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国近代史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8世纪的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第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业革命时期)
西方 中国 特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并逐步 征 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的主导),进入工 加深 业文明时代
经济: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政治: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高潮 文化: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理性主义推 表 动了欧洲的资本主义浪潮。(思想界自 现 由主义兴起,社会主义学说产生,科学 技术领域出现重大突破) 对外:出现全球范围的海外扩张 重 大 历 史 史 实 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 政治: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 革,德国王朝统一战争、法国政治制度 最终建立。 对外:英国海外殖民霸权和世界霸主地 位的确立。 经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民族 资本主义产生,经济结构出现重 大变化。 政治: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推行 洋务运动;人民掀起太平天国等 革命斗争。 文化:西学东渐的大规模传入。 外交:由闭关锁国到向资本主义 被迫开放。 政治: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 运动;洋务运动。 经济: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民 族资本主义产生。 文化: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
(3)变化: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 为世界市场的主导。 影响:促进传统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被卷 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 半殖民地化。
1、15——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
西方
特 征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处于工场 手工业时期。 政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文化:掀起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运动 对外:开始了全球性的交往和早 殖。
中国
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 经济占主体。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文化:推行文化专制,出现早期民主 启蒙思想,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外交:由开放转为闭关锁国。
表 现
重 大 历 史 史 实
政治: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政 明清时期经济:全面高涨,资本主义 治制度的建立,北美大陆新体制, 萌芽产生。 法国大革命。 政治:专制皇权的强化(内阁、军机 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 处)。 蒙运动,天文学革命,经典力学 文化: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本》 。 、《农》。 外交: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 外交:海禁、闭关政策的推行。 扩张。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对比)
西方
大企业时代到来,资本主义进入 特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 征 阶段到来。
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近代化 的发展
经济:生产力进入电气时代,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政治: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政治发 表 展不平衡,出现民主与专制两种 现 类型。 文化:科学技术领域出现重大突 破 对外:世界瓜分完毕 重 大 历 史 史 实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 政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民主 政治体制逐步成熟,先后进入帝 国主义阶段。 文化:爱迪生与电的应用,印象 派绘画与音乐(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薛福成等早期维 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观点:工商立国;与列国展开以工业为基础的商战;破 除传统,培养和尊重工商技术人才。 背景: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列强入 侵与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洋务运动。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 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 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建立 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 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 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 —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 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政治: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人 民继续抗争探索,戊戌变法和义和团 运动先后兴起。 文化:资产阶级维新、命思想形成, 影响深远,为中国文化开辟了一条新 的道路。 社会生活:继续近代化 政治:列强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人民掀起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当政者从清 政府到北洋军阀政府。 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文化:维新变法、民主共和、实业救 国思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 展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国内市场区域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 影响:冲突贱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白银 流入,货币化。
材料二: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 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又必兼士之 事„„夫泰西百工开物成务,所以可富可强,可大可久者,以 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厉之之故也„„中国果 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前民用,其要端矣。欲劝百工,必先 破去午年以来科举之学之畦畛,朝野上下,皆渐化其贱工贵士 之心。 —薛福成《振百工说》
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 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 糖及荔枝,柑橘,”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陶瓷、湖州的 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 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 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 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 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 杂缯”,潮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送其地则“得 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 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