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
二、判断题
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l4-1996)中所指的特定工业区包括1998年后新建的所有工业区。

( )④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l4-1996)中所指的特定工业区不包括1998年以后新建的任何工业区。

2.我国规定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 )3
答案:正确
3.监测环境空中气态污染物时,要获得1h的平均浓度,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30min。

( )①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45min。

4.环境空气采样中,使用气袋采样时可不用现场气样来洗涤气袋,直接采样即可。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使用气袋采样时,使用前气袋应用现场气样重复洗涤三次。

5.环境空气采样时,只有当干燥器中的硅胶全部变色后才需要更换。

( )①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干燥器中的硅胶有1/2变色就应该更换。

6.环境空气监测中,采集有机成分的滤膜不宜进行称重。

( )①
答案:正确
7.空气样品的24h连续采集中,在采样总管上,二氧化硫进气口应先于二氧化氮进气口。

( )①
答案:正确
8.一般情况下,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在中午至下午3点钟左右达到最高,夜里最低。

( )③
答案:正确
9.用注射器采集的环境空气样品的存放时间不宜太长,一般要在2d内分析完。

( )③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在采集当天完成分析。

10.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环境空气监测点周围的建设情况应该相对稳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有新的建筑工地出现。

( )③
答案:正确
11.环境空气采样时,某个化合物的浓缩效率(或采样效率)与采样体积有关,最大采样体积越小,浓缩效率越高。

( )③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最大采样体积越大,浓缩效率越高。

12.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填充柱的吸附效率受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一般温度升高,最大采样体积减少。

( )③
答案:正确
13.进行24h环境空气采样时,进气口不要紧靠采气管管口,以免吸入部分从监测亭排出的气体,否则会使监测结果偏低。

( )③
答案:正确
14.采集二氧化氮样品中,当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时,一氧化氮的氧化系数为0.76。

( )③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此时一氧化氮的氧化系数为0.68。

15.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0.250mg/m3时,会对氮氧化物的测定产生正干扰,采样时可在吸收瓶入口端串接一段15~20cm长的硅橡胶管,以排除干扰。

( )③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0.250mg/m3时,会对氮氧化物的测定产生负干扰。

16.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在测定TSP的质量浓度后,样品滤膜可用于测定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和金属元素。

( )③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定金属元素的样品要用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采集。

17.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对空气中0.3g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5%。

( )③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截留效率不低于99%。

18.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
大于3.5kPa。

( )③
答案:正确
19.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任意两类区域之间的缓冲带宽度均应不小于300m。

( )④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一类区和三类区之间缓冲带宽度不小于500m,其他类别功能区之间的缓冲带宽度不小于300m。

20.位于缓冲带内的污染源,应根据其环境空气质量要求高的功能区的影响情况,确定该污染源执行排放标准的级别。

( )④
答案:正确
21.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的采样亭是安放采样系统各组件、便于采样的固定场所。

一般面积应不小于2m2。

( )①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面积不应小于5m2。

22.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的采样头、进气口距采样亭顶盖上部的距离应为3m。

( )①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距离应为1~2m。

23.环境空气采样器的临界限流孔的流量应定期校准,每月1次,其误差应小于1%。

( )①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误差应小于5%。

2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中规定的24h连续采样,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所有气态污染物的采样。

( )①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适用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苯并[a]芘、氟化物、铅的采样。

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季平均值指任何一季的月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 )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2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植物生长季平均值指任何一个植物生长季月平均浓度的算数均值。

( )②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中的二类功能区是指。

( )④
A.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B.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C.特定工业区
D.一般地区
答案:B
2.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 m范围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不能靠近炉、窑和锅炉烟囱。

( )③
A. 10 B.20 C. 30 D.40 E. 50
答案:E
3. 在环境空气监测点采样口周围空间,环境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

如果采样管的一边靠近建筑物,至少在采样口周围要有弧形范围的自由空间。

( )③
A.90°,180° B.180°,90° C.270°,180° D.180°,270°
答案:C
4.环境空气采样中,自然沉降法主要用于采集颗粒物粒径μm的尘粒。

( )③
A.大于10 B.小于10 C.大于20 D.大于30 E.大于100
答案:D
5.除分析有机物的滤膜外,一般情况下,滤膜采集样品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
保存。

( )①
A.常温条件下 B.冷冻条件下 C.20℃ D.4℃条件下冷藏
答案:D
6.分析有机成分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保存至样品处理前。

