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篮球兴趣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篮球训练兴趣培养是为学生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内容,在篮
球启蒙训练中首先要加强篮球训练兴趣的培养,使他们在训练中具有持久性,即使遇到某些困难也会努力克服,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训练中去,有意识地把兴趣转化为志趣。

如何调动小学生篮球队员训练的兴趣,确保训练质量,本文将结合篮球训练的兴趣培养方法和训练手段进
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篮球兴趣培养策略前言:小学阶段的
篮球队员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喜欢新颖的知识技能和训练方法,
可塑性较大。

然而,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个性较强,若不
在训练中注重训练的目的性,正确的动机,顽强的意志以及拼搏精
神的培养,往往容易半途而废。

因此,如何教小学生打篮球,并让
他们积极投身于篮球运动,是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本文
将根据训练的一些实际情况,并结合小队员的身心特点,试图从以
下几个方面谈一点浅见。

一、小学生篮球训练兴趣培养是学生实现
终身体育的重要内容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
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篮球运动不但能全面锻炼身体,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运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

小学生队员大都是从班级的篮
球比赛中挑选出来的,应该说对于篮球还是非常喜欢的。

但是,篮
球的各项基本技术和要领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是非常模糊。

所以,在
初期训练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适当地提出一些有启发
性的问题,引导小队员们的思考,循循善诱,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
参与到训练当中去。

在最初的篮球训练中,要贯彻简单实用性的原则。

二、培养学生对篮球兴趣与技术水平,是为学生实现终身体育提供实用而又有效的一种技能。

小学生以第一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主要靠直观形象建立条件反射,模仿和直观是小学生思维的特点。

依据这一特点,在教学训练中采用直观的教学训练方法是极为重要的,通过示范给队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我们在小学生篮球训练
中特别注意教练员的示范的动作,要使示范动作正确规范,使小队
员能够接受,也乐于接受,这样学起动作就快而正确。

在做示范动
作时,可分解示范,慢动作示范、完整动作范示交叉进行,也可让
做动作好的同学进行领做,队员在练习时,要及时提醒动作要领,
也可在安排练习前对动作的要领进行启发。

这样采取多种方式方法
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视觉,听觉、动觉几方面思维同时进行活动,使
之形成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技能是十分有利的,
同时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2.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篮球运动是一种集体性项目,真正打好一场球,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篮球技术,
更重要的是集体配合,因此,在训练和比赛中教师不应只重视篮球技、战术的传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令其学会怎样做人,在篮球教学中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内心世界,才能理解学生,才能与
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每一个篮球技术,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2营造愉快的课堂气
氛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作用,即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用语也尤为重要.篮球教学中,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了解自己产生错误原因和纠正错误的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指导,美的语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学生做出一个好动作,教师用“好”、“正确”的语言作出鼓励;对个别完成动作不够好的学生,进行个别或采用“你应该注意……你应这样
才是正确的”等语言来纠正错误,使学生有信心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对于一些动作技术要领,教师可将其编成口诀,如,以“拍球后上方,球
弹同腹高,落点侧前方,人行一线,球行一线”来表达行进间高运球的
内容,以“无人防守高运球,有人防守低运球”来阐明如何根据场上情况运球,这种形象的描述,学生既能牢记,又容易理解,练习中就会有较
强的目的性。

另外,器材、场地干净漂亮,环境舒服,不受干扰也会对
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产生积极作用;所以,上课前应认真整理场地,搞好器材,创造一个良好的上课环境,使学生一进入篮球场就会有一种愉
快、兴奋、喜欢运动的感觉,产生上好篮球课的欲望。

2.3注重启发,
调动学生求知心理强烈的求知欲是小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内心渴望。

他们渴望通过训练获得知识和技能充实提高自己。

因此,我们要抓住这种良好心理,不断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队员思考,使他们积
极主动投身到练习活动中去。

如“急停”练习时,先提出队员保持什么样的身体姿势才停得住,而且身体稳定平衡,使学生经过思考后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

教练员正确讲解与示范,启发大家控制身体重心内外因素,加深对动作的体会,引导学生探索出自己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从而调动队员练习的积极性。

2.4变换训练手段,调动学生求新
心理小学生活泼好动,敏感性较强,喜欢新颖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

在篮球训练中同样的内容,如组织得法,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就能使队员产生极大的兴趣。

例如在熟习球性练习中,除采用多样性运球手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外,还可以增加难度,采用双手同时运两个球(两手动
作相同或不同)练习,直至每人一球抢、打运球互相对抗。

