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经济学之霸权稳定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霸权稳定论内容
霸权稳定论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早期由查尔斯·金德尔伯格首创,由罗伯特·吉尔平加以完善的霸权稳定论;二是后期经罗伯特·基欧汉修正的“后霸权合作论”,即后霸权主义。
两者虽在理论形态上同属霸权稳定论范畴,但其理论命题和主要观点却有很大差别。
一、霸权稳定论的理论来源
1.霸权稳定论与国际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都具有非分割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以及“搭便车”问题。
金德尔伯格把国内公共产品理论推广到国际上去,而且还指出了国际公共产品的3特性:一是国际政治体系中不存在通过投票建立按大多数国家偏好去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世界政府,没有一个大家所公认的国际权威来为国际公共产品筹集和支付成本。
二是国际政治体系中“搭便车”现象不仅严重而且无法消灭,从而导致国际公共产品的供应永远赶不上需求。
吉尔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所谓霸主就是这样一个为国际社会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领导者。
他认为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不是世界政府或其他国际权威,而是世界政治中拥有压倒性优势的超强国家,也就是国际体系中的霸主. 霸权国家为什么要提供公共产品,理由非常简单。
“因为只有对国际公共产品有最大偏好的国家,才会在自我利益最大化前提下提供公共产品全额成本费用。
”
顺着这一思路,吉尔平在分析霸权兴衰时所使用的边际成本收益说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所谓霸权国家,是指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具有压倒优势的国家,因此它有支付国际公共产品成本的能力。
为了取得其他国家对它所要建立国际秩序的认同,霸权国家必须为它们提供具有非分割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容忍“搭便车”的公共产品。
取得其他国家对国际秩序的认同是霸权国家得到的收益,提供公共产品和容忍“搭便车”则是霸权国家付出的成本。
由于这一成本支出是要从霸主国的经济剩余中扣除的,因此霸主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霸主国的优势又是同它所建立的国际秩序联系在一起的,是从其他国家对它的认同和接受其领导中得来的。
按照边际成本学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产品提供越多,霸主国收益就越少,而付出的成本却越大。
一旦它从其国际秩序中得到的边际收益减少并下降到不足以抵消为维持国际秩序所付出的边际成本时,霸权也就不稳了。
霸权是否稳定是通过其建立和维持的国际秩序是否有效运转或走向崩溃所表现出来的。
2.霸权稳定论与国际体系论
霸权稳定论在经验上直接受到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的启示和影响。
但是,霸权稳定论并不是国际体系论的简单翻版,而是在继承国际体系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之上加以创造性发展。
国际体系论认为,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国际社会都是因霸权国的存在而得以维持发展的,即“有霸则稳、无霸则乱”的命题。
3.霸权稳定论与霸权周期说
美学者莫德尔斯基对霸权周期的研究有四个极其重要的发现。
第一,提出了霸主国必然衰退并被另一个霸主所替代的可能;第二,霸权的交替只能以战争方式解决;第三,霸主国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它所创建的国际秩序中发展最快、实力最接近的大国;第四,霸主国与挑战国有可能两败俱伤。
莫德尔斯基的这个研究成果一方面展示了霸权兴衰循环的不可抗拒性,另一方面又指出了霸权争斗中的不可预测性。
吉尔平正是从沃勒斯坦、莫德尔斯基等人关于霸权与国际体系及霸权周期研究中找到了霸权理论的两个核心问题。
第一个是霸权为什么会衰退;第二个是霸权衰退的对策是什么。
二、霸权稳定论的理论结构
霸权稳定论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1)霸权的缺失会造成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稳;(2)只有霸权才能造就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
(3)霸权国因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而陷入自我损耗的困境;(4)在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霸权必然衰弱,新的霸主将可能以战争形式取而代之。
简而言之,无霸则乱,有霸才稳,霸主自耗,霸权必衰。
如果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上述四点又可进一步分成以下三方面,即霸权的战略目标,霸权的运行机制和霸权的兴衰趋势。
1.霸权的战略目标
霸权是为世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作用、顺利运转而存在的。
自由市场体系的出现和发展必须有三个前提——霸权、自由意识形态和共同利益,后两者从属和服务于前者——霸权。
