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本位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本位建设》
----纪念《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发表70周年王达三
1935年1月10日,王新命、何炳松、陶希圣、萨孟武等十位知名教授联合署名在《文化建设》杂志第1卷第4期上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一文,至今已有整整70年。

这个宣言也称“十教授宣言”,或“三五宣言”,或“一十宣言”,文章很是短小。

但是,正是这个短小的宣言,引发了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场关于“中国文化出路到底是中国本位还是全盘西化”(以下简称“中国文化出路”)的大论战,仅高峰论战期就持续一年有半,余声则延续至20世纪四十年代末,是中国思想文化界对中西文化比较和鉴选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集中的一次大讨论。

然而,就是如此重要的一个文化宣言,在其发表70周年之际,中国的思想文化界竟然寂落无声,没有任何形式的纪念与反思。

这不但令人遗憾,也令人值得玩味。

我于之有所不忍,乃撰写此文以示纪念,并大声向疾呼:目前中国尤是迫切需要重提和新诠“中国本位文化论”,并以之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

甲部:背景与主张
一、“十教授宣言”之基本背景
在“中国文化出路”大论战之前,中国思想文化界已经围绕由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1920年)和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年)所提出的“西方文明破产”和“回归中国文化”的问题,而爆发了一场同样也是持续了十年之久的关于“东西文化观”的大论
战。

在这场大论战中,由于力主中国文化路向的一派与力主西方文化路向的一派在人数以及论战能力上的相差悬殊,特别是由于后者善于把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诸多不如意归咎于中国文化头上,所以从总体上来看,力主中国文化路向的一派呈相对的弱势地位。

“东西文化观”的大论战,主要还是就东西文化进行是非优劣的比较,而“中国文化出路”的大论战则是直接承继这种比较之结果,亦即是西方文化派相对胜出并占据了相当的话语霸权之后,明确提出了全盘西化的理论主张,而引发的一场不仅仅是中西文化优劣比较,更是一场直接关涉到中国文化路向选择和中国文化建设战略实施的辩论。

因此,前后两者紧密相关连,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新高潮。

“中国文化出路”大论战的始作俑者并非像后人所了解的那样,是“十教授宣言”,而是由全盘西化论者首先挑起。

1929年,在“东西文化观”大论战中出尽风头的胡适在《中国教年鉴》上发表《文化的冲突》一文,提出中国人对待西方文化有三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抗拒;第二种态度是全盘接受;第三种态度是有选择性的采纳。

”他武断地宣称,中国已经没有人再坚持“抗拒”的态度。

他说:“日本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西方文明,结果使日本的再生取得成功。

”因此,“让我们希望中国也可能象日本那样实现文化复兴。

让我们现在着手去做日本在五六十年前着手做的事情吧。

”尽管胡氏没有明确点出要全盘西化,但实际上是已经打出了全盘西化的旗子。

这一点,胡氏在1935年3月发表于《独立评论》第142号上的《编辑后记》中予以明确承认:“我前几年曾在上海出版的
christianyearbook里发表过一篇thecultureconflictinchina——手头无此册,记不得是哪一年的年鉴了。

我很明白的指出文化折衷论的不可能。

我是主张全盘西化的。

”非但如此,他还对当时的吴景超、陈序经等人说他是“文化折衷派”而不是“全盘西化派”表示了失望和不满。

但是,由于这篇文章,以及批评胡适全盘西化论调的潘光旦的文章,都是用英文撰写的,传播范围不是很广,故而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太大注意。

陈序经说胡适是“文化折衷派”是有其理由的。

陈氏1933年12月29日在中山大学发表了《中国文化之出路》的演讲。

他也认为,中国文化建设的路向有三派:“
(一)复古派——主xx存中国固有文化的。

(二)折衷派——提倡调和办法中西合璧的。

(三)西洋派——主张全盘接受西洋文化的。

”他说:“兄弟是特别主张第三派的,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的西化。

”请注意,陈氏在这里提出的是中国文化不但要全盘西化,而且是还要彻底西化。

陈氏和胡氏的区别正是在这里。

因为胡氏始终认为:“文化有一种惰性,全盘西化的结果自然会有一种折衷的倾向。

”(《编辑后记》)换句话说,胡氏是把全盘西化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仍然是要实现中国本位的文化。

