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中培养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教育中培养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策略
摘要:智障学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为了让智障学生同样能够融入社会,除了
要重视文化知识教学以外,也要辅以生活化教育要素,适当增加生活适应能力教
育课程。

通常来说低年级段的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活动主要集中在个人生活,
中高年级则介于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这两个方面之中。

本文将以融入社会为前提,分析特殊教育过程中,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力、生活适应力培养思路,帮助更多
智障学生享受生活。

关键词:特殊教育;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生活体验
前言:培智教育新课标支出,必须将生活适应课程打造为一门以学生成长、
适应社会为出发点的学科,使学生能够具备足够的适应力,并成为能够对社会有
意义、有价值的我国公民。

一、针对性保障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与推进中,人们发现身边出现了很多存在智力障碍、生活
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就是智障学生。

当然不同学生的严重程度是不一样的,有
着较大的个体差异[1]。

为了实现智障学生的有效培养,就需要立足于实际,并搭
配新课标要求,使用自编教材完成智障学生成长素养的开发与培养。

在编写教材的时候需要将知识教学作为主要目标,在学生具备了一定文化能
力以后,才开始进行学生生活能力、社会适应力的培养与训练。

要确保教材内容
与智障学生生活足够贴近,实现生活化教育目标。

当然达成这一要求的前提就是
要确保教材能够同时兼顾与体现适应与生活要求。

生活方面指的就是以学生熟悉
的生活环境、需要具备的生活技能作为目标与内容。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密围绕
提高生活、根据生活、适应生活、为了生活的要求开展活动。

使用学生能够适应、能够理解的内容开展教学[2]。

带领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升学生适应能力、生
活能力。

教学内容的编写应当体现实时化变化追求,用时空条件提高教学有效性,不仅能够带给学生更突出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保障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在编写教材的时候需要为内容注入生活情境、生活元素。

从生活中来用生活
中去,体现学生生活适应力培养要求。

比如很多特殊学校的智障学生都是寄宿的,而且这些学生的父母有些时候无法在周末接孩子,需要孩子自己坐车回家。

此时
教师就可以编写《独自回家》的课程,带领学生学习如何看地图,如何做正确的
车辆回家,了解买票方法和过程。

这个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所有学
生都能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兴趣,用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明确训练内容实现智障学生适应力合理性培养
不同智障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能力、适应能力与起点。

为提高这些学生的生
活能力、适应能力,就需要明确教学定位、教学目标[3]。

严格围绕学生接受能力
与最近发展区条件开展活动。

绝不能开设难度过大的课程,否则学生将无法适应
与接受。

浪费教学资源的同时,影响教学效率。

教师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

低年级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力训练主要集中于个人
生活能力培养。

比如分辨哪些物品属于自己,了解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名称,
学会自己上厕所、自己洗漱、自己穿衣服。

能够自己打扫卫生与清洗衣服。

学生
要学会自己整理房间与堆叠衣物。

中年级的智障学生生活技能训练主要集中在日
常生活,比如能够分辨家庭成员,了解家中物品的构成与需要,可以帮助家人做
家务,学会简单的菜肴制作,能够和自己亲友、邻里处好人际关系,学会简单购物。

最后高年级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集中在社会发展层面。

比如了解运动
和保健的方法、学会自救、遵守公共秩序、正确使用公共设施。

三、在循序渐进中完成智障学生生活适应力培养
(一)生活化教育
必须确保智障学生能够做到生活自理,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处理好讲课教学
要求。

当然即便教师再严格,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忽视实践过程,学生
同样无法形成自理能力。

所以教师需要以生活化教育为着眼点展开教学工作,帮
助学生收获信心,提高自理素质。

(二)循序渐进成长
出于学生先天性劣势考虑,在活动中,教师不可以一次迈开过大的步子,而
是要在循序渐进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自理能力、自立意识。

为了让智障学生能够参与到生活适应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将原本复杂的动
作与活动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动作,带领学生一步步的完成操作,要突出与把握重
点环节设计与考虑。

如培养学生自己如厕能力。

该训练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准备好上厕所用的卫生纸,第二步了解与区分男女厕所,并找到正确
的厕所位置。

第三步解开裤子腰带或是扣子,上厕所。

第四步擦屁股、提裤子扣
上扣子与腰带。

很多智障学生都处理不好擦屁股这一过程,此时教师可以继续分
解动作,第一步折叠卫生纸(该步骤需要教师的亲自示范)第二步正确擦拭方法,尤其要注意的是女生必须要从前往后擦。

教师需要观察好学生的操作思路,在学
生出现问题的环节提高重视度。

在反复训练中将分散的动作重新整合到一起,帮
助学生掌握擦屁股、上厕所能力。

因为很多智障学生忘得快记的慢。

所以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在还没有巩
固技能、巩固技巧的时候就已经忘记了各种技能、各种知识,无法将这些技巧变
为自己的能力。

面对这一问题,需要用不断循环、循序渐进原则进行训练。

当然因为很多智障学生理解能力比较薄弱,无法接受难度较大的知识,故很
多情况下记得还不如忘的快。

对待这种情况必须定期进行复习技能。

教师甚至可
以从班级中选择自理能力比较优秀的学生监督,及时规避与纠正学生的行为问题。

(三)游戏教育
如果一直用枯燥乏味的训练方式不仅无法达到目标,甚至因为过程比较乏味,导致教师也会失去训练热情。

对此教师可以将训练与游戏合并到一起,如对于很
多学生在吃饭的时候表现不够专心,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比一比吃饭快的游戏,表现好的学生能够获得五角星。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就餐的能力。

结语:本文以智障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分析了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与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式。

当然仅有教师的帮助是不够的,学生家长同样要出功出力。

因为家庭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生活适应能力最重要的场所。

要动用家庭力量,在家校合作中最大化学生的适应能力、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守海.试论创设无障碍育人环境,提高重度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J].中国
校外教育,2018(19):98-99.
[2]于惠芳,顾华青.智障学生适应性职业培训的实践研究[J].现代特殊教
育,2018(03):61-64.
[3]刘勇.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的开展策略[J].甘肃教育,2018(01):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