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与情人中文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母子关系分析
论文摘要:《儿子与情人》被誉为20世纪最具有创新精神的长篇小说之一。
劳伦斯在这本书中,描述了莫奈尔太太跟她的两个儿子,威廉和保罗之间的畸形
关系。
由于莫奈尔太太有恋子情结,她像爱情人一样爱着她的儿子们;由于威廉和保罗有恋母情结,他们尤其是保罗都将莫奈尔太太视为自己的情人。
这种畸
形关系导致了整个家庭的悲剧,破坏了莫奈尔太太、威廉、保罗和莫奈尔先生
的幸福。
畸形的母子关系是这本书的重点之一,因此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其
成因是很有价值的。
论文关键词:儿子与情人;畸形关系;恋母情结;恋子情结
劳伦斯,20世纪英国作家,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
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
主要成就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游记和书信。
生于一个煤矿工人家庭。
年轻时当过教师。
劳伦斯创作深受弗洛伊德心理
分析学影响。
劳伦斯的作品过多地描写了色情,受到过猛烈的抨击和批评。
但
他在作品中力求探索人的灵魂深处,并成功地运用了感人的艺术描写,因此,
从他生前直到迄今为止,他的作品一直被世界文坛所重视。
《儿子与情人》是他的力作,也为劳伦斯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这是一部几
乎作者本人自传体的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保罗即为劳伦斯自我的影子。
这部作
品以十九世纪中叶英格兰中部诺丁汉郡劳伦斯家乡一带煤、铁矿区与水乡阡陌
纵横交叉的地带为背景,描述了一幅煤矿工人家庭的生活图景,真实而生动地
传达了当时的历史和社会气息。
这部小说的前半部带有很大的自传性,真实地
记叙了劳伦斯早年的生活经历。
劳伦斯生于1885年。
父亲是矿工,缺少教育;
母亲出身上流社会,有良好的修养。
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他们经常吵吵闹闹。
但这种差异使劳伦斯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从母亲那里至高无上
的关怀。
也许是母亲过分溺爱,劳伦斯有严重的恋母情结。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们相互爱着,几乎像丈夫跟妻子那样的爱,同时又是母亲与儿子的爱。
我们俩就像一个人,彼此那样敏感,我们之间不要语言。
这挺可怕,弄得我有
些方面不正常。
”一般认为,小说中的儿子保罗就是劳伦斯的化身,而莫雷尔
太太就是劳伦斯的母亲莉蒂娅,保罗的女友米丽安就是劳伦斯的初恋情人杰茜。
《儿子与情人》的主线之一是以劳伦斯和杰茜的私情为蓝本,而劳伦斯母亲那
强烈变态的母爱足以扼杀劳伦斯任何正常的爱情。
一、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术语。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
对于
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双亲,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常以父亲的选择
对象。
小孩做出如此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同时也是由于
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也即是由于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促成的。
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
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此所有物的敌人,并想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
地位。
同理,女孩也以为母亲干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侵占了她应占的地位。
根据弗洛伊德心理学,葛楚与保罗的感情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母子之爱。
葛楚以对儿子的爱来填补由于对丈夫的失意而造成的情感真空,试图从儿子身上得
到她本该从丈夫身上得到的爱。
关于这一点劳伦斯在给出版商的信中这样说:……当儿子长大起来时她(葛楚)挑选他们作为情人,首先是最大的儿子,随
后是第二个儿子。
这些儿子由于与母亲之间的爱的推动而来到人世,并且一直
受到这种力量的推动。
然而,当他们长大成人时,却失去了恋爱的能力,因为
母亲作为他们生活中最强大的力量牢牢地控制了他们。
……这些孩子一旦与女
子接触便趋于分裂。
分裂是劳伦斯早期三个实现自我的阶段“分裂—寻求联系—超脱”中的第一阶段。
而在《儿子与情人》一书中,保罗精神上的分裂倾向,完全符合弗洛伊德心理学中的“俄荻蒲斯情结”的症状。
二、保罗和母亲之间的“俄狄浦斯”情结
《儿子与情人》小说主人公保罗的父母莫瑞尔夫妇。
他们两人是在一次舞
会上结识的,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婚后也过了一段甜蜜、幸福的日子。
但是,
两人由于出身不同,性格不合,精神追求迥异,在短暂的激情过后,之间便产
生了无休止的唇枪舌剑,丈夫甚至动起手来,还把怀有身孕的妻子关在门外。
小说中的夫妇之间只有肉体的结合,而没有精神的沟通、灵魂的共鸣。
父亲是
一位浑浑噩噩的煤矿工人,贪杯,粗俗,常常把家里的事和孩子们的前程置之
度外。
母亲出身于中产阶级,受过教育,对嫁给一个平凡的矿工耿耿于怀,直
到对丈夫完全绝望保罗母亲对丈夫的失望、不满和怨恨使莫瑞尔太太把自己的
感情、爱怜和精神寄托转向了儿子,或者说,莫瑞尔太太把自己经历过的精神