( )①
A.干燥器内 B.采样盒 C.-20℃冷冻箱内 D.冷藏室中
答案:C
7.在无动力采样中,一般硫酸盐化速率及氟化物的采样时间为 d。

( )①
A.5~10 B.10~15 C.15~20 D.7~30
答案:D
8.在环境空气污染物无动力采样中,要获得月平均浓度值,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
于 d。

( )①
A. 5 B. 10 C. 15 D. 30
答案:C
9.在进行二氧化硫24h连续采样时,吸收瓶在加热槽内最佳温度为℃。

( )① A.23~29 B.16~24 C.20~25 D.20~30
答案:A
10.利用间断采样法采集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样品时,在采样流量为0.5L/min时,装有1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的阻力应为 kPa,且采样时吸收瓶玻板的气泡应分布均匀。

( )①
A. 1 B.4.7±0.7 C.6±1 D. 1.7±0.7
答案:B
11.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大气采样器,使用前必须经过流量校准,流量误差应。

( )①
A.大于5% B.不大于5% C.10% D.小于10%
答案:B
12.环境空气连续采样时,采样流量应设定在 L/min之间,流量计及临界限流孔的精度应不低于2.5级。

( )①
A.0.2 B.0.20±0.02 C.0.15 D.0.15±0.02
答案:B
13.PM10采样器是将大于10μm的颗粒物切割除去,但这不是说它将10μm的颗粒物能全部采集下来,它保证10μm的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在%以上即可。

( )③
A.50 B.60 C.70 D.80 E.90
答案:A
14.用采气管以置换法采集环境空气样品,如果使用二联球打气,应使通过采气管的被测气体量至少为管体积的倍。

( )③
A.1~4 B.2~6 C.4~8 D.6~10
答案:D
15.当选用气泡吸收管或冲击式吸收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应选择吸收效率为%以
上的吸收管。

( )③
A.85 B.90 C.95 D.99 E. 100
答案:B
16.当选用填充柱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若在柱后流出气中发现被测组分浓度等于进气浓度的%时,通过采样管的总体积称为填充柱的最大采样体积。

( )③A.5 B. 15 C.35 D.50 E.75
答案:A
17.环境空气样品采集中,用于大流量采样器的滤膜,在线速度为60cm/s时,一张干净滤膜的采样效率应达到%以上。

( )③
A.90 B.91 C.93 D.95 E.97
答案:E
18.用皂膜流量计进行流量计校准时,皂膜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 cm/s,而且气流必须稳定。

( )③
A.2 B.4 C.6 D.8 E. 10
答案:B
19.用内装10m1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采集氮氧化物,以0.4L/min流量采样时,玻板阻力为 kPa,通过玻板后的气泡应分散均匀。

( )③
A. 1~2 B. 3~4 C.4~5 D. 6~7 E. 8~9
答案:C
20.用内装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采集氮氧化物,以0.2L/min流量采样时,玻板阻力为 kPa,通过玻板后的气泡应分散均匀。

( )③
A. 1~2 B. 3~4 C. 5~6 D. 7~8 E. 8~9
答案:C
21.采用重量法测定TSP时,若TSP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 kPa,本方法不适用。

( )③
A. 10 B.30 C.50 D.70 E. 100
答案:A
22.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口的抽气速度为 m/s。

( )③
A.0.1 B.0.3 C.0.5 D.0.7 E. 1.0
答案:B
23.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每平方厘米滤膜失重不应大于μg。

( )③
A. 10 B. 12 C. 14 D. 16 E.20
答案:B
24。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日平均浓度要求每日至少有 h的采样时间。

( )③ A. 10 B. 12 C. 14 D. 16 E. 18
答案:E
25.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要求每日至少有 h的采样时间。

( )③
A. 8 B. 9 C. 10 D. 11 E. 12
答案:E
26.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中要求,一、二类功能区面积不得小于 km2。

( )④
A. 1 B.2 C.3 D.4 E.5
答案:D
27.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的采样亭室内温度应维持在。

( )①
A. 0±5℃ B. 10±5℃ C. 15±5℃ D. 20±5℃ E. 25±5℃
答案:E
28.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器的计时器在24h内的时间误差应小于 min。

( )①
A.0 B. 5 C.6 D.7 E. 10
答案:B
29.用经过检定合格的流量计校验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系统的采样流量,每月至少1次,每月流量误差应小于%。

