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4单元 12 苏武传 Word版含答案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苏武传
本课话题——气节、骨气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窑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地窖的阴暗潮湿不仅没有让他的心灵黯淡,反而让他的心更加明亮;塞外朔风大雪虽然让汉节旄毛尽脱,但苏武心中的那杆赤诚大旗却猎猎飘扬;19年的饥寒苍老了他的容貌,但千古的气节却让苏武的青春永驻!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古龙:酒中的骨气
古龙是当代武侠小说家,他和金庸是多年的好友。
一次,古龙要出新书,金庸帮他联系了一个日本出版商,三人约在一个酒馆商谈此事。
不料,会谈从开始就不顺利。
为了缓和气氛,古龙提议大家喝一杯,金庸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笑着说:“我酒量不大,但今天高兴,就舍命陪君子了!”出版商没举杯,反而十分不屑地说:“你们中国的小说家,也不过如此吧?”
这时,金庸唯恐血气方刚的古龙会激动,刚想说些调解的话,不料,古龙却微笑着缓缓说道:“杯子太小,真不尽兴,换盆吧!”接着,他找来三个盆,把其中一个倒满酒,高高举起说:“来,咱们一起干了!”说完,古龙仰头就喝了起来。
出版商顿时傻了眼,连忙站起来拉住他说:“我服气了,请不要再喝了!”随后,出版商说话也不傲气了,开始认真商谈出书的事情。
古龙“大侠”以似乎最能体现男人“硬气”“骨气”的酒为载体,有礼有力地反击了对手的傲慢,这才是真正的骨气。
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
1.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2.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
——房玄龄
3.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苏轼
4.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罗贯中
5.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
——古希腊谚语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栘.中( ) 旄.节( )
缑.王( ) 煴.火( )
浞.野侯( ) 弹劾.( )
斧钺.( ) 阏氏..( )( )
且鞮..侯( )( ) 於靬..王( )( )
厩.监( ) 重.负国( )
啮.雪( ) 秩訾.( )
廩.食( ) 弋.射( )
纺缴.( ) 檠.弓弩( )
喟.然( )
【答案】 yí máo ɡōu yūn zhuó hé yuè yān
zhī jū dī wū jiān jiù zhònɡ niè zī lǐn yì
zhuó qínɡ kuì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
(2)与旃毛并咽之( )
(3)去草实而食之( )
(4)空自苦亡人之地( )
(5)信义安所见乎( )
(6)请毕今日之( )
(7)因泣下霑衿( )
(8)与武决去( )
【答案】 (1)“畔”同“叛” (2)“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3)“去”同“弆”,收藏 (4)“亡”同“无” (5)“见”同“现”
(6)“”通“欢” (7)“霑”同“沾”,“衿”同“襟”
(8)“决”同“诀”,辞别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会⎩⎪⎨⎪⎧
会.武等至匈奴 会.论虞常
单于召会.武官属
(2)当⎩⎪⎨⎪⎧ 汉亦留之以相当. 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副有罪,当.相坐
(3)使⎩⎪⎨⎪⎧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4)及⎩⎪⎨⎪⎧ 及.卫律所将降者 此必及.我 及.还,须发尽白
(5)始⎩⎪⎨⎪⎧ 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 始.以强壮出
(6)发⎩⎪⎨⎪⎧ 方欲发.使送武等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须发.尽白 (7)因⎩⎪⎨⎪⎧
君因.我降 欲因.此时降武 因.谓武曰 (8)以⎩⎪⎨⎪⎧ 少以.父任 汉亦留之以.相当 以.货物与常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 何面目以.归汉 前以.降及物故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答案】(1)副词,适逢,恰巧动词,会同动词,集聚(2)动词,抵押动词,判处副词,应当(3)名词,使者动词,派动词,出使(4)连词,以及动词,牵连到介词,等到……时候(5)动词,开始副词,刚刚副词,当初(6)动词,打发动词,起事,动手动词,出动动词,揭露,暴露名词,头发(7)介词,经由,通过介词,借介词,趁机(8)介词,凭借连词,来介词,把介词,凭……的身份连词,相当于“而”,来副词,已经介词,在……的时候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________
(2)得夜.见汉使( )________
(3)天雨.雪,武卧啮雪( )________
(4)羝乳.乃得归( )________
(5)杖.汉节牧羊( )________
(6)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________
(7)惠等哭,舆.归营( )________
(8)因泣.下霑衿( )________
(9)欲因此时降.武/王必欲降.武/单于愈益欲降.之( )________
(10)反欲斗.两主( )________
(11)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________
(12)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________
(13)兄弟亲近
..( )________
(14)空以身膏.草野( )________
(15)何久自苦.如此( )________
(16)单于壮.其节( )________
(17)诚甘乐.之( )________
(18)得夜.见汉使( )________
