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期末复习策略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期末复习策略指导
一、注重图文有机结合
试题会提供大量的新素材,设置新情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能力。
因此,夯实基础和培养能力是整个地理复习过程的两个根本着眼点。
图像考查是地理试题的主要特征,所以学生要学会运用经纬度、海陆轮廓形态、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区边界等方法进行区域定位。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的配合,地理教学就无法有效地展开。
因此,复习时,学生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养成“左图右文”的学习习惯,更要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正确方法,掌握绘制相关地理图像的一般技巧。
二、保证题量,提高能力
考试以能力立意为主,试题以问题立意入手,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要努力体会地理学科的思维特点,总结解题规律和技巧,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科学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保证每天都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但是学生必须防止沉溺于“题海”而不能自拔。
学生可以针对性地练一些近年来各地的高考真题,通过做题培养答题的思路,通过做题检测自己答题的准确性,在精细方面下工夫。
同时将最近一段时间做过的试题进行整理,适当汇总一下最近自己常见的知识漏洞和解题方法的不足。
对于做题出现的“弱点”知识,除加强相关课本知识的复习外,还必须针对“弱点”进行定点训练。
采用“练习—找到出错原因—回归课本—再练习”的复习模式,让弱点不再弱。
三、做好课堂笔记
1.标记法:把老师授课中的着重点,在课文文字内容密切处画上红线、红圈等标记。
2.见缝插针法:学生在课文空白处记下老师授课时的注释,或者分析判读图像的方法,正确与错误的区别点。
3.归纳重点法:在笔记本上重点记录教师授课时对相关地理概念的解释,对相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进行归纳的要点、知识拓展点以及解答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
记笔记的内容可以包括:一是记录老师的板书,这一部分是笔记的主要内容;二是根据老师的板画,在笔记本上动手绘制一些内容重要的简单图形,如:夏至和冬至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近地面风的形成示意图,冷、暖锋天气图,水循环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三是记录老师讲解的典型范例。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同学们要花大部分的时间进行阅读教材、听老师讲解、思考问题和做课堂练习等活动,所以,同学们做笔记要遵循简而精的原则,避免只顾做笔记而忽略了其它课堂活动。
四、地理的相关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及解题步骤
1. 先易后难,认真审题,特别要看清题目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答错的关键字眼,如
“东”“西”“南”“北”“大”“小”“高”“低”“上”“下”等。
2.要注意选项中出现的绝对性字眼,如“都”定”“全部”“只有”“完全”等,在多数情况下,这些选项是错误的。
3.对难度较大的选择题,要使选择正确无误,可采用“排除法”(筛选法)
4.要留意选项文字叙述较多而分为两层意思时,往往前段文字叙述正确而后段文字叙述错误。
5.一些内容复杂而空间概念较强的选择题,只从字面上去苦思冥想往往容易弄错,如果能画简图帮助判断,就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
(二)综合题解题规范性指导
1.快速阅读材料、图表和题目,圈划出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句和数据,锁定知识范围和知识体系,为答题做准备。
2.看题目分数,确定几个答题观点和角度(一般为2分一个观点,但个别观点也有1分的)。
3.抓住材料、图表信息作为突破口,形成答题角度的初步观点、组织语言,注意逻辑性和专业性,形成答题观点。
4.注意有些观点和角度在材料和图表中都没有,要靠其他知识或生活常识的积累来答题。
5.检查材料和图表有没有遗漏或没用上的信息,它可能是某道题遗漏的观点和角度。
高二地理组望大家认真复习、精准备考、乘风破浪、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