( )①
A. 5 B. 10 C. 15 D.20 E.25
答案:A
30.用于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的吸收瓶,其阻力应每月测定一次,当测定值与上次测定结果之差大于 kPa时,应做吸收效率测试,吸收效率应大于95%,否则不能继续使用。

( )①
A.0.1 B.0.2 C.0.3 D.0.4 E.0.5
答案:C
第二节污染源采样
1.产污系数是指在正常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产生污染活动的单位强度(如重量、体积和距离等)所产生的原始污染物量。

( )
答案:正确
2.《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T 5468-1991)中规定,对排放浓度的测试必须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的情况下进行。

( )
答案:正确
3. S形皮托管的测孔很小,当烟道内颗粒物浓度大时易被堵塞。

所以它适用于测量较清洁的排气装置。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标准型皮托管的测孔很小,当烟道内颗粒物浓度大时易被堵塞。

所以它适用于测量较清洁的排气装置。

4.用U形压力计可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的全压和静压。

( )
答案:正确
5.在固定污染源管道中流动的气体同时受到三种压力的作用,即全压、静压和动压。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同时两种压力的作用,静压和动压。

6.在采集固定污染源的气体样品时,烟尘采样嘴的形态和尺寸不受限制。

( ) 答案:正确
7.烟尘采样时如果采样速度小于采样点的烟气速度,所测定的样品浓度会高于实际浓度。

( )
答案:正确
8.在固定污染源采样中,当管道内压力比大气压力大时,静压为正,反之,静压为负。

( ) 答案:正确
9.工业锅炉是我国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它包括压力≤2.45MPa,容量≤65t/h的工业用蒸汽锅炉、采暖热水锅炉、民用生活锅炉、自备/热电联产锅炉、特种用途锅炉和余热锅炉。

( )
答案:正确
10.气态或蒸汽态有害物质在烟道内分布一般是均匀的,所以,可在靠近烟道中心位置采样,也不需要等速采样。

( )
11.由烟道中抽取一定体积的烟气,使之通过装有吸湿剂的吸湿管,吸湿管的增重即为已知排气中含有的水分含量。

由此可以确定烟气中的水分含量。

( )
答案:正确
12.用S形皮托管测定烟道内压力时,面向气流的开口测得的压力为全压,而背向气流开口处测得的压力大于静压。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背向气流开口处测得的压力小于静压。

13.烟道内动压是单位体积气体所具有的动能,是气体流动的压力。

由于动压仅作用于气体流动的方向,动压恒为正值。

( )
答案:正确
14.烟道中全压和静压有正负值之分。

( )
答案:正确
15.烟气测试中,所采集的有害气体不同,对采样管加热的温度要求也不同。

( )
答案:正确
16.采集烟气时,采样期间应保持流量恒定,波动范围应不大于土15%。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不大于±10%。

17.在烟气采样时,可以用不锈钢材质的采样管来采集烟气中的氰化氢和硫化氢气体。

( ) 答案:正确
18.烟气测试中,采样时间视待测污染物浓度而定,每个样品采样时间一般不少于5min。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一般不少于10min。

19.固定污染源监测中,因为气体流速与气体动压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可根据测得的动压计算气体的流速。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气体流速与气体动压的平方根成正比。

2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规定,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指一定高度的排气筒在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

( )
21.根据《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料燃烧时理论空气需要量与实际空气需要量之比值。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是指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

22.《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03)中的排放标准,同样适用于以生活垃圾为燃料的火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此标准不适用于以生活垃圾为燃料的火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

三、选择题
1.锅炉烟尘排放与锅炉负荷有关,当锅炉负荷增加(特别是接近满负荷)时,烟尘的排放量常常随之。

( )
A.增加 B.减少
答案:A
2.测定烟气流量和采集烟尘样品时,若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测试要求,应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倍,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

( )
A. 1.5 B. 3 C. 6
答案:A
3.烟尘采样管上的采样嘴,入口角度应不大于45°,入口边缘厚度应不大于0.21mm,入口直径偏差应不大于±0.1mm,其最小直径应不小于 mm。

( )
A. 3 B.4 C. 5 D. 6
答案:C
4.为了从烟道中取得有代表性的烟尘样品,必须用等速采样方法。

即气体进入采样嘴的速度应与采样点烟气速度相等。

其相对误差应控制在%以内。

( )
A. 5 B. 10 C. 15 D.20
答案:B
5.根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03)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应在机组运行负荷的%以上时进行。