【答案】(1)名词作状语向上(2)名词作状语在夜里(3)名词作动词下(4)名词作动词生子(5)名词作动词拄着(6)名词作动词祭祀
(7)名词作动词抬,扛(8)动词作名词眼泪(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10)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1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辱(1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13)形容词作名词亲近的人(1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滋润肥美(1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苦(1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美,钦佩,赞美(17)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18)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皆为陛下所成就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①事业上的成绩;②完成(多指事业)。
(2)汉天子我丈人
..行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岳父。
(3)明年
..,陵降,不敢求武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4)且陛下春秋
..高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春季和秋季)。
(5)武等实在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①形容词,诚实,不虚假;②副词,的确;③副词,其实。
(6)张胜许之,以货物
..与常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供出售的物品。
(7)卧起操持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料理、筹划。
(8)汉亦留之以相当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表程度。
【答案】(1)栽培,提拔。
(2)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3)第二年。
(4)年纪。
(5)确实活着。
(6)指一般财物。
(7)拿着。
(8)相抵押。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降虏于蛮夷。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卿尚复谁为乎?(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见犯乃死。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皆为陛下所成就。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何以汝为见?(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何以复加?(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判断句。
……也,表判断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
(2)判断句。
……者,……也,表判断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
(3)定语后置,名词后跟“……者”结构(武帝)就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节出使匈奴,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
(4)状语后置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
(5)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为谁”你还又为谁守节呢?(6)被动句,“见”,被动句标志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
(7)被动句,为……所……,被动句标志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
(8)被动句,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
(9)宾语前置句,我为什么要见你(10)宾语前置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
[常识·速览]
[识作者]
我国第一部断代史的编纂者——班固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人,著名史学家和
文学家。
《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
及长,遂博
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
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
班固立
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
后因
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
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
汉和帝永元
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
《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探背景]
汉初以来,匈奴领袖冒顿单于不断南侵。
汉高祖刘邦率部亲征,却在公元前202年被匈奴在白登围困七天七夜。
直到汉武帝凭借雄厚的国力,多次对匈奴用兵,经过几次大战役(汉武帝对匈奴的讨伐战争,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匈奴力量减弱,才解除了汉朝北方农业地区所受到的威胁。