在各种脚步和身体素质练习时,为防止学生感到枯躁,兴奋性下降,影响练习效果,教练员可以运用游戏或比赛方法,来调整练习中产生的抑制心理。

如躲闪追逐、推小车比赛等,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保证训练质量。

2.5学用结合,满足学生实用心理小学生
好奇心强,思维敏捷,他们对原理缺乏深究,对感兴趣的东西希望马上运用实践。

因此,教练员必须根据小学生这种心理特点立足学用结合,加强实用性教学。

例如在各种运球手法练习时,要说明其与变向运球及运球突破等技术运用的辩证关系,使队员明白它是学习其他技术的基础,对基本功掌握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本技术的发展和运用。

所以尽管手法练习重复次数很多,队员练习兴趣和劲头却一直很高。

小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好胜心强,训练时不管自己水平如何都想争第一,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提高和保持学习的兴趣。

例如训练中运用“看谁做得好”、“比谁快”等方法,对完成技术动作好的队员及时表扬,让他们做示范和表演,同时对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2.6与队员多沟通、交流,让队员对篮球产生情感当队员得到教练对
篮球兴趣的培养和耐心的指导后,学生对篮球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和
理解,能较好地进行篮球实践。

但更深层的对篮球的认识、理解、
实践则仍需教练进一步的培养,使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爱好,这便
是激趣与善学的升华—爱学过程。

“爱学”就是要使学生对篮球产
生情感,而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众多因素中最突出的因素。

当教练把这种情感带到训练场上时,学生从练习中感受到真诚的关
怀和诚挚的爱后,他们就会从内心得到鼓舞,感到欣慰,并愉快地
接受教师的教诲,逐步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

因此,在训练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个性、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因材、因人、因机训练。

运用“建立表象—练习—点拨—再练习—竞争—提高”的训练手段,使学生在快乐中提高技能和水平。

另外,教练从热爱
学生的角度出发,要客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是情感或是
指导上均一视同仁,但在任务的分配和要求上要区别对待。

教练对“优生”要悉心指导,对待“差生”更是要满腔热情,让人人都能
有成功的机会,都能体会到成功。

三、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是提高
小学生对篮球兴趣与技术水平的保证小学阶段的学生打篮球一般都
不好看,可以说不是在打篮球,而是在“拼抢”篮球。

主要原因就
是由于小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客观地限制了他们的篮球意
识和技战术水平。