( )
A.70 B.75 C. 80 D. 85
答案:B
6.对于单位发电量来说,同样灰分或硫分的煤,发热量——的,燃煤量少,产生的污染物也就少。

( )
A.低 B。


答案:B
7.《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03)中规定,实测的火电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必须进行折算,燃煤锅炉按过量空气系数折算值α为进行折算。

( ) A. 1.2 B. 1.4 C. 1.7 D.3.5
答案:B
8.烟气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进行漏气检查。

对不适于较高减压或增压的监测仪器,方法是先堵住进气口,再打开抽气泵抽气,当 min内流量指示降至0时,可视为不漏气。

( ) A.2 B. 5 C. 10
答案:A
9.根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03),火电厂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量按全厂建设规模计算,所采用高度以 m为极限。

由于地形和当地大气扩散条件需要,烟筒的实际建造高度超过该高度时,仍按该高度计算。

( )
A.240 B.280 C.300
答案:A
10.在一定湿度时,气溶胶或雾状样品粒径远大于分子,所以气溶胶或雾状颗粒物在
烟道中的分布是的。

( )
A.均匀 B. 不均匀
答案:B
11.采集烟气中氟化物时,用硬质玻璃或者石英材质的采样管采样。

( )
A.可以 B.不能
答案:B
12.《燃煤锅炉烟尘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核定技术规范物料衡算》(试行)(HJ/T 69-2001)适用于额定蒸发量≤65t/h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额定热供率≤ MW的固定式热水锅炉烟尘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污染管理。

( )
A. 100 B. 116 C. 120
答案:B
第三节现场监测
二、判断题
林格曼黑度5级的确定原则是:在观测过程中出现5级林格曼黑度时,烟气的黑度按5级计。

( )①③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林格曼黑度4级的确定原则是:30min内出现4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min时,烟气的黑度按4级计。

( )①③
A. 1 B.2 C. 3 D.4
答案:B
2.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观测者可在离烟囱 m远处进行观测。

( )②
A.50~300 B. 10~50 C.50~100 D.300~500
答案:A
第四节重量法
二、判断题
1.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时,硫酸盐化速率以每日在100cm2碱片上所含二氧化硫
毫克数表示。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硫酸盐化速率以每日在100cm2碱片上所含三氧化硫毫克数表示。

2.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时,测定的是硫酸盐含量,再由其计算硫酸盐化速率。

( ) 答案:正确
3.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时,将滤膜暴露于空气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硫酸雾
发生反应,所以,测定结果是两者之和。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暴露于空气中的滤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硫酸雾、硫化氢等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所以,测定结果是上述各物质之和。

4.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时,采样点除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及采样地点之间的合理
布局之外,还应注意不要接近烟囱等含硫气体污染源,并尽量避免受人的干扰。

( )
答案:正确
5.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时,采样点如在屋顶上,应距离屋顶0.5~1.0m,采样时间为30±2d。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距离屋顶1~1.5m。

6.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时,应用2~3片保存在干燥器中的空白碱片,进行空白值测定。

( )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制备碱片时要将玻璃纤维滤膜剪成直径为 cm的圆片。

( )
A.5.0 B.6.0 C.7.0 D.8.0
答案:C
2.碱片-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滴加10%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时,应搅滴,以获得颗粒粗大的沉淀。

( )
A.快,慢 B.快,快 C.慢,快 D.慢,慢
答案:A
第七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判断题
1.根据《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264-1994),采集样品时使用有机滤膜,要求空白膜的最大铅含量要低于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

( )①②
答案:正确
2.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铁时,元素硅不干扰铁的测定。

( )⑦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元素硅干扰铁的测定,可采用反复加氢氟酸的方法消除干扰。

3.
4.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气体污染源中铅时,若烟道内温度高于400℃,在烟道内采集样品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 )①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5.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气体污染源中铅时,Na+、K+、Ca2+对测定稍有增感作用,当浓度高时,可采用稀释的方法消除干扰。

( )①②
答案:正确
6.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种重金属时,可将镉、铬、铜、锰、镍和锌配成混合标准贮备液。

( )③④⑤⑥⑧
答案:正确
7.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镉时,需要先对消解处理好的样品溶液进行萃取分离,然后进行测定,测定时要将吸样毛细管插入水相中进行测定。