由于汉朝国力强盛,早先的和亲政策改为恩威兼施,遂互派使者以示亲善之举,在表面修好的背后,其实质是乘机窥探对方的虚实。
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
所以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被扣留。
[巧识文]
《汉书》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
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二十九年间史实。
《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
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赅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整体·感知]
本文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面对威逼利诱而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这一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颂扬了苏武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节。
[文脉·梳理]
①为保名节__引刀自绝②放逐北海__威武不屈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第1~5段,回答下面问题。
1.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苏武维护国家尊严和坚贞不屈的一项是( )
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②见犯乃死,重负国③引佩刀自刺④举剑
欲击之,胜请降⑤不顾恩义,畔主背亲⑥若知我不降明
A.①③⑤B.②③⑥
C.②④⑥D.①④⑤
【解析】①叙述苏武出使匈奴;④张胜丧失骨气,反衬苏武的宁死不屈,不是直接表现;
⑤指斥卫律的反叛行为。
【答案】 B
2.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文章写苏武正式出使匈奴,首先交代了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历史环境复杂而严酷,暗示苏武之行一开始便充满凶险。
B.苏武出使匈奴,恰巧遇上一次严重的谋反事件,缑王与虞常企图射杀叛将卫律再次归汉,苏武的副手张胜又行为不慎,暗中给予支持,使对整个事件毫无所知的苏武和他的使团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苏武得知虞常事发,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国家的荣誉,“见犯乃死,重负国”。
因此,想以自杀来维护国家的尊严。
当卫律“召武受辞”时,再次“引佩刀自刺”,充分体现了苏武以民族尊严为重的气节,表现出他以死殉国的决心。
D.卫律劝降是作者浓墨重彩的一个场面。
苏武指斥卫律的不忠,居心不良,显示了苏武的坚贞与正义。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苏武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解析】B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错,应该是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答案】 B
二、阅读课文第6~8段,回答下面问题。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苏武忠诚和具有民族气节的一项是( )
①单于愈益欲降之②杖汉节牧羊③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④常愿肝脑涂地⑤臣事君,犹子事父也⑥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A.①④⑤B.②③⑥
C.②④⑤D.①③⑥
【解析】①表现单于佩服苏武的气节;③是李陵对苏武说的话;⑥用二人的不忠,衬托苏武的高大忠义。
【答案】 C
4.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李陵劝降的方法不同于卫律。
他是以老朋友叙旧,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层层进逼的方式进行的,着重于从感情上去软化苏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B.作者在叙述中穿插了细节描写,北海牧羊中“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的细节,也突
出体现了他的坚贞顽强。
细微之处的描写,使形象具体、充实,人物的性格、精神鲜明感人。
C.在情感上,李陵陈述自己投降时的心情,想以此打动苏武,所以他是不赞同苏武的宁死不屈的,因为汉武帝逼死了苏武的兄弟,家庭发生变故,尤其是皇帝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安危难卜。
D.在北海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匈奴派汉降将李陵去劝降苏武,尽管李陵说得有情有理,但仍没改变苏武的意志,倒是李陵自己对苏武既赞叹,又羞愧难当。
【解析】C项,在情感上,李陵是赞同甚至崇拜苏武的宁死不屈的,只是自己已经投降匈奴,铸成大错,无法改变。
【答案】 C
三、阅读课文第9~10段,回答下面问题。
5.下列对这两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匈奴与汉和亲。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最后苏武得以回归汉朝,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苏武这个人在当时的影响之大,事隔许多年,无论是匈奴还是汉朝都对他很重视,从正面表现出了苏武的人格魅力。
B.苏武经过了长期的、多方面的严峻考验之后,不仅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还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
C.苏武“强壮出”,归汉时已是“须发尽白”,最好的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如此执着的苏武更令人敬佩!