陈氏则不但把全盘西化看作是手段,还把彻底西化看作是必须的、必然的理想结果。

陈序经在中山大学的演讲稿发表于1934年1月15日的《民国日报》上,并由此揭开了“中国文化出路”大辩论的序幕。

但1934年
上半年的辩论,规模还不是很大,而且其问题意识和思想深度之交锋也比较浅显。

比如,千家驹写有《略论陈序经博士研究中国文化出路之比较方法》一文批评陈氏的全盘西化论;穆超写有《中国文化“全盘西化论”可以行得通吗。

》、《再论“全盘西化”》两文,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示同情,主张中西调和,反对全盘西化。

与此同时,则有冯思荣写有《关于全盘西化论的比较方法》、吕学海写有《再释“全盘西化”》等文章来论证和支持全盘西化。

这些文章都不长,大部分发表于《民国日报》上,影响也不是很大。

1934年下半年陈序经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

该书是陈氏在1929年留学德国期间写就的长文《东西文化观》和中山大学演讲稿《中国文化之出路》的基础之上修改充实而完成的。

在《代序》中,陈氏表示自己是顺着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思考方式来分析中国文化出路问题的,只不过是他与梁氏的结论与主张截然相反而已——“东西文化观”论战和“中国文化出路”论战之间的承继转换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陈氏在书中重申其在中山大学演讲时提出的中国文化建设的三个派别。

他从中国近代史上“中体西用”(陈氏认为其是折衷派)失败的事例出发否定了“中体西用”的可行性,认为对中西文化采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静的文化/动的文化”、“人的文化/物的文化”的二元对立的划分法是不当的,因为在他看来两者之间存在着通融一体因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换而言之,陈氏否定了中西文化调和折衷的可能性。

陈氏同时也否定了复古办法的可行性,并认为中国人根深蒂固、
久长深远的复古思想和保守倾向延缓迟阻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并直接造成了中国文化和现实的落后。

因此,剩下的唯一办法就是实现中国文化的全盘西化。

他认为,这不但能从近代以来中国人在态度上有一个从“中体西用”到“西体中用”再到“全盘西化”缓慢转变的过程上得到证明,也能从近代以来中国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层面逐渐全盘西化的事实上得到证明。

特别是,陈氏还认为:“(1)欧洲近代文化的确比我们进步得多;(2)西洋的现代文化,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它是现世的趋势。

”即是说,因为中国文化“陈旧落后”,而西洋文化“先进强大”,中国文化就必须要抛弃,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不二法门即是全盘西化,否则中国文化不但不能生存下来,而且是逆世界历史潮流而动。

陈氏一书,是一通盘整体而又深入细致的文化思考与理论表述,可以说是在“中国文化出路”大论战中起着类似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在“东西文化观”大论战中的导火索的作用,因此能造成特别的轰动,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巨大反响,特别是引起了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解之同情”(陈寅恪语)和“温情与敬意”(钱穆语)的学者的强烈反弹。

“十教授宣言”即是这种反弹的代表性的立场与表述,并成为“中国文化出路”大论战真正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不难看出,“东西文化观”大论战是由中国文化派宣布西方文明破产和回归中国文化而引发,而“中国文化出路”大论战则是由西方文化派首先挑战中国文化而引发。

必须说明的是,以上描述仅仅是“中国文化出路”大论战在思想
文化场域的背景,或说是导致论战的直接因素。

在现实层面,山河破碎、国事陵夷、内忧外患、民生困顿、政治腐败等因素则是触动“中国文化出路”大论战的深层次原因。

换句话说,这场论战的参与者都是怀着为中国找一条新的文化之路以拯救国家民族的危局的用心和情怀而参与其中的。

二、“十教授宣言”之基本主张
“十教授宣言”于1935年1月发表之后。

受到了西化论者的强烈批评,因此王新命等十教授又于同年5月10日在《文化建设》第1卷第8期上发表《我们的总答复》一文,算是对全盘西化论者的批评的反批评,以及对宣言内容的补充说明。

此外,王新命本人还单独曾于同年4月3日出版的《晨报》上撰有《全盘西化论的错误》一文。

第二篇:《中国本位文化宣言》读后感《中国本位文化宣言》读后感
范金虎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为世人所公任,它对中国过去和现在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生活在当前变革社会当中,我们怎样学习传统文化呢。

一是读经,往圣先贤书写经书,是其生命生存生活的经验、智慧、情感的结晶。

不读其书,则不可与语往圣先贤之道,更谈不上对往圣先贤之道的领悟与躬行。

在中国读中国书,读古人书,读经典,对中国人而言乃是天经地义的事。

二是尽孝。

俗话讲百善孝为先,在传统节日里应该根据古人礼仪,
为父母献上跪拜礼。

在外人看来在形式上有封建之嫌,但通过这种形式强化了父母为上的思想。

在平时要多回家看看,与父母唠唠家常。

在父母固执坚持自己主见时,要给予充分理解。

三是有所畏惧,没有畏惧的人是可怕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他人为重”做事之前不是正要求考虑别人的感受吗。