( )⑥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定时要将毛细管插入有机相中进行测定。

8.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镉时,可用碘化钾—甲基异丁酮进行分离,以消除干扰。

( )⑥
答案:正确
9.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镍时,应选择富燃型火焰。

( )④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此时应选择中性焰。

10.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铜时,应选择贫燃型火焰。

( )⑧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铁时,对测定干扰最大的元素是:。

( )⑦ A.铜 B.硅 C.钙 D.锰
答案:B
2.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镍时,狭缝宽度应选择 nm。

( )④
A.0.7 B.0.2 C.0.4 D.0.6
答案:B
3.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铅时,用滤膜采集样品,毛面应该。

( )①②
A.向上 B.向下 C.上下都可以
答案:A
4.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铁时,若镍的浓度超过 mg/L,其对测
定值有干扰。

( )⑦
A.10 B.50 C. 100 D.200
答案:C
5.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铁时,采样体积一般设定在 m3。

( )⑦ A.2~4 B.3~5 C.7~8
答案:C
6.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锰时,特征谱线为 nm。

( )⑧A.279.5 B.228.8 C.357.9
答案:A
7.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烟道气中镉时,若钙的浓度超过. mg/L,将抑制镉的吸收。

( )⑤⑥
A.100 B.500 C.1000
答案:C
8.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染源中铅时,在前处理过程中,应取同批号滤筒个,按样品测定步骤测定空白值。

( )②
A. 1 B.2 C. 3 D.4
答案:B
9.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染源中时,对于滤筒样品,制备其溶液时不用先将滤筒剪碎再进行前处理。

( )①②③④⑤⑥
A.铅 B.镉 C.镍
答案:A
10.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锌的特征谱线为 nm。

( )⑧A.248.3 B.213.8 C.232.0
答案:B
第十八节分光光度法
二、判断题
1.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二氧化硫时,显色操作时,应将样品溶液、氨磺酸钠及氢氧化钠的吸收液迅速加入盐酸副玫瑰苯胺使用液中,即“倒加”顺序。

( )①②
答案:正确
2.四氯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二氧化硫时,若样品溶液中有浑浊物,应过滤除去。

( )③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离心分离除去。

3.四氯汞盐-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二氧化硫时,为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需加氨磺酸钠。

( )③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加氨基磺酸铵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

4.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或废气二氧化硫时,标准溶液的标定和稀释应同时进行,因为亚硫酸盐水溶液极不稳定。

( )①②③
答案:正确
5.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二氧化硫时,盐酸副玫瑰苯胺的纯度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未经提纯的试剂使试剂空白液的吸光度很高且不宜于微量分析。

( )①②③
答案:正确
6.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二氧化硫时,采集的样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都应避光,当气温高于30℃时,采样后如不能当天测定,可将样品溶液贮于冰箱中。

( )①②
答案:正确
7.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二氧化硫时,因为二氧化硫气体易溶于水,所以易被冷凝在进气导管壁上的空气中水蒸气吸附和溶解,从而使测定结果偏低。

( )①②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二氧化硫时,标准曲线斜率为0.044±0.002,试剂空白吸光度在显色规定条件下波动范围不超过%。

( )①② A. 5 B. 10 C. 15
答案:C
2.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二氧化硫时,因六价铬对显色物质有影响,使测定结果,所以应避免用硫酸—铬酸洗液洗涤玻璃仪器,若已洗,可用(1+1)盐酸洗液浸
泡1h后,用水充分洗涤,烘干备用。

( )①②③
A.偏低 B.偏高
答案:A
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二、判断题
1.飘尘是指空气动力学粒径为10μm以下的微粒。

( )②
答案:正确
2.根据《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 6921-1989),采集大气飘尘是要求采样器所用切割器在收集效率为90%时的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D50=10±lμm。

( )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集大气飘尘是要求采样器所用切割器在收集效率为50%时的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D50=10±1μm。

3.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采集样品的滤膜为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

( )①
答案:正确
4.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采集样品的滤膜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对0.3g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等。

( )①
答案:正确
5.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不适用于TSP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5kPa的情况。

( )①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不适用于TSP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的情况。

6.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时,对于每批滤膜,需要从中抽取20%滤膜,用X光看片机进行检查,以查看滤膜有无针孔或缺陷。

( )①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对每张滤膜进行检查。

三、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