D.文章最后叙述苏武归汉时,说他“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来时募百余人,而“随武还者九人”。
通过对比,突出了苏武的坚贞、顽强,也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
【解析】A项,应该是“从侧面表现出了苏武的人格魅力”。
【答案】 A
四、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出身于功臣之家,兄弟几人在汉朝做官;苏武受汉武帝派遣,与张胜、常惠等出使匈奴,后来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
B.单于用了种种办法劝降,结果都不成功,后来把苏武放逐到北海。
苏武牧羊,表现了他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C.卫律负汉归匈奴,被赐称王,拥众数万,获得了荣华富贵;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匈奴人对苏武软硬兼施,但苏武不为所动。
D.北海极其荒凉,条件十分恶劣,但并未消磨苏武的意志,软化他的决心。
苏武对李陵的一席话至诚动人,既让李陵不禁赞叹,又使他万分羞愧。
【解析】C项,“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错,原文中说“胜请降”。
【答案】 C
[话题·互动]
话题:什么是忠诚?晏子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
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
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做无谓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
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学生甲:苏武的忠诚里有一些愚忠的成分。
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
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对其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争取的权利也要争取。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
学生乙:如果我们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
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被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国家的和平、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苏武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上看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和人民。
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汉武帝就是忠诚于他治理下的国家。
一个人决不能因为个人的恩怨而损害国家的利益。
武, 字子卿。
少 以 父 任, 兄 弟并苏武,字子卿。
年轻时凭着父亲职任的关系,兄弟三人都
为 郎 。
稍 迁 至 栘 中 厩做了皇帝的侍从官。
苏武后来并逐渐被提升为栘中厩监。
监。
时 汉 连 伐胡, 数 通 使 相窥观。
当时汉朝不断讨伐匈奴,屡次互派使者窥探观察。
匈奴 留 汉使 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 使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
匈奴使
来 ,汉 亦 留之 以 相 当。
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他们以相抵押。
⎣⎢⎡ 以父任: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
汉朝制度,
凡职位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举子弟一人做郎官。
苏武的父亲苏建曾为代郡太守,以功封平陵侯,所以苏武享受这种待遇。
兄弟并为郎:哥哥和弟弟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
兄弟,指苏武的哥哥苏嘉和弟弟苏贤。
郎,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
稍:渐渐。
栘yí:汉宫中的园名。
连伐胡:接 ⎦⎥⎤连地讨伐匈奴。
窥观:窥探观察。
留:扣留。
十余辈:十几批。
相当:相抵押。
天 汉元年,且鞮侯天汉元年,且鞮侯 单 于 初 立,恐 汉 袭之,乃 曰:“汉天子我丈人刚刚被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天子是我 行 也。
”尽 归 汉 使路 充国等。
武 帝 嘉的长辈啊。
”全部送还了汉朝使节路充国等人。
汉武帝赞许他 其 义 ,乃 遣 武 以 中郎将 使 持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按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 节送 匈 奴 使 留在 汉 者,因 厚 赂 单 于,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 答 其 善 意。
武 与 副 中郎将张胜 及假吏物,以回报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充任 常 惠 等 募 士 斥 候 百 余 人 俱,使臣属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卒和侦察兵100多人一同前往, 既 至 匈奴,置 币 遗 单 于; 单于 益 骄,到了匈奴那里,备办了一些财物赠给单于;单于越发傲慢, 非 汉 所 望也。
不是汉朝所期望的。
⎣⎢⎡ 且鞮jū dī侯:单于名。
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
行:辈。
嘉其义:赞许他这种合乎情
理的做法。
中郎将:官名。
持节:手拿旄节。
节:使者所持的一种信物,也称“旄节”。
赂:赠送礼物。
假吏:指临时充任使臣属吏。
募士斥候:招募人充当士兵和侦察兵。
斥候,侦察 ⎦⎥⎤兵。
俱:一同。
“俱”后省略动词谓语。
置:置办。
币:财物,指玉、马、皮、帛等。
遗:馈赠。
方 欲 发 使 送 武 等,汉正要打发派送苏武等人以及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等的时 会缑王与 长水 虞常等谋反 匈奴中 。
缑王者,候,适逢匈奴国内缑王与原长水校尉虞常等人密谋反叛。
缑王是 昆邪王姊子 也,与昆邪王俱 降汉, 后随浞 野 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赵 没胡 中。
及 卫律 所 将 降者,阴相与破奴陷没在匈奴。
和卫律统率的那些投降匈奴的人,暗中一起
谋 劫 单于 母阏氏 归汉。
会 武等 至匈奴,策划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
