界人口总量的1/5) 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大(劳动年龄人口超过10亿,劳动
力参与率75.6%,劳动力供给总量占世界的1/4) 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大(农村从业人员4.8亿,农村富
余劳动力1.4亿) 就业困难群体数量大(失业人员800多万,“4050”人
员和零就业家庭) 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2001年-2011年)
4.60%
4.30%
4.10%
3.60% 4.00%
4.10%
失 业
3.00% 3.10% 3.10% 3.10% 3.10% 770 830 913 921 908 905
转轨阶段(1993-1997): 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工人技术等级考试向国家职业技 能鉴定转变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人 才流动
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社会化评 价技能人才水平的要求
工人技术等级考试向国家职业技 能鉴定转变成为现实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技能鉴定 职业资格证书
技术技能型人员系列 荣誉级:中华技能大奖
全国技术能手 首席技师
一 级:高级技师 二 级:技 师 三 级:高级技能Baidu Nhomakorabea四 级:中级技能 五 级:初级技能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对照 对照
对照 对照 对照
学术工程型人员系列 荣誉级:国家突出贡献专家,
政府津贴获得者 高级工程师,教授 副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工程师,讲师 助理工程师,助教
?
专业测量与评价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概念
职业资格证书 反映劳动者具备从事某职业
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证 明。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概念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是由国家授权的专门机构按照国 家职业标准对从业人员资格进行 认证、并在全社会通行的证书制 度。
765 659
78% 8812%6 1003 673
80%
506 587
560 642
75%
483
440 522
386
70%
通过人数
65%
鉴定人数
0
6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单位:万人
电子行业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及通过 鉴定人员情况 (2001-2011)
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工 作方针
面向市场 扩大规模 完善制度 提高质量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全国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及通过
1500
鉴定通过率
1000
500
鉴定人员情况(2001-2010) 1658 90%
85%
84%
85%
84%
82% 792
984 118805%12831200.3630%139834.0805%%
初级工 30.4%
高级技师 0.8% 技师3.5%
高级工 24.2%
中级工 41.1%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全国技术工人受教育程度构成情况
( 2011年)
小学及以下 本科及以上
2.6%
3.1%
初中27.1%
大专、高职(含 高级技校)16.2%
高中30.6%
中专、技校、 职 高 20.4%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电子行业特有工种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培训课程
主讲人- 周 明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关于考评员培训
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熟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流程 掌握职业技能鉴定命题及考评
技术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 度与职业技能鉴定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目录
第一部分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第二部分 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实施 第三部分 高技能人才培养 第四部分 国家职业标准制定与命题
2.3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属性
是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 是国际上通行的对技术技能人才的
认证制度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2.4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认证的基本含义 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概念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征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职业资格证书规定》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规范性文件
标 准:《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 命 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命题技术标准》
《国家题库网络建设与运行规程》 考 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 证 书:《职业资格证书核发与管理办法》 考评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管理办法》 质 量:《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工作规则》
焦点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大学生就 业。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中国总人口及劳动力资源
总人口133627万人
经济活动人口101022万人
(劳动参与率75.6%) 就业人员96375万人
非经济活动人口 16岁以下人口
20068万人
12537万人
失业人员1400万人
(上一年结算)
城镇就业人员 25939万人
率
681 575 571 575 595
失 业 人 数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单位:万人
1.3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 没有一流的产品。
——胡锦涛
我国在职职工的基本素质
全国技术工人技术等级构成情况
2.1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建
立起科学的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中央 和国务院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做出战 略调整 ——
实行学业文凭和职业资格 证书并重的两种证书制度。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我国 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 种证书并重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