有人说脾气“拧”是执着、对人喜怒无常是随性、喜欢别人来“哄”是娇小,可我更想说这些人从来不过顾及别人的感受,他们的“执着”、“随性”、“娇小”也为自己的不幸埋下种子。

有所畏惧才能使我们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这对于我们学习大有帮助。

以上几点是我近年来学习传统文化的体会。

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学习传统文化还需要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事情就是这么神奇,追到最后一步都是相通的。

《中国本位文化宣言》读后感二
李莹
谈起中国文化,实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所以暂取有关中医的一小片段谈一谈我的个人想法:
1.关于中医的概念: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先后跟的两位老师都会强调概念,比如师姐文中提到的“寒”,或者是“脉缓”,是
指脉率还是指脉势(一种从小到大的趋势)。

又如《伤寒论》中一两到底是多少。

是15g,
13.75g还是教科书中的3g或是6g,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也是必须弄明白的,否则根本看不懂《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书。

2.关于中医的用药:
中国实是一个实用主义国家。

这些年一直在跟一位老师出门诊,一次某同学的脚重度烫伤,满脚的燎泡,带她去找老师,老师将某种食物化为炭,敷于伤口之上(师门原因不方便透露),
3、4天的功夫,脚就好了,还没见一点的疮疤,回去问老师为何如此医治,方子从何得来,老师当时说的是到了乡下,见到乡下人就这样使用,便学了来,后来验证过很多种食物,只有这一种化为炭后效果最好,但是为什么是这样说不清楚。

记得当时老师说很多古人的东西就是会告诉你一个结果,但为什么是他。

作用机理如何。

是完全不清楚的,但就是这样,我们却可以拿来应用。

中国人往往是先有结果,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却不会深究某一种反应在细胞内是如何运行的。

给我的感觉中医是中国文化与多年生活生产经验积累的产物。

最近在看《白鹿原》,仅仅看到一半,里面的朱先生,颇给我一种智者的感觉,记得他说过一句话“房是招牌地是累,按下银钱是催命鬼”,你问他为什么,他不说,但是事实确是按照他所说的延续下去的,即便是他死了,他这句话还是一直流传下去,就好像中医里的一些办法。

第三篇:中西方文化比较之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中西方文化比较之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是重农文化,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最适宜农业生产。

几千年来,农业生产也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

重农文化是使得中国人民有“安土重迁”,“老死不出乡”的民族心态,使中国的大多数家族往往在同一地区时代繁衍,聚族而居,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因此,家族本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1】。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古希腊爱琴海地区,由于多山且不适宜农业生产等生存环境的限制,人们很早就从事手工业和商活动,并生活在城邦中,经常迁徙和流动。

城邦制打破了以家族、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社会形式【1】。

并且,西方文化强调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个体本位的温床。

个体本位以个体为本位,强调个体利益高于一切,即使在家庭关系中也是以个体利益为中心。

在日常行为习惯中,中国的家族本位与西方的个人本位差异比较明显。

例如姓名,中国人习惯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姓氏即代表家族,放在第一位,而西方人的姓氏,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姓,然后才是族姓,放在首位的是自己;再如,日常中对亲人的称呼,中国人格外注重家族,其语言表现是亲属称谓系统的繁杂精细,不仅辈分上,而且平辈之间也区分明显,如“大哥”,“二哥”。

但英语中一个词“uncle”,就代表了伯父、叔叔、舅父、姑父等与父母同辈的所有男性,“aunt”代表了中国姨母、姑母、伯母、婶母、舅母等所有女性,并且平辈之间不会出现“firstbrother”这样的词。

从传统婚姻观念来看,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
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婚姻要符合自己的利益【2】
,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

恰恰相反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的首要要求,它反映古代社会家长制度的价值观,这不仅在礼俗上得到肯定,而且也在政治、法律上得到认可和巩固,中国古代的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所以,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

由于婚姻会为家族增加一名外姓女子为成员,所以男家在选择媳妇方面特别严谨,以免有辱家声,家族娶媳妇远比个人娶妻子来得重要。

婚姻被视为家庭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这主要也是受家族本位思想的影响。

从家庭观念来看,中国人家庭观念非常强,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也是最大的,这一点令西方人无法想象。

而在西方,一旦成年,都会自食其力,不需父母过多付出。

中国人一般都与父母住得比较近,即使到外地工作,一般也要把父母接到身边。

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不赞成父母健在时儿子离家远游,如果因故非远游不可,必须有明确的方向。

