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第一书记村情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年第一书记村情调研报告
驻xx村第一书记按照“三个第一”工作职责(把抓党建作为“第一工程”,把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保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按照省党建办提出的对重点村存在的“班子软弱、管理混乱、矛盾突出、工作不顺、发展缓慢”等突出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治转化措施,开展集中整顿,力争达到村级班子得到整体提升、党员队伍活力明显增强、矛盾问题得到妥善化解、村级管理规范有序、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的目标。
一、工作开展情况
自8月3日以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1次,全体党员大会2次,发放征求意见表40余份,征求意见14条,带领全体党员到农村党员教育基地参观学习1次,民主推荐入党积极分子1名,与村主任、村书记座谈沟通6次,带领村书记、村主任外出学习2次,学习先进村的治村经验、发展理念、村庄文化等内容,培养他们的履职能力。
与包村企业金宇橡胶集团座谈沟通1次,企业对支持村庄规划、发展经济表示大的支持。
第一书记到村后注重在抓班子、带队伍,协调外部支持,挖掘内部潜力上下功夫;在提升村容、村貌上找亮点,规划村东环村路的硬化建设,铺设村内主要街道的柏油路面;在培育村庄文化、打造文明村庄上找突破。
团结带领村两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基本村情
1、村基本概况
xx村位于延集村以南,洋河北岸,东王路以西,周庄村以东。
全村共有人口160户,共556人,其中非农业2人、五保户3人、代管8人、参与村级分配的人口553人。
共有村民代表36人,其中女
性15人,代表中有党员5人。
党员人数共30人,60岁以上19人,占党员总数的63.3%,50至60岁4人,占党员总数的13.3%,40岁
至50岁4人,占党员总数的13.3%。
40岁以下3人,占党员人数的10%。
党员队伍年龄偏大。
特殊人群:低保户6户11人;退伍军人15人;现役军人1人;烈
士优抚子女3人;70周岁以上老人54人,其中80岁以上15人。
本
村姓氏8个:赵、刁、延、杜、田、徐、张、杨。
烈士子女有:延向顺、延向泉、延华荣。
低保户:赵红、赵万森、刁士明、李秀真2人、赵
永菁2人、延庆花4人。
现役军人:张丰芹。
xx村共有土地情况:耕
地面积721.27亩;村庄面积178亩;村街道东西街两条、南北街一条,总长度1040米,东西胡同全部水泥硬化。
2、基本经济状况
村民、集体收入主要土地承包和外出务工。
一、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占地286.7亩,承包费共699548元;永泰热电厂占地85.38亩,承包费239064元;金宇轮胎占地33.68亩,承包费80379.2元;金岭污水处理厂占地5.8亩,承包费8700元;金
岭氯碱长占地136.71亩;延树明花园占地45亩,承包费110700元;
赵忠锋占地10.8亩;赵通橡胶厂占地27.5亩;赵之祥占地32.4亩;
延培智院子每年8000元;延培胜院子每年4000元;赵万毅占地4.8亩,
每年4970元;延波每年130元;延海占地2.8亩,每年115元;延永占地2亩,每年115元;赵永光1.8亩每年390元;延培勇占地1.5亩每年100元;刁在松占地11亩。
3、基层组织情况
近三届两委班子组成:xx年-xx年书记:赵延礼;成员:赵之恩、田友义、延培志。
xx-xx年书记:延培志;成员:赵之恩、田友义、赵万新。
xx-xx年书记:赵万新;成员刁象胜、赵之恩、田友义、延晓、韩增华。
xx年书记刁象胜;成员:赵之恩、韩增华、延培志、延晓。
其中连续任书记两届的有赵万新;任书记一届的赵延礼、延培志;两委成员连续任职三届的有刁象胜、田友义、延晓。
xx年至今连续在村委任职超过三届的有赵之恩。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班子建设和队伍管理方面,通过近几届的村两委班子组成情况看,班子连续性差没有一个政治上明白、作风扎实的领导执政,党员管理不严致使班子战斗力不强,个别党员有贿选行为,败坏了党员形象。
二是个别村民长期占用集体土地,少交或不交承包费,带坏了村风。
三是土地承包合同签订不规范,内容不够完善,使村集体经济受到一定损失。
四是有个别特困家庭没有遵守村规民约,出现了攀比现象。
五是集体收入非常少,缺乏发展后劲。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加强基层党建和规范化建设。
发挥第一书记的优势,抓协调服务、抓教育引导。
通过学习和干事凝聚班子合力;向广大群众宣传
党的政策,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提高村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奠定群众基础。
2、立足村情发展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积极搞好协调服务,立足村庄实际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引导农民发展实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加快村庄发展步伐。
3、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经济扶持。
准确把握上级扶持政策,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各项惠农资金落到实处。
加强协调力度,做好“输血与造血”结合。
最大限度地争取外部支持。
4、维护农村稳定和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以镇政府红白理事会为载体,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和乡村文明建设,确保农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