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 虞常在汉 时,素 与副 张胜相知 ,私 候 胜原来虞常在汉朝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自拜访张胜, 曰:“闻汉天子 甚怨 卫律, 常 能 为汉伏 弩 射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朝暗中用弩弓将他
杀之,吾 母与弟 在 汉, 幸 蒙 其 赏赐。
”张胜射死,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朝,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
”张胜
许 之,以货物 与 常。
答应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
⎣⎢⎡ 将:领。
阏氏yān zhī: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
相知:
⎦
⎥⎤
相熟识,有交情。
私候胜:私自拜访张胜。
候,拜访。
弩: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将箭射出的弓。
以:把。
后月余,单于 出猎, 独阏氏 子弟在。
虞常等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
虞
七十余人欲 发 ,其 一人夜亡, 告 之。
常等70余人准备动手,他们当中一人夜晚逃走,告发了这件事。
单于子弟发兵 与战。
缑王等皆 死,虞常生 得。
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
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
单于使卫律治 其 事,张胜 闻 之, 恐 前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一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
语 发, 以 状 语 武。
武 曰:“私下所说的那些话泄漏,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
苏武说:“
事 如此, 此 必 及 我, 见 犯 乃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侮辱后才
死, 重 负 国。
” 欲 自 杀, 胜、 惠 共 止去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
之。
虞常 果 引张胜。
单于 怒,召 诸 贵人 议,他。
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
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
欲 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 谋 单于, 何 以想杀掉汉使者。
左伊秩訾说:“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
复 加?宜 皆 降 之。
”更重的处罚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
”⎣⎢⎡ 发:动手。
告之:告发这件事。
得:擒获。
治其
事:审理这个案件。
恐前语发:担心以前与虞常的谈话泄漏。
见犯乃死:被匈奴凌辱以后才死。
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乃,才。
负:辜负。
引:牵攀、招供。
贵人:匈奴中地
⎦
⎥⎤
位高的人。
左伊秩訾zī:匈奴贵族的一种称号。
复加:再增加。
单于使卫律 召 武 受 辞。
武谓 惠等: “屈节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
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
辱 命, 虽 生,何 面目 以 归 汉!”节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去呢!”
引 佩刀 自 刺。
卫律 惊, 自 抱 持 武,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
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扶好苏武,
驰 召 医。
凿 地 为 坎, 置 煴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
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
火,覆 武 其 上,蹈其 背 以出血。
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踩他的背部,让淤血流
武 气 绝, 半 日 复 息。
出来。
苏武本来已经断气了,这样过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
惠 等 哭, 舆 归 营。
单于 壮 其 节,常惠等人哭泣着,把苏武抬回营帐。
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
朝夕 遣 人 候问 武,而 收 系 张 胜。
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 受辞:受审讯。
坎:坑。
⎦⎥⎤煴
yūn 火:无焰的火。
复息:又能呼吸。
舆:抬,扛。
壮其节:钦佩苏武的气节。
壮,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收系:逮捕监禁。
武 益 愈, 单于 使使 晓 武, 会 论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定
虞 常,欲 因 此 时 降武。
剑斩虞常已, 律曰:虞常的罪,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
剑斩虞常后,卫律说:
“汉使张胜 谋杀单于 近 臣, 当 死。
单于 募 降“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应判处死罪。
单于招募投降
者 赦 罪。
” 举剑 欲 击之,胜 请 降。
律的人就赦免他们的罪。
”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
卫律
谓武 曰:“副 有罪, 当 相 坐。
” 武 曰:“本 无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
”苏武说:“我本来没有
谋 ,又 非 亲属, 何 谓 相坐?” 复 举 剑参与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举剑做
拟 之, 武 不 动。
律 曰:“苏君, 律 前 负要砍的样子,苏武岿然不动。
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
汉归 匈奴, 幸 蒙 大恩,赐 号 称 王。
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
拥 众 数万,马畜 弥 山, 富贵如此! 苏君 今 日拥有部众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
降,明日 复 然。
空 以 身 膏 草野, 谁 复知降,明日也是这样。
白白地把身体给野草做肥料,又有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