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届高三 “六校联盟 ”第三次联考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表面镀锌可以增强其抗腐蚀性,镀层局部破损后仍然具有防护作用
B.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C. “往伤口上撒盐”的化学原理是利用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D. “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8. 设 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是
A. 0.1L1.0 mol/L NaHS 溶液中 S 2-和 HS -总数为 0. 1N A
B. 标准状况下, 11.2LCHC1 3 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 2N A
C. 常温常压下, 1.8g 甲基 (-C 2H 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0.9N A
D. 1 mol Cl 2与足量铜铁合金反应,转移电子数的范围在 2N A 和 3N A 之间
9. 为测定 Na 2SO 3、Na 2SO 4混合样品 ag 中 Na 2SO 3 的质量分数,下列方案不合理的是
10. 右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 (用字母表示 )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说法正确
的
A.X 与 W 形成的化合物可用于消菌杀毒
B.T 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能存在共价键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Y>X>W>R
D.简单离子的半径: Z>W>R>X
11.
柔红霉素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柔红霉素的分子式为 C2H 17O 7
B.柔红霉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
C.lmol 柔红霉素在 Ni 催化的加热条件下,与 5molH 2 发生加成反应
D.柔红霉素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12.氯碱工业原料都来自于海水,随着电解工艺不断革新,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大大提高了电解效率和产品纯度,下图为其简化模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左边电极流出电子,沿导线流向氢氧燃料电池中通氢气的一极
B、该电解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Cl-=H2↑+Cl 2
C、为了得到更加纯净的烧碱溶液,应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D 、用④处气体制备漂白粉,理论上每制得 1mol 次氯酸钙,电解过程电路通过
4mol 电子 13.25C 时,用 1.0mol ·L -1NaOH 溶液滴定 20mL1.0mo l ·L- 1甲酸溶液,得到混合液中 HCOOH 、 HCOO -的物质的量与溶液 pH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H=5 时,溶液中: c(Na +)<c(HCOO -)
B. pH=4.75 时, c(HCOO -)︰c(HCOOH)=1 ︰
C. pH=4 时,溶液中: c(HCOOH)+c(Na +)+c(H
D. pH=3.75 时, NaOH 溶液恰好与 HCOOH 完全反应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2 题一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 须做答。
第 3 题一第 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共 129 分)
26. (15 分 )二氯化二硫 (S 2C12)用作有机化工产品、 杀虫剂、 硫化染料、 合成橡胶等生产中的氯化 剂和中间体。
S 2Cl 2 是一种有毒并有恶臭气味的浅黄色液体,在 300℃以上完全分解,其蒸汽遇 水分解,易溶解硫磺;将适量氯气通入熔融的硫磺而得,过量的 Cl 2会将 S 2Cl 2 进一步氧化得
到 SCl 2 。
以下是对 S 2Cl 2 的制备及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 S 2Cl 2 的制备
物质
S S 2Cl 2 S 2
Cl 沸点
445 138 59 熔点 113 -76 -122
制备的流程为:
①A 装置集气瓶中充满 Cl 2,打开 A 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打开 k 1、k 2,一段时间后关闭 k 2。
②接通冷凝水,将 C 加热至 135~140℃。
③一段时间后关闭 k 1,同时打开 k 2 ,最后在 D 中收集到浅黄色液体。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常用氯气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装置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液体是 。
10
+) -c (OH -)=0.02mol ·L -1 已知,各物质的熔沸点如下:
l 4
B.饱和 NaHCO3溶液 C饱和 NaCl溶液
(3)滴加过程要缓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装置中水浴温度应控制为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 S2Cl2 纯度的测定
已知: S2Cl2遇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S2Cl2+2H2O=3S↓+SO2↑+4HCl ,取 agⅡ中黄色液体于锥形瓶,加水至反应完全(假设杂质均不与水反应),向所得液中加入过量的C0 mol/L 的 AgNO 3 溶液 V 0mL。
再向锥形瓶中加入硝基苯,将生成的沉淀覆盖。
加入适量Fe( NO 3)3 作指示剂,用 C1 mol/L NaSCN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SCN 溶液 V1mL( 滴定过程发生反应: Ag ++SCN= AgSC N↓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6)__________________ S2Cl2 的纯度为(写出表达式 ) ;若滴定过程中未加硝基苯,则所得纯度
_________ 。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7.(14 分)锰主要用于钢铁工业生产锰合金钢,以菱锰矿(主要成分为 MnCO 3,还含有少量
铁、
镍、钴等碳酸盐杂质 )为原料经一系列反应生产金属锰和高锰酸钾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25℃时,部分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
物质Mn(OH) 2 Co(OH) 2 Ni(OH) 2 MnS CoS NiS
-13 -16 -16 -11 -22 -22 Ksp 2.0 ×10 3.0 ×10 1.0 ×10 1.0 ×10 5.0 ×10 1.0 ×10
(1)酸溶浸过程中,硫酸需稍过量,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两条 )