其实,每天辛苦学习各种篮球技术的目的就是能
够在篮球实战中娴熟地运用出来,所以小学生篮球的技战术还是以
简单、实用为基本原则。

3.1原地训练法①面对墙运球。

要求手臂伸直,利用手腕、指的力量进行对墙运球,每次50一,左、右手可
以交替进行,注意运球时手腕、指要有“按球”动作。

②原地二高
三低运球。

要求二次高运球后接三次低运球。

注意前臂、手腕、手
指有随的顺势动作,身体重心要随低运球而下降。

③向空中抛球后,接反弹球快速低运球。

要求:前臂、手腕、手指随顺势快速运球。

④体前虚晃运球。

要求身体虚晃动作不宜太大,手腕、手指要有“拨”球的动作。

⑤前拉后推运球。

要求两腿前后弓箭步站立,运
球时要抬肘(不持球的手臂)抬头,身压肩保护球。

⑥体前左、右手
交替运球。

要求重心要随球,双脚随球左右。

⑦体前变向运球。


求变向时球的路线在侧后方,变向后上体要迅速跟上保护球。

⑧后
转身运球。

要求转身时有“拉”球动作。

⑨原地运两个球要求左、
右手围绕身体换球换手运球。

⑩围绕两脚8字运球。

要求换手快,
围绕双脚胯下连续不断运球。

3.2训练法①二人一组,前者高运球快速上篮,后者徒手跟上接篮板球后交换返回。

左、右方向交替进行。

②全队以一路或二路纵队站立,两臂侧平举,人间相隔7步左右距离。

进行各种虚晃,变向、变速、转身等运球练习。

要求重心低保
护球。

③行进间运球时听教练员口哨后作各种变向变速运球,要求
反应敏捷变化快。

④绕球场的罚球圈和中圈进行弧形快速低运球。

要求重心低,频率快⑤利用罚球圈和中圈进行全场8字变向运球,
变向时上体侧肩要快。

⑥全场设二至三个点或障碍物,进行各种运
球方法的综合性练习。

如虚晃变向接后转运球,两次后转身运球等。

⑦半场四种运球练习,要求往返运球连接协调运用自如。

3.3 视野
训练法①原地进行高运球或低运球时,眼看前方,,迅速报出教练
员的手势或者码、数字用余光视球。

②在弱光或晚上运球练习。


用不持球的手的虎口遮住自己鼻梁,抬头抬时运球,以此代替运球
眼罩。

④行进间运球时观看教练员的手势作各种停、起、跳跃、向
前和后退变向、变速等运球练习。

⑤一对一攻防练习中,运球者观
看前方教练员的手臂作各种方向的传切练习。

3.4游戏训练法①死球变活球游戏。

把球放在地下,在规定时间内(如20秒)看谁将球拍起(过膝)次数最多。

②六人追逐游戏。

利用底角和中线延长线各站一人,进行快速追逐比赛。

③躲闪游戏。

一对一在底线相对而站。


哨音后捉方快速向前运球用手去碰对方,躲方设法不让捉方碰到而
运至对面底线。

④四线折回运球比赛。

把球场划为四条线进行四线
折回运球,看谁运得最快。

⑤运球接力游戏:分两组在底线站立,
左右手各运一球向前推进,往返接力比赛。

⑥半场或全场分区运球
互相打拍游戏。

凡被打球出界者到另一个区(或另一半场)继续运球
打拍直到最后两个半场或三个区剩下的最后一个运球者为优胜者。

3.5 对抗训练法①顶牛。

在罚球圈或中圈内站二人,每人运球进行
顶牛。

看谁将对方的球打掉或将对方顶出圈外。

②运球拍背。

一对
一运球,可利用各种虚晃假动作去用不持球的手拍打对方的背部。

③三打三。

全场进行三打三8字运球突破。

④半场一打一或全场一
打一攻防练习。

⑤一打二攻防练习。

把全场划分A、B、B三个区域。

在A区进行一打一攻防练习,在B区进行一打二攻防练习,在C区进行一打一攻防练习。

⑥教学比赛。

要求防守打半场盯人或全场盯人。

四、结论总之,小学生篮球训练的兴趣培养与教学训练的工作
是一门十分复杂的艺术工作,综上所述,过于程序化和传统的训练方式,并不能充分发挥小队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只有通过教
练员通俗易懂的讲解、简单实用的技术教学、趣味性的游戏或者比
赛才能有效发展队员对篮球的兴趣和比赛的能力。

2.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篮球运动是一种集体性项目,真正打好一场球,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篮球技术,更重要的是集体配合.因此,在训练
和比赛中教师不应只重视篮球技、战术的传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令其学会怎样做人;在篮球教学中多与学生交流,了解
其内心世界,才能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根
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每一个篮球技术,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篮球训练兴趣培养是为学生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内容,在篮
球启蒙训练中首先要加强篮球训练兴趣的培养,使他们在训练中具有持久性,即使遇到某些困难也会努力克服,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训练中去,
有意识地把兴趣转化为志趣。

如何调动小学生篮球队员训练的兴趣,确保训练质量,本文将结合篮球训练的兴趣培养方法和训练手段进
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篮球兴趣培养策略
前言:
小学阶段的篮球队员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喜欢新颖的知识技能和
训练方法,可塑性较大。

然而,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个性
较强,若不在训练中注重训练的目的性,正确的动机,顽强的意志
以及拼搏精神的培养,往往容易半途而废。

因此,如何教小学生打
篮球,并让他们积极投身于篮球运动,是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关注的
问题。

本文将根据训练的一些实际情况,并结合小队员的身心特点,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浅见。

一、小学生篮球训练兴趣培养是学生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内容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篮球运动不但能全面锻炼身体,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运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

小学生队员大都是从班级的篮球比赛中挑选出来的,
应该说对于篮球还是非常喜欢的。

但是,篮球的各项基本技术和要
领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是非常模糊。

所以,在初期训练时,教师要抓
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适当地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小队员
们的思考,循循善诱,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训练当中去。


最初的篮球训练中,要贯彻简单实用性的原则。

二、培养学生对篮球兴趣与技术水平,是为学生实现终身体育提供实用而又有效的一种技能。

小学生以第一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主要靠直观形象建立条件反射,模仿和直观是小学生思维的特点。

依据这一特点,在教学训练
中采用直观的教学训练方法是极为重要的,通过示范给队员留下深
刻的印象。

因此我们在小学生篮球训练中特别注意教练员的示范的
动作,要使示范动作正确规范,使小队员能够接受,也乐于接受,
这样学起动作就快而正确。

在做示范动作时,可分解示范,慢动作
示范、完整动作范示交叉进行,也可让做动作好的同学进行领做,
队员在练习时,要及时提醒动作要领,也可在安排练习前对动作的
要领进行启发。

这样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视觉,听觉、动觉几方面思维同时进行活动,使之形成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技能是十分有利的,同时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规律。

