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版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题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实行方国联盟
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
C.受宗法血缘影响
D.实行分封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要求,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的表述属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而不是“政治制度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表述符合题意“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史实,正确。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
制度·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荀子·儒教》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
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材料不能说明
A.王侯是分封的主要对象
B.王权借助神权维护统治
C.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
D.血缘是连结政治关系的纽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来看,王族是分封的主要对象,也就是说,血缘是连结政治关系的纽带,排除A、D,从“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来看,就是说,不听话的就不分封,也就是说,被分封者必须要服从周王命令,排除C。
B项材料没有体现。
故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对分封制的几点认识:
“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
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封建”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所说的“封建”,是指一种社会形态,如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依次递进的五大社会形态。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此处“西周贵族集团”不可误认为是“西周社会”,因为从整个西周社会看还有处于社会下层的庶民。
3.有学者指出:“周代是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通婚。
”西周初期的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
信息的能力。
从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燕国,②是齐国,③是鲁国,④是宋国,⑤是楚国,⑥是晋国;其中①③⑥是周王的同姓亲属,故不能通婚;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4.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政治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
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恰当是( )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不再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周天子把伯禽分封到鲁国,从宗法关系上看,
周王相对于各封国的诸侯来说,就是大宗,诸
侯是小宗。
诸侯又分封若干小国,诸侯国相对
于各分封小国来说是大宗,那些小封国就是小宗,因此C项正确。
A错在周天子为鲁国大宗。
B错在周天子则为鲁国小宗。
D错在在宗法上
二者并无关系。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
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关于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实际上
反映的是家国一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
或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结合。
学生要正确辨
别二者的关系。
示例: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
制度信息有( )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简析】图表括号中注明的文字信息为“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是根据血缘关系
的亲疏而形成的宗法等级。
因此“④宗法制”正确;周天子将“周公”等同姓子弟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也体现了“②分封制”;按照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封者有世袭统治权,可世代为官,体现了以“世卿世禄”为特点的世官制,③正确。
禅让制是一种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的政治制度,在这张“谱系图”中无法体现。
5.“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
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此司法原则A.确保了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
B.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
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性
D.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
从材料信息可知,“亲亲相隐”的特点是“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其目的是彰显孝
道、注重孝悌,加强宗族团结,体现了对人情伦理的关怀,有助于维护当时的社会稳定;这一原则本质上体现了宗法制对法制观念的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
“亲亲相隐”原则不能确保司法活动的公正,也未损害明代法律的权威性,故排除AC项;D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
6.“在古代中国,宗族不但是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最基本的单位,而且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下列能突出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周天子既是天下的共主,又是王族的大宗B.嫡长子有主祭祖先的特权
C.封邦建国时主要是“授土”“授民”D.宗法制以分封制为基础和保障
【答案】A
【解析】
【详解】
材料论述的是西周政权“家国一体”的特征,这种制度是按照血缘关系进行维系,周天子不
仅是天下最大大宗,还是国家的共主,故A 项正确;嫡长子有主祭祖先的特权不符合材料中分封制特点,故B项错误;C只是分封制的特点,不能体现出宗法制特点;D说明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不符合材料主旨。
【点睛】
分封制重在规定权力的“分配”,而宗法制重在规定权力的“继承”。
宗法制的两对关系:内部是大宗与小宗的相对关系;外部是与分封制的表里关系。
7.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字,则孟孙叔孙”。
由此推论“巫、卜、祝、史、匠、陶、屠”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行业 D.谥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古代的一些姓氏源于分封的国名,有的王的名称源于他的谥号,材料中的“巫”、“卜”等词都是古代的巫师,陶是手工业者,所以材料中的各
种名称是源于行业。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代的政治制度特点
8.西周时期中国人形成了亲戚观念。
父母,祖父母,叔伯、婶婶,姑姑是血缘关系中最近的亲人;外祖父母,舅舅、舅妈,姨妈是血缘关系第二重要的亲人。
材料反映
A.宗法制影响了亲戚观念 B.西周亲戚体系较为庞大
C.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D.宗族凝聚力在逐渐加强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最近的亲人、第二重要的亲人”等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近远疏划分的,也就说明了宗法制、宗法观念影响了亲戚观念,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周亲戚观念的形成而非亲戚体系较为庞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未涉及男尊女卑和宗族凝聚力的问题,所以选项C、
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
9.
材料齐桓公与管仲多次切磋富国之策,齐桓公建议对人口、房屋楼台、树木、六畜征税,管仲一一否定,在他看来,税收是有形的,直接向人民收取财物,自然会招致人民的不满。
最好、最理想的办法是“取之于无形,使人不怒”。
据此,管仲提出了“寓税于价”的办法:把税收隐藏在商品里,实行间接征收,使纳税者看不见、摸不着,在不知不觉中就纳了税,而且不至于造成心理上的抵抗。
在具体办法上,管仲给出了简单的七个字:“唯官山海为可耳——只要把山、海的资源垄断起来就可以了,山上出铁矿,海里产海盐,是为盐铁专卖制度。
管仲提倡盐铁专营,但不是主张政府亲自下场,创办国营盐场或国营铁厂,而是由政府控制资源所有权,然后把经营权下放给民间商人,以一定比例分配利润。
这种制度一旦形成,民营企业集群就被间夹其中,进退失措,成为被博弈的对象。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管仲富国之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管仲的富国之策。
【答案】(1)内容:提出“寓税于价”的办法;建立“盐铁专卖”的制度;实行“国有民营”的经营方式。
(2)简评: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了人民负担;与民争利,阻碍了民营企业发展。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管仲富国之策的主要内容,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
紧扣材料信息“据此,管仲提出了‘寓税于价’的办法”、“管仲提倡盐铁专营”、“创办国营盐场或国营铁厂,而是由政府控制资源所有权,然后把经营权下放给民间商人”等,分别分析、认知,不难把握到答案,即提出“寓税于价”的办法、建立“盐铁专卖”的制度、实行“国有民营”的经营方式等,所组织的答案符合材料的描述,言之有理即可。
(2)本问考查的是对管仲富国之策的评价,
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正确认知的能力。
紧扣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注意从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展开分析和认知。
关于“积极影响”,把握到“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维度即可;关于“消极影响”,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增加了人民负担、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等,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管仲改革·概况及认识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率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上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唐中期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
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
藩镇“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
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兵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期后出现的社会问题,并说明宋代是如何解决的。
【答案】(1)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影响:扩大了统治区域,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但保留了地方的相对独立性,埋下分裂隐患。
(2)问题:藩镇割据。
解决:北宋统治者将兵权收归中央,并强化中央禁军;派文臣管理地方,并设通判监督;掌控地方财政。
【解析】
【详解】
第(1)问,“制度”,依据材料一信息“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得出分封制;据材料一信息“政治与血缘的结合”得出宗法制。
“影响”,据材料一“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率不可破”结合所学从积极(对
地方、对内部)和消极两个角度分析即可。
第(2)问,“问题”,依据材料二信息“其后天子弱,方镇强”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藩镇割据;“解决”,依据所学知识从权、钱、兵等三个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