除了霸权国要提供保证世界自由经济体制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国际公共产品之外,霸权国还要做到:通过自身的成长壮大来显示市场经济的益处,以此来推动自由的市场经济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控制自然资源和原料、金融和资本来源市场以及特殊技术,以便通过经济相互依存的机制来加强对国际市场经济的管理与支配;在几个举足轻重的经济强国之间进行斡旋与调停。
2.霸权的运行机制
金氏认为霸主国或领导者有责任提供自由开放贸易制度,稳定的国际货币,国际安全并承担成本,为容忍搭便车行为,霸主必须保持强大的生产能力以拥有充分的经济剩余,从而弥补消耗。
3.霸权的兴衰趋势
霸权必衰和霸权更替。
吉尔平从市场机制的角度加以论证:霸权建立在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之上,衡量的标准是该国对经济自我改造和对全球经济变化的适应能力。
竞争机制使市场上经济分量和格局不断发生变化,优势是流动的,新的竞争强国要求政治权力的再
分配,老的霸权国面临挑战,每次更替以战争为先导。
另外,从成本收益的角度,为了支付维持霸权的成本,霸权国的经济剩余逐渐减少,以致殆尽,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递增。
国内消费和防务开支比国民储蓄和生产投资增长更快。
霸主国经济上逐渐无力负担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
另外一个原因是“搭便车”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从经济上加重了公共产品的成本负担,削弱了其实力;另一方面,从道德和信心上使霸权国受挫,最终丧失提供自由经济体系的意愿和动力。
例如,二战后,美国忍受欧洲日本对其出口的歧视而大受损失。
日欧迅速崛起。
三、霸权衰落及其对策
1.软权力论和相对权力论
第一是约瑟夫·奈的软权力论。
对美国的国力要有全面分析,不应只着眼于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等硬权力的一面,而且要充分考虑软权力因素,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变化。
奈认为,美国的文化和“民主样板”为软权力提供了低代价、高效益的源泉,以跨国公司迅速发展为特征的世界经济也给软权力提供了无穷的源泉。
不仅美国的软权力是无可争议的,而且考虑到美国在尖端科技的优势和丰富齐全的自然资源的话,美国的硬权力也没有失去优势。
美国比任何其他国家拥有更多传统的硬权力资源,并拥有意识形态和制度上的软权力资源,借此维持它在国家间相互依存新领域中的领导地位。
因此,认为美国国力衰竭的立论是站不住脚的,没有事实根据的。
第二是相对权力论。
这是布鲁斯·拉塞特提出来的。
一般来说,权力的定义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强迫他人行事的能力,另一个是对结果控制的能力。
拉塞特从这一概念出发,提出要对权力的基础和“对结果的控制
能力”作严格的区别。
这两者有联系,没有经济实力也就无法影响他人控制事态发展。
但是,权力基础的弱化并不一定导致对结果控制能力的衰竭:拉塞特一
方面承认美国经济是失去了过去所有的压倒优势,但并未到全面丧失优势的地步,只不过是相对衰弱而已。
作为权力基础的军事经济力量是相对下降了,但美国对结果,即国际局势的控制能力并没有减弱。
同软权力论一样,在苏联解体和冷战终结后,相对权力论也赢来了阵阵喝彩。
从理论观点来说,软权力论和相对权力论对霸权必衰论提出了挑战。
但是,从出发点来说,它们与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并不矛盾。
软权力论和相对权力论为吉尔平提出的在霸权衰弱条件下继续维持霸主地位的对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2.霸权衰落的对策
吉尔平对霸权衰落的对策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他先是在《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提出了立足于保存实力的三条建议。
其内容是:第一,消除增加成本的原因(例如,削弱或摧毁新兴的挑战者);第二,扩大较多安全但较少成本的防卫圈;第三,减少国际义务。
这三个战略选择是基于他对霸权国成本收益思考的结果,有其“吸引力和危险性”。
从逻辑上讲,这三条是减少成本与增加收益的唯一办法。
但从实践角度来看,却缺乏可操作性,而且也不符合他自己提出的“最终不损害霸权国国际地位”的基本原则。
经过一段时间思考以后,吉尔平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中提出了“责任分担”的设想。
他在书中详细地分析了日本崛起的原因及影响,一再强调,美国的霸权需要外国伙伴来支持它。
在衰落之中的霸权时代,国际秩序不是由霸主一家说了算,国际公共产品也并非霸主一家提供,需要有关国家通过囚徒困境式博弈来合理分担。
于是,责任分担论成为霸权稳定论者对美国霸权衰弱开出的主要处方。
这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美关系上尤为明显。
美国一方面对日本开展汇率战,以压日元大幅度升值的办法来打垮日本的经济优势;另一方面一再要求日本为其分担责任。
先是要日本几乎全额承担驻日美军的费用,而后又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要日本与欧洲盟国一起为美国分担几乎全部的战争开支。
当时,以共同责任分担为目的的“日美合霸论”几乎一度成为一部分日美精英知识分子最乐意咏唱的“赞歌”。
然而,当尘埃落定时,日本人才惊讶地发现美国对霸权的控制欲依然强烈如故,没有一丝要禅让给日本的意思。
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的钱袋已经被掏空,“日美合霸论”一说也随之灰飞烟灭。
霸权稳定论的评价
1.对霸权稳定论的批判
以吉尔平为代表的霸权稳定论既赢得了部分学者的阵阵喝彩,也招致了许多学者的严厉批判。
I美国霸权没有衰落
前文已经指出约瑟夫·奈认为,美国并没有衰弱。
他认为国际政治权力是以硬力量和软力量为基础的。
