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摘要: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形成,都需要多方面的探索与研究,理论成果更需要实践来检验对错,整个实践的过程都需要一线教师来进行适度的把控,让探索过程更加顺利。
小学语文作为所有学科中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对其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更是需要教师的耐心挖掘,而基于目前的研究实践的现状,更需要研究出一定的策略来改变现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实践
引言: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教学方式相对而言更加传统,教学内容更是以母语作为基础,教师更容易选择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但是,受到学生年纪的限制,教师更需要用通俗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发掘其中的真正价值。
当然,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远远超过实践探索,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创新的方式来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
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现状
语文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在于阅读,并且受当今社会环境影响,阅读能够促进语文学科的提升,已然成为一种社会共同的意识。
但是,对于小学学生而言,其思想价值观念并未形成,缺少自己的正确判断,只是遵循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去选择课外读物,这一点就表现出了学生自主性较差的一面。
家长和教师都应该用自身的阅读行为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益的阅读读物,这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自主性较差的原因而跟不上教师教学的节奏。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现状是并不如设想预期的,这也是受到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宏观因素,但是,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原因之一,而在阅读选择方面所体现出的自主性较差只是表现较为明显的状况之一。
所有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应该建立在明确学生年龄的基础上,小学学生受年龄限制的影响,并不能
完全领会到教师的真正教学意图与目的,这也正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
实践探索相对困难的原因之一。
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策略
1、转换单一的教学方式
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程度不断加深,教学方式也在随着改变,过于传统
的单一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如今的教学需求,更不符合社会与家长对于教学
方式的期待,转换单一的教学方式是各个地区学校都势在必行的。
针对小学语文
教育教学而言,必要的读写课程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更需要创新出更为新颖的
多方面的教学方式,以此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持续抱有较大
的热情和积极性。
比如,教师在教授《观潮》这一课时,教师应该在实行传统读
写授课的过程中,融入新颖的授课方式,根据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增加合乎学生
兴趣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的使用价值,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有趣
之处,培养出学生对学习长期的兴趣程度。
例如,播放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视频和
研究体验,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作者看到钱塘江大潮的感受,真切地体会到作
者笔下钱塘江浪潮如千马奔腾的壮阔景象,更能够明白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目的。
多方式、多角度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为了学生
能够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拓宽视野、积累写作素材。
部分教师或许认为小学语
文学科教育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要求并没有初中和高中的要求高,便没有过于重视
平时素材的积累,这对于学生长期的语文学科的学习,可能会带来并不积极的影响。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应试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
受知识,这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
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各个地区都开始逐步有序地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在课堂中越来越占据主体地位,
教师的课堂设计也都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分组讨论、立足实际、这也是改变教师
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一项重要举措。
就比如《蝙蝠和雷达》这一课中,由学生
来朗读课文,教师在一旁起到辅助阅读的作用,让学生能够自己顺畅的把文章阅
读完毕,在阅读结束后,学生更能够顺利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而这恰恰是建立在
课文是由学生自己朗读而非教师领读。
通过朗读,教师就能够让学生分组讨论,
列出问题清单,让学生自己来解答和发现,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蝙蝠与雷达的关系,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来提出问题,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精力完全
集中,不被外界的因素影响过多,也是增加着符合小学学生年纪的有趣的学习方法,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语音总结能力与收集能力,但是,这些都是能力的培养都
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也需要教师与家长潜移默化的培养。
三、结语
随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逐步深入,理论研究成果已经
硕果累累,但是,实践探索的步伐并没有达到预期该有的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
对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去,应该积极地探索新
的方案,储备好理论知识,为实践创新提供优秀动能。
为了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
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更应该准备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更加科学的教学
计划。
参考文献
[1] 朱慧宇,李士金. 评《关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和理论思考》——李士金生平著述简评(十二)[J]. 青春岁月,2020(18):36-37.
[2] 刘梅.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 文渊(高中
版),2019(12):365-366. DOI:10.12252/j.issn.2096-6288.2019.12.540.
[3] 谢云峰. 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 科学咨
询,2019(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