磨难和一心要解决的问题“折射”到了儿子的身上,于是一场灵与肉的冲撞又
在母子之间展开。
母亲的这种性变态使儿子心酸,惆怅,无所适从。
有了母亲,保罗就无法去爱别的女人。
在母亲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哀叹“我从来没有过一个
丈夫”、一个“真正”的丈夫时,保罗禁不住深情地抚摸起母亲的头发,热吻
起母亲的喉颈。
这种“恋母情结”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固恋”,使他失
去了感情和理智的和谐,失去了“本我”和“超自我”之间的平衡。
因此,保
罗的情感无法发展、升华,他的性心理性格无法完善、成熟,从而导致了他一
生的痛苦和悲剧。
幼年时期的“恋母”情结,使保罗成了感情上和精神上的
“痴呆儿”。
他虽然爱恋着米莉安,但却不能像一位正常的血肉之躯,理直气
壮地去爱她。
这不但使自己陷入了困境,也给米莉安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
保罗见不到米莉安的时候会感到闷得慌,可是一旦跟她在一起却要争争吵吵,
因为米莉安总是显得“超凡脱俗”或非常地“精神化”,使保罗觉得像跟母亲
在一起那样不自在。
保罗只要跟别的女人在一起,灵魂就会被母亲那无形的精
神枷锁控制着,感到左右为难,无法获得自由。
在他和米莉安俨然像一对夫妇
在亲戚家生活的日子里,保罗得到了米莉安的肉体,而在精神上,保罗仍然属
于自己的母亲。
米莉安只是带着浓厚的宗教成分,为了心爱的人做出了“牺牲”。
所以,在那段日子里,他们也并没有能够享受青年男女之间本该享受到
的愉悦。
实际上,肉体间的苟合,只是加速了他们之间爱情悲剧的进程。
在这
一次次灵与肉的冲撞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个伤痕累累,肉体和精神均遭
受了巨大的摧残。
保罗的父亲在家里、在亲人面前永远成为格格不入的“边缘
人”。
保罗的母亲在精神上从来没有过一个“真正的丈夫”,只能从儿子身上
寻找情感的慰藉,而这种努力又常常被其他女人所挫败,后来心理、生理衰竭,得了不治之症,早早撒手人寰。
米莉安虽然苦苦挣扎,忍辱负重,但并没有得
到保罗的心,保罗直到摆脱母亲的精神羁绊,可以与她重归于好,永结良缘时,最终还是狠下心来,拒绝了她的婚求,孑然一人,继续做精神上的挣扎。
只沉
迷于肉体欲望的克拉拉也很快结束了与保罗的风流,回到性格粗俗、暴烈、无
所作为的丈夫身边。
可以说,在这些灵与肉的冲撞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沮丧、可悲的失败者,找不到一个最终的赢家。
其实,在人们赖以繁衍生息的大
自然被破坏,在人性被扭曲,在人类的和谐关系不断被威胁的社会中,灵与肉
的争斗本来就是残酷无情的,到头来谁也成不了赢家,成不了一个完整的、有
血有肉的人。
三、恋子情结
莫雷尔太太的“恋子情结”产生于她的情感孤独和性爱饥渴,是母爱、情爱和性爱纠葛矛盾的结果。
莫雷尔太太出身中产阶级,受过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礼,说一口标准的上流社会英语。
她情感丰富,对爱情怀有美好的愿望。
在一次圣诞舞会上,她与未来的丈夫、热情潇洒的瓦尔特?莫雷尔一见钟情。
瓦尔特来自矿
工阶层,十岁就开始做童工,下井挖煤,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他满口粗语,感情上无法与妻子产生共鸣。
当初,莫雷尔太太并未意识到下嫁矿工会失去中产阶级的一切享受和社会、经济地位。
婚后,繁重的劳动、生活的贫困、家庭生
活的负担,使莫雷尔在精神上陷入了忧愁与苦闷之中,他开始酗酒,打骂妻子和孩子。
以此发泄心头的烦恼。
因此,对于妻子来说,莫雷尔失去了一个丈夫应有的温柔和体贴,变成了一架冷酷的“工作机器”。
妻间爱情的失落使莫雷尔太太倍感孤独,对性爱的渴慕使她将自己全部的情感与希望倾注在儿子身上,希望让儿子来代替丈夫的位置。
此时,母爱发生了畸变。
莫雷尔太太对儿子的情感中包含有对丈夫的爱的渴望,融人了男女之间的爱恋意识,从而使自己在情感上再也
离不开儿子。
因此,莫雷尔太太是一个“被迫从精神上遗弃了丈夫,而把全部的
爱倒向了儿子的母亲,渴望从儿子身上捡起失落的青春的梦的母亲,一个无可奈
何的母亲”。
总体来说这部小说可谓弗洛伊德心理学中“俄荻蒲斯情结”的一个典型症状。
《儿子与情人》的完成使劳伦斯像保罗在母亲去世后一样从他魂牵梦绕,束缚精神的个人问题中解脱出来。
参考文献
Wang Shouren. Selected Readings in British Literature [M].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1. Brenda Maddox.有妇之夫—劳伦斯的生活[M].海邹伦,李传家,蔡曙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wrence. Sons and Lovers.贺广贤注释,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
公司,2005. 巴金.寒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05.
[10] 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文[M].良文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
[12] 基思•萨嘉.被禁止的作家--D.H.劳伦斯传[M].王增澄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3] 诺埃尔.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M].李红书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4] 张定全.新编简明英国文学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5] 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16] 王佐良,祝玉,李品伟欧洲文化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