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金融发展调查汇报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域金融发展调查汇报3篇

县域金融发展调查汇报第1篇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子系统,是联系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既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县域金融作为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的终端环节,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既是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为金融业自身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一、县经济、金融发展基本情况

县是农业大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我县立足县情,调整完善发展思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突出工业化核心战略和招商引资主战略,主动融入合肥经济圈,对接"长三角",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招商引资、旅游发展、民生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上下思想观念不断解放,发展意识日益增强,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经济社会取得了明显进步。20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2亿元,财政收入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1.9亿元,到位境内资金12.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8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2554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9元,全年新增贷款8亿元。三次产业比为23.6:38.7:

37.7。在全省20xx年度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中综合发展指数位列第37位。县域经济发展的格局呈现出,工业经济强势增长,新扩建了一批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三大支柱行业,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123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优质农产品比重上升,农业产业化有序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商贸服务业、旅游业方兴未艾。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5.9亿元,财政收入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到位境内资金8.29亿元,新增贷款7.74亿元,后发优势进一步凸现。

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金融业的成长壮大。全县现有金融机构(网点)94个,从业人员871人,其中国有股份商业银行4家,国有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合作银行、邮政储蓄各1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担保机构18家、保险公司6家。截止8月底,全县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97.7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6.61亿元。累计担保金额为10.7亿元,在保余额8.3亿元。县惠民小

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5.7亿元。金融对支柱产业骨干企业的保障作用日益明显,金融的平衡运行助推了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金融改革促进金融活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监管力度加大,金融秩序保持稳定,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全县银行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已达到126.5亿元,实现盈利1.7亿元。

二、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1、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支持优质小企业的发展。近年来,在各项政策、措施的促进下,国有银行开发小企业信贷业务积极性明显提高,努力创新适合县域小企业信贷产品,以提升小企业信贷市场的竞争力。县工商银行推出发票融资业务,以发票所对应的应收账款为第一还款来源,能够使抵押品不足、担保能力弱的小企业快速获得贷款,累计为志诚机电、中天塑业等企业发放贷款1100多万元。县建设银行20xx年以来相继开发了符合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信贷品种,如速贷通、成长之路、助业贷款,较好的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企业贷款的稳步增长,上半年企业贷款余额12287万元,较年初新增4757万元,增幅达63.17%。县农业银行推出的"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多户联保"贷款等创新信贷产品,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农户提供融资服务。帅旺食品有限公司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食品研发和生产销售,公司资产1.6亿元,占地面积130亩,现有职工1200余人。今年签订土地流转承包协议承包耕地20950亩种植水稻,县农行以"公司+农户"形式投放贷款958万元。县中国银行选择了即可增加信贷规模,风险相对较低的票据贴现做为资产业务的主要品种,上年办理贴现8200万元,累计为11家中小企业的提供融资服务。县农村合作银行对县经济开发区和杭埠工业园区的小企业集中区实行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方式,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贷款、承兑、授信多种金融产品来满足小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扩大生产经营的融资需求。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农行结合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加大对优质农产品产供销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今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5613万元,较年初新增4705万元,增幅43.13%。县农业发展银行对省产业化龙头企业友勇米业淀粉糖桨生产项目发放项目贷款

3400万元,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资金保障。

3、支持消费经济发展,促使消费需求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点。截止目前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74亿元,比年初新增2.09亿元,同比多增0.73亿元。稳定的购房需求是个人消费贷款平稳增长的主要因素。建行是个人消费贷款发放的主力军,余额3.43亿元,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加大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农发行、徽行上半年向县经济开发区建设投资公司、县城镇建设投资公司贷款11200万元,用于城区改造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5、支持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着力改善民生。各家金融机构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改善金融服务,认真履行承担的社会责任。县农合行承担全县22万户涉农补助资金打卡发放工作,为此在农村各个支行设立专门窗口配备专人服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贷款176户373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229笔160万元。

三、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原因

县域金融机构为促进本地县域经济发展做了积极贡献,赢得了自身的长足发展,但是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金融机构缺乏经营自主权。目前国有银行将授信审批权限集中到市级、省级行,基层行基本没有授信品种。这种管理方式导致因审批时间延长而流失一些优质客户,造成基层人员缺乏创新与开拓的主动性,制约了县域信贷投入,从而造成了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比例失衡,存款持续强劲增长,贷款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资金外流现象严重。从近两年来金融运行情况看,新增存款转化为本地贷款的总量虽有所增长,但与县域经济增长对资金巨大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8月底各行存贷比为:徽行为82%、农合行79%、四大商业银行平均为24%(其中最低为4.8%,最高为70%)。县内存贷比例过低,本地经济建设资金缺口紧张。

2、县域经济结构与国家产业政策不协调。国家要求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和环保、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审批项目。县域经济主要由资源加工类中小企业构成,大多经营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较大,能耗高、环保意识也较为淡薄,达不到国家环保标准,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