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九江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
一.选择题
青年流动人才净迁入率是指净迁入(迁入人口减去迁出人口)青年人才数量占总人口的比值。
近年来,各地围绕青年流动人才展开了“抢人大战”。
下表为2017年我国部分省市青年流动人才净迁入率,。
1.广东 D.江西
【解析】读表可知,河北和江西净迁入率为负值,说明为人才净流出省份,故可排除。
青年流动人才净流入数量=人口基数×青年流动人才净迁入率,天津虽迁入率高于广东,但广东人口基数(1.1 亿)远大于天津(0.15 亿)。
答案C
2.产生青年流动人才净迁入率地区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水平
B.人口基数
C.习惯偏好
D.海陆位置
【解析】结合表中数据和我国现状,中西部青年人才以迁出为主(如表中江西),东部沿海以青年人才迁入为主(如表中天津、广东),因此青年人才迁移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因素。
答案A 湖北省荆州市S公司,原来是利用油脂废料制作肥皂的普通企业。
1982年,该企业在全国首先研发出第三代超浓缩洗涤剂“活力 28”,却销售遇冷,后经央视等媒体宣传,曾一度占领了全国80%的市场。
20世纪末,S公司同众多民族日化企业一样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3.利用油脂废料制作肥皂可
A.提高销售价格
B.降低原料成本
C.增加油脂消耗
D.提高产品质量
【解析】结合材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S 公司以几乎没有价值的废料作为原料,可减少原料(油脂)的投入,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保护环境,从而提高肥皂的利润或降低肥皂的销售价格。
答案B
4.20世纪80年代初,S公司日化产品销售遇冷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规模小
B.品牌认知度低
C.交通通达度低
D.产品定价高
【解析】结合材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该企业在全国首先研发出第三代产品,坐拥先进技术,前期销售却遇冷,后经央视媒体宣传,销量大增,可见当时销售遇冷的主要原因就是品牌认知度低。
答案B
5.要振兴民族日化企业,关键依靠
A.加强科技创新
B.实行关税保护
C.拒绝外资进入
D.降低产品价格
【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不断催生和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
在日化用品需求持续旺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提质增产是企业的根本之策。
答案A
小明在新加坡旅游后,制定了返程备忘录(图1),他在新加坡时间5∶30 即起床,只见天幕幽幽,星光点点,然后赶赴樟宜机场。
樟宜机场于1975 年规划建设,其前身是市中心的巴耶利机场。
图2 为
樟宜机场位置图。
6.新加坡时间5∶30,天空仍一片漆黑的最主要原因是当地
A.当日昼短夜长
B.采用105°E 的地方时
C.曙光较中国短暂
D.采用的标准时间偏早
【解析】新加坡位于北半球,7 月 10 日昼长夜短,故 A 错误。
据图中飞机起、降时刻(起、降时差为 3 小时 50 分钟,飞行历时也是 3 小时 50 分钟,说明两地使用标准时相同),可知新加坡采用东八区区时(120°E 地方时)作为该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故 B 错误。
影响曙光时长的主要因素有天气和纬度等,同为晴天时,纬度越低曙光越短,临近赤道的新加坡纬度较中国低,曙光确实较中国短暂。
但新加坡若正常采用东七区区时(105°E 地方时),则日出约为 6:00,故其只需约 30 分钟的曙光时间,就可实现 5:30 即天亮(实际上,新加坡曙光时长约 50 分钟,5:30 时天空已亮);但新加坡实际采用了偏早的东八区区时,致其日出约为 7:00,其日出及曙光出现时刻都要(较使用东七区区时)推迟达 1 小时,30 分钟(或然)相较于 1 小时(必然),显见采用的标准时偏早是 5:30 天未亮的主因。
答案D
7.迎风有利于飞机起降,樟宜机场跑道的最佳设计走向为
A.东-西
B.南-北