孔子这种思想是怕老人无人照顾。

西方人一般不这样,几乎找不到“四世同堂”,甚至连二世同堂也不多见,子女以脱离家庭独立生活为荣,一旦有了固定的收入就购买房屋从家里搬出去,父母对子女的态度都是平等和尊重,而不是要求绝对
服从。

这种父母与子女之间互相付出的差异,也部分地解释了中西方在财产继承方面的不同。

在中国,父母的财产是由子女继承的,这可以不需要任何书面的证明,子女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而西方人则通过遗嘱决定财产的归属,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财产给任何人或机构,甚至给自己的宠物,而他们的子女也不会觉得不可接受。

中国人的家族本位观念注重以亲子关系为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造就了丰富的孝文化,而西方个体本位使西方人更加看重个体的价值,有些社会学家甚至称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为“离群”,在家庭中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在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花大量的精力。

中国人强调不能绝先祖祀。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是数千年来形成的一种民族心理【3】。

西方人强调自由,为了自由可以选择dink(doubleine,nokids)家庭,甚至独身。

一位上听说
课的外教曾探讨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社会养老体系那么薄弱,比如养老院都不多见。

”我当时的回答就是:“中国人十分讲究‘孝’,除孤寡老人外,一般都是子女赡养,所以社会养老体系并未迅速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本位观念的核心是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个体在群众中的义务和责任【1】。

这种观念要求父严、母慈、子孝、兄友、弟恭。

通过尊祖敬宗,天伦和谐达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有序。

从家庭本身而言,家族本位表现出的家庭成员间的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让许多西方人羡慕不己。


果从把这种思想推而广之,从家族到民族、从国家到世界,乃至广阔的宇宙空间,如果都能强调团结和协作,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对人类的并生共存、和平与发展都是极有现实意义的。

西方的个体本位思想,强调以个人为主,强调自由、平等,强调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这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体创造价值的实现是有积极意义的。

当然,二者均有缺点。

中国家族本位思想不利于甚至严重地制约了个体主观能支性的创造和发挥,个人的个性受到压抑,甚至摧残;其次,在家族血缘的群体关系中,不平等关系被自然亲情的面纱遮掩,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缺乏私法内容,疏于对私权保护,在群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可忽略不计【1】
;再者,在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中,法律制度根本无法贯彻执行,随即出现人治。

在中国,“一人得道,鸡犬”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一系列腐败问题。

而西方明显地淡化了家族亲情和集体精神,不利于民族的凝聚力的强大,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

中西方各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

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

在跨文化交流的今天,中西方的文化正在彼此影响、互相吸收。

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目的更多的在于通过比较,从而更好的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并加强中西的沟通和理解,推动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的
进步。

参考文献:
课堂笔记
薄洁萍.《作证——中世纪教文化中的婚姻》,学林出版社xx年版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介绍与摘要[j].《伦理学研究》,xx年第3期
阎江,肖妮妮.《中西方文化比较》,上海辞书出版社,xx年版刘海鸥.《天儒冲突—中西方家庭伦理的初次冲撞》,《伦理学研究》,xx年第4期
第四篇: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
——新形式下的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素养
江汉区航空路小学罗薇
[摘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语文新课程标准》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做出了明确规定,而要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教师仍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学模式中止步不前,显然是不符合时代的发展的,这就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升自己。

[关键词]知识本位育人本位思维方式方法论
一、语文教师需要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写字好
写字好是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师的“门面”。

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应该是写得一手好字的,因为教师本身有教学生写好字的任务。

他们所写的每一个字都应该是合乎规矩的,都具有示范意义的。

语文教师不能忽略了这个意义。

例如有的教师在对学生的字不满意时就随手在作业本上写道:“要认真书写。

”可是,很遗憾,这位老师的字却写得很潦草,龙飞凤舞的。

他写给学生的这几个字除了字面上的意义——提出对学生的要求以外,应该还有一个示范意义——像我这样认真写字,教师只想到发号施令、提出要求的一面,而忘了自身示范性的一面,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文字书写漂亮,还能使课堂生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一手好的板书,会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印象深刻,容易记忆。

例如:我们的语文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学生眼前一亮——这位老师的字真棒啊。

教师就完成了“征服”学生的第一步。

教师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在课堂教学中再注意把板书内容设计得既简洁,又醒目,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炼一篇文章的精髓,充分发挥板书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口才好做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口头表达是基本功。

一位语文教师,当站在讲台前的时候,他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是在进行语文教育,教师的语言表达也会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地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给教师的建议》)学习方式可以改革,教师可以少讲,但是并不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