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赤壁赋》看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前赤壁赋》看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作者:张永芳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9年第02期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哲学中儒释道三种思想融合的宗教文化思想,对苏轼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在他被贬黄州,人生转折时期,更是他精神的支柱,这种思想贯穿于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从《前赤壁赋》可以看出儒释道思想对苏轼人生的影响。
关键词:《前赤壁赋》儒释道苏轼
《前赤壁赋》是苏轼辞赋的代表作,作为经典篇目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前赤壁赋》写于公元1082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之久,这是作者人生经历中的转折点,打破了他曾经奉行的“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开始出现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向佛道超然物外思想的转变。
这一真实的人生转变,体现在他在黄州时期所在的作品中。
这一期间创作的《前赤壁赋》,可以清晰地看出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哲学体系不同于西方的哲学体系,因为独特的文化影响,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儒释道三教融合而又和而不同的宗教文化体系,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北宋之初是儒学、道学、佛学三家思想并存融合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
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下的苏轼自然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
其弟曾经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里写过“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既而读《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
这里对苏轼思想的发展变化过程做了简要的概述,可以看出,释儒道三种思想一直贯穿于苏轼的一生中。
“乌台诗案”使苏轼经历了一场牢狱之灾,在身体和精神上受到了莫大的摧残,从差点被处死到遭贬黄州,因祸得福,过上了自由闲适的生活。
这个时候他开始思索起人生的意义。
苏轼在早年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了佛家的思想,这从与他交往的一些关系密切的释家朋友可以看出,如佛印、大通禅师等。
但是苏轼对佛学的研究应该起于被贬黄州之后,初到黄州之后,就寓居在定惠禅院,生活在黄州的几个和尚自然地成了他最要好的朋友。
而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如《前赤壁赋》,据史载,是苏轼与其同乡的道人杨世昌夜游宴饮而作,作者一开始就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诗情画意,如梦如幻。
清风明月之下,水光接天的景象中,主客泛舟夜饮,赋诗吟唱乐盛,“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在这时他们“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随意一叶扁舟,任意东西,于是产生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幻觉,在这月明风清,让人心生无限遐想的境界中,作者沉浸在大自然的奇幻中,跟自然合二为一。
这真是一种率性无拘、自由奔放的生
活,是一种超脱物外,没有官场的政治束缚的内心的愉悦和宁静。
这种境界之下产生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道家的“无为”“天人合一”,在作品中发挥到了极致。
苏轼早年的诗篇中有“早岁便怀齐物志”“逍遥齐物追庄周”,据记载苏轼的早年教育就是受天庆观道士张易简的启蒙,因此苏轼作品的这种“好道”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忘我”所以主客忘乎所以,于是“饮酒”并“扣舷而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中国传统自屈原始就有“香草美人”以喻君王的手法,作者在这里用“美人”意象很明显抒发了对宋神宗的思念和幻想,这种感情不言自明,流露出了一种忠君的情感,说明虽遭贬在外,身处江湖,心念朝廷,不忘政治,说明苏轼深受儒家的“积极用世”思想之深了。
因此,当有客吹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其声呜呜然”的洞萧曲时,苏轼不由心生了一系列的反应,并深感诧异,始觉“愀然”,随后发问“何为其然也”,接下来借客人之口,表达对曹操建功立业的仰慕,“东望夏口,西望武昌”曹操在这里曾经的历史功绩遗迹还在,“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想当年曹操的英雄风姿让人千年追慕,陡然一转,却“而今安在哉”,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希望自己能像曹操一样,经世济民,建立功勋,这是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
然而,作者的思想一直处于矛盾当中,随着对“一世之雄”的不再进行质疑发问——“而今安在哉”,他思想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拿自己的生活境况和古代的这些英雄相比,顿觉个人价值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于是,作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超脱于世外的想法。
其实,这种种交织一起的思想,就是作者在人生遭遇坎坷之时,无法解脱,精神苦闷而心生消极出世的隐退思想的反映,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固有的那种超然遁世的道教思想。
当明白这一切“知不可乎骤得”,也就是说道家的出世无法让自己得到解脱,作者转而一心向佛家求助。
佛家是以“四大皆空”来取得心理平衡的,苏轼在黄州时也曾一心向佛,这在《前赤壁赋》里也有很好地体现。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人和物都是一种物质形态,生死是物质变化的正常现象,佛家认为人逝之后作为物质还是永存的,从佛教“四大皆空”的认识论来看,“吾与子”这些肉身无非是暂时的组合,所以,作者以客为喻指明了人生的方向,“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换一种思路来理解,天地万物,宦海浮沉即是过眼烟云,内心的镇定才是人生的解脱,无欲念更是最高的境界。
在这里,禅的“一切本空”的思想才让苏轼内心的痛苦得以解脱,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这也就达到了道家所倡的“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也就是说,正是在《前赤壁赋》中作者借阐释“变”与“不变”的道理,还有“清风明月”“吾与子所共适”,无非就是求得内心的安宁,寻找人生痛苦的解脱之道。
总之,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把儒家佐君盛世、安邦济民的思想,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佛家忘忧无虑、“四大皆空”的思想融合一起,形成了越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在苏轼人生的困难时期,正是这三种思想让其能够安然处世,面对坎坷,保持了乐观豁达的积极的人生追求。
(本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GS[2017]GHB0876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