C.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
【解析】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风向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大体上 11 月至次年3 月盛行东北风,6 月到 9 月盛行西南风。
结合题干中飞机迎风起降的要求。
答案D
8.樟宜机场选址于该国东部沿海,主要是考虑
A.满足用地需求
B.避开地质灾害
C.缩短国际航程
D.方便海空联运
【解析】樟宜机场选址于新加坡东部沿海主要考虑(当时和未来的)用地需求,减少中心区的(大气、噪声)污染,以及提升飞机起降安全,A对。
因为新加坡面积较小,且基本为临海平原,故国内地质灾害的差异较小,机场搬迁对国际航线的影响也小,BC错,至于海空联运的价值,缺少有力信息支持,D 错。
答案A
黄河流经壶口,河床宽度从600 米骤缩至30 来,垂直跌落40 多米,形成壶口湿布。
该瀑布有“水底冒烟”“澎湃惊雷”“冰峰倒挂”等季节性奇观,其中水底冒烟景观的季节差异主要受瀑布上下游水位差及流量等因素的影响。
瀑布再往下游便是高狭深陡的“十里龙槽”河谷。
现国家计划在瀑布上游兴建
古贤水利枢纽工程。
图3为黄河流域局部地区图。
9.壶口瀑布湍流急下,激溅起接天白雾,恰似水底冒烟。
欣赏该奇观的最佳时节是
A.暮春
B.盛夏
C.初秋
D.隆冬
【解析】材料中明确指出“水底冒烟”景观的季节差异主要受瀑布上下游水位差及流量等因素的影响。
隆冬,河流因水量少,气温低易结冰,瀑布易出现冰峰倒挂现象,故 D 错误;暮春(5月),黄河流域普遍降水较少,气温回升蒸发大,加之农业用水量增大,使得瀑布流量达到全年最低,流量不足以形成水底冒烟,故 A 错误;盛夏(7 月)降水多,河道流量大,一时大量来水将造成瀑布下游的(高狭的)“十里龙槽”泄水困难,水位急剧抬升,从而减少了瀑布上下游水位落差(如左图),故 B 错误;雨季尾声的初秋(9 月),相对暮春和盛夏,流量(较大)和水位差(较大)达到最佳结合点,同时因其含沙量下降,更易于激溅起接天“白雾”(如右图)。
答案C
10.有人担心,"澎湃惊雷"的壶口瀑布将会消失,其主要是考虑到
①河水流量②河流含沙量③溯源侵蚀④"龙槽"岩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落差大、水量大是形成瀑布“澎湃惊雷”的必要条件,近几十年壶口瀑布气势减弱的主要原因就是自然和人为等因素造成的水量减少,但从长期看,瀑布产生的溯源侵蚀也可降低瀑布坡度和落差,故①③正确。
而“十里龙槽”高狭深陡、流水下切严重,利于维持甚至增大瀑布高差,同理,河道狭窄的黄河壶口段,因流速较快,泥沙不易堆积,故含沙量对瀑布高差影响不大,②④错误。
答案
11.古贤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将使壶口瀑布 A.水色更黄 B.水量更大 C.凌汛期缩短 D.观赏季延长【解析】在壶口瀑布上游兴建水利枢纽工程,泥沙易在库区堆积,下游含沙量减少,瀑布水色变清,故A 错误;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兴建,主要是改变了径流量的时间分配,在不考虑调水、蒸发和下渗情况下,对水量影响不大,若考虑这些因素,水量将减少,故 B 错误;黄河壶口瀑布段,虽有结冰期,但河流从较高纬度(海拔)流向较低纬度(海拔),且流速快,不易产生凌汛,故 C 错误;瀑布上游的水利工程通过蓄水可以调节下泄水量,从而使得壶口瀑布观赏期延长,故选 D。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 分)
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
其境内山地、丘陵占 86%,石灰岩广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耕地76 万亩,历史上该地常连年大旱。
1960 年2月“人工天河”——引漳入林工程(红旗渠)开工,1969年7月,干、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工,干渠全长70.6公里,支渠长达上千公里,并与之前的水渠组网。
工程建成后,年引水量达3.7亿立方米,浇灌全境农田,小麦年增产8倍。
进入上世纪90 年代,因漳河水源减少、工程年久失修和人为抢水炸渠等原因,红旗渠多次断流。
图4为林州市区域图。
(1)分析林州市历史上缺水的自然原因。
(8分)【答案】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少(且集中),蒸发量大;地形起伏较大,地表排水快;石灰岩广布,地表(地下)水易下渗流失;植被覆盖率较低,涵养水源能力差;境内河流少(且多季节