现在,美国的硬力量,即基础资源、军事力、经济力及技术力仍然要强于其他国家;至于软力量,即文化普遍性和确立国际规章制度的能力也遥遥领先。
其他一些学者如英国的斯特兰奇等人也认为,美国国力只是因西欧、日本的强盛而相对下降而非衰弱,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国际政治权力的基础,重新考虑对世界控制的手段与形式。
Ⅱ国际公共产品本质上是霸主私有物品
邓肯·斯奈德(Duncan Snidal)和布鲁斯·拉塞特两位学者提出,从根本上说,吉尔平所谓的国际公共产品实质上是霸主国维持霸权所需要的私有产品。
美国通过世界自由贸易体制而顺利进入世界各国市场并从中捞取了数倍于开放本国市场所付出代价的好处,因此美国是自由贸易体制的纯得益国。
关于安全保障,美国更是大赢家。
美国自称其强大的军备为全世界提供了安全和稳定,但是美国军事力量的使用操纵在美国政府的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动或参与的每一场战争无一不是立足于其国内政治经济利益的计算
之上。
简而言之,在斯奈德和拉塞特看来,所谓国际公共产品是一种虚拟的存在,是霸权国家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恣意玩弄的,毫无公共性的工具而已。
Ⅲ国际公共产品是俱乐部产品
相当多学者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国内政治中的公共产品理论用到国际关系之中去。
其理由是:被视为国际公共产品的大多数并不具有非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恰恰是排他性、竞争性的。
军事同盟就是一个例子。
【美国学者约翰·H.马金(John H.Makin)进而对集体安全保障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作了深入分析。
他指出,集体安全保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抑制,第二阶段是防止,第三阶段是不卷入他国之间的战争。
其中只有第一阶段,即抑制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其他两个阶段都不具有公共产品性质。
他以美国核威慑为例分析说,在1945年至1949年之间美国垄断了核技术,从而达到在全球范围内抑制战争的最佳状态。
可是1949年以后苏联、英国、法国以及中国等大国先后有了核武器,美国核武器的作用便由全球范围内抑制新的战争转入了自我防卫状态,极力避免与苏联发生核大战。
因此,1949年以后的美国核武器已经失去了公共产品的特性。
美国的核武器及其军事力量至多只能被称为会员制的“俱乐部产品”。
即只能由会员消费,而不容一般客人进入享受。
相对俱乐部会员来说,美国的核武器是公共产品,而对非俱乐部成员而言,则是他人的私有产品。
】
2.后霸权主义和国际机制论
罗伯特·基欧汉完成了对霸权稳定论的系统批判和重要修正。
基欧汉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美国国力相对下降的现实,提出后霸权主义的主张。
合作与纷争并非单纯地由权力和利益来决定,它还取决于行为主体的诸多外部因素。
霸权并不是形成合作的充分必要条件,尽管霸权能够促进某种合作;在国际机制确立之后,合作并不必需霸权国的存在,没有霸权的合作也是可能的。
那么,在霸权之后,通过什么来促进国际合作?基欧汉提出了国际机制概念。
这个概念是整个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灵魂。
基欧汉使用国际机制的概念,是为了说明霸权之后的合作能在机制的作用下顺利实现。
他认为国际机制能克服国际政治中的“市场失灵”现象,使合作在即便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
基欧汉的后霸权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多国间的合作而形成的国际制度来维持国际秩序,也就是用国际制度取代霸权,其政策含义在于,在霸权后时代,美应积极参与旧制度的修补和新制度的建设以确保国际影响力。
在后霸权体制中,维持秩序的主体不是一国而是多国,由于不存在一个具有压倒一切优势的国家,所以所有的事都要靠协商。
与此相应,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也是大家共同出钱出人。
基欧汉的后霸权理论问世后,招来不少批判。
不少人认为,基欧汉犯了严重的理论错误。
虽然他强调的是各国合作维持国际秩序,而这个国际秩序却是霸权国家所确立的。
从逻辑推理来看,他所要求的各国合作结果却成了各国霸权国家维持其所确立的国际秩序分摊成本。
有人据此认为基欧汉的“后霸权论”比吉尔平等人的“共同责任分担论”更对霸权国家有利事实上“, 共同责任分担论”和“后霸权理论”在美国外交政策的实践中已经融为一体,成为一根藤上的瓜。
从1990 年的海湾战争到1998 年的科索沃战争,美国政府在处理与同盟国关系时无一不是如此,不过侧重点因时因事而不同而已。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强调的是责任互助,它出人,盟国出钱。
而科索沃战争则是美国借北约的组织形式把后霸权理论付诸实施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在冷战结束后,北约本该逐步消失,但是美国却仍一再对之巩固和加强,先是实施北约东扩计划,后又以北约的形式把盟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充分动员起来,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口号为围堵宿敌俄罗斯在科索沃打了一场热战,确保了美国在欧洲的绝对优势。
无论是霸权理论或是后霸权理论,与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多极化潮流都是背道而弛的。
无论什么形式的霸权都只能得逞于一时而最终被历史所埋葬。
冷战证明了这一点,当今的多极化潮流还将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