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阜外医院研究称,药物球囊治疗冠脉左主干分叉病变效果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阜外医院研究称,药物球囊治疗冠脉左主干分叉病变效果
好
左主干分叉病变是左主干介入治疗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类型,既往介入治疗策略包括:单支架与双支架术式。
然而不论那种术式,主支置入支架后左回旋支开口再狭窄率高是分叉病变介人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6 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出,药物涂层球囊适合于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及分叉病变。
因此,采用左主干至左前降支置入支架、左回旋支行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药物球囊策略)成为处理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一种策略。
华中阜外医院心脏中心学者开展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提示,在冠脉左主干分叉病变的患者中,药物球囊策略的术后即刻效果和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预防效果均不劣于双支架策略,优于单纯球囊扩张策略。
上述3种介入治疗策略均于左主干-左前降支置入支架,不同的是左回旋支分别进行药物球囊扩张、置入支架、单纯球囊扩张。
研究者认为,对于左主干真性分叉病变(左回旋支直径为2.25~2.75 mm),左主干-左前降支行支架置入、左回旋支行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策略。
该研究显示,从术后即刻效果来看,在左回旋支术后即刻最小管腔直径术后和残余狭窄方面,药物球囊组稍劣于双支架组,但两者无明显差异,且均优于单纯球囊扩张组。
而在随后的1 年研究期间,药物球囊组的左回旋支开口管腔直径呈增大趋势、残余狭窄呈减少趋势,而单纯球囊扩张组及双支架组的左回旋支开口管腔直径呈减少趋势、残余狭窄呈增加趋势。
药物球囊组在左回旋支开口管腔直径及残余狭窄方面不劣于双支架组,均优于单纯球囊扩张组。
在术后1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方面,药物球囊组优于双支架组;药物球囊组的心绞痛发生率与双支架组相似,均低于单纯球囊扩张组,
考虑可能与左回旋支开口狭窄较少相关。
三组在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和心原性死亡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168 例冠脉左主干分叉病变行介入治疗患者资料,其中单纯球囊扩张组66例,双支架组58 例,药物球囊组44 例。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原性死亡、支架内再狭窄、靶病变重建及支架内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