性河流),流量小。
(每点 2 分,任答四点得 8 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将红旗渠干渠修筑于太行山山腰,并保持较低坡度,请结合材料说明原因。
(8 分)【答案】山区耕地少,尽量少占良田;干渠海拔较高,可抬高水位,增加灌溉面积;实现自流引水,降低运营成本;低坡度可减少流水对渠道的冲刷和破坏。
(每点 2 分,共 8 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林州市如今仍存在缺水问题,请从节水角度为其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8 分)【答案】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调整农业结构,选种耐旱作物;修缮红旗渠,减少(下渗和蒸发)输水损失;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节水意识。
(每点 2 分,任答
四点得 8 分。
)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 分)
海底的中央海岭酷似绵长巨龙,被称为大洋中脊。
图5为大洋中脊海底热液活动示意图,热液喷口
多位于2000多米深的海底,热液喷出后上升百余米,呈水平扩散开来,形似滚滚“黑烟”。
热液沉降物中因富含金、银的硫化物,被称为“海底金库”。
此外,热液喷口附近存在着罕见的海洋生物群落,如管状蠕虫群,管状蠕虫体内的共生菌可利用硫化物合成管状蠕虫必需的有机物。
(1)据图描述被称为"海底金库"的硫化物沉积物的形成过程。
(8 分)【答案】海水沿岩石裂隙下渗;下渗海水与高温岩浆挥发物质混合,形成热液;高温高压的热液沿管状通道剧烈喷出;喷出后(温度和压力改变),热液中含金、银的硫化物析出沉降。
(每点 2 分,共 8 分)
(2)指出海底热液对管状蠕虫生存的有利影响。
(6 分)【答案】热液分布区,水温高,适宜蠕虫生存;水温高,其他生物少,天敌少;海底热液释放的硫化物
间接为其提供营养物质。
(每点 2 分,共 6 分)(3)有专家提出,目前不宜对"海底金库"进行规模开发。
请说明其判断依据。
(8分)【答案】海底极端环境(高压、黑暗、低温等),不利于作业;地处大洋中脊,岩浆喷发、地震等地质风险大;技术要求高,成本投入大;规模开发易导致海底生态破坏。
(每点 2 分,共 8 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海南省万宁市西倚五指山,东濒南海。
2011年以来,万宁市将冲浪打造成特色旅游项目,举办了十多场国际冲浪比赛,被誉为中国冲浪“圣地”。
图6表示2011-2019年连续九届国际冲浪赛事的运动队员和游客人敷,其中游客多为看客,参与冲浪的并不多。
指出举办国际冲浪赛事对旅游地万宁市的积极影响,并从充分利用空间角度设计两项适合当地的旅游项目。
【答案】积极影响:提高万宁市知名度;完善当地基础设施(机场、浴场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大众旅游,全民健身,提高人们生活品质。
(每点2 分,任答三点得6 分)旅游项目:潜水、骑行、登山、热气球、露营、沙滩休闲等。
(任答两项给 4 分)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可降解塑料一般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光敏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生物降解剂等),使得材料稳定性下降,通过光或微生物,将复杂材料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塑料微粒等物质(如图7)。
目前,可降解塑料的废弃物处理多采用掩埋和倾泻入河、海的方式。
指出可降解塑料在生产过程中和废弃物处理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答案】生产加工中:使用淀粉等原料,加剧粮食紧张和其它资源短缺。
(2 分)废弃物处理后:掩埋在(漆黑、缺氧的)地下,可降解塑料难以降解;水底(缺氧和低温的)环境,可降解塑料降解慢;侵占动物栖息地和人类活动空间;分解的塑料微粒渗入土壤、水中,危害生物健康;排放的二氧化碳,加剧全球变暖。
(每点 2 分,任答四点得 8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