(2)除杂 1 过程加入 MnO2 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滤渣 2 的主要成分包括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 1 过程阳极
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2O2 是一种常用的绿色氧化剂,在平炉反应中不用H2O2 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5)"CO 2 歧化法”制备 KMnO4 是传统工艺,写出该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已知当平衡
常数 10-5<K<10 5,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请通过计算说明Mn(OH) 2 和MnS 间可以相互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14 分 )水煤气是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焦炭而生成的气体。
水煤气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两个可逆反应
反应① C(S)+H 2O(g)=CO(g)+H 2(g) △H1=+131.3 k J· mol-1
反应② CO(g)+H 2O(g)=CO(g)+H 2(g) △ H2 实验室模拟生产水煤气的过程中,维持
水煤气发生炉的总体积不变,投入过量的焦炭粉,起始时充入水蒸气至体系总压强
5kPa,在两种不同催化剂 (Cat.1 和 Cat.2)的条件下测得如下的实验数据:
(1)____ 已知 C 和 CO 的燃烧热分别为 393.5 kJ· mol-1、 283.0 kJ·mol-1,求反应②的△ H 2=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件Ⅰ,200℃时,测得体系中的 P CO=1.7kPa,则此时的 P H2O= ___________________ kPa,该条件中 CO2 的生成速率 v= ______ kP a· min- 1
(3)条件Ⅱ,温度高于 160℃时总压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温度高于360℃时总压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列关于催化剂 Cat.1 与 Cat.2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
a.相同条件下, Cat.2 的催化效果始终高于 Cat.l
b.从成本角度考虑,优先选择 Cat.2
c.使用条件 I 的最适温度为 280℃
d.120℃时,如果将条件Ⅱ的时间延长,其总压可能大于条件Ⅲ的总压
(5)320 ℃时,测得体系中 H2 的平衡分压为 P H2=4.kPa 求反应②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p= _________ ( 计算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 2 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 (5 分 ) 杯芳烃一般是指由亚甲基桥连苯酚单元所构成的大环化合物,因其结构像一个酒杯而被称为杯芳烃。
如对叔丁基杯 [4] 芳烃芳烃、硫或氮杂环杯芳烃等有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氮杂环杯芳烃的结构如图 a 所示该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b 为对叔丁基杯 [4]芳烃由 4 个羟基构成杯底分子内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 。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氢键 d. 分子间作用力
(3)____________ 杯芳烃可用于某些Ⅲ B 族元素金属离子如 La3+及 Sc3+的萃取,基态 Sc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4)不同大小的杯芳烃一个重
要作用是识别中性分子或离子,如CHCl 3 、苯、 C60、CO3 、SCN-、N3-等微粒可被不同的杯芳烃识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填字母 )
A. 图 a 、图 b 分子所含元素电负性大小顺序为 O>N>C>H
B. SCN -、N 3-与 CO 2 互为等电子体因此均为直线形
C. 由图 c 知C 60分子中σ键与 π键的个数比是 1︰1
D. 图 c 分子的品体常态下不导电,但铯掺杂的 C 60固体呈现出金属性和超导性
(5) 观察 C 60品胞(如图 c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图 c 中 A 、B 点的原子坐标分别为 A(0,0,0);B(0,1/2,1/2),那么 D 点的原 子坐标为: ___________
②与每个 C 60 分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 C 60 分子有 ____ 个,已知 C 60 晶体中 C 的原
子半径为 77pm ,则晶体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 _______________ 。
(列出计算式即可 )
(6) 碳纳米管 (如右图 )是另一
种奇特的碳结构,其中碳原子以 sp 2杂化,相比 sp 3杂化,
sp 2
杂化中 s 轨道成分比较大,使碳纳米管具有高强度的性质,碳纳米管的熔点是已知材料中最高 的;碳纳米管上碳原子的 p 电子形成大范围的离域 π键,共轭效应显著。
请结合碳纳米管的结 构特点提出其可能的用途: _____________ 。
(至少答两条 )
36.【化学选修 5 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
脂。
在蜂胶众多的功效成分中,咖啡酸苯乙酯
(CAPE) 已经被鉴定为蜂胶中的主要活性组分之一。
已知:① A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波峰 ②红外光谱显示咖啡酸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
请回答下列各题
(1)物质A 的名称为 _______ 。
(2)由B 生成C 反应类型是 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 E 的结构简式为 。
(4) 咖啡酸生成咖啡酸苯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的同分异构体 X 含有苯环,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苯环上有 3 个取代基, 满足上述条件的 X 共有 种;其中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 _______ CO 2,
合成咖啡酸苯乙酯的路线设计
且与新制 Cu(OH) 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 5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
(6)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丙醛和为原料 (其他试剂任选 ),设计制备的合
积比为 2︰2︰2︰1︰ 1,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 X 的结构简式成路线。
(7)实际操作时,发现由化合物 E 到 F 的合成过程中产率较低,试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