2.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篮球运动是一种集体性项目,真正打好一场球,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篮球技术,更重要的是集体配合,因此,在训练和比赛中教师不应只重视篮球技、战术的传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令其学会怎样做人,在篮球教学中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内心世界,才能理解学生,
才能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每一个篮球技术,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2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
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作用,即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用语也尤为重要.篮球教学中,
学生掌握动作要领,了解自己产生错误原因和纠正错误的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指导,美的语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学生做出一个好动作,教师用“好”、“正确”的语言作出鼓励;对个别完成动作不够好的学生,进行个别或采用“你应该注意……你应这样
才是正确的”等语言来纠正错误,使学生有信心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对于一些动作技术要领,教师可将其编成口诀,如,以“拍球后上方,球
弹同腹高,落点侧前方,人行一线,球行一线”来表达行进间高运球的
内容,以“无人防守高运球,有人防守低运球”来阐明如何根据场上情况运球,这种形象的描述,学生既能牢记,又容易理解,练习中就会有较
强的目的性。

另外,器材、场地干净漂亮,环境舒服,不受干扰也会对
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产生积极作用;所以,上课前应认真整理场地,搞好器材,创造一个良好的上课环境,使学生一进入篮球场就会有一种愉快、兴奋、喜欢运动的感觉,产生上好篮球课的欲望。

2.3注重启发,调动学生求知心理
强烈的求知欲是小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内心渴望。

他们渴望通过训
练获得知识和技能充实提高自己。

因此,我们要抓住这种良好心理,不断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队员思考,使他们积极主动投身到练习活动中去。

如“急停”练习时,先提出队员保持什么样的身体姿势才停得住,而且身体稳定平衡,使学生经过思考后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

教练员正确讲解与示范,启发大家控制身体重心内外因素,加深对动作的体会,引导学生探索出自己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从而调动队员练习的积极性。

2.4变换训练手段,调动学生求新心理
小学生活泼好动,敏感性较强,喜欢新颖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

在篮球训练中同样的内容,如组织得法,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就能使队员产生极大的兴趣。

例如在熟习球性练习中,除采用多样性运球手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外,还可以增加难度,采用双手同时运两个球(两手动作相
同或不同)练习,直至每人一球抢、打运球互相对抗。

在各种脚步和身体素质练习时,为防止学生感到枯躁,兴奋性下降,影响练习效果,教
练员可以运用游戏或比赛方法,来调整练习中产生的抑制心理。

如躲闪追逐、推小车比赛等,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保证训练质量。

2.5学用结合,满足学生实用心理
小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敏捷,他们对原理缺乏深究,对感兴趣的东西希望马上运用实践。

因此,教练员必须根据小学生这种心理特点立足学用结合,加强实用性教学。

例如在各种运球手法练习时,要说明其与变向运球及运球突破等技术运用的辩证关系,使队员明白它是学习其他技术的基础,对基本功掌握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本技术的发展和运用。

所以尽管手法练习重复次数很多,队员练习兴趣和劲头却一直很高。

小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好胜心强,训练时不管自己水平如何都想争第一,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提高和保持学习的兴趣。

例如训练中运用“看谁做得好”、“比谁快”等方法,对完成技术动作好的队员及时表扬,让他们做示范和表演,同时对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2.6与队员多沟通、交流,让队员对篮球产生情感
当队员得到教练对篮球兴趣的培养和耐心的指导后,学生对篮球就
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能较好地进行篮球实践。

但更深层的对篮
球的认识、理解、实践则仍需教练进一步的培养,使学生对篮球运
动产生爱好,这便是激趣与善学的升华—爱学过程。

“爱学”就是
要使学生对篮球产生情感,而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众多因素
中最突出的因素。

当教练把这种情感带到训练场上时,学生从练习
中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诚挚的爱后,他们就会从内心得到鼓舞,感
到欣慰,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逐步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

因此,在训练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个性、心理特点,从实
际出发因材、因人、因机训练。

运用“建立表象—练习—点拨—再练习—竞争—提高”的训练手段,使学生在快乐中提高技能和水平。

另外,教练从热爱学生的角度出发,要客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是情感或是指导上均一视同仁,但在任务的分配和要求上要区
别对待。

教练对“优生”要悉心指导,对待“差生”更是要满腔热情,让人人都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体会到成功。

三、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是提高小学生对篮球兴趣与技术水平的保

小学阶段的学生打篮球一般都不好看,可以说不是在打篮球,而是
在“拼抢”篮球。

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小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客观地限制了他们的篮球意识和技战术水平。

其实,每天辛苦学习
各种篮球技术的目的就是能够在篮球实战中娴熟地运用出来,所以
小学生篮球的技战术还是